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学院
宜春学院(YichunUniversity)始建于1958年,初名宜春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综合性本科国有公办普通高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坐落于江西省宜春市区。2000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宜春师专、医专、农专和宜春市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为宜春学院。面向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就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到2013年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20000余人,拥有本部校区、北校区、西校区、继续教育校区、高安校区5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余万平方米。设有19个教学院、6个校级研究所,拥有文、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艺术10大学科门类,有60余个本科专业。
中文名:宜春学院
英文名:YichunUniversity
简称:宜院(YCU)
创办时间:1958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大学
属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所属地区:中国宜春
现任校长:李雪南
知名校友:钟家明、陈仙辉、辛洪波,彭说龙
主管部门:江西省人民*
硕士点:1个
校训:厚德、尚能、博学、笃行
主要院系:美容医学院、师范教育学院、化学生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
学校地址:江西省宜春市学府路576号
学校代码:10417
名誉校长:江元生
1、历史沿革
宜春学院
2000年1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宜春师专、宜春医专、宜春农专和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组建宜春学院。
宜春师专的前身是宜春大学。1958年4月,*宜春地委、行署为了集中力量办好本地区高等学校,决定将原南昌专区师专、医专、体专、萍乡师专、宜春县办大学、丰城县办大学合并成立宜春大学。经省委批准,宜春大学于1958年6月10日正式成立。宜春大学成立时是一所以师范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设有中文、数理、生化、医学、体育五个专业。1962年3月,全省高等学校调整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在专区一级保留六所师范专科学校,原来以大学称呼的改为师专。宜春大学据此撤消机械系,改名为宜春师专。1962年6月,九江大学撤消,并入宜春师专。1964年4月,经国务院文教办公室批准,撤消宜春师专。同年9月,宜春师专宣告撤消。1977年10月,经省委批准,在宜春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办起了江西师范学院宜春分院。1978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宜春师范专科学校重新建立。1986年6月20日,师专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
宜春医专的前身是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1958年9月25日成立。1958年12月,南昌专署迁宜春,改名为宜春专署,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亦改称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校址设在清江县樟树镇的天主堂。1959年6月10日,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并入宜春大学。设立医学科。1960年2月,经上级批准,*宜春地委、行署决定,撤消宜春大学医学科,成立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并从樟树迁往宜春,设在宜春中山西路滩下。1962年3月,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宜春地委决定,撤消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7月,江西省卫生厅决定,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的学生并入九江医专,10月,撤并工作全部完成,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宣告停办。1978年5月29日,江西省委决定,建立江西医学院宜春分院。1984年8月27日,经省*批准,国家教委备案,将江西医学院宜春分院改为江西省宜春医学专科学校。9月14日正式挂牌。1986年6月20日,医专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
宜春农专的前身是宜春农学院,1959年6月创办。1960年6月,宜春地委、行署将宜春农学院由樟树迁往宜春县西郊岐山下新校址。1962年5月,宜春农学院停办,更名为宜春专区农业*学校。1968年4月,宜春专区农业*学校与*宜春地委党校合并,成立宜春地区*思想学习班,并由原校址迁往宜春卫校办学。1975年4月,宜春地委又决定在原宜春农学院旧址组建宜春地区“五七”干校。
1979年4月,“五七”干校撤消复办宜春农业*学校。1984年8月,经江西省人民*批准,在宜春农业*学校的基础上,筹建宜春农业专科学校。1985年2月,宜春农业专科学校正式挂牌成立。1986年6月20日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
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创办于1979年,1981年9月4日经江西省人民*批准,1982年8月19日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
2、办学条件
宜春学院
学校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而今的宜春,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杭长高铁、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明月山民用机场四通八达。
长期以来,宜春学院人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立足赣中、面向基层,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以“厚德、尚能、博学、笃行“为校训,凝炼出“忠诚、大爱、求实、创新”为核心的大学精神,获得社会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学科建设
学校设有16个教学院。71个本科专业,*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4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地)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1个。经过建设和探索,学校形成了以教育学、医学、农学为主,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获得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办学理念
学校秉承“大爱育人”、“面向地方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建有100余个学生社团,致力培养基础实、素质高、创新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各类比赛获奖800余项,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社会声誉
随着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不断提升。目前,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生源结构日趋合理,生源质量逐步提高。我校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江西省同类院校前列,先后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此外,学校还被评为“全国留学生管理先进单位”。
目前,宜春学院正沿着“人才培养有特色、学科建设有影响、服务地方有成效、开放办学有效益的应用型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
师资力量
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博士、硕士占50%以上。学校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江元生教授等100多位高级专家为教授。
3、学校领导
肖华茵
党委书记:肖华茵
党委副书记校长:李雪南
党委副书记:王宜安
党委委员副校长:龙进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彭外生
副校长:梅光泉
党委委员副校长:曾晓春
党委委员副校长:李明斌
党委委员副校长:蒋钰
党委委员副校长:周瑾晟
党委委员组织部长:余新卫
党委委员党(校)办主任:罗政
4、学院专业
学生活动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是一所融人文与新闻教育为一体的新型学院。学院现有教师83人,教授、副教授34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其中49%的教师拥有硕、博士学位;拥有“传播学”、“文艺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校级重点学科;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广告学、广播电视学、地理科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7个本科专业和语文教育1个专科专业。
以学生为本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基本理念。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创新培养模式,探索新的培养路径,把学生培养成为基础扎实、素养宽厚、眼界开阔、勇于创新、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坚定的目标。为打造培养特色,我们坚持开展“笔头、口头+镜头”的“三头”培养活动,丰富学生社团与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学生成才锻炼平台。2006年以来投入520多万元建设“现代传媒综合实验室”,包括广告、摄影、演播、录音、非编等实验室。在省内外建有新闻传播和师范教育等教学实践基地和合作基地。近年来,我院考研率均在报考人数的50%以上。
“汉语言文学专业”授予了江西省特色专业,“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团队”评为江西省教学团队,“深化传统文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获得江西省级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专业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1958年设立,是宜春学院设置最早的专业之一,2010年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江西省特色专业”。现有教授、副教授22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3人。经过近60年来的建设,语文教育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绩,已成为课程设置合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手段先进,并在同类院校中具有较鲜明特色的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及其他语言文字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写作、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原典选读、语文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中国文化概论、言语交际学、比较文学、影视艺术、台港文学等。
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各类教育机构、新闻媒体、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文化产业等领域从事语文教育、编辑出版、新闻采写、组织宣传、文案策划、创意写作、文化咨询、公关文秘以及网络写手等相关工作,部分学生还可以选择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类)
专业简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于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学制4年。小班授课,每年招收40人左右,截止2015年6月共培养了约240名本科毕业生,其中考取国内各大高校研究生82名,约占35%;到国外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从事对外汉语教学18名,约占8%;到各地各类学校从事语文教学110名,约占45%。拥有一支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师资队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复合性特点,整体文化素养较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较强、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能从事对外对内汉语教学及行政、企事业单位的涉外语言文字等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汉语写作、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语音实践、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原典选读、英语听力与口语、英语阅读与写作、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外国文学、比较文学、外事礼仪、中国文化概况、英语国家文化概况等。
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一是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学生占本专业的40%,占报考人数80%;二是考取各地各类事业编教师岗位40%;三是考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申请孔子学院汉语国际教学志愿者,聘用到国企、外企等单位工作,共占20%.
广告学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市场调研能力、消费者洞察力和熟练运用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广告策划与设计、新媒体传播与运营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和广告运作基本规律,具备系统的广告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巧,具有较强的市场洞察力,能在各类媒体及市场调查与信息咨询单位、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整合营销传播、广告创意策划与设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传播学概论、广告学原理、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媒体研究、广告效果研究、广告调查、公共关系学、消费者行为学、广告案例分析、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广告摄影、广告摄像与非线性编辑、CI策划设计、广告经营与管理、影视广告赏析、广告美术基础、市场营销学等。
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本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主要为广告公司、媒体广告部、企业企划部、公关公司、文化传播机构。本专业毕业生大多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昌等大中城市,进入了包括“奥美、分众传媒、万科、统一”等大中型广告公司与广告主企业,就业率达96%。
广播电视学
专业简介:广播电视学专业是我校合并建校后开办的第一批本科专业之一,面向媒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多元传播技能的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现拥有在校学生近200人,专业主要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学概论等均为校精品课程,该专业近年来紧跟媒介变革的人才需求,狠抓实践教学改革,开拓实践教学基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一批优秀教学成果。该专业2011级学生梁思恒的延时摄影作品《律动宜春》入选2015《韵动中国》,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高媒介素养和现代媒介理念、掌握多元媒介技能、具有较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满足新媒体环境下*、企事业单位差异化传播需求、能够从事新闻策划、采访、报道,节目编辑与制作,社交媒体内容生产、推广与运营工作的创新传播人才。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网络传播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报道策划、新闻摄影、电视摄像、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电视节目解说词写作、电视专题与专栏、电视纪录片创作、媒介经营管理、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学、活动策划等。
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主要就业方向为:电台、电视台、网站的新闻策划、采写、编辑工作,影视节目公司的节目策划、编导工作,*机构、企事业单位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的内容生产、推广与运营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上,就业主要集中在深圳、杭州、上海、广州、南昌等大中城市的企业和省内外地市级的媒体,亦有部分优秀毕业生现供职于羊城晚报、江西电视台、海南电视台等省级媒体。
地理科学(师范类)
专业简介:地理科学专业是我校2001年开设的政史地综合专业(本科)。地理科学属师范类,毕业生将取得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证。本专业招考中学地理教师录取率高;报考公务员具有文理知识兼备优势,考研录取率高。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公民修养和发展能力,较高的地理科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技能,具有师表风范、人文与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中学从事地理教学和研究的教师,以及具备在区域、城市、资源、环境、减灾防灾、交通、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地图学、地质学、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水文与水资源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遥感概论、区域规划、自然资源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从事中学地理教学研究,在行政、事业、企业等从事与地理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考研继续深造。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高,主体为考取中学地理教师,近几年报考中学地理教师的录取率均在90%以上,另有部分自主创业,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报考研究生录取率达100%。
播音与主持艺术
专业简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培养能担任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艺术语言创作基本理论和知识;较系统地掌握包括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创作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广播电视节目主持、即兴口语表达等基本技巧和方法。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播音学及艺术、公共关系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视媒体和其他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节目采编及公共关系工作的、具有复合性特点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话语音学、播音发声训练、播音学概论、节目主持人概论、电视主持艺术、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播音创作基础、艺术概论、新闻学概论、广电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即兴语言表达、摄影摄像技术、电视编导基础、话剧表演艺术、影视艺术、文艺作品演播、公共关系实务等。
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本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类影视传媒、文化团体、大型企事业单位、网络媒体、IT产业的新闻播音、节目主持、各类庆典主持、宣传、策划等。该专业至今已有6届毕业生(2010届-2015届),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从事传媒行业相关工作的约占40%,包括省市县各级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等,还有部分学生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
广播电视编导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艺术理论基础,熟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特性,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创意策划、撰稿编辑、影视制作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文学、新闻传播学及广播电视艺术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在掌握广播电视技术的基础上,形成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制作的专业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系统、广告及文化传播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编导、策划、制作及主持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广播电视概论、影视传播学概论、影视写作、电视摄像、基础摄影、电视编导基础、视听语言、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影视作品分析、影视艺术、电视节目策划、电视主持艺术、表演艺术、影视画面构成艺术、电视专题与专栏、纪录片创作基础、中外电影史、非线性编辑等。
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本专业就业方向为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公司、文化传媒公司、影视制作广告策划公司、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电化教育中心(站、室)、新媒体视频网站、报刊杂志等行业单位从事文案策划、编剧写作、视听编导、摄影摄像、视频制作、编辑记者等。我校本专业已有三届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各省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流媒体报刊及网站,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宣传文案策划岗、文化传媒、影视制作公司,国企、金融行业行政管理(岗),有部分学生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
语文教育(师范类专科)
专业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1958年设立,是宜春学院设置最早的专业之一。现有教授、副教授22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3人。经过近60年来的建设,语文教育专业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绩,已成为课程设置合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手段先进,并在同类院校中具有较鲜明特色的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良好的教师素养,能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或一般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普通话口语、美学原理、汉语修辞学、语文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中国文化概论等。
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可在小学类教育机构、新闻媒体、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文化产业等领域从事语文教育、编辑出版、新闻采写、组织宣传、文案策划、创意写作、文化咨询、公关文秘以及网络写手等相关工作,部分同学还可以选择专升本继续深造。
政法学院
宜春学院政法学院的前身是原宜春师专在1984年设立的政治教育系,已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专任教师中9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学院面向全国招收本科学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人。
学院现有法学、公共事业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产权等本科专业。其中,法学专业被评为校级品牌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被评为校级特色学科和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学院现有1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学科、2门省级精品课程。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4项、省级科研项目80余项。
学院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基础理论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重视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创建了模拟法庭、法律事务服务中心、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并先后与万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宜春市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共建了一批实习实训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学院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成绩斐然。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先后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法学
专业简介:法学专业自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法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授予法学学士学位,2013年开始被列为学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建设项目。本专业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博士2名、硕士12名、教授副教授7人,具有律师执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10余人。法学专业注重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现有1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校级重点学科,2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本专业建立了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宜春市人民检察院等7个校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1个面积约120平方米的模拟法庭。2014年,法学专业学生代表学校在江西省首届模拟法庭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通过深造能够在高中等学校及法学研究机构从事法学教学与研究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党政管理、纪检监察、企业管理、合同管理、法律事务管理;在立法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从事党政管理、纪检监察、政策法规制定和实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政执法等工作;在公、检、法、司等司法机关从事治安管理、案件侦查、法律监督、审判、*管理等工作,担任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人民警察等;在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仲裁机构和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担任律师、公证员、仲裁员、企业事业法律顾问等;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法律教学与研究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专业简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政法学院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老牌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和科研水平高。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人,博士5人、硕士8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专业建设的学科、科研支撑条件好,现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个校级重点一级学科、1个校级教学团队。专业教师获*科研项目立项2项,省级科研项目立项30余项,省级等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奖10余项,公开出版专著、教材等1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既能在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又能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以本专业为基础的宣传、组织、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制为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科学*、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主要从事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思想宣传工作、学生工作等。其发展方向可以向管理*、政工*、思想宣传工作者、中学政治课教师、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科研骨干、高等或中等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与科研等高级人才。此外,毕业生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特长、职业气质等方面在新闻机构从事政治、时事方面的报导与关注,也可在企业的政工科、工会、宣传部等部门就职。
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简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后,于2002年秋季招生,2010年被批准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和科研水平高,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人,博士5人,硕士8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师资结构优良,专业建设的学科平台支撑条件好。“农村社会建设研究中心”于2009年被批准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为校级特色学科。专业教师获*科研项目立项2项,省级科研项目立项30余项,省级等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奖10余项,公开出版专著、教材等1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现代治理理念和公共精神,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与技巧,能在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环境保护、市政管理、城市维护、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与综合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政治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管理心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机关管理工作和事务性工作;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工作;供电、供水、供气、邮电、公交、文卫、环保、社会保险等公用事业部门及其他非营利组织(中介机构、公益团体和社会福利部门)公共事务管理、咨询等工作;电力企业及其他企业行政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
知识产权
专业简介:知识产权专业是在法学专业的基础上,契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设立的本科专业,2014年招收了首届学生。知识产权专业的师资水平高,目前有专业教师18人,其中博士2名,硕士12名,其余学士学位者均具有高级职称;有教授、副教授7人,讲师11人。2014年,以本专业为依托,经江西省知识产权局批准成为“江西省首批知识产权培训基地”。
知识产权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形成了分类培养体系和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同各级法院、检察院、地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事务所等部门建立了友好的实习合作关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等从事商标代理、专利代理等专门知识产权事务,同时也能在公、检、法等部门从事专门的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及其他法律事务,或者在版权局、商标局、专利局、科技局等部门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事务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原理、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代理实务、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等从事商标代理、专利代理等专门知识产权事务,同时也能在公、检、法等部门从事专门的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及其他法律事务,或者在版权局、商标局、专利局、科技局等部门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事务。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培养从事经济、管理、会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工作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一个教学科研实力强、多学科渗透、富有时代特点的学院。目前,学院开设了财务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等7个本科专业,开设了酒店管理、会计等2个专科专业;拥有电算化会计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ERP实验室、金融实验室、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等5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图书资料室。同时,经济与管理学院拥有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在80余名专兼职教师中,有正、副教授30余名,博士9名,省学科带头人1名,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硕士生导师5名。
经济与管理学院全体教工热爱学校、珍爱岗位、关爱学生,高度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成立了市场营销协会、经济协会等社团组织;开办了海关报关员证、单证员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等各类证书班;建立了近20余个“实习+就业”基地。在实践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名列学校前茅,连续多年获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我院本科平均就业率95.63%,专科平均就业率90.20%。
经济与管理学院努力创建文明和谐的一流学院,教学科研成果迭出,双语教学、电算化教学、实践教学已成特色,院内各项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师生之间亲如家人,为广大学子求学深造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
财务管理
专业简介: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经济、管理、法律、理财和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服务业、财务咨询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跨国(集团)公司从事公司理财和个人理财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等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货币银行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投资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可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及*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就业情况良好,近三年的平均就业率为95%以上。
旅游管理
专业简介:旅游管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与工商管理并列管理学下的一级学科,有庞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旅游业更加繁荣,因此对旅游的管理要求也随之提高,现在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也很多,对专业能力和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或*机关从事旅游管理、旅游服务、项目开发、市场推广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心理学、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原理与实务、旅游英语、旅游文化、旅游景区景点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现代酒店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可在国家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也可在经济、贸易、文化等部门任职或从事旅游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就业情况良好,近三年的平均就业率为95%以上。
市场营销
专业简介:市场营销作为一种计划及执行活动,其过程包括对一个产品、一项服务、或一种思想的开发制作、定价、促销和流通等活动,其目的是经由交换及交易的过程达到满足组织或个人的需求目标。市场营销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它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动词理解,指企业的具体活动或行为,这时称之为市场营销或市场经营;另一种是名词理解,指研究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或行为的学科,称之为市场营销学、营销学或市场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具有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营销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开拓、创新、自信、进取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及*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营销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分销渠道管理、商务谈判、市场调查与预测。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可在工商、外贸、金融、保险、证券、旅游、房地产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营销管理、客户资源管理、网络营销管理、营销策划、营销诊断、市场调查和咨询等工作;就业情况良好,近三年的平均就业率为96%以上。
经济学
专业简介: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客观规律。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是有机整体,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资本论》选读、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可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就业情况良好,近三年的平均就业率为90%以上。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简介: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商品和服务在各国之间的交换,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原因、结果,以及相关的政策。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技术知识的国际传递。生产要素和技术知识一方面作为某种特殊商品有其本身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作为要素投入对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划和惯例,能在涉外企业、外贸部门及*机关从事国际贸易活动与管理、调研、宣传策划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基础、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商务英语函电、国际经济法、市场营销。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可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就业情况良好,近三年的平均就业率为93%以上。
工商管理
专业简介: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生产运营管理、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专业英语、企业战略管理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可在各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及跨国企业从事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和一般业务管理工作,也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策划、商品调研、市场预测和经济数量分析等工作。为我校初次招生专业,从全国该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就业形势良好。
会计(专科)
专业简介:会计专业是研究企业在一定的营业周期内如何确认收入和资产的学问。会计师除了准备财务报表以及记录企业交易行为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参与企业间的合并、质量管理、信息技术在财务方面的应用、税务战略以及很多企业的管理决策活动,会计专业领域涉及面广:鉴证,审计,税收,公司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破产清算,法务会计,预算制定,商业咨询等等都是会计专业将要涉及的领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基础厚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会计、管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及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适应现代企、事业单位和*部门的财会和经济管理业务需要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预算会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税收会计与纳税筹划。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各行业各类企业、*财务、教育财务、非营利机构或组织财务从事审计、财务报告、财务管理、预算分析等工作。就业情况良好,近年的就业率为95%以上。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有近40年办学历史,已成为省内培养外语人才的重要基地,现设英语(师范)、翻译、法语、商务英语4个本科专业,实现了外语专业门类的全覆盖。英语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外国语言文学”为校级6个“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之一。“英语语言文学”为省级2个“十一五”外语重点学科之一。“法语语言文学”为校级重点扶植学科。“综合英语”、“高级英语”和“翻译理论与实践”先后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综合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和“大学英语”先后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0人,博士(含在读博士)5人。9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学院教学设施先进,近年来投入了400多万元,建立了网络型视听说实训室3座,外语情景实训室2座,电商实训室、同声传译室和语言情境录播室各一座,并且配备了多种实训软件平台。院学生和教师资料室有藏书将近25000册,订阅了近100种学术期刊,其中15种为外国原版学术期刊。学院院风、教风和学风优良,多次荣获省级荣誉称号。学院成立了近10个学生课外专业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专业竞赛活动。近年来,有200余人次在省级以上各种比赛中获奖。同时有一大批本科毕业学生考入北外、上外、广外等名校攻读硕士学位。
商务英语
专业简介:商务英语专业是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专业,学制4年。本专业特点是面向人才市场的需求,顺应国际潮流,采用全面系统的专业教材,在商务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实用的专业技能培训。本专业的特色是“以英语为核心,以商务为背景,以实践为主线”。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应用语言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学科相关知识和理论,了解国际商务活动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阅读、英语语法、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口译、笔译)、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商务导论、会计学原理、公共演讲、商务谈判、文化交际、国际商务文化、英语文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涉外机构、外资企业、银行、保险、海关、边防、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翻译、培训、商务管理等工作。本专业将于2015年秋季开始招生,预计初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
英语(师范类)
专业简介:英语专业具有近40年的办学历史,2001年开始本科招生,学制4年。2008年,该专业被评为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3年,该专业获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立项。“综合英语”和“高级英语”和“翻译理论与实践”被评为省优质课程。“综合英语”和“翻译理论与实践”被评为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及英语听、说、读、写、译语言基本技能,广博的文化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高级中学或其它部门从事英语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英语口语、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语国家概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概论、英语教学法、学术论文写作、第二外语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教育、外事、外贸、科技、新闻出版、广电、旅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英语教学、培训、科研、口译、笔译等与英语相关的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大多数考取研究生及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
翻译
专业简介:外国语学院2005年成立了翻译研究所,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招收了首届英语(翻译方向)的本科生。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翻译专业首次招生,学制4年。每年招生25-30人。“综合英语”和“高级英语”和“翻译理论与实践”被评为省优质课程。“综合英语”和“翻译理论与实践”被评为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的翻译人才为目标,以语言技能训练和翻译基本功打造为宗旨,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英汉语言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百科知识、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养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熟悉翻译基础理论,掌握多种文体笔译技能和交替传译技能,并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其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阅读、英语视听、对比语言学、英汉笔译、英汉口译基础、翻译理论、商务英语与翻译、旅游英语翻译、时文翻译、科技英语翻译、翻译名篇赏析、计算机辅助翻译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毕业生可在*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外事接待、商务、旅游等口笔译工作,在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从事外语翻译教学及与翻译有关的科研、管理等工作。本专业2017年首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预计达到95%以上。
法语
专业简介:法语专业于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学制4年。小班授课,每年招收30人,截止2015年6月共培养了约140名本科毕业生。每年考研和出国求学比例约15%,赴法语国家和地区(含非洲)比例约占15%。拥有一支年轻的专业师资队伍,共有教师8人,另有2名外聘教授和1名法语外教。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法语语言基础知识及法语听、说、读、写、译语言基本技能,广博的文化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熟练掌握第二外语。具有一定的经贸、科技知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等部门从事与法语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法语、高级法语、法语视听、法语语法、法语口语、法语泛读、法语写作、法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法国文学作品选读、法语报刊选读、法国文化、法国文学史、经贸法语、外贸函电、法语语言学概论、法语国家概况、学术论文写作、第二外语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教育、外事、外贸、科技、新闻出版、广电、旅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法语教学、培训、科研、口译、笔译等与法语相关的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考取研究生、出国出境占50%以上,其余以在外资企业就职为主。
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设有音乐学(师范类)、舞蹈学(师范类)、学前教育三个专业,音乐学专业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声乐》为江西省精品课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正、副教授14人,有多名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江西省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部分教师先后获“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江西省劳模”、“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江西省高校优秀教材奖”、“宜春学院职业道德模范教师”等荣誉、奖励。
学院注重教学质量、注重艺术实践、注重人才培养。近几年来,学生在全国、全省文艺汇演、专项比赛中获奖多项。学院教学管理严格,教学手段先进,艺术大楼功能完备,设施一流,为教学、创作、实践、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学院加强对外交流、建立国际合作办学。我院与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1+4”“4+2”合作办学项目是校际合作办学项目。
音乐学(师范类)
专业简介:我院音乐学专业(师范类)创建于1977年,办学历史悠久。多年来经过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已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扎实的科研基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现有专职教师37人,其中正、副教授12人。该专业重抓课程建设,音乐学专业被评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声乐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音乐教育工作者。
主要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任选课、艺术实践课、普通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合唱与指挥、歌曲写作与分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音乐学专业毕业的同学多数选择进入中小学当老师,也有部分学生选择到文艺团体、艺术培训中心工作。近几年来,该专业毕业生考取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情况良好。
舞蹈学(师范类)
专业简介:我院舞蹈学专业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严格教学管理,狠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设施,培养目标明确,基础较厚实。师资力量及教学成果处于全省较为领先的地位。该专业的教学条件和设施完备,拥有215平方米的舞蹈房共5间,为教学、创作、实践、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舞蹈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既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的培养,又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顺应时代步伐,成为能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舞蹈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普通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技术技巧、芭蕾基训、现代舞基训、古典舞身韵、中外舞蹈史、名族名间舞、舞蹈创编、舞蹈基础训练教学法、乐理与试唱、舞蹈剧目赏析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舞蹈学专业毕业的同学多数选择进入中小学当老师,也有部分学生选择到文艺团体、艺术培训中心工作。近几年来,该专业毕业生考取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情况良好。
学前教育(师范类本科)
专业简介:学前教育专业是音乐舞蹈学院的一个新办专业,13年开始招生。我院通过多年对师范专业的教学研究及管理探索,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开设和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该专业的教学条件和设施完备,艺术教学大楼上万平方米,拥有钢琴房150间,音乐厅1个及电钢琴教室、多媒体教室等,为教学、创作、实践、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思想品质、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乐理与试唱、声乐、钢琴、舞蹈、幼儿美术、幼儿卫生学、中外音乐欣赏、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幼儿组织与领导、声乐技巧与创作、舞蹈技巧与创作、艺术概论。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该专业就业方向,以重点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现有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动画四个专业,其中美术学(教师教育)设置了油画、版画、中国画三个专业方向,环境设计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园林艺术设计两个专业方向。2010年,我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学校(全国共48所试点学校)。学院教学设施完善,拥有一万余平方米的现代化艺术教学大楼,以及美术馆、设计工作室、电脑工作室、数字动画工作室、影视后期工作室、版画工作室、油画工作室、国画工作室、陶艺工作室、摄影工作室、图书资料室和先进的现代数字教学系统。我院坚持对外合作办学的理念,现已与*辅仁大学、实践大学、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
目前,我院有在校学生1300余人,教师60人。学院教师队伍学缘、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师资力量较强,有正副教授20余人,*、省级美术家、摄影家、设计艺术家协会会员40多人,师生作品入选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和国际影展及各类*、省级美展、动画展、设计展作品500余件,并获得各种奖项。毕业的学生就业形式多样,渠道宽广,毕业生普遍受到了社会的好评。有的已成为中国美协和省市美协会员,有的担任国内外设计、制作公司总策划和设计师,也有的创办艺术设计类公司。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和谐育人、关注实际、倡导创新”的理念,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培养美术教师和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美术学(师范类)
专业简介:我院美术教育专业从1977年开设,至今已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本专业具有教育部学士学位授予权,为我院的传统重点专业。作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学校,现有版画、中国画、油画三个专业方向,其中版画为江西省精品课程和江西省网络资源共享课程。本专业学生多次参加“江西省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基本功比赛(本科组)”并夺得团体一等奖。
美术学专业注重与国内外专业美院的专业交流和互访。先后邀请了俄罗斯列宾美院功勋画家、奥地利版画家和*美院、中国美院的教授等来校讲学、写生和举办画展。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学校美术教育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美术创作、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和美术创作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陶艺、壁画、设计基础、中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书法与篆刻、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摄影基础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美术培训机构教学、美术研究、艺术管理、美术创作和艺术设计等方面工作。本专业毕业生近年来就业率呈逐年攀升趋势,普遍受到社会欢迎。
视觉传达设计
专业简介:视觉传达专业是一门集艺术、技术、科学与经济第多科性交叉的应用性专业。培养创造性的从事设计艺术创意、开发、展示、广告及营销等专业的宽口径复合型专业人才。本专业注重美术基础,计算机设计应用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及产品设计基础的教学,学生知识面较广,专业基本功扎实,社会适应能力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以及品牌策划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图形创意、电脑辅助设计1、2、标志设计、插图设计、型录设计、VI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综合设计、印刷工艺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主要面向新闻出版、彩色印刷、平面广告、户外广告、企业CIS策划设计、海报设计、招贴设计、刊物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等工作。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在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的平面设计部门担任平面设计师;在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大型网站等媒体单位的平面设计部门担任美术编辑;在企事业单位的策划部门担任平面设计师等。
环境设计
专业简介:环境艺术是指对于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是一个涉及美术、雕塑、装饰文化、建筑基础知识、园林艺术、环境景观、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材料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扎实掌握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实际应用能力,能从事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工作以及满足本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学习期间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及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主要课程:人体工程学、手绘表现技法、手绘制图、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3dsMAX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与施工工艺、工程预算、室内设计、园林设计、家具设计与制作、展示设计基础、景观设计基础、商业会展设计与制作、装饰雕塑与壁画设计、园林绿地规划、景观绿化、园林植物学、毕业综合实训和实训环节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在各企事业单位、建筑装饰设计及环境景观设计公司、房地产等部门从事室内外设计、商业会展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园林小品、植物造景设计、效果图制作及相关的施工管理等工作。毕业生社会需求大,就业前景好。
动画
专业简介:动画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艺术形式已经成为各国大力重视的创意文化产业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动画设计和漫画设计的有机结合,是影视动画专业的深化与延伸。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画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速写、人物设计、场景设计、卡通造型设计与创作、动画色彩、短片拍摄、影视剧作、影视声音、动画技法、影视动画创作、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动画设计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二维动画设计师、动画原画设计师、动画模型设计师、动画衍生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师,也可在影视动画制作及电视传媒行业、广告传播等商业制作公司,游戏、网络动画等互联网互动娱乐领域,手机游戏、手机动漫等无线娱乐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书法艺术学院
书法学(师范类)
专业简介: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书法学本科专业在我院设置并面向全国招生,属江西首个(批)招收书法学本科专业学校。现有书法学本科专业学生39人。
我校充分发挥综合大学优势,全力把书法学办成特色品牌专业。现配有校内书法学专业专任教师10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4名,博士2名,硕士3名。聘请国内知名大学的教授作为客座教授、聘请知名书法家担任兼职教授和讲师。
学校设有专门从事书法研究与创作、书法专业人才教育研究的中国书法研究院,特聘*美院教授、博导邱振中先生担任院长。
书法学现为我校艺术类师范教育专业。书法学,本科,艺术类专业,学制四年,文理兼收,学费每生每年9200元。
学生在校期间须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达到《宜春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规定要求的,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书法和美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书法教学与研究,或从事书法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篆书、隶书、楷书、行草、篆刻、书法概论、中国书法史、古文字学、古代汉语、绘画基础、书法教学法、教育学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书法教学与研究,书法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相关工作。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是宜春学院直属的二级教学院,学院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江西省品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江西省高校首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学院是教育部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比赛的承办单位,拥有*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宜春学院——中软国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现有专任教师70余人,在校学生1482人,教学仪器设备近2000万元。
学院践行“以生为本、大爱育人”的办学理念,全面开展“校企深度合作育人工程”,与Oracle公司、中软国际集团等十余家著名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信息技术领域专业精英人才。近年来,在数学建模、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中,我院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共100多项。毕业生高薪就业、精准就业达95%以上。香港卫视、江西电视台、凤凰网等著名媒体均对学院办学成就进行了广泛报道。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
专业简介:本专业是江西省品牌专业,宜春学院首批开设的本科专业之一。专业具有雄厚的师资队伍,拥有校级重点学科和省级优质课程;本专业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办学特色,强化学生师范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在国际、国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江西省师范技能竞赛中,获得包括国际级一等奖在内的奖项共80多项。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年来就业率均在90%以上。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数学问题,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在高级中学、初等中学或小学进行数学教学能力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学制四年。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近世代数、实变函数论、初等数论、数学教学论、数值计算、运筹学、教育学、心理学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近年来就业率均在90%以上,毕业生遍布各地,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大部分毕业生已逐渐成为各级学校的中坚力量,为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简介:本专业是宜春学院重点学科支撑专业,被列为江西省高等学校首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采用“做中学”,“学徒式”培养的工程培养方法,以培养面向金融与企业信息系统领域的系统开发、应用、管理与服务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特色,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素养好、工程实践能力强的计算机系统工程师。现有在校生200余人,学制为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工程应用和系统开发方法,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工程应用与管理、计算机软件开发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Linux环境编程、嵌入式系统案例与项目实践、WEB开发技术、移动软件开发技术、移动游戏软件开发技术、行业软件开发与应用(金融信息系统)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IT行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服务外包学院
服务外包学院是江西省高校唯一的培养本科层次服务外包人才的单位,重点培养国家紧缺的计算机类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过程特色明显。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列为江西省高校首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是教育部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承办单位,拥有*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宜春学院——中软国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网络工程(服务外包)、软件工程(服务外包)等本科专业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70余人,在校学生1200余人,教学仪器设备近2000万元。
学院践行“以生为本、大爱育人”的办学理念,全面开展“校企深度合作育人工程”,与Oracle公司、中软国际集团等十余家著名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信息技术领域专业精英人才。近年来,在数学建模、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中,我院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共100多项。毕业生高薪就业、精准就业达95%以上。香港卫视、江西电视台、凤凰网等著名媒体均对学院办学成就进行了广泛报道。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
专业简介:本专业所涉产业是国家战略性的重点发展产业,通过引进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研发实力,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课程体系,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中、高级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被列入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目录,在入学后签订三方就业保障协议,实现学生行业就业、高薪就业。现有在校生300余人。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方法和技术,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研究创新能力,能在服务外包软件企业从事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国际化、工程化、应用型的高水平的服务外包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服务外包概论、J2EE应用开发与项目实践、手机软件开发技术、嵌入式项目开发与实践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在校期间签订三方就业保障协议,实现学生行业就业、高薪就业。
软件工程(服务外包)
专业简介:本专业所涉产业是国家战略性的重点发展产业,通过引进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研发实力,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课程体系,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中、高级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被列入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目录,在入学后签订三方就业保障协议,实现学生行业就业、高薪就业。现有在校生400余人。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除须掌握扎实的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外,重点学习国际软件工业界最新的软件开发设计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方法,能熟练使用国际软件工业界最新的流行软件工具,高质量地开发大中型软件项目,具有熟练阅读英文专业资料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写作的能力。培养多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软件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统一建模语言、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需求、软件项目管理。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在校期间签订三方就业保障协议,实现学生行业就业、高薪就业。
网络工程(服务外包)
专业简介:本专业所涉产业是国家战略性的重点发展产业,通过引进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研发实力,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课程体系,培养网络工程,物联网开发相关领域的中、高级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被列入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目录,在入学后即签订三方就业保障协议,实现学生行业就业、高薪就业。现有在校生200余人。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或物联网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计算机与网络工程软硬件技术和智能设备开发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网络工程及其应用系统及智能设备开发与部署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网络协议与编程、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Linux环境编程、嵌入式系统案例与项目实践、WEB开发技术、WebService与SOA开发技术、J2EE应用开发与项目实践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在校期间签订三方就业保障协议,实现学生行业就业、高薪就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服务外包)
专业简介:本专业所涉产业是国家战略性的重点发展产业。通过引进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研发实力,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课程体系,培养软件服务外包相关领域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被列入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目录,在入学后签订三方就业保障协议,实现学生行业就业、高薪就业。现有在校生150余人。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和人文素养,能较好的掌握计算机软件工程相关理论、知识技能和开发技术,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系统管理与应用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选修课:JAVA核心技术、ObjectC核心技术、手机软件开发技术、WEB开发技术、项目实训、局域网管理与维护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在校期间签订三方就业保障协议,实现学生行业就业、高薪就业。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2015年招生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工程管理、物理学(师范类)7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本、专科生1871人。我院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职工101人,其中研究生学历40余人,正副教授35人,讲师40余人。
学院下设4个系,有机电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物理系;3个校级研究所;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教学、办公条件优越,实验设施齐全,实验大楼使用面积超过20000平米,建有物理学、现代通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金属工艺、液压传动、快速成型、三坐标测量、电子电工、电气控制、PLC控制技术、电子技术、高频电路、电子制作、自控技术、数控技术等30余个专业实验室,购置了近两千余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
我院秉行“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强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实行分类教学,按层指导的教学方式,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理论学习与能力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在学生管理上,我院秉承“大爱育人、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坚持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大爱育人。我院不仅在专业培养方面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通过丰富多彩的二、三课堂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建立了各类学生社团、协会和兴趣小组,为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搭建了平台。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持之以恒、科学管理,理工学院的未来一定会灿烂辉煌。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简介:本专业是我校2002年开始招生的本科专业,学科归属为工学机械类。该专业以力学、机械学、电工学为基础,注重工程实践和动手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科技理念和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电器控制与PLC控制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工矿企业、设计、研究及制造领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就业面广、就业率高、薪酬理想。
自动化
专业简介:本专业为全日制四年本科,2002年开始招收自动控制与检测技术本科学生,2004年成功申报自动化本科专业并开始招收自动化本科学生。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工矿企业、设计、研究及制造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就业面广、就业率高、薪酬理想。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简介:电子信息工程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之一。它以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等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种信息如语音、文字、图像、雷达、遥感信息等的处理、交换及无线、电缆、光缆等的传输,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发展各种电子与信息系统。本专业于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我校本科办学专业,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经验,培养锻炼了一批年富力强、业务扎实的专业教师队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信息系统与设备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工作。就业面广、就业率高、薪酬理想。
通信工程
专业简介:该专业学生需系统学习信息传输、交换、通信设备与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开发、技术管理方面的知识,毕业后从事信息传输、交换、通信设备与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开发、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通信工程领域中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具有信息传输、交换、通信设备与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开发、技术管理方面的能力,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主要课程: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通信电子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光纤通信技术、导波光学、通信网基础.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从事信息传输、交换、通信设备与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开发、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就业面广、就业率高、薪酬理想。
土木工程
专业简介:本专业为全日制四年本科,2000年开始招收专科学生,2004年成功申报本科专业并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学生系统学习房屋结构设计与施工知识,同时开设了道路与桥梁方向的系列选修课程。培养具有初步的房屋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能力、具有较全面的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房屋建筑设计、施工、监理、房地产、公路、市政公司、城市规划等单位或部门就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工程测量、设计、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工程测量。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从事房屋建筑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就业面广、就业率高、薪酬理想。
工程管理
专业简介:该专业2007年开始招生,学生需系统学习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建筑工程领域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造价、建造、监理等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造价、建造、监理等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建筑结构、建筑力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经济学、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设项目管理。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从事土木工程相关的管理、造价、建造、监理等工作。就业率高、薪酬理想。
物理学(师范类)
专业简介:物理学四年制本科专业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我院本科招生最早的专业。该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能熟练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实验方法、研究方法。能够胜任中学物理教育,特别是要掌握多媒体技术及其它信息技术,并能熟练地将它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去,同时还要掌握电子信息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电子技术基本技能的训练,并能运用这些技术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或其他单位从事物理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中学物理教学法。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从事高等和中等学校或其他单位从事物理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技术工作。就业前景理想、薪酬理想。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设有化学(师范类)、应用化学、药学、制药工程、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共6个本科专业。现已面向全国29个省市招生,在校学生1300余人。设有药学专业硕士点,现有在校研究生58名,首届研究生中有2名考取了博士研究生。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9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8人,硕导12人,博士30人,硕士2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学科带头人4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省模范教师1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市优秀青年后备人才3人。学院十分重视学科和教学科研平台建设,现有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
现有实验室面积6000余平方米,其中重点实验室面积达2140平方米,内设专业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等,现拥有核磁共振波谱仪、有机元素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制备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高档精密仪器设备,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教学平台,能满足科研教学的需要。
全院共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财政林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4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750多篇,其中SCI收录77篇。
学院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建立了50多个教学科研基地,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化学(师范类)
专业简介: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能的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基础性学科,化学与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形成了许多新的交叉前沿学科,从而使化学处于中心学科的地位。宜春学院化学(师范类本科)专业始建于2000年,经过15年的发展,已经形成鲜明的师范教育特色,拥有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完备的教育教学软硬件条件,专业建设水平在本省同类师范院校中名列前茅,为江西省基础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科研及其它化学相关领域工作的本科层次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基础、中学化学教材教法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化学(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科研及其它化学相关领域工作。2014届毕业生考取教师比率达30%,初次就业率为87.72%,考研录取率为34.13%。
应用化学
专业简介: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理工结合型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化学学科理论和技能,并有较强实践能力,能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对应用化学人才的需要。宜春学院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始建于2006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电化学特色专业方向,拥有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完备的教学软硬件条件,为宜春市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电化学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科技管理的综合素质,能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化工、医药、环境、材料、食品、生物、轻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应用研究、生产、开发及营销管理的本科层次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合成、化工原理、化工设计、化工机械与设备、仪器分析(含结构分析)、精细化学品合成、表面活性剂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农业、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或者化工类企业从事生产、新产品研制、经营管理及营销等工作。应用化学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天然产物化学及其应用、精细化学品化学以及应用分析技术三个专业方向。能够在农业、环保、化工、食品等应用化学领域进行研究、生产、检测和销售工作。201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4%,考研录取率为25.7%。
药学
专业简介:药学专业成立于2002年,2012年获得专业硕士培养权,拥有天然药物省级重点实验室,专任教师14人,副教授及以上5人,博士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研制国家标准样品1个。建立了济民可信等20多家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专业发展态势良好。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能在药学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的本科层次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药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医药市场营销学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药学专业毕业后可以在各级医院、药厂、药品流通部门和药事管理部门从事生产、新产品研制、经营管理及营销等工作。201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4%,考研录取率为25%。
制药工程
专业简介:制药工程本科专业于2005年开设,现有专业教师24名,其中高级职称以上教师13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名,近年来,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3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学院拥有省级药学与制药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生均值超过2万元,拥有校外实习基地18个,与江西济民可信有限公司、江西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省内外知名制药企业建立了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形势及社会反映良好。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制药工程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艺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能在制药工程领域内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及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的本科层次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化工原理、药理学、药剂学、制药工艺、医药市场营销学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制药工程是药学与化学工程相结合的一个专业,比较对口的是到制药企业从事工艺开发,设备运行与维护,工程项目管理等工作。也可以从事制药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药品检测、药品营销等工作。201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3.87%,考研录取率为29.03%。
生物工程(国家特色专业)
专业简介:生物工程专业是通过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方法,用生物体(或部分生物体)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的应用技术体系,2004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本专业是以上游技术(基因重组、分子克隆等)为基础,下游技术(生物反应过程、生物物质的分离纯化等)为重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开发、生物制药、农产品综合利用等领域。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的本科层次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酶工程、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在生物技术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销售和新技术、新产品研究等工作。201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6.43%,考研录取率为25%。
食品质量与安全
专业简介:食品质量与安全是以化学、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生产、营养、安全与管理,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和储藏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保证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质量,促进人体的健康。“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国外发达国家将食品质量与安全一直摆在首位,我国*也特别重视食品质量与安全,尤其是加入WTO后,就业前景良好。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化学、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食品生产工艺、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和食品法规与标准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学科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分析、食品安全与检测、食品质量管理、食品毒理学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这是2011年开设的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生可到各级食品卫生监督部门、食品企业、社区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服务部门、餐饮业从事食品生产、食品营养与安全的管理、公共营养等方面的工作。
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现设有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园艺、园林、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生物科学8个本科专业,学制均为4年。其中农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园艺专业为教育部本科质量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动物科学专业为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和江西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园林专业为江西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学院现有在校生1500余人,2014年考研录取率38%,初次就业率90%。
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是学校博士、教授最多的教学院之一。生科学院有*本科质量工程项目3个,省级本科质量工程2个,有三个一级实验室,二十五个二级实验室,有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省重点实验室(培育)一个,并有校实习农场、实习牧场各一个,这些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实习以及专业学习的平台。此外,生科学院还与几十家农牧企业(集团)、规划设计院等建立有长期合作关系,可为我院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条件以及就业途径,这些企业多为国内的上市企业或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中,有的与我院共同办班,以现代农业企业的要求联合培养人才,有的为我院学生提供奖学金、助学金,鼓励学生学农、爱农、从事农业工作。同时全国GIS考试认证中心在我院设有授权考试点,可进行相关资格的考试认证。生科学院的教师多数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和指导学生从事专业实践,有能力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专业人才。
农学(国家特色专业)
专业简介:农学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专业,始创于1985年宜春农业专科学校成立时,是当时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农学专业具有雄厚的办学资源,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创建了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是我校自然科学学科教学科研力量最强的专业之一;为2000年宜春学院成立时,自主招生、独立办学后开办的六个本科专业之一。2006年被列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生物科学、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开展与农学有关的教学、科研、技术设计、推广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具有健全人格及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创造和敬业精神,能在农业及其相关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经营、管理工作,或在农业相关领域创业发展,或在科研、教学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的农学学科应用型和创业型人才。
主要课程:遗传学、试验统计分析、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生物化学、农业生态学、作物育科学、作物栽培学、现代发展农业、耕作学、种子学、农资市场营销。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到各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场、种子公司、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企业、国家机关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以及从事农业公司、种子公司、种子管理站、农资公司、国家农业管理等部门的科研、营销、管理等工作。
园林
专业简介:园林专业创立于1994年,2014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培养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10人。园林专业依托“园林校级重点建设扶持学科点”的平台,建有园林设计实验室、园林建筑实验室、植物形态实验室、画室、制图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等实验室及校内苗圃及校外实习基地。园林专业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把实际工程放入实践教学中,在教学中引入企业运行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操作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园林植物、观赏园艺、风景园林、园林制图(含计算机辅助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知识,能在城市建设、规划、园林、林业等部门从事风景园林、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等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信仰坚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绿地规划、园林工程、园林设计、园林艺术原理、设计初步、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学。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园艺
专业简介:园艺专业的前身是1985年在原宜春农专开办的园艺专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的,本科是2002年开始自主招生。园艺专业现有在校本科学生共计175人,现有校内外专业教学实习基地10处。目前,园艺专业有教师21人,其中正教授3人,副教授13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的有5人,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良好。园艺专业2013年被评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注重实践环节,试行双师型教学,采用3+1教学模式。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园艺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绿地规划、园林工程、园林设计、园林艺术原理、设计初步、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学。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园林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在农业、商贸、园林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环境科学
专业简介:“环境科学”专业始建于2004年,拥有专职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博士2人、硕士8人,建有环境科学专业综合实验室及4个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通过教研结合、特色课程群设置、强化实践环节等手段,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和职业竞争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础知识,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企业与科研单位从事环境管理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环保技术开发、环境咨询和环境执法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各行业的分析检测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学、环境信息系统。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可进入各级环境理论研究机构和生产部门担当研究或咨询人员。在大气、海洋、交通、工业、农业、医学、军事等领域均有广泛分布,在对污染治理、环境规划、人口问题等重大课题上发挥骨干作用。其工作性质涉及学科体系的理论研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方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专业简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2013年由“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更名而来,其前身是始建于1996年的“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专业,拥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博士3人、硕士9人,建有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绘图室等校内实训场所及5个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人文地理学、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土地利用规划、城市住宅区规划、生态环境规划、专题地图、GIS原理与应用、遥感技术及应用、土地评价与管理。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可到各级*规划管理部门、国土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建设部门,从事规划设计、国土资源评价及资源信息化管理、环境评价及管理等方面的公司及研究机构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报考地理学、城乡规划和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等学科点硕士学位授予权。
动物科学
专业简介:动物科学专业是在2003年设立,2004年正式招生。现有专业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有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动物生产、动物遗传育种、农产品加工等实验室,实验设备价值300余万元。现有校实验生态牧场1个,可满足教学实习和学生实践环节教学的要求。校外固定实习基地有双胞胎、傲龙、华裕、大北农、伟嘉、正邦等几十家企业(集团),本专业为国家及江西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并与德国KTC联合机构合作,可进行具有欧盟标准的职业资格认证。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动物科学及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动物科学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学、饲料及饲料分析学、动物营养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育种学、畜牧微生物学、禽生产学、猪生产学、草食动物生产学、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与动物科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毕业后可以从事与动物科学相关的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产品研发与经营等工作。
动物医学
专业简介:动物医学专业是2001年设立,为学校卓越兽医师计划实施专业,2014级开始招收留学生。现有专职专业教师2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1人,讲师9人,助教1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3人。有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实验室等6个二级实验室,有价值数百万元实验设备。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主要有学校实验畜牧场以及宜春市农业局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宜春市畜科所、大北农集团等省内外几十家合作单位。并与德国的职业培训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可进行具有欧盟标准的职业资格认证。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领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动物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兽药开发、畜产品卫生检疫及相关部门从事兽医、兽药生产经营、检疫检验,教学、科学研究、兽医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药理学、兽医病理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毕业后可从事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进出口动物及其产品的检验、肉品卫生检验、饲料工业、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畜禽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伴侣动物医疗保健、实验动物、比较医学、公共卫生及生物学领域等方面的工作。
医学院
宜春学院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学院始终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实用型医学人才为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人文精神。
医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2683人,留学生301人。设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麻醉学、护理学四个本科专业,护理学一个专科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为省特色专业;内科学为省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为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分泌代谢病实验室为市重点实验室;本科招生面向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
学院有教职工101人,其中正高16人、副高32人,博士、硕士33人,省学科带头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外聘教师43人。
学院现有1所临床医学院、3所附属医院和61个实习基地。
学院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外语及计算机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
近年来,我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获市级以上科研进步奖20余项。已出版科研专著和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00余篇。
建院以来,学院培养医学毕业生万余人,为我省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
临床医学
专业简介:临床医学专业是我校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从1958年宜春大学创立临床医学专科专业,到2000年宜春学院成立,已毕业专科学生5000余人,宜春学院成立后,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成为我校首批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专业,2005年通过省教育厅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评估,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评为江西省特色专业。2011年评为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012年获批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承担“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2013年承担江西省“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基本技能,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质、职业素养的医学毕业生,能在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与监督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至2014年,临床专业本科毕业学生已达10届,累计毕业人数达2760人。近年来我院临床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90%以上。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已逐渐成为省内外卫生行业的骨干力量,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几年本专业的本科招生人数逐年上升,就业形势良好,凸显了宜春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麻醉学
专业简介:麻醉学专业创办于1996年,为三年制专科,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备案,开办五年制本科。宜春学院合并建校以来,医学院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加,院领导亲自带队,多次组织专业教师分赴省内外开辟新的教学实习基地,到目前为止,我院教学实习基地的数量已达到61家。近三年来麻醉本科招生人数逐年上升,且生源质量好,现有在校本科生315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麻醉的基本技能,具备初步临床麻醉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上级麻醉医师的指导与监督下,从事安全有效的临床麻醉、急救和复苏、危重症治疗及疼痛治疗等方面医疗实践工作的初级麻醉医师。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疼痛诊疗学、麻醉药理学、麻醉设备学、麻醉生理学、麻醉解剖学。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至2014年,麻醉专业本科毕业学生已达13届,近年来麻醉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6%以上。很多实习基地医院对麻醉学专业实习生反映良好,学生毕业前景乐观。
预防医学
专业简介:预防医学专业创建于1984年,最初为预防医学专科专业,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备案升格为本科专业,迄今已办学30年,共招收专科生17届,本科生13届,目前在校本科生200人。主要培养预防医学高级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检验检疫和预防医学教育等工作,校友遍及全国各地,为国家的医学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与能力、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获得终身学习能力,能在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机构从事卫生工作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传染病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至2014年,预防专业本科毕业学生已达13届,近年来预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5%以上。我院收集用人单位对我院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使用情况,共调查15个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100%。
护理学(本科)
专业简介:宜春学院医学院四年制本科高等护理教育专业创办于2005年,本专业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不断完善专业的教学设施,坚持高水平的教学管理,不断改进办学条件,逐步形成了自已的专业特色。近三年来护理本科招生人数逐年上升,且生源质量好,现有在校本科生278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系统的护理学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生物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重症护理学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
1、学生就业率:历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6%以上,用人单位对我们的学生满意率大于95%。
2、赴日就业援助项目:近年来,我院坚持走特色办学的道路,致力于中外文化的交流。宜春学院与日本京进株式会社已签署了有关护理专业学生赴日就业项目协议,为我院护理专业学生搭建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就业平台。
护理(专科)
专业简介:护理学专业创办于2002年,为三年制专科,本专业面对赣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打造赣西品牌专业。近年来护理专科招生人数逐年上升,现有在校专科生461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初步临床护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生,能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重症护理学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
1、学生就业率:近年来护理专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在我校名列前茅。
2、赴日就业援助项目:近年来,我院坚持走特色办学的道路,致力于中外文化的交流。宜春学院与日本京进株式会社已签署了有关护理专业学生赴日就业项目协议,为我院护理专业学生搭建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就业平台。
美容医学院
美容医学院的前身是原宜春医专美容医学系,1993年率先在全国创办美容医学专业。2005年11月,升格为美容医学院。被誉为“中国美容医学的发祥地”、“全国美容医学教育事业的典范”、“中国美容医学教育事业的摇篮”。国际美容医学联盟终身秘书长J-J勒格朗教授称赞美容医学院正着力培养未来最棒的美容医师。
全院现有教教职工33名,其中专任教师25人,高级职称12名。此外,聘请国内知名专家钟世镇院士、高景恒教授、李世荣教授等为该院的名誉教授或院长。全院10多人次在全国相关学会任职,近年来,100多人次主编或参编卫生部规划教材等全国统编美容医学专业教材。
该院现设有临床医学Ⅱ本科专业、医疗美容技术专科专业。其中,美容医学被评为江西省重点学科,医疗美容技术专业被评为江西省特色专业。现有一所直属美容专科医院,两所附属美容整形医院,在全国各地建立了60个专业教育实习基地,可充分满足学生的专业见习实习。2014年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美容师职业鉴定站落户我院,并负责组织全省中、高级美容师资格考试。
10多年来该院为国家培养了1700多名美容医学专业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每年一次性就业率均达到97%以上。目前美容医学专业毕业生巿场需求旺盛,就业前景看好。据不完全统计,该院培养的历届毕业生中创办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美容公司30多个,创办美容专科医院20多所。办学20年来,该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均已成为美容战线上的骨干。
临床医学Ⅱ
专业简介:临床医学Ⅱ专业,即临床医学(美容医学方向)专业,本科,学制5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1993年由我校在全国率先创办,是学校最具特色专业。2015年招生计划为40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和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文理医融通,实行“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动手能力,旨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毕业后可从事临床医学、美容医学等工作,具有较宽的就业渠道和较强的就业能力。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医学美学、美容外科学、美容皮肤科学、美容中医学。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在各级医院从事诊治和研究等工作、在医疗机构中从事疾病诊疗的医学工作,或在*卫生部门从事相关专业的技术管理工作。或在全国各医疗单位美容科、美容中心及相关美容企业、美容公司等从事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美容牙科、中医美容、微创美容以及美容设备、美容产品的研发等工作。每年的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7%以上,名列学校各专业乃至于全国同类专业的前茅。
医疗美容技术(专科)
专业简介:医学美容技术专业为大学专科,学制三年。2003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2010年被评为江西省特色专业。2013年起与韩国金泉大学开展教学交流与合作,推行“2+2”的合作模式,即本专业的学生在校就读2年,可自愿直升到韩国金泉大学相关本科专业就读2年,经过韩语和专业考试合格后,可以同时获得宜春学院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专科文凭和韩国金泉大学相关专业的本科文凭(我国教育部承认其学历)。2015年招生计划为100人,其中文科40人,理科为60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和美容医学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掌握医疗美容操作基本技术的美容医学专业人才。能在医疗卫生机构和美容企业公司等部门从事医疗美容技术和美容营销与管理等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美容人体解剖学、美学与医学美学、美容化妆品学、美容皮肤治疗技术、医疗美容技术、美容中医技术、美容医学咨询与沟通、美容医学造型艺术设计、美容心理学、美容业经营与管理、市场营销学。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在全国各美容中心及相关美容企业、美容公司等从事美容医疗技术操作、咨询、美导、美容护理、美容培训、美容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及美容产品、化妆品的研发、生产等工作。每年的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8%以上,名列学校各专业乃至于全国同类专业的前茅。
体育学院
学院现有体育教育、表演(体育表演)和运动训练三个专业,在校学生975人,教职工82人,其中专任教师76人,教授、副教授36人。省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体育学”为校级重点扶持一级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为校级重点二级学科;表演(体育表演)为校级重点扶持学科;“体育硕士”为学校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培育点。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2011年学院代表江西参加教育部主办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获得团体总分二等奖(列全国第五位)、运动技能一等奖(列全国第三位)、基础理论知识三等奖(列全国第十一位),同时获得单项田径比赛第二名、篮球比赛第四名,这是江西省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近三年各运动队共获得*比赛前3名129项,省级比赛第1名158项;2014年在江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获金牌56枚、总分1146分,均列高校部本科体育专业组第2位;排球队连续六届蝉联江西省大学生排球比赛冠军;定向越野队在2014年全国学生定向锦标赛中获得高校甲组两金三银两铜,连续三届蝉联团体总分第一名;体育舞蹈队在2014第24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专业级别中获A组新星冠军。
近年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多次得到用人单位与社会的好评,毕业生中有在江西、福建、浙江、广东等省级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或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在北京、广东等社区、俱乐部就业的学生,工作都表现突出、社会反映良好。学院考研氛围浓厚,每年均有多名学生考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知名学校读研继续深造。
体育教育(师范类)
专业简介:体育教育专业学制4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本专业是体育学院规模最大、办学最早的专业,现有在校学生400余人,专任教师36人,教授、副教授24人,国际级裁判2人,具备国家运动健将水平的教师2人,具备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的教师5人。本专业为江西省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体育教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扎实宽厚,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的应用型体育教育人才。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概论、体育科研方法、田径、球类(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专项选修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毕业后可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训练与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可在体育俱乐部从事健身指导、经营管理和企事业单位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多次得到用人单位与社会的好评,毕业生中有在江西、福建、浙江、广东等省级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或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表演(体育表演)
专业简介:现有在校学生226人,专任教师28人,教授、副教授11人,全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建设协作会理事2人。本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是江西省高校最早开设的专业,现为校级特色专业。培养的学生素质全面、专业能力突出,多次在全国性的体育舞蹈和健美操比赛中获得佳绩。本专业学制4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文化艺术修养,系统掌握体育表演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以及社会健身指导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重视职业技能发展,具有从事表演、创编与组织能力,并能在各级各类表演团体、学校、社区体育、文化(艺术)馆、健身俱乐部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体育表演、教学、组织和指导工作以及全民健身指导等相关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体育表演文艺编导基础、音乐基础理论与赏析、运动解剖学、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体育音乐选配与编辑、专项训练、专项理论与实践、表演化装艺术、形体基础训练、大众流行实践课程、体育表演实践课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级各类表演团体、学校、社区体育、文化(艺术)馆、健身俱乐部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体育表演、教学、组织和全民健身指导等相关工作。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得到用人单位与社会的好评。
运动训练
专业简介:本专业开设于2011年,现有在校学生340人,专任教师36人,教授、副教授24人。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培养的学生素质全面、专业能力突出,多次代表江西省参加国内各项赛事获得佳绩。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具备良好运动训练专项理论和技能以及竞赛组织工作和裁判能力,提高专项能力,胜任体育运动的训练与管理和体育教学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概论、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科研方法、运动训练学、运动选材学、球类、田径、体操、武术、专项理论与实践。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学校、企事业单位、群众活动团体从事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职业技术学院
宜春学院北校区(原宜春师专校区),地处宜春市中心。这里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从这个校园走出的毕业生达2万余人,他们奋斗在全国各行各业,不少已成为政界、商界、教肓界名流。宜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宜春学院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就分布在这个校区。我院所办学前教育专业依托宜春学院全校的师资力量,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所有课程我院上报学期教学计划由学校教务处统筹安排,全部纳入本部教学管理系统。距离本部3公里,北校区学生参与本部的所有统一的文体活动。除了本部所有的教学资源共享,北校区有自己图书馆、体育运动场,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等。目前,北校区共有学生774人,学校专门成立了北校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学生管理和安全后勤保障。北校区和学院本部共同营造的专业氛围和丰富的社团文化生活让我们的学生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宜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通过三年学习,成绩合格获宜春学院毕业证书,还可以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获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可以通过专升本统考进本科院校学习,或者参加自学、函授等形式考试获取本科毕业证书。
学前教育(专科)
专业简介: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形成良好的教育素养,具备从事学前教育的基本能力和学前教育研究等基本能力。
培养目标:根据国家中长期高等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要把学期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的范畴,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学前教育师资的总体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有宽厚的学期教育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朋培养,能够胜任学前教育与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学前儿童游戏、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学前儿童文学、普通话与教师口语、童声合唱与指挥、幼儿钢琴辅导、幼儿园舞蹈创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学生毕业主要面向学前保育教育中心、儿童教育咨询、儿童教育机构管理等领域,去年我院的就业率为87%,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5、科研成果
学院风景
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40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300余篇,生物医药、美容医学、两系杂交水稻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乌索酸标准样品”通过国家审定并成为江西第一个国家标准样品。
6、文化传统
校训
校训:2001年12月20日宜春学院第一次校务委员会决定“厚德、尚能、博学、笃行”为校训。
大学精神:忠诚大爱求是创新
校徽:
我校校徽的设计理念与创意
标志的设计有两种基本方向,一是具象类的,二是抽象型的。具象的形式,假物托志,用于表达一种精神与文化的内涵。抽象型的是通过使用抽象的图形或符号,使人产生联想来诠释所要表述的理念。
我校校徽的设计同时运用这两种不同的形式,即把具体的形象融合于抽象的符号之中。具象的组合因素是:雄鹰、太阳、狂飚,它们都结合在字母“Y、C”的组合上。“Y”是数字“1”(狂飚)与“C”的复线形状(鹰的形体)的构成体。
Y、C是汉语拼音YICHUN(宜春)的缩写,用于突出学校的地域性。
C(鹰)的三条复线是重复、渐变构成,以反映我院学科门类多的综合性特点。
狂飚(数字“1”)用了黄至红的过渡色,寓意火红的时代,火红的事业。
主题图案的色彩使用红、黄、蓝三原色,对比效果强烈、鲜艳、夺目,强化了视觉识别性。
整体形式简洁、明快,线条流畅,有较强的时代性和现代感。
我校是目前全省唯一一所统一规划、全新设计、一次性建成的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本科大学。她似展翅的雄鹰翱翔在赣中大地的蓝天上。迎着一轮朝阳,伴着时代的骤风,这骤风是狂飚,是改革的浪潮,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雄鹰借助着这时代的力量,飞得更高、更远。
雄鹰踌躇满志,大展宏图。
太阳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
时代的狂飚风起云涌。
拼搏、创新、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用全新思维,全新的人文氛围,争创一流,多出一流。
这些正是我校全体师生员工所需的精神和理念。
一个完整的标志设计,理念的支持与内涵的丰富是十分重要的。在校徽的设计过程中,理念的形成是集体讨论的结果,尤其是校领导的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校的不断发展,它的内涵将进一步得到拓展和扩充.
7、招生章程
运动会开幕
第一章总则
为了保证宜春学院招生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生源质量,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招生工作的规定,结合学校招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本章程适用于宜春学院普通本、专科招生录取工作。
第二条:学校概要
1、学校全称:宜春学院
2、校址:校本部:江西省宜春市学府路576号邮编:336000
北校区:江西省宜春市宜春北路128号邮编:336000
3、学校代码:10417
4、办学类型:公办全日制统招普通本科院校
5、主管部门:江西省教育厅
6、收费标准:按照江西省物价局、财政厅、教育厅有关收费标准规定执行。
第二章招生机构与监督机制
第三条:学校设有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招生工作,制定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决定有关招生的重大事宜。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处,负责组织和实施招生方面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学校成立以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为组长的招生工作监察小组,负责监察招生录取全过程,并接受新闻媒体、考生及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三章招生计划
第五条:学校根据发展规划、办学条件、学科要求、生源状况和社会需求制定每年度面向全国各省(市、区)的分专业计划。
第六条:经教育部核准下达的具体招生专业、招生人数,由各省(市、区)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同时学校也通过不同渠道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在录取过程中,学校根据各省(市、区)的报考生源状况,经研究并报请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批准,在跨省(市、区)招生计划内可作适当调整。
第四章录取规则
第八条:学校实施高招“阳光工程”,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九条:学校同意并执行各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投档的政策规定。
第十条:学校以考生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文化成绩为重要依据,在德智体全面考核合格的基础上,对进档考生根据各省划定的分数线,根据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对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没有要求,男女比例不限。
第十一条:学校在各省(市、区)录取批次以当地安排的批次为准。学校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为本科二批(一般本科批)线,专科专业录取原则依照本科录取原则执行。
第十二条:艺术类校考专业成绩合格且达到当地省(区、市)规定的相应层次文化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以上者,不分文理,统一排序,按校考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和书法学专业除外);校考专业成绩相同情况下,文化优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生按折算后的综合分从高到低录取,综合分=专业分+文化分40%;书法学专业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美术类专业(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按校考专业成绩优先,兼顾专业志愿的原则录取。
第十三条:学校非外语类专业公共外语教学均使用英语语种。
第十四条:学校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第十五条:学校录取结果在网上公布。
第五章录取与入学
第十六条:被学校录取的考生,经各省(市、区)招生主管部门批准后,由学校招生就业处直接向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
第十七条:新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后,由于个人原因提出放弃入学要求的,要提出书面申请,并在一周之内将书面申请及录取通知书相关材料寄回学校招生就业处。
第十八条: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应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未经请假逾期未报到者,按旷课处理;超过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十九条:新生入学后,学校按照招生规定进行体检复查,不符合招生体检条件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凡徇私舞弊者一律取消入学资格。
第二十条:新生入学注册后,学校将依据各项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培养,修满规定学分者准予毕业,并颁发相应的本科或专科毕业证,对本科生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第六章奖、助情况
第二十一条:学校面向所有专业在校学生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奖励面达20%。
第二十二条:学校有国家及社会各界出资设立的各类奖学助学金,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大北农助学金等,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第二十三条:学校通过设立扶困助学基金、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等形式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扶助。
第七章继续学习措施
第二十四条:学校设有专科层次起点本科教育(简称普通专升本)。根据江西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专科学生在第三学年可参加专升本考试,经选拔可直接升入本校或省内其他高校本科三年级继续学习,成绩合格后,可获本科文凭。
第二十五条:在校学习期间可通过自学考试取得所需专业本科文凭。
第二十六条:本科生在攻读主修专业的同时,在学校开设的双学位招生专业中,修读不同学科门类中的专业作为第二专业,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者可获得双学士学位。本、专科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修读其它专业作为第二专业,成绩合格可获得辅修专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