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仙街道
桃仙街道位于东陵区西南部,北依沈阳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区,西连沈阳浑南大市场,东临沈阳桃仙机场,南接沈丹铁路。辖18个社区。沈阳外环高速公路、101省道沈营公路、白塔堡河过境。辖上深、下深、鸡冠、高三、青堆、苏家、塔南、塔北、白塔、塔东、小羊、大羊、毡匠、火石、小张、大张16个行政村。辖16个行政村、2个社区、5个居委会。
中文名:桃仙街道
行政代码:210112018
身份证前6位:210112
长途区号:024
邮政编码:110000
隶属政区:浑南区
行政级别:街道
车牌号码:辽A
辖区面积:50.9km2
人口数量:约3.6万人
人口密度:707人/km2
1、地方简介
桃仙街道位于东陵区西南部,北依沈阳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区,西连沈阳浑南大市场,东临沈阳桃仙机场,南接沈丹铁路。辖18个社区。沈阳外环高速公路、101省道沈营公路、白塔堡河过境。
2、历史沿革
因无垢净光塔而得名。1958年设白塔堡公社,1985年建镇。1996年,面积60.9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辖上深、下深、鸡冠、高三、青堆、苏家、塔南、塔北、白塔、塔东、小羊、大羊、毡匠、火石、小张、大张16个行政村。2007年,撤销白塔堡镇,设立白塔街道。2005年,面积50.9平方千米,人口3.6万人,辖16个行政村、2个社区、5个居委会。
3、行政区划
210112018:
~001111新塔社区
~002111仙塔社区
~003112上深社区
~004112下深社区
~005112鸡冠社区
~006111塔东社区
~007111塔北社区
~008111白塔社区
~009112火石社区
~010111塔南社区
~203220青堆子村
~204112高三家子村
~205111苏家岗子村
~209111小羊安村
~210112大张尔村
~212220小张尔村
~213220毡匠堡村
~214220大羊安村
4、地理位置
桃仙镇,位于沈阳市南部城郊,是东陵区与苏家屯区的西南边界,桃仙国际机场坐落在桃仙镇境内。
5、地方特产
沈阳羽毛画羽毛画是我国传统工艺品,以清秀淡雅,格调新颖,风格独特,形式兼美而享誉中外。沈阳羽毛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无论古代神话还是今人故事,它都能表现得惟妙惟肖,山川、人物、花鸟、鱼虫均可入画。
是运用各种禽鸟毛羽,汲取国画构图技法制成的一种工艺画类。沈阳羽毛画绚丽多彩,富有浓郁的装饰性,别具一格。造型方面,按内容不同要求,分别采取平贴、浮雕和圆雕三种表现手法,层次清晰,形象逼真。沈阳羽毛画善于利用各种羽毛的天然色泽、纹彩、亮度和质感,以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卷轴羽毛画,主要汲取中国水墨画艺术形式,以绫绢装裱,以供观赏。纱衬羽毛画吸取双面异色绣形式,可正反两面欣赏。羽毛壁挂,借鉴艺术挂毯形式,用羽毛层层叠贴而成,适宜表现山村风光。现有几十种不同品种,畅销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马烧麦
马烧麦原称马家烧麦,是沈阳市特殊风味的回民小吃,由马春创制于1796年。用开水烫面,大米粉作扑粉。选用腰窝、紫盖、三叉三个部分的牛肉剁碎作馅,加调料用清水浸煨,拢皮捏馅时留大缨。有皮亮、筋道、馅松、醇香等特点。
马家烧麦,是沈阳地区特殊风味的回民小吃。早在清嘉庆元年(1796年),由马春开创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时没有门市,只是以手推独轮车来往于热闹街市,边做边卖。由于马家烧麦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口味好,造型美观,所以深受群众欢迎。清道光八年(1828年),由马春之子马广元在小西门拦马墙外开设了两间简陋的门市,立号马家烧麦馆,此后营业繁忙,远近闻名。后几经变迁,1961年才最后坐落在小北门里,即现在的马家烧麦馆,由马氏后裔第五代的马继廷担任技术指导。
马家烧麦的独到之处:用开水烫面,柔软筋道,用大米粉做补面,松散不粘,选用牛的三叉、紫盖、腰窝油等三个部位做馅,鲜嫩醇香。制馅要求严格,须将牛肉剔净筋膜然后剁碎;用清水浸喂,加调料拌匀不搅,呈稀疏状的“伤水馅”,拢包时不留大缨,形如木鱼,成熟后皮面亮晶,柔软筋道,馅心松散,醇香味好。其外形犹如朵朵含苞待放的牡丹,令人望而生涎。
满汉全席
沈阳御膳酒楼和新世界大酒楼是指定经营满汉全席的定点单位,满汉全席突出以文宴、武宴、官宴和民宴为主,由*名师亲自主厨操作,以不同价值的系列套餐供游人品用。
6、地方人口
桃仙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0236
男10407
女9829
家庭户户数6018
家庭户总人口(总)19528
家庭户男9855
家庭户女9673
0-14岁(总)3519
0-14岁男1775
0-14岁女1744
15-64岁(总)15275
15-64岁男7942
15-64岁女7333
65岁及以上(总)1442
65岁及以上男690
65岁及以上女75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7225
7、相关新闻
为贯彻落实《沈阳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2017年)》,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进程。全面提升都市农业功能,引领沈阳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进一步推进沈阳环城都市农业产业带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沈阳环城都市农业产业带是以四环快速路为圆周向外辐射,涵盖浑南区、于洪区、沈北新区、苏家屯区、铁西区及新民市东部3个乡镇。近年来,共启动78个都市农业项目建设,投资总额253亿元,实施面积46万亩;营业收入106亿元,利润总额37亿元,接待市民4588万人次;解决就业38万人,其中农民31万人,带动农民48万户。都市农业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民生产业和新型消费业态,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8、附近景点
张氏帅府是“大帅府”、“少帅府”的合称,是奉系军阀张作霖及其子*将军的官邸和寓所。位于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8号。建于1914~1939年。
这是一座由青砖素面墙围廓的中西混合建筑群,墙高3米余,四角归方。从建筑时间和使用上帅府可分为两部分,即以现存院内青砖墙为界,分东、西两院。东院是帅府的早期建筑,包括四合院、小青楼、大青楼、关帝庙还有东墙外的赵四小姐楼,西院是后期建筑,共有砖混楼房6座。四合院:是帅府的早期建筑。群体建筑中心,位居中轴。建于1914年至1918年。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三进院落,全院共有房屋60余间。主要建筑都是石雕柱础转角石刻,墙基镶嵌浮雕石板,墙顶镶嵌砖雕饰件,门前踏步垂带,挂梅栏板雕刻精湛,额枋檐檩廊柱及门窗油饰彩画独具风格。从南起有起脊挑檐正南门,门外有砖雕“寿”字影壁墙。从前门入内便是第一进院,前有门房七间,中为过道门,东为传达室,西为电话室,两侧为卫士房。东西厢房分别为内帐房、大厨房,承启处、餐厅、电工室。通过仪门(垂花门)是二进院,正房七间,中开过门。东西厢房各五间,这是张作霖属下八大处的处理公务之地。正房东间是卧室、客厅,西间是书房、仓库。东厢房北为内收发,南是秘书长室。西厢房是一般秘书办公室。第三进院是张作霖的夫人、姨太,小姐等人的居室。正房当中靠北是祖先堂,东、西,南辟三门通往东西屋和院内。东西厢房各五间对称,东为会客室、西是办公室。三进院都各有东西便门与院外相通。
小青楼在东院,坐北朝南二层楼。上下各五间,中开门,前檐出廊,青砖青瓦,为中国古式建筑,是帅府的早期建筑之一。1928年6月张作霖由北京返回沈阳,在皇姑区附近被炸伤后,医治无效死于小青楼下。大青楼位于东院北部,张作霖1925年晋升为东北边防督办后在此商议军事机密、制定重大决策和接待中外要员。赫赫有名的“老虎厅”就在一楼的东北角,它因陈设有东边道镇守使汤玉麟送的两只老虎标本而得名。杨宇霆、常荫槐就是在这里被*处决。大青楼是三层楼,坐北向南,多边形,砖混结构,欧洲哥特式建筑,青砖墙体,白色水泥抹边线,黑白相映,显得格外醒目、素雅。楼*明高约一米左右,南面和东侧各有一个“八”字形垂带,九级台阶。一楼正面辟门三处,中为半圆形上亮过道门,两侧为半圆形群体组合门。正视二楼平台与三楼的两个突出半圆体阳台。都是水泥花格,上曲装饰三角纹,半圆形,瓶式栏板,廊柱,圆形柱头等。
东院东北角有三间平房,传说是张作霖的家庙,据*之弟张学铭讲,此房不是家庙,而是关帝庙。张作霖崇拜关羽,在沈阳共建三处关帝庙(另两处在风雨坛和大南门外)。
在东墙外路东,有一座几何形单体建筑,即赵四小姐楼,这是*专门为赵四小姐修建的寓所。
西院有楼房6座,原是为张氏各子准备的寓所,“九·一八”事变前尚未竣工,后由日本人继续建成。
*,“帅府”名为*图书馆奉天分馆,实际上先后被日本奉天第一军管司令部和*市党部及接收大员等占踞,院内建筑多被毁坏,杂草丛生,无人问津。
解放后,辽宁省图书馆及辽宁省文联、作家协会等文艺团体在这里办公,帅府成为文化活动中心。帅府的产权,根据党的政策,几十年来,一直归*将军所有,使用单位按规定缴纳房租,房产部门代收、代管。人民*曾多次拨款进行大规模维修,使这一建筑群保存完好。1985年2月沈阳市人民*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