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尺乡
曲尺乡位于巫山县北部边缘,乡*驻地距区中心33公里,东与平滩镇相望,南与虎峰镇一水相邻,西与冷水关乡相连,北与巫山县二坪镇接壤。全乡辖辖新安居委会,曲尺、锁龙、红石、龙洞、朝阳、伍柏、权发、柑园、哨路、月明10个行政村,(居)83个社,18700余人。幅员面积117平方公里,是巫山三大移民乡镇之一。
中文名:曲尺乡
行政代码:500237208
身份证前6位:500237
长途区号:023
邮政编码:404700
隶属政区:巫山县
行政级别:乡
车牌号码:渝
辖区面积:117km2
人口数量:1.87万人
人口密度:464人/km2
1、地方简介
曲尺乡
曲尺乡位于巫山县北部边缘,乡*驻地距区中心33公里,东与平滩镇相望,南与虎峰镇一水相邻,西与冷水关乡相连,北与巫山县二坪镇接壤。曲尺乡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田野四季常绿,郁郁葱葱。现有耕地21287亩,人1.05库。土壤多为冲积性和黄壤性两个亚类的水稻土类。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经济作物以晒烟为大宗,蔬菜瓜果,四时不绝。
2、行政区划
曲尺乡区划
500237208001210新安居委会
500237208207220曲尺村
500237208208220锁龙村
500237208209220红石村
500237208217220龙洞村
500237208218220朝阳村
500237208219220伍柏村
500237208220220权发村
500237208221220柑园村
500237208222220哨路村
500237208223220月明村
3、地方人口
曲尺乡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7659
男9468
女8191
家庭户户数4875
家庭户总人口(总)17585
家庭户男9425
家庭户女8160
0-14岁(总)4692
0-14岁男2585
0-14岁女2107
15-64岁(总)11869
15-64岁男6296
15-64岁女5573
65岁及以上(总)1098
65岁及以上男587
65岁及以上女51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6982
4、历史沿革
曲尺乡
民国属大溪乡,1953年置曲尺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117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长江横贯乡境,水上辖五柏、金刚、梁家、礁滩、白岩、踊跃、团结、曲尺、锁龙、红石、大田、月明、朝阳、二里、塘上、天池、哨路17个行政村。
5、农业发展
昔日移民“地雷”乡今朝花果新农村
每年春天,距离县城只有半个多小时车程的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数万亩李花、桃花、樱桃花次第开放,成了库区闻名的“花果山”。在该县扶贫办支持下,该乡帮助村民在柑园村、朝阳村等建起了2个星级农家乐,发展具备一定接待能力的农家乐30家。2012年3月,曲尺乡第一届江北李花节举办后,更打响了乡村旅游的品牌。为期近两个月的“李花节”,该乡接待游客3.5万余人,直接经济收入达300多万元,创社会总收入700余万元。
“春赏鲜花,夏尝桃李,冬品柑橘,在曲尺乡,游客在欣赏田园风光的同时,还能品尝香甜的水果。”该乡党委书记傅祖斌介绍称,村民收入增加了,以前的“地雷”乡也变成了如今的花果山了。
6、附近景点
大宁河景区
大宁河景区是大宁河除巫山小三峡外中上段景区的总称,是奉节-巫溪-巫山“金三角”的三条主轴线之一,以景点密集、可游性强和自然、人文、民俗的和谐统一著称,堪称“百里画廊”,有“天下第一溪”的美称。
大宁河一线串珠,自下而上分列着:庙峡;巫溪县城;剪刀峡;五溪口大峡;宁厂古镇;国家AA级景区灵巫洞,灵巫洞景区乘电梯上山观光灵巫洞,入洞府地下寻幽,坐索道空中揽胜,赏群雕发思古幽情,驭滑车旱撬取乐,驾皮艇宁河逐浪。天生五组溶洞群,景观各异,错落有致,相得益彰。洞内金碧辉煌,流光溢彩,钟乳上悬下立,千奇百怪,栩栩如生,钟乳天桥、定海神针、九龙壁为“中国溶洞三绝”,被专家和游客誉为“库区第一洞”。
大宁河漂流,漂流长度达25km,为大三峡区域之最,搏击潮头,惊险刺激,好景相随,人在画图,动静结合,人称“三峡第一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竹坝岩棺群为全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岩棺群,高居在距大宁河面近300m的岩缝之中,虽经岁月的洗礼,但仍清晰可见;月牙峡;“一脚踏三省”(渝、陕、鄂)的雄关古道--鸡心岭等。
大宁河景区旅游资源高度富集,旅游产品丰富多样,以秀水、幽峡、奇峰、怪石、巧洞的自然风景美,制盐、悬棺、栈道、古镇、蔡伦式造纸的人文古朴美和古风浓郁的巫巴民俗风情美倍受游客青睐,是新三峡旅游的重点景区和奉节-巫溪-巫山“金三角”旅游区的龙头景区。
大宁河景区一线串珠,景观以水碧山青、峡深谷窄、舟奇俗异为特色,缀连庙峡、巫溪县城、剪刀峡、宁厂古镇、灵巫洞、-神谷、月牙峡、鸡心岭等景区(点)。庙峡翡翠谷景区自古是“大宁河七峡之冠”,峡内猿猴攀援、鸳鸯嬉戏、白鹭翩飞,更有史称“川东古刹之冠”的云台观、船棺、“宁河小神女”云台仙子等知名景点。剪刀峡剪刀峰两峰对峙,拔地而起。灵巫洞内钟乳琳琅满目,流光溢彩,被专家和游客誉为“库区第一洞”。大宁河漂流,长达26公里,为大三峡区域之最,誉称“三峡第一漂”。荆竹峡内岩棺群为距今2000多年的濮族岩棺葬群,是全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岩棺群。鸡心岭是我国雄鸡版图的心脏,是渝、陕、鄂三省(市)的分水岭,“一脚踏三省”,自古是兵家必争的雄关古道。
巫山十二迷宫风景区
十二洞与巫山神女遥相呼应
巫山十二迷宫洞位于抱龙镇马坪村,东邻长江三峡,西接鄂西,距神女峰仅8Km,是一处集谷、崖、洞、水、林、石等自然岩溶风光为一体,融雄、奇、迷、险、秀、幽为一身。十二迷宫洞风景区群峰俊秀,怪石嶙峋,苍松劲树,四季常青。春季山花烂漫,磬香四溢;夏季翠绿可餐,清爽宜人;秋季红叶似火,热情奔放;冬季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沿十二迷宫洞下抱龙河自下而上数十里,两岸壁立,有着各具特色的十二滩。自五丘漂流休闲沙滩向上行,到达最具原始风貌的渝鄂凉风滩,一路上滩滩是景,景融滩滩。平缓处,水流涓涓,湍急处,流如惊涛。
迷宫洞大约生成在260万年前。十二迷宫洞是由一袋型主洞和极不规则的多层管型支洞组成,洞室多变,错综复杂,主洞洞室高大,呈垂直分布,支洞洞室较小,呈多层分布。洞内石钟乳多且形态各异,更具神秘的感应泉、喊水洞、音乐洞、西牛石、石柱林。距离十二迷宫洞百米之遥的一面陡峭岩壁上,又有人工所凿十二石洞。洞层规则四方型,大小不一自下而上一字排开,相传系鲁班在抱龙河上修桥所凿。窥其究竟,无人知晓。悬岩高达数百米,犹如刀削,从岩顶观望,四面尽收眼底。
该风景区建成后将成为巫山生态旅游外环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与巫山小三峡、神女峰相互连通共同形成旅游黄金S线。
人文与自然的精灵
十二迷宫洞还有着许多神奇的民间传说,为她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传说洞中碰石来水的感应泉召来了诸多神仙在此修道,与观世音、鲁班、神女十二峰同具神奇。陆游“入蜀记”写到三分泉、喊水泉、摸钱洞、八大王血洗四川的转马台、马回营、李阴阳坟包及罗世春曾与彭教驴子结盟的传说,更是增加了景区历史文化内涵,特别是考古发现十二迷宫洞是河梁人遗址,给中外科学考古增添了神秘的文化色彩。
巫山十二迷宫风景区
1999年春,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研究员的考古鉴定,发现洞穴古河道沉积、人类顶骨化石,在上洞和下洞发现石制品40余件,同时还发现人类用火的痕迹--灰烬。发现了内容更加丰富、保存更为完好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物。从迷宫洞出土的文化遗物有人类化石、石制品和脊椎动物化石,其中哺乳动物材料最富,有多达300余件。据鉴定,其地质年代为更新世晚期,文化分期属旧石器时代后期,绝对年龄为1.5万年。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河梁人”生活在15000年前。“河梁人”及其文化的发现,表明三峡地区在15000年前已留下了人类的足迹。“河梁人”是巴山的主人,以石器打猎,采天然火取暖,不断生息繁衍。巫山迷宫洞发现的考古材料,是迄今在长江三峡地区所见的唯一一个既有人类化石和石制品,又有大量哺乳动物伴生的更新世晚期的古人类遗址,这一发现也把三峡文化向前推了近万年。
重庆悬棺
巴雾峡东岸一处黄褐色绝壁上,约四五百米高处,有一长方形洞穴,内置一具漆黑棺木,此即“悬棺”。悬棺葬是2000多年前大宁河一带濮人的习用丧葬方式。据考证,春秋战国时,濮人于父母亡故后,“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悬棺葬是2000多年前大宁河一带濮人的习用丧葬方式.
7、地方特产
巫山神茶
巫山神茶产于长江三峡流域的云山雾岭之中,是采用一种当地独在的名叫“林擒”的树叶精制而成的茶叶。此茶纯野生在天然无污染的灵秀的环境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茶汤呈琥珀色,其茶水在夏季有隔夜不馊的绝处,是天然解署饮品,可生津止渴、去腻减肥、降压醒脑、有灵心养神之奇效,被当地人称为“长寿茶”,常饮有益健康。
水口钮丝面
水口钮丝面产于大宁河畔水口镇,清朝上贡珍品。因空心、细腻、味美、细白如银丝、回锅不烂而得名,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手工制作,做工考究,有合面、盘案、上筷、上厢、上架、切装等复杂工序。
巫山老腊肉
巫山老腊肉
巫山“老腊肉”别具特色,风味独特,在市内外享有盛誉,产品远销俄罗斯等东欧国家,市场前景广阔。巫山“老腊肉”沿袭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民间加工秘方,经特殊的传统工艺精心熏制而成,其肉质精良、香味纯正、营养丰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