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鸡
独龙鸡是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独龙族祖祖辈辈养的鸡,体型小而紧凑,羽毛颜色较杂,主要分布在独龙江流域最北边,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入四川交界的接合部。独龙鸡具有觅食力强、善飞翔、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特点。能适应高海拔、高湿度的恶劣条件,适合山区放养,但产蛋较少。2010年1月15日,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独龙鸡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
1、品种起源
独龙鸡在独龙语中称“感并”,意思为极小的鸡。据独龙族老人讲述独龙鸡是独龙江乡独龙族人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目前,此品种在我国境内仅在独龙江乡境内独龙族人居住地才有。由于产区两山并耸,一江纵贯,区位偏僻,地形陡峭,交通极为不便,加上每年有6个月的封山期,当地群众基本上过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养鸡多采用自繁自养,由于产区群众生活较为贫困,对鸡羽色没有过高的要求,也没有条件对鸡进行有意识的选育,造成独龙鸡羽色较杂。由于产区交通不便,山高林深的天然屏障,长期无外来鸡种进入,经长期自然选择,逐渐形成体小、善飞,觅食力强,就巢性强,抗病力强的独龙鸡。据村民介绍目前居住在独龙江上游北部边界的缅甸独龙族是从迪政当村老向红组搬迁过去的,独龙鸡也是从这边带过去的。此说法与人类学家关于民族迁徒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引自“独龙族历史研究”)。属肉蛋兼用型品种。
2、产地分布
独龙鸡原产地为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中心产区为独龙江乡独龙江上游的迪政当村老向红组、向红组和龙元村,下游的巴坡村和马库村、中缅边界也有少量分布。
独龙鸡由于生长的环境较为恶劣,处于半野生状态,适应于高海拔、高湿度的气候条件,对当地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抗病力强。
3、品种特性
纯种的独龙鸡分布在独龙江流域最北边,缅甸北部和我国云南、*入四川交界的接合部,为南北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地带,群山环抱,沟壑纵横,环境恶劣通行困难,历史上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而且独龙江每年会被封山半年以上,所以独龙鸡与外地鸡基因交流很少。独龙鸡与其他地方鸡种和新品种鸡相比,独龙鸡在肉质、营养、产蛋量上具有明显优势,更重要的是独龙鸡具有很强的抗病性,即使在其他新品鸡全部死亡的情况下独龙鸡也不会生病和死亡。
2010年1月15日,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独龙鸡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
4、体形外貌
独龙鸡体型小而紧凑。羽毛颜色较杂,主要有白花、黄麻、黑麻,少数为瓦灰、芦花。喙多呈黑色或黑中带黄,少数浅黄色。单冠居多,冠齿7~9个,呈红色,少数豆冠、玫瑰冠。耳叶红色居多,部分白色。虹彩呈橘红色。皮肤呈白色。胫色以黑色、瓦灰色居多,粉色次之,少数黄色。大部分个体有胫羽。
公鸡羽色主要有红羽、白花、黑花。红羽公鸡颈羽呈金黄色,背、肩、鞍部羽毛呈红色,主翼羽、颈下部和胸部羽毛,以及尾羽为黑色,镰羽呈墨绿色;白花公鸡全身大多为白色,间有黑羽,颈羽和鞍羽的羽轴大多为黑色,尾羽黑色;黑花公鸡头颈部羽毛为白色,羽轴为黑色,背、肩部羽毛为红黑相间,胸腹部羽毛为黑色,间有白羽,尾羽为黑色。
母鸡部分倒冠,羽色主要有白花、黄麻、黑麻,少数瓦灰和芦花。白花母鸡全身大多为白色,间有黑羽,颈部羽毛为白色,羽轴为黑色,尾羽黑色。
雏鸡绒毛呈白色、黄色或黑色,部分黄羽鸡背部有黑线脊。
5、繁殖性能
独龙鸡开产日龄为210~240天,年产蛋数55~75个,每窝产12~15个,平均蛋重42.5克,种蛋受精率85~90%,受精蛋孵化率85~90%,就巢性较强,就巢率约80%。
独龙鸡无特殊饲养管理方法,一般早晚各喂一次玉米粒。雏鸡阶段喂碎玉米或熟米饭、荞米等。母鸡孵化时,一般一两天才出来一次,所以,喂料要注意一些。小鸡孵化后需与母鸡关两天左右才放出去。小鸡孵化前两三天母鸡一般很少出来,需抱出来单独喂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