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
浙江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部海域,总面积200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1.3平方公里,拥有大小岛屿52个。有宽800米、长600米的贝壳河海滩;有海八珍之首的鲍鱼和名贵的石斑鱼等368种鱼类,有虾蟹类180种和数百种陆域动物。有贝类403种、藻类174种,*国海洋贝藻类总数的20%以上,被誉为“贝藻王国”。是1990年被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首批五个海洋类自然保护区之一。
1、历史沿革
浙江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于1990年9月30日,是中国首批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的五个海洋自然保护区之一。
1996年6月29日,浙江省八届人大常委会28次会议通过了《浙江省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8年12月14日浙江省海洋局又颁布了《浙江省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使南麂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1998年12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浙江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2002年还被列为由全球环境基金资助的“中国南部海域生物多样性管理国别项目”四个示范区之一;
2005年被《中国地理杂志》等全国二十三家媒体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
2、地理环境
浙江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南海域,总面积201.0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为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平方公里)。区内有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52个,主岛—南麂岛面积为7.64平方公里,西距大陆最近点约30海里。
水文
浙江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海域海水PH值春季较高,平均值超过8.40,秋、冬季PH值下降,变化范围为8.26-8.29,属正常海水满园。水体溶解氧含量较高,全年均在4.4以上,阳高可达9.36,超过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溶解氧含量的需要标准,氧饱和度因剧烈的海水运动常处于100%状态,化学耗氧量冬季为0.48-1.70,平均0.69,符合一类海水水质要求;夏季为0.42-4.58,平均1.48,平均值在一类海水标准满园内。表层水的含量为0.271-0.463,平均为0.367;深层水的含量分布均匀,平均为0.022。
气候
浙江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表层水温年平均为18.7℃,月平均水温8月份最高,为27.8℃,2月份最低,为9.6℃,年较差达18℃之多,极端量方水温32.1℃,极高最低水温5.7℃。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满园在28.8(11月份)-33.5(7-8月份)之间,年平均盐度为30.5.海域水体终年清澈,悬浮物含量低,平均透明度大于2米,最大可达7米。
3、自然环境
浙江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由33个、14个暗礁、21个干出礁、55个明礁组成,平均海拔70~80米,最高峰海拔229米,为大山。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01.0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90.7l平方公里。最大岛为南麂岛,面积720公顷,海岸线长3009公里,气候年均温16.5℃,全年无霜,年降水量1164毫米。影响本区的台风平均每年为2.5次。
4、保护范围
浙江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南海域。北纬27°24′30″至27°30′00″,东经120°24′30″至121°08′30″。面积201.06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1.1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189.93平方公里。南麂列岛为基岩丘陵岛屿,由23个海岛、14个暗礁、55个明礁等组成,最大岛为南麂岛,面积7平方公里,最高峰为大山,海拔229米,总面积20106公顷,海域面积19071公顷,全区按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开发区。核心保护区有三处,最大的沙岙——龙船礁,面积共663公顷。保护区内众多的小岛,各具特色。大擂岛和竹岛生长大量的水仙花,俗称“水仙花岛”;还有蛇岛、鸟岛。南麂岛的三盘尾则是怪石众多,岩壁耸秀,草坪如茵,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5、保护对象
浙江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为*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太平洋中部中国浙江沿岸海域,属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
该保护区地处温带和热带的过渡带,受*暖流和浙江沿岸流影响,贝藻类丰富,具有温带和热带两种区系和地域上断裂分布现象,是中国海域的重要贝藻类基因库。这带海域成为海洋生物栖息生长的良好场所。该区有海洋贝类403种,约*国贝类总数的20%;海洋藻类174种,约*国藻类总数的20%。除了海洋贝类、藻类资源外,这个自然保护区还有368种鱼类、180种虾蟹类生物;有陆源种子植物317种、脊椎动物55种。因而它在科研、生产、学术上都有着很高的价值。
这个海洋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海岛海域生态系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生态价值,对中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每年暑期都有几万人到此旅游观光,而且游人逐年增多。保护区不仅是一个教学科研基地,也已经成为海洋生态旅游的良好场所。该区贝藻类丰富,是中国海域的重要贝藻类基因库。区内海洋贝类有403种,约*国海洋贝类的30%,占浙江沿海贝类总数的80%。贝类中分布潮间带的贝类196种,分布于潮下带浅海的贝类255种。其中14种为中国首次记录,22种至少尚未在中国其他沿海发现。有陆源种子植物317种、脊椎动物55种,海洋鱼类368种,虾、蟹180种;海洋藻类174种,约*国藻类总种数的20%,其中蓝藻2种,红藻102种,褐藻34种,绿藻30种。
6、生态价值
1、保护区贝藻类种类之多,区域性之广、区系之复杂为全国罕见。
2、保护区藻类具有温带、热带两种区系特征和地域上的断裂分布现象。
3、可以作为中国海洋贝藻类“南种北移”、“北种南移”的重要引种驯化基地和合理利用贝藻类资源的示范工程研究基地及科研基地。
在这里的大沙吞已树起国家海洋局和浙江省人民*共同建立的“*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区碑,这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海岛海域生态系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生态价值,对中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大意义。
7、管理机构
浙江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保护区管理局)。保护区管理局是隶属于平阳县人民*的专门管理机构,负责保护区的保护、建设、规划和管理,业务上接受省海洋管理部门的管理。
保护区管理局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职能机构,具体负责保护区的保护、建设、规划和管理工作。平阳县人民*有关部门设在南麂列岛的机构受县主管部门和保护区管理局的双重领导。
8、开发利用
科研利用
保护区加大对旅游开发活动;监督海洋设施建造、海底工程和其他开发活动;审批并监管海洋、海岛含无人岛、海岸带重大工程项目以及开采海矿、海砂、海洋油气和海底电缆、管理的铺设、海上人工构造物设置项目。
旅游信息
慈航普渡的观世音菩萨在南麂列岛定格、凝固成了高20米的天然巨像,它身披风帔(俗称“观音兜”),垂着两袖,眉目宛然,专注地向东海第面凝视。然而这观音岩脚下全是刀剑般的礁石,潮来时淹满水,更像是泥犁地狱了。而在不远的1.5米外,有5支石柱耸立,其中最高的柱顶,酷似调皮捣乱和小猴子。它在观音菩萨面前,有所窥伺,又有所祈求。更令人惊奇的是,景随步移,若南行数十步,从另一个角度望,慈目的妙龄观音却突然变成了老态龙钟的南极仙翁,故人们又称之“寿星岩”。移步换形不仅平尜游人兴趣,而且从“双面人”身上也不有同感悟。
在三盘尾北面山坡上,有一块5米见方的岩石,背阴处天生一只巨大的指印,其指纹清晰可见,称为“仙人指印”。在它的周围还有妙趣横生的“熊猫听潮”、斩截三段的“试剑石”、曲项仰视的“天鹅望空”和忍辱负重的“骏马驮食”等景观。
走过猴子拜观音,就可看见一块大石,远远望去,就象一只熊猫在海边倾听着大海的潮声。
当行至三盘尾南部东侧山上,可惊奇地发现一块巨崖,平平整整地被切成三块,莫非是干将在此试剑?真是大自然的造化。
说起南麂列岛的绝景,天然壁画应是“首绝”,这又是大自然杰作。位于三盘尾南部东侧峭崖处,是原杭州大学张友良教授首先发现。画壁宽约40米,高30余米,气势恢宏,层次分明,被专家誉为“国宝”和东海奇观。就在礁石错落,白浪排空处,高矗着一幅石屏风,整个岩面宛然是一幅天然山水画,其中一尾大龙虾栩栩如生,十分逼真。历来山水画家师法自然,又常赞美自然景物为“天开图画”。眼前,这天然壁画给人带来意外的美的享受。
天然草坪西侧山上,有一巨崖,横卧地上,像一头俯伏的雄狮、从北看,又似伸长鼻子的大象。东侧山上岩群中,还有一只大象的头、长鼻子向下延伸,一双眼睛向游客凝视。邻近石像一头海龟,翘首蓝天,似在仰望着翱翔的鸥鸟。
能以人力或风力推动而摇摆的大岩石,在各地匀有发现。南麂三盘尾石门旁的风动岩却别有情趣。此石高约5.5米,直径4米,形如铜鼓,却裂成两瓣,一瓣是“静如处子”分外端庄;另一瓣,凡遇上5级以上大风,便自行摇动,可谓“动似脱兔”,还以发出悦耳声响,宛如海底传来的进军号角。倘若无风时,那只得劳驾游客,凭力气去推几下、摇几下吧!面对风动岩了,联想起佛教中关于“风动也,情动也,见仁者自己心动?”的“因缘和合”典故,似乎明白了自然景观中也充满生活哲理。此岩其自身根基不稳,加上风的外力,便显得摇摆不定了。
在关爷磨刀石前面有一块巨石,左右角上方矗立着一块石笋,犹如天际飞来,叫做“飞来石”,摇摇欲坠,却又岿然不动。
南麂的岩石在狂风暴雨、惊涛骇浪的洗礼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这坚硬的岩石雕镂成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天然塑像。鸽子岩就是其中的一例。
凉亭由两块长石相撑而成,形成金字塔状,下面可坐十余人,在亭中南可望竹屿,北可眺穿山洞。亭左有摇动岩,重几十吨,但三人则可摇动它。
三盘尾的后村东北向山背上,最立着一尊人岩石,像一个渔妇,披着长发,朝向南方,聚精会神地凝望大海,殷切等待出海捕鱼的丈夫安全归来。“脚踹船板三分命”,渔民的妻子,谁都有这种共同心声。月明星稀时,这望夫石又成为老母亲在招唤儿子,嘶哑的喊声被海涛淹没了,她噙着满眶热泪盼望海峡彼岸游子早日归来。
大沙岙景区是南麂列岛的中心区,位于主岛西南部,属旅游开发的核心地带,各宾馆、文化设施等均设在该景区。大沙岙景区风光秀丽,特点是:碧海、金沙、险礁。由千万年来贝壳碎屑堆积而成的大沙岙沙滩可能是浙沪沿海一带最理想的海滨浴场。大沙岙在南麂本岛的西南部,面对东海,三面环山,长达800余米,纵深达600余米,呈新月形。海沙又细又干净,湛蓝色的海水常年洁净透明。起风时,海浪有节奏地拍击沙滩,发出巨响,卷起千堆雪。但此时不能游泳,也不宜在临近海水处步行。浴场两旁的岬角深入海中,自然环境幽雅秀丽,浴场淡水充足,滩地宽广,可同时容纳千人游泳。
南麂岛有两座山,一座叫南麂山,高192米,另一座叫大山,高229米。这两山蟠踞在一起,东南面形成了大沙岙,西北面形成了马祖岙,站在山巅可望东海万顷云涛。尤其是看日出,一轮红日,跃出在海平线上;红日西沉,则满天彩霞,逐步消失于苍茫的暮色之中,尤为壮观!
南麂本岛门屿尾村东北面有一处海礁,悬崖峭壁的外侧有一对石柱矗立海上,约5米高,看上去如一对蜡烛。这就是蜡烛峰,也叫蜡烛垄礁。
大沙岙附近有一个叫“山脚寮”的渔村,此处系海滩岩岸,经惊涛巨浪的冲击,犹如被巨斧劈开,形成深10余米,宽2米多的峡谷;沿坡岩石多处被海水淘空,术语叫“海蚀穴”。每当阵阵潮水涌进峡谷,不仅喷溅着美丽的雪浪花,而且还发出一阵阵激荡人心的回声,仿佛是深山古刹的暮鼓晨钟,如召唤、似催眠、像抚慰。
位于南南麂岛西部,东距本岛785公里。屿呈半月形,海岸线长600米,四周多怪石。岛上有天然溶洞,弯弯曲曲两边通透,空心屿之名由此而来。岛上尚无人居住。
在大檑山与小檑山之间。站在国姓岙山顶望去,像陈列在书案上的青田石刻笔架。这座笔架山,高度只有26米,海岸线长300米,岩壁上野生贝藻很多。现岛上无人居住。
上一篇:山东昆嵛山*自然保护区
下一篇:长角豆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