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甘肃地质博物馆

科普小知识2022-12-21 23:49:28
...

甘肃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43年,其前身为地质陈列室,由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王日伦先生创建,是全国最早的地质博物馆之一。甘肃地质博物馆坐落于兰州市城关区滩尖子团结路6号,建筑面积12568平方米,布展面积4860平方米,建筑风格新颖别致,独具地方和时代特色。馆内设有序厅、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玉石厅、生命演化厅、土地资源厅、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4D穹幕影厅和临时展厅,馆外设有矿石林和影雕文化墙。馆内收藏了省内外地质矿产、古生物、矿物和岩石标本共3万余件。馆内展示有大夏巨龙、兰州龙和甘肃鸟等大批国宝级精品。展厅内循环播放富有陇原特色、具有原创性的《甘肃概况》、《甘肃地质公园》、《甘肃土地资源》、《遨游甘肃》等20多部影视片和幻像,以及《宝石趣闻》、《地震体验》等寓教于乐的一系列互动项目。

中文名称:甘肃地质博物馆

地点:兰州市城关区滩尖子团结路6号

开放时间:1943年

创建人:王日伦

1、简介


甘肃地质博物馆

甘肃地质博物馆位于兰州市城关区滩尖子团结路6号。建筑面积12568平方米,布展面积4860平方米。**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题写馆名。

馆内设有序厅、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玉石厅、生命演化厅、土地资源厅、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等8个常设展厅,以及穹幕影厅和临时展厅,馆外设有矿石林和影雕文化墙。

馆内收藏有国内外地质矿产、古生物、矿物和岩石标本共3万余件,展示有大夏巨龙、兰州龙和甘肃鸟等一大批国宝级精品。展厅内循环播放《甘肃地质》、《甘肃矿产》、《甘肃土地》、《甘肃遨游》和《甘肃地质公园》等20多部影视片,以及《宝石趣闻》、《地震体验》等一系列寓教于乐的互动项目。甘肃地质博物馆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等称号,2011年获得甘肃省首届陈列展览精品奖最佳形式设计奖。

甘肃地质博物馆是一座全面展示和介绍甘肃省国土资源概况的自然类博物馆,是集收藏、科研、科普教育和娱乐休闲诸功能为一体的公益性设施。同时也是对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地学知识普及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2、历史沿革


甘肃地质博物馆

甘肃地质博物馆的前身系原*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下设五室之一的陈列室,成立于1943年,是当时西北地区最早的地质陈列室,也是全国较早的地区性地质陈列室之一。经过60余载的发展,虽因各种原因其机构名称有了变化,特别是其隶属关系几经变更,但陈列室还是从小到大,发展为今日建筑面积12000余平方米,全省最大的地学类专业博物馆。

陈列室(馆)

抗日战争后期的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春,开发西北之声高涨,认为地质调查为开发之先导。国民*乃令*地质调查所筹设西北分所。10月初,西北分所在兰州萃英门内13号甘肃机器厂旧址(今兰大第二附属医院)正式成立,所长王曰伦。分所下设五室,陈列室即为五室之一,室主任由技正毕庆昌兼。

西北分所陈列室至1946年已初具规模。陈列大厅长20米,宽5米,四壁上部悬挂巨幅古脊椎动物生态图,下部悬各类地质图幅,正面镶有1:50万甘肃省地质图。展厅两侧各置四角支架,陈列巨型矿物标本,*共置陈列台16具,列为四排,四周靠墙依次而立的是四格的陈列架20具,共陈列各类标本1500余块。

西北分所陈列室共收藏标本三千余件,其中大多数采自甘肃省境内,仅部分采自甘肃之相领省(区)。展厅中陈列的标本中有矿产标本50种300余块;化石标本近300件;史地标本200余块;岩石标本300余块。除陈列的地质标本外,室内还陈列有新旧石器时期的彩陶等。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后,*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后更名为“西北地质调查所”)的隶属关系几经变更,直至东迁西安于1953年并入西北地质局。1954年,西北地质局的陈列室迁至西安市和平门外与原西北地质调查所陈列室合并为陈列馆,由局资料处管理。当时的陈列馆面积近400平方米,陈列标本数千块,提供内部服务,不对外开放。

1956年4月,陈列馆随西北地质局一同西迁兰州。年底,西北地质局撤销,成立甘肃省地质局,陈列馆归甘肃省地质局领导。

地质陈列馆

1958年,甘肃省地质局将新建礼堂(今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家属东院内)的讲台后面辟为陈列馆,大家都称其为“地质陈列馆”(实际叫“地质矿产陈列室”),隶属地质资料处管理。当时馆藏标本颇为丰富。

1959年6月,甘肃省地质局组建地质科学研究所,地质陈列馆逐由地质科学研究所管理。1962年9月,地质部决定将陕、甘、宁、青四省(区)地质局所属地质科学研究所合并,在西安组建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在人员迁移时地质陈列馆的大部分标本同时东迁西安,留给甘肃的仅为少部分。这时甘肃省地质局也撤销,成立甘肃综合地质大队,仅有的地质标本由地质生产科指定专人管理。

1965年7月,复又成立甘肃省地质局,“地质陈列馆”由全省地质资料处管理。

1966年“*”开始后,全省地质资料处被撤销,标本管理人员几经更换,标本所剩无几。

1972年,甘肃省地质局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而进行文艺演出,遂下令将陈列在礼堂的标本统统撤出,露天存放的标本,因无人管理,横遭破坏,珍藏标本损失殆尽。

1974年,甘肃省地质局计划修建资料楼,在进行工程设计时为地质陈列馆的恢复作了计划。第二年资料楼竣工,新的陈列馆亦随之落成,由甘肃省地质局研究队情报室管理,同时指定专人着手一系列的复馆前的准备工作。1978年对原有的残存标本进行了清理,次年将清理完的标本移入陈列大厅。从此,甘肃的陈列馆工作走上了正轨。

1979年,甘肃省地质局全省地质资料处恢复,地质陈列馆复归该处管理。此时整个地质陈列馆有陈列柜(旧)89个,成套标本2100件,零散标本约3000件。

1981年是地质陈列馆进入全面整修恢复的一年,管理人员由1人增至4-5人,旧式的陈列柜全部淘汰,取代以新式展柜。恢复工作进行了三年,1984年底基本就绪,开始内部开放。

甘肃地质博物馆

经过1985年的调整,原地质陈列馆更名为甘肃地质博物馆,并于次年8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

甘肃地质博物馆占地近1千平方米,主要组成部分为陈列大厅、库房和2个工作间、1个接待室。

甘肃地质博物馆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红星巷170号(今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办公楼内)。门前有花池一座,在花池*和庭院四周陈列着一些大型的岩石、矿石标本。

陈列大厅入口处设有大型屏风一架,正面是甘肃省矿产资源简介,背面为1:50万甘肃省卫星象片镶嵌图;屏风南侧设有一架三球仪,电源接通后自动显示出地球、月亮、太阳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屏风之前,原有一架1:50万甘肃省地质矿产分布实体模型,1985年该模型已为甘肃省*所利用。大厅长28米,宽17.50米,高6米,为通厅式建筑,天顶吊有艺术型灯具,底部为水磨地面。大厅四周陈列69个高2.8米,长1.2米,宽0.8米的陈列柜;中部摆放着8个全透明卧式玻璃柜和4个包柱柜。所有供展标本均按类型分柜存放,各种不同类型的标本都配有文字、图片、表格等说明,观众清晰可见。

甘肃地质博物馆在复馆过程中经多方努力,馆藏标本已达2万件,已经编录的标本达1万余件,展出标本1655件,各种图表、照片、表格等近400件。

甘肃地质博物馆既保留了原馆的专业性质,又注重了地质科学的普及,科普部分占展出面积一半以上。

科普部分:按宇宙与地球、地质作用、矿物岩石、古生物及矿产五个专题展出。

专业部分:包括甘肃地质和甘肃矿床两部分。从中可以了解甘肃地质构造的概况、优势矿种和丰富的地下资源。

1999年,地勘队伍实行属地化管理,甘肃地质博物馆划归甘肃省国土资源厅领导。此时已有馆藏标本3万余件,陈列标本7千多件,其中有较多珍贵的矿石、矿物及古生物化石标本。如有*总理在20世纪80年代亲自采集的甘肃北山地区460金矿标本、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蒋承菘、中国工程院院士汤中立赠送的矿石标本等。有前苏联、美国、也门等10几个国家的矿石、矿物标本数百块。还有铲齿象的铲齿化石、犀牛头骨化石等大量省内外、国内外的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及地质遗迹标本,不仅数量多,而且十分珍贵,在全国同类博物馆中位于前列,享有很高的声誉,因而成为*和省市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但由于复馆当时条件所限,建筑简陋,年久失修,馆内地面沉陷,墙体开裂,存在安全隐患,而于当年闭馆。

2004年,经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申请(甘国土资办发67号),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发改社会914号)批准立项新建甘肃地质博物馆。

2006年3月31日,新馆在兰州市城关区黄河之滨的滩尖子隆重奠基,由*总理题写馆名——甘肃地质博物馆。2009年12月完成博物馆主体建设工程。

2010年5月甘肃省*批准组建甘肃地质博物馆(加挂“甘肃省国土资源资料馆”),作为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的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全省国土资源实物标本的收集、采集、鉴定、整理、保管、典藏和展示陈列;岩石、宝石及古生物标本的鉴定、研究与开发利用;开展馆藏标本及其保护技术研究与学术交流;接收全省行政区域内汇交的地质和土地资料,对其整理、建档、保管并为社会提供服务;负责国土资源资料研究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承担国土资源方面的科普宣传教育、科普基地建设和信息咨询等公益性社会服务工作。

2010年5月,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组建博物馆领导班子、充实博工作人员,全面启动了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经参加建设单位的共同努力,于10月26日全面完成博物馆建设工作并正式向社会开放。

3、展厅介绍


甘肃地质博物馆

序厅

恐龙家园浮雕生动再现了白垩纪早期甘肃某地壮丽的恐龙动物群生态景观;电子显示屏和查询系统提供了甘肃地质博物馆概况、甘肃自然地理、甘肃地质、甘肃矿产资源等方面的展示和查询服务。

地球厅

主要介绍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地球的概况。重点展示地球的形成、演化和圈层结构,以及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地球上发生的各种地质现象。

矿物岩石厅

采用雅俗共存、虚实呼应和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参观者通过参与互动和欣赏展品,了解各类矿物的特点、性质以及三大岩石的分类、成因和互相转化等相关知识。

宝玉石厅

主要介绍宝石、玉石的特点和性质,展示省内外主要和具代表性的观赏石,尤其是甘肃特有的黄河奇石,简要介绍首饰用贵金属、印章石和砚石。

生命演化厅

以生物演化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线索,通过展示各地质时期常见化石,概括介绍地球上生物发生、演化和灭亡过程。*展区突出展示近10年来在甘肃省境内新发现的大夏巨龙、兰州龙、肃州龙、雄关龙、桥湾龙、叙五龙等恐龙及甘肃鸟的精美化石。

土地资源厅

土地资源部分介绍甘肃省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和土地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测绘部分介绍测绘发展史、测绘成就、测绘技术等知识和测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地质环境厅

主要介绍甘肃的地质遗迹资源和地质灾害。重点展示陇原大地类型多样、景观优美的20余处地质公园,以及甘肃境内主要的地质灾害及其主要防治对策等内容。

矿产资源厅

以矿产资源的分类为顺序,介绍甘肃省主要的矿产资源(包括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重点介绍甘肃省的重要矿山企业,展示其主要的矿石标本、矿产品,以及采、选、冶等生产加工过程。

4、科普知识


甘肃地质博物馆

甘肃地质博物馆积极参与社会上的科普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诸如“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地质灾害的危害及防治”、“海洋——人类共同的财富”等方面的科普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甘肃地质博物馆是一座全面展示和介绍甘肃省国土资源概况的自然类博物馆,是集收藏、科研、科普教育和娱乐休闲诸功能为一体的公益性设施。同时也是对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地学知识普及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职能职责


甘肃地质博物馆

甘肃地质博物馆(加挂“甘肃省国土资源资料馆”牌子),是省国土资源厅具体负责甘肃地质博物馆的管理、向社会提供有关公益服务的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国土资源实物标本的收集、采集、鉴定、整理、保管、典藏和展示陈列;

2、承担岩矿石、宝石及古生物标本的鉴定、研究与开发利用等工作;

3、开展馆藏标本及其保护技术研究与学术交流;

4、接收全省行政区域内汇交的地质和土地资料,对其整理、建档、保管并为社会提供服务;

5、负责国土资源资料研究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6、承担国土资源方面的科普宣传教育、科普基地建设和信息咨询等公益性社会服务工作;

7、承担省国土资源厅交办的其他工作。

6、意义


甘肃地质博物馆

甘肃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43年,其前身为地质陈列室,由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王日伦先生创建,是全国最早的地质博物馆之一,是*和省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展示了该省地质工作者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为国家发现探明了以金川镍矿、白银铜矿、镜铁山铁矿为代表的大中型矿床175处,找到了148种有用矿产,探明储量的矿种81种,共发现矿产地2500余处。受到省委领导和国土资源部领导的重视.甘肃倾注了几代地质科学家和地质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在这个过程中,历代地质工作者采集了大量的珍贵标本,包括金属非金属矿物标本和各类有重要价值的生物化石标本,给甘肃省留下了丰富珍贵的历史资料,这是甘肃省宝贵的历史财富。甘肃地质博物馆成为宣传甘肃的一个窗口,省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为甘肃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7、旅游指南


甘肃地质博物馆地图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团结路6号

邮编:730030

开放时间:每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6:30;星期一闭馆(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节假日正常开放。

交通:乘坐16路、25路、109路、135路、140路至省政协下车即到。

上一篇:马卫东

下一篇:谢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