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臭草
多年生。秆高15-60厘米,径2-3毫米,3-6节。叶鞘闭合近鞘口,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顶端平截,背面被毛;叶片长10-20厘米,宽3-6毫米。圆锥花序狭窄,长6-18厘米,宽1-1.5厘米,小穗较密集,分枝向上,粗糙,基部主枝长达5厘米。小穗柄t部被微毛;小穗长5-8毫米,具孕性小花2(稀1或3),顶生不育外稃聚集成小球形:小穗轴节间长1-1.5毫米,光滑;颖膜质,倒卵状长圆形,脉被微毛,第一颖长(4)5-7毫米,1-3脉(侧脉不明显),第二颖长5-8毫米,3-5脉。外稃草质,倒卵状长圆形,无毛或被微硬毛及颗粒状粗糙,先端约1/3膜质,具2圆裂片,第—外稃长3.5-6毫米,5-7脉;内稃短于外稃,长3-4.5毫米,粗糙,先端钝,脊具微纤毛;花药长0.6-1毫米。花期7-9月。
中文学名:藏臭草
拉丁学名:MelicatibeticaRoshev.
拼音:zangchoucao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臭草属
1、形态特征
株:多年生。
茎:秆高15-60厘米,径2-3毫米,3-6节。
叶:叶鞘闭合近鞘口,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顶端平截,背面被毛;叶片长10-20厘米,宽3-6毫米。
花:圆锥花序狭窄,长6-18厘米,宽1-1.5厘米,小穗较密集,分枝向上,粗糙,基部主枝长达5厘米。小穗柄t部被微毛;小穗长5-8毫米,具孕性小花2(稀1或3),顶生不育外稃聚集成小球形:小穗轴节间长1-1.5毫米,光滑;颖膜质,倒卵状长圆形,脉被微毛,第一颖长(4)5-7毫米,1-3脉(侧脉不明显),第二颖长5-8毫米,3-5脉。外稃草质,倒卵状长圆形,无毛或被微硬毛及颗粒状粗糙,先端约1/3膜质,具2圆裂片,第—外稃长3.5-6毫米,5-7脉;内稃短于外稃,长3-4.5毫米,粗糙,先端钝,脊具微纤毛;花药长0.6-1毫米。
多年生。秆高15-60厘米,径2-3毫米,3-6节。叶鞘闭合近鞘口,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顶端平截,背面被毛;叶片长10-20厘米,宽3-6毫米。圆锥花序狭窄,长6-18厘米,宽1-1.5厘米,小穗较密集,分枝向上,粗糙,基部主枝长达5厘米。小穗柄t部被微毛;小穗长5-8毫米,具孕性小花2(稀1或3),顶生不育外稃聚集成小球形:小穗轴节间长1-1.5毫米,光滑;颖膜质,倒卵状长圆形,脉被微毛,第一颖长(4)5-7毫米,1-3脉(侧脉不明显),第二颖长5-8毫米,3-5脉。外稃草质,倒卵状长圆形,无毛或被微硬毛及颗粒状粗糙,先端约1/3膜质,具2圆裂片,第—外稃长3.5-6毫米,5-7脉;内稃短于外稃,长3-4.5毫米,粗糙,先端钝,脊具微纤毛;花药长0.6-1毫米。花期7-9月。
2、产地分布
产地:内蒙古、青海、四川及*
生境:高山草甸、灌丛下或山地阴坡
海拔:3500-4300米
3、分类文献
MelicatibeticaRoshev.inNot.Syst.Herb.Hort.Bot.Petrop.2:27.1921;PappinAcad.Rom.Memor.Stiintif.ser.3,Tom.12:247.1937;Tzvel.inPl.AsiaeCentr.4:127.1968;HempelinFedde.Repert.Sp.Nov.81(1-5):135,1970.et1.c.84(7-8):540.1973;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241,图195.1959;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54,图6937.1976;内蒙古植物志7:54,图版5-9.1983;*植物志5:145.198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