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镇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压是大理州、市0所在地,是大理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滇西交通枢纽,大理飞机场、楚大高速公路、广大铁路等在这里建成并通航、通车,为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环境优美,是具有较好投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条件的宝地。下关镇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辖区总人口近12万人,其中镇属农业人口2成余人、居民1万余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镇下辖8个办事处、两个村公所、16个居民委员会。1999年经济总收入11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3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余元。6个办事处实现了州、市命名的小康村,非公有制经济达3000余户,镇属4个建筑公司,2个房地产开发公司,街道企业5个。
中文名称:下关镇
行政代码:532901101
身份证前6位:532901
长途区号:0872
邮政编码:671001
隶属政区:大理市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云L
辖区面积:120km2
1、地方简介
下关镇隶属于云南省大理市,是大理州、市*所在地,是云南滇西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其前身为云南省下关市,建市于上世纪50年代,是云南最早建市的四个地区之一(昆明,下关,个旧,东川),后80年代下关市与大理县,凤仪县合并成立大理市,下关成为大理市的下属镇。下关国土面积168.71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为4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35万人。国道G320线,G214线,G56线,G5611线,G5612线交汇于下关,大理火车站也位于下关境内,下关距大理机场仅12公里,可谓是交通十分便利。以及云南5个*经济开发区之一,滇西唯一一个国字号经开区——大理经济开发区也位于下关境内。下关镇在唐代为南诏国龙尾城,因地处要道,曾是“天宝之战”著名的古战场。太和城遗址(位于北部的太和村)、《南诏徳化碑》、佛图寺塔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唐天宝战士冢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历史沿革
下关镇
1958年建城市服务公社,1962年设下关街道,1983年设立下关办事处(1992年改下关街道)、市郊区(1987年改市郊乡)。1998年6月,撤销下关街道、市郊乡,合并设立下关镇。1997年,下关街道面积12平方千米,人口9.7万,辖龙尾街、中丞街、菜园巷、启文街、西大街、人民街、鸳浦街、文化路、龙溪路、关平路、苍山路、小花园、兴国路、人民南路、泰安路、一号桥16个居委会;市郊乡面积138平方千米,人口2.8万,辖龙泉、玉龙、大关邑、荷花、温泉、福星、金星、文献、吊草、大麦地10个行政村。2005年,将原七里桥镇洱滨、太和、刘官厂、大庄4个行政村划归下关镇管辖。
3、城镇建设
下关镇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加强了农田水利、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的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辖区内现建成大庄、前进、小关邑抽水站5个,小(Ⅱ)型水库1座,总库容16万立方米,小水塘有9个,给农业生产提供用水。鸡舌箐引水渠、红旗渠引水渠为城乡提供优质源水。投资10万余元建成了吊草吴家村人畜饮水工程,农村安全饮用水达98%。
五通情况:全镇行政村均已实现通路、通水、通电话、通广播电视,自然村也基本实现五通。
能源建设:全镇建有沼气池1708口、完成“一池三改”150个,安装太阳能4381个。
集贸市场:全镇建成大庄集贸市场、北区集贸市场、太和集贸市场等19个。
镇区街道情况:镇区主干道均已硬化,硬化率达100%,主干道排水、路灯安装、行道树栽种等配套设施均已完善,能正常使用。
环卫设施:全镇现有新旧公厕72座、垃圾填埋场1个、垃圾坑50个、垃圾桶476只、配备垃圾车4辆、垃圾清运人员79名。
4、经济发展
下关镇
下关镇下关镇是大理州、市*所在地,是大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面积168.71平方公里,下设10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56个自然村,123个村民小组,全镇农业人口36735人,劳动力有22660人,外出务工劳动力8365人,耕地面积12058亩,人均耕地0.33亩,当年粮食总产653.4万公斤,人均粮食17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13元,由于下关镇地理位置特殊,农民多以打工为主,全镇经济收入多样化,各种产业多元化,第一产业以无公害蔬菜,大棚蔬菜种植为主,以畜牧业为辅助,建立了4个进口奶牛规模养殖场和多个本地奶牛规模养殖场,第二、三产业发展良好,以建筑、运输、商饮、服务业为主。
2006年底全镇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02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22917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0757万元,林业收入375万元,畜牧业收入6516万元,渔业收入1085万元,工业收入3818万元,建筑业收入62459万元,运输业收入19656万元,商饮业收入131387万元,服务业收入42313万元,其它收入10188万元,乡镇企业发展良好,企业个数3882个,比上年增15.5%,从业人员18072人比上年增22.1%,总产值172634万元。营业收入224759万元,比上年增10%,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我镇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5、行政区划
下关镇区划
532901101001111龙溪社区
532901101002111关迤社区
532901101003111兴盛社区
532901101004111泰安社区
532901101005111关平社区
532901101006111鸳浦社区
532901101007111正阳社区
532901101008111西大街社区
532901101009111幸福社区
532901101010111兴国社区
532901101011111龙祥社区
532901101012111万花社区
532901101013111榆华社区
532901101014111河畔社区
532901101015111吉苍社区
532901101016111花园社区
532901101017111南环社区
532901101018111福文社区
532901101019111宁和社区
532901101020111百乐社区
532901101021111玉龙社区
532901101201111龙泉村
532901101203112荷花村
532901101204112大关邑村
532901101205111金星村
532901101206112福星村
532901101207112文献村
532901101208220吊草村
532901101209220大麦地村
532901101210220温泉村
532901101211220刘官厂村
532901101212112洱滨村
532901101213220太和村
532901101214220大庄村
6、地方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74801
男89342
女85459
家庭户户数52803
家庭户总人口(总)152225
家庭户男75936
家庭户女76289
0-14岁(总)29547
0-14岁男14977
0-14岁女14570
15-64岁(总)135149
15-64岁男69095
15-64岁女66054
65岁及以上(总)10105
65岁及以上男5270
65岁及以上女483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36882
7、城镇动态
大理下关镇万花社区民族之花绽放
万花社区属大理市下关镇,地处下关城区西部,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聚居着白、彝、回、纳西、藏等18种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新兴城市社区。目前,常住人口17117人,流动人口7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729人,占总人口的39.31%。2013年来,在省、州、市民委的关心支持下,万花社区被列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3121”工程示范社区。在建设过程中,万花社区紧紧围绕“两个共同”民族工作主题,以“六联四创一促进”为目标,着力抓好民族团结,居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六联”为基础架服务之桥
社区是各民族交往合作、和睦共融的平台。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关键,在于发挥好社区这个“神经末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万花社区结合辖区内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多、各民族交错居住、流动性大的特点,以“联辖区单位、联院落、联少数民族群众、联困难户、联社区建设、联民族联谊”为切入点,建立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行“网格化”管理,设立少数民族服务窗口和信访窗口,开通少数民族群众维权热线电话,发放少数民族居民服务联系卡,做到了民族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零遗漏、全覆盖。按照社区所属居民小组、生活小区划分为12个民族联系服务网格,每个网格建立由支部书记和居民小组长为民族工作联络员,志愿者为信息员的网格服务队,通过入户走访、民情收集、政策宣传、信息反馈等,重点了解少数民族群众思想动态、流入流出、就医就学就业等情况和困难诉求。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广泛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收集意见建议120条,发放联系卡350张;受理少数民族群众来电来访212件次,组织辖区单位、企业、经营户定期召开民族工作联席会议12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25件。从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共举办各类学习培训、民族歌舞表演55场次,结成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帮扶对子13对,协调辖区企业为少数民族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21个。倾心尽力做好服务,使少数民族群众“看得到人、见得上面、说得上话、办得了事”,真正在各民族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以“四创”为先聚集共建之力
社区民族工作千头万绪,万花社区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模范院落、模范家庭、模范个人“四创”工作为重点,导好社区建设各族群众齐参与这出“戏”,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建设注入生机活力。在这生机活力的带动下,辖区单位大理学院附属医院为少数民族困难群众义诊352人次,减免医疗费近7万元;组建院落党支部,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义务为居民清洁水池、清扫楼道;组建了少数民族专家、致富带头人、示范经营户等为主体的7支少数民族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医疗卫生服务、关爱帮扶贫困家庭、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等工作;建成了民族图书阅览室、矛盾纠纷调解室、民族技能培训室、民族联席会议室、民族事务服务站、民族工作宣传平台、民族文化展示平台、民族文艺交流平台,为密切联系各族群众、推动互促共荣创设了条件,形成社区是我家,团结和谐同谱社区新篇章。
“一促进”为本建民族团结和谐社区
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创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目标要求。万花社区从评选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模范院落、模范家庭、模范个人入手,坚持把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融入社区日常工作,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宣传教育活动,先后评选表彰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模范院落、模范家庭22个,模范个人10名,制作“善行义举榜”,对12名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爱岗敬业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的宣传辐射带动作用,社区汇聚了众多民族、民俗、风情、文化的单位和院落,特别是众多外来投资办企业、务工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万花社区辖区内工作、生活、奉献,他们已成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社区的主力军。让他们在美丽的大理更好地安居生活,让各民族文化在苍洱大地上迸发更美的光彩,真正融入社区、增强归属感、认同感,成为社区新居民。分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感受党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关怀,促进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氛围,展示一幅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一家亲的和美画卷。
8、附近景点
洱海
大理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总面积29459平方公里,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山川秀丽,四季如春,是祖国大西南一块待开发的宝地。全州辖一市十一县,是一个居住着汉、白、彝、回、傈僳、藏、纳西等26个民族的地区,1999年末总人口326.0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0%,其中白族人口108.53万人,是一个以白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是闻名于世的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
州府所在地大理市,是滇缅、滇藏公路交汇地,滇西的交通枢纽;是历史上我国与东南亚各国文化交流、通商贸易的重要门户;是唐代南诏和宋代大理国五百年都邑所在地,素称“文献名邦”;以“风、花、雪、月”著称的大理,现为国家对外开放城市、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和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的南诏崇圣寺三塔,剑川石宝山石窟,宾川佛教圣地鸡足山,以及挺拔雄伟的苍山,明媚清澈的洱海,蝴蝶泉的湖光山色,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又神奇的画卷。大理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的民族风情为特色而闻名遐迩,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
南诏风情岛
登上小岛,一入眼便是一组巨大的石雕,叫做沙壹母群雕。这是根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记载的有关大理地区一则神话雕刻而成的。相传,南诏的祖先是一个名叫“沙壹”的女性,她以捕鱼为生,在捕鱼的过程中,触沉木而受孕,于是生下十个儿子,后来,哀牢山下又有一对夫妇生下十个女儿,九隆兄弟就娶了这些女子为妻,后渐相滋长,繁衍至今。这一传说被雕塑家赋予了生命,而且刻绘得出神人化,栩栩如生。介绍:如果把苍洱风光比喻成一顶皇冠,那么南诏风情岛便是镶嵌在这顶皇冠上的一颗明珠。该岛位于洱海东北部的双廊村对面,往返交通十分便捷,住行也比较舒适,岛上人文、自然景观相当丰富。为了展示南诏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以雕塑特有的艺术语言,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云南的创世神话,岛上由沙壹母群雕码头、海景别墅、云南福星一一阿嵯耶观音广场、南诏避暑行宫、白族本主文化艺术广场、海滩综合游乐园、太湖石景群落及渔家傲别景等八大景观组成,与别具特色的园林艺术融为一体。使人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寻回那份原始的真与补拙的感觉。
洱海
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等,因其状似人耳,故名洱海。它南北长42公里,东西宽3.9公里,湖岸线长117公里,面积25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5米,最深21.5米,蓄水量28.8亿立方米,面积与蓄水量均列云南湖泊第二,在全国淡水湖中居第七位。
洱海南有弥洱河等注入,西纳苍山十八溪水,东汇波罗江、挖色河,南面的西洱河是唯一出海口,经漾濞江流入澜沧江。洱海属构造湖,湖岸东西多崖壁,北西南三面为沙洲。
洱海气候温和,风光绮丽,素以“高原明珠”著称。洱海中有三岛——金梭、赤文、玉几;沿岸有四洲——马濂、鸳鸯、青莎、大鹳朋;水有九曲——莲花、大鹳、蟠矶、凤翼、萝莳、牛角、波作、高品、鹤翥。三岛、四洲、九曲景致优美,是游览洱海、消闲度假的好地方。
洱海水深清澈,宛若无暇的美玉。洱海是中国著名的高原湖泊,早在汉代它己名载史册。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回到长安,在向汉武帝汇报西域情况时,他说在大夏国(今阿富汗)曾看到蜀布,经了解是从身毒(印度)贩运去的。他极力进言:从蜀郡通身毒,道路近便,有利无害。根据张骞的建议,汉武帝派使者到西南夷寻求通身毒之路。道路都为洱海附近的昆明族所阻,最终未能通身毒。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因使者阻于昆明族之事,征调人力在首都长安开挖了一个人工湖,方圆40多里,名之为“昆明湖”,训练水军,准备征讨洱海地区的昆明族。当然,汉武帝征服云南高原其在长安“昆明湖”训练的水军不可能派上用场。但是,这段“汉习楼船”的典故却永留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后来,清朝乾隆皇帝因景仰汉武帝开疆拓土的功业,把北京颐和园西湖也改名为“昆明湖”。
9、地方特产
大理砂锅鱼
大理州大蒜主产五县市:大理市、弥渡县、祥云县、宾川县、洱源县,2009年大理州大蒜总播种面积14.81万亩,其中早熟大蒜8.483万亩。其中弥渡县大蒜种植面积均在5万亩左右,产量约为7万吨,年产值约为1.15亿元,已成为滇西大蒜批销的重要集散地,大蒜素含量均比平原地区高出2-3倍,达到了3-6‰,独头大蒜、蒜苗、蒜粉远销东北、华北和东南亚地区。
云南下关沱茶
下关沱茶是大理市下关茶厂生产的名牌产品之一,原名“团茶”,1902年由下关“福春恒”商号生产,大都销往四川叙府(今宜宾)等地,用四川沱江之水泡茶,味道甚佳,因此更名“沱茶”
下关沱茶选用云南省临沧、保山、思茅等30多个县出产的名茶为原料,其初制工艺经过人工揉制、机器压紧数道工序而成,形如碗状,造型优美,色泽乌润显毫、香气清纯馥郁。汤色橙黄清亮、滋味醇爽回甘。常饮具有明目清心,提神养颜,抑菌治病之保健作用。在国外,人称“减肥茶”、“美容茶’、“益寿茶”。在中国,下关沱茶与云南白药、云烟被誉为“滇中三宝”
下关沱茶3次荣获省优产品称号,国家质量银质奖和世界食品金冠奖,被授予“中国茶叶名牌”称号;1996年10月在法国巴黎荣获第十届产品质量欧洲金奖。
大理砂锅鱼
大礼理砂锅鱼是大理名菜之一。选用祥云出产的好砂锅,以玉兰片、冬菇、火腿片、鲜肉片、嫩鸡片等十余种鲜、腊料垫底,将洱海出产的鲜鱼剖腹洗净,抹上少许精盐,腌十多分钟,然后加上汤,放在木炭上微火炖熟;再配以少许豆腐片、胡萝卜、白菜心等。上席后,以盘衬垫,飘红映绿,清香扑鼻。
这道名菜的来历,相传于一则轶事:很久以前,大理城有一家饭店名叫“山海酒家”,生意十分兴隆。店里有一个名叫张小三的穷堂相,每天把有钱人吃剩的菜,装在砂锅里带回去煮给家人吃。一日,一富商在店中大宴宾客,剩下些海参、蹄筋、鱿鱼、火腿、冬菇、玉兰片等菜,张小三将它们一揽包干,统统倒进砂锅,带回家中。正巧家人从洱海里捕到一条鱼,他便把鱼剖洗干净放进砂锅同剩菜一同煮,全家人吃后都觉得味道格外鲜美可口。张小三茅塞顿开,自办了专卖砂锅鱼的饭店,结果卖出了名,砂锅鱼从此成为大理白族风味的佳肴。当然,现在你在昆明或大理品尝到的砂锅鱼,其鱼不仅从石缸或玻璃水池里活捞现制,而且琳琅满目的配料:嫩鸡片、鲜肉片、火腿片、玉兰片、腰片、肝片、海参、鱿鱼、蹄筋、各菇、豆腐。胡萝卜、白菜心、蛋饺等等,都非残羹冷炙,而是新鲜精制的,这样,才确保了砂锅鱼的特质——鲜。由于砂锅保温好,上桌后鲜场翻滚,香气弥漫,真把个三月街、绕山灵和热烈气氛带上了筵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