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定边县

科普小知识2022-12-15 21:12:06
...

定边县隶属陕西省榆林市,位于陕西省西北部、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处、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向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东接榆延、西通甘凉,南临陇庆、北忱草原,古时素有“旱码头”和“三秦要塞”之称,与靖边县、本县安边镇合称为“塞上三边”。总土地面积6920平方公里,共辖5个乡、15个镇,6个社区、335个行政村,总人口33.47万人。

名称:定边县

外文:Dingbian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陕西省榆林市

下辖地区:共辖5个乡、15个镇,6个社区、335个行政村

*驻地:定边镇

电话区号:0912

邮政区码:718600

地理位置:陕西省西北,榆林市最西部

面积:6920平方千米

人口:33.47万人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

火车站:定边县火车站

车牌代码:陕K

行政区划代码:610825

1、地理气候


定边县

位置

定边县地处陕西省西北角、榆林市最西端,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过渡地带,位于东经107°15′-108°22′,北纬36°49′-37°53′。东至东南与本省靖边县、吴旗县相连;南至西南与甘肃省华池县、环县相接;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毗邻,北至东北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乌审旗相邻,系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地。东距榆林市303公里,南距省城西安市647公里,西距宁夏首府银川市170公里,北距首都北京1270公里。

地势

县境地域辽阔,南北长118公里,东西宽98公里,总面积6920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三位。中部白于山横亘东西,辐射南北,将全县分为两大地貌类型:南部为白于山区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2.78%;北部为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滩区,占总面积的47.22%。全县海拔1303-1907米。长城横贯县境东西。

气候

定边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春多风、夏干旱、秋阴雨、冬严寒,日照充足,雨季迟且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平均气温7.9℃,年平均日照2743.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316.9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41天左右,绝对无霜期110天。

2、历史沿革

定边境内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从南部山区出土的文物看,属黄河流域旧石器时代“河套文化”及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范畴。

夏禹时,定边一带属雍州,为古羌族后裔羌、氐民族的游牧徙居地。

殷商时期,定边一带为鬼方之地。

西周至战国时期,定边先后为荤粥、猃狁等犬戎部落所踞。周赧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72),秦昭王伐义渠,建立北地郡,包括今定边一带。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始皇统一六国,定边始有军政建置之归属,隶北地郡马岭县。

西汉置刺史部,定边属朔方刺史部,县境东部属上郡奢延县,西部属北地郡昫衍县,南部山区西段属马岭县。汉武帝北伐匈奴,先后于元狩四年(前119)、元鼎六年(前111)两次大规模移民陇西、宁夏、陕北,实行实边政策,境内居民数量大增。

东汉初年锋镝不息,匈奴东进,北地郡治地两次内徙,定边纳入匈奴控制范围。西晋未年,五胡十六国混战不休,定边先属前赵、后赵,继又属前秦、后秦。公元407年,匈奴族铁弗部首领赫连勃勃建都统万城(今靖边白城子),国号夏,雄据河套,定边为其腹地。至北魏前期,县境内无郡县建置,是汉族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杂居地。

北魏时期,定边全境属西安州大兴郡,武定中均废,改属夏州阐熙郡,定边东部属新囶县。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定边全境隶属西魏,复置西安州,改大兴郡为五原郡。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3年),因定边盛产池盐,改西安州为盐州,仍置五原郡。北周沿西魏旧制。

隋改盐州为盐川郡、五原郡为五原县,又于白于山南麓置洛源县,隶弘化郡,县境分属之;东部滩区属朔方郡长泽县。隋末唐初全境为梁师都占据。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盐州。元和十五年(820年)宥州治所由鄂托克旗迁至境内,定边分属盐州、庆州、宥州所辖。五代时期,县境先后归属梁、唐、晋、汉、周。

北宋初属陕西路盐州,咸平五年(1002年)全境陷于西夏,仍设盐州。至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成吉思汗灭西夏,废盐州,后建立元朝,实行行省、路、府建置,定边境东部属延安府,余属庆阳府,均隶属陕西行省。


定边县

明代在沿边地区设立军政合一的卫所,定边隶属陕西布政司延安府和庆阳卫。明朝中叶,为抵御蒙古族侵扰,在境内多次修筑长城和城堡,时定边属延绥镇,定边营驻参将,领永济等十三营堡为西路,嘉靖四十二年(1562)置延绥镇西协副总兵,驻定边营城。清朝初期,定边行政建置沿袭明代,隶属靖边同知,置守御千户所,驻守御千总。雍正九年(1731)置定边县,安边设州同,隶属榆林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北京*令各省裁府存道。定边属陕西省榆林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县境*解放区置定边县(治地定边城)、安边县(治地武峁子、新安边)隶属陕甘宁省;*统治区置民国定边县(治地安边堡)。1937年陕甘宁省裁撤,陕甘宁边区*设三边特别行政区(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地定边城,1949年先后领辖定边、盐池、吴旗、靖边、安边诸县。解放后,安边县并入定边县,称*陕西省定边县。

3、区划人口

全县辖15镇5乡、6个社区、335个行政村,总人口3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6万人。县境内有回、蒙、满、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3000多人。

名称 面积(Km2) 位置及直辖
定边镇 146 定边县定边镇地处陕西省榆林市西部,全镇现辖9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1个街道办事处
贺圈镇 273 定边县贺圈镇属城郊镇,辖27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
红柳沟镇 384 位于定边县西南部,辖26个行政村,100个村民小组
砖井镇 3 位于定边县东部,辖14个行政村,129个自然村
白泥井镇 484 位于定边县北部,辖26个行政村
安边镇 240 位于定边县东部,辖1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堆子梁镇 130 位于定边县东北部,辖11个行政村,75个村民小组。
白湾子镇 283 位于定边县南部,辖14个行政村
姬塬镇 528 位于定边西南部,辖30个行政村,145个村民小组
杨井镇 263 位于定边县东南部,辖9个行政村
新安边镇 305 位于定边县东南部,辖13个行政村,92个自然村
樊学镇 209 镇位于定边县西南部,辖12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186个自然村
盐场堡镇 58 位于定边县西北部,辖9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
郝滩镇 252 位于定边县东部,辖12个行政村,145个自然村
石洞沟乡 144 位于定边县东部,辖9个行政村,82个村民小组
油房庄乡 248 位于定边县西南部,辖8个行政村,99个村民小组
纪畔乡 139 纪畔乡位于定边县北部,辖11个村民委员会,34个村民小组
冯地坑乡 217 位于定边县西南山部,辖11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
学庄乡 400 位于定边县东南部,辖15个行政村,140个村民小组

4、自然资源


定边县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中以畜牧业资源较为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县之一。家畜、家禽有牛、驴、骡、马、羊、猪、兔、鸡等,基中大家畜存栏每年7万头左右(奶牛3000头),羊只存栏50万只左右,其中名贵品种有滩羊、本地杂交品种白绒山羊14万只,猪年存栏5万头。植物资源中,粮油作物主要有荞麦、洋芋、小米、碗豆、黑豆、糜子、小麦、玉米、胡麻、芸芥、油葵等。年产食用油1万吨左右,提供商品油占1/3,素有西北“油海”之称。新兴的辣椒产业成为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北滩蔬菜基地已通过国家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

土地资源

定边县土地资源丰富,是陕西省地广人稀的大县之一,面积居陕西省第三。定边县土地资源数量大,定边县人均土地42亩,比陕西省人均9.5亩高出3.4倍,比中国人均12亩高出2.5倍。定边县人均耕地面积6.3亩,也大大超过陕西省和中国人均水平。且土地层深厚,宜耕性强,能满足作物一年一熟的要求。定边县总土地面积中种植业适宜地占28.03%,林草适宜地占54.39%;

矿产资源

定边县石油、天然气、原盐等矿产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定边县所在的陕甘宁气田是中国最大的陆上一整装气田,属世界级气田。已提交累计探明储量1727亿立方米,规划到本世纪未提交储量5000-10000亿方。据预测,陕甘宁盆地的远景储量为3.6亿方,约*国的12%,且气层连通性好,压力稳定,属“干气”。硫化氢含量很小。定边县石油资源分布面广,县境内的八大油区储藏面积780平方公里,储量近1亿吨,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3块油田总储量2500万吨。含油层以鸡窝状形式分布。

原盐是定边县传统的“老三宝”之一(其它两宝是皮毛和甘草)。是陕西唯一的原盐产生产基地。原盐开采一直是定边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原盐主要分布在县城西北部的盐场堡、白泥井、周台子等乡镇,共有大小盐胡14个,盐田总面积3400亩,预测储量6000万吨,已探明3292万吨,并形成每年产食盐10万吨的能力。

此外,县内芒硝、硫酸镁、砂石、粘土等也较为丰富。部分地区蕴藏有煤炭,但埋藏较深,影响开发。

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优势明显,年平均日照2743.3小时,年总太阳辐射量可达5100-5600焦耳每平方米,属于“太阳能资源富集区”。同时,定边也是陕北长城沿线大范围风速区,风能资源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年平均风速可达4.5—5.5米每秒以上,年有效风力4114小时以上。国电繁食沟49.5兆瓦风电场是陕西省第一个投入运营的风电场;华能新能源狼尔沟9.9兆瓦分散示范风电场是全国首个分散示范发电项目。定边县也是全省新能源产业第一大县。


定边县

旅游资源

定边自古就有“三秦要塞”之称,区位优势明显,又处陕西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过渡带。白于山坐落中部、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中部为地平土肥的滩地区,北部为沙漠草原地区,县境内有咸水湖18个,其中盐湖13个。草原与黄土,沙漠和湿地融为一体的自然环境在国内罕见。

早在五千年前,定边已有原始部落的游牧活动,夏、商、周均有文字记载,北宋元符二年(1098)范仲淹戍边筑城,取“座定边疆”之意,遂有“定边”之名。历史上,定边是民族斗争与融合的前沿。黄河文明同草原文明的碰撞,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结合,使得汉、满、蒙、回等多民族文化互相渗透,相交辉映,从而形成了定边绚丽的边塞文化特色。境内现存的大量历史人文遗址和享誉全国的三边民间艺术,都是其灿烂文化的表现。定边人豪爽淳朴,遇事果敢、崇尚气节、秉公好义、不事奢靡和热情好客,独具地方特色的婚、丧、嫁、娶等节庆活动,别具韵味的地方小吃和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无歌不成酒等饮食文化以及新、旧“七笔勾”的变化都是定边古今的民情风格。

5、历史文化

定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秦时纳入版图,自北魏设大兴郡。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诗人范仲淹取“底定边疆”之意命名“定边”。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正式设定边县。定边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时期是*工农红军长征由甘入陕的第一站,也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三边特委驻地,*、*、董必武、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定边人杰地灵,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抗日爱国将领高桂滋均出生在这里。近年来,随着定边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涌现出了石油劳模张林森,治沙英雄、十八大代表石光银两位全国劳模。定边文化资源深厚,农耕文化、边塞文化、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县境内不仅有仰韶文化遗址,还有郝滩汉墓群、鼓楼、隋明古长城等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三五九旅旧址、革命烈士纪念塔、安边起义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剪纸、说书、皮影、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先后被文化部、省*授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陕西省文化先进县”等称号。

6、交通运输

定边区位优势明显,素有“旱码头”之称。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榆林市最西端,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七县旗交界处,东接榆延、西通甘凉、南邻环庆、北枕沙漠,与靖边县、本县安边镇合称“塞上三边”,是陕西省的西北门户、榆林的西大门。自古以来,商贾云集,素有“旱码头”之称。

定边县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处,307国道、青银高速公路横贯东西,303省道纵跨南北,太中银铁路穿境而过。定汉(定边至汉中)高速、定上(定边至上海庙)铁路、定延(定边至延安)铁路、4C机场等大型交通项目在“十二五”期间也将在我县开工建设。

县内修筑汽车公路,最早是1941年,但那时并无汽车通行。而大力发展是在1953年以后。2000年底,已建成干线公路2条,县乡公路8条,县内通车里程达587公里,定边县30个乡镇均通公路,与邻省(区)各县公路畅通,客运货运方便。县乡公路427公里,334个行政村全部通车,通车里程达1848公里。基本形成以县城为枢纽,以乡镇为骨架,连接县、乡、村的公路网络。

2010年,定边县县境内通车里程达190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4.5公里,国、省道246.5公里,县乡公路1570公里。完成货运量9710百吨,货运周转量656972百吨公里,客运量5989百人次,客运周转量561903百人公里。

7、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定边县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产业结构日趋优化。2011年全县GDP达到232.77亿元,财政总收入22.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3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1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1亿元;2012年,定边县GDP达到291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6.7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27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92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41亿元。2013年全县GDP达到310.08亿元,财政总收入30.0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8.5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8.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15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744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3亿元。

8、社会


定边县

卫生

民国前期,县内仍无医疗卫生事业机构,县城和安边私营药铺续有开设。民国10年(1921),县城的“复顺和”、安边的“回春堂”两家药铺兼营西药。19年(1930),有解甲回县军医侯殿元,开设诊疗所,是为县城西医之始。民国25年(1936),定边县苏维埃*专设医疗卫生机构,广泛进行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破除迷信、相信科学的宣传教育。后建保健药社。与驻军医院合作,成立中西医药研究会,开创县内手术治疗的。

1949年以后,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甚快,不仅管理医药卫生的行政机构健全,而且医疗、防疫等事业单位遍及各乡镇,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与素质逐年增加与提高,医疗设备逐年完善,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1994年10月12日,乡镇医院可实行不同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即院长承包,乡、村联办,个人承包股份合作等。

2010年,定边县共有医院、卫生院29个,其中县级医院4个,乡镇卫生院25个。医院、卫生院共有病床931张,定边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26人,其中医生226人,每千人拥有病床数和医生分别为2.1张、0.8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经卫生主管部门批准的村卫生室共342个,比2009年增加144个,城镇个体诊所17个,厂校医务室1个。

广播电视

1994年11月2日,定边县有线电视台正式建成开通。有线电视台可以全天转播14套电视节目,其中一套自办节目。受益居民达6000余户,信号质量达到部颁标准。工程总投资245万元。

1996年11月2日,有线电视加密频道正式开通,同时转播*四套加密电视节目。1997年3月18日,陕西省加密电视频道开通,全天可转播陕西卫视节目。1998年6月29日,邢梁微波站开通转播,定边群众已能收看到榆林电视台节目。

2010年,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6.5%,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2.0%,有线电视入户率为23.8%;县图书馆藏书8.3万册,比2009年增长15.3%。

教育

90年代以来,随着“普六”教育的蓬勃发展,社会力量办学开始兴起,慧园小学创办较早,之后,办起的还有阳光小学、育才小学等。定边县仅私立小学已发展到18所,私立学前教育学校已有4所,在校学生3259名,教职工91人,其中两所经教育局验收并发给办学许可证。至2000年,定边县有小学495所,教学班2035个,公民办小学在职教师3283名,在校学生达51256名,入学率为97%。2010年,定边县共有小学61所,小学生21848人,小学毕业升学率为100%。

2000年,定边县有初中13所、高中2所,初中在校学生10737人、高中在校学生1549人;有公、民办中学教师814人。2010年,定边县共有普通高中2所,完全中学1所,初中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中学21510人,职业中学1581人;初中毕业升学率为59.4%。

9、民俗文化


剪纸

民歌

在定边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表达形式多样。按类型可分山歌、山曲,酸曲、小曲、革命民歌、酒曲、信天游等,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群众文学艺术,生动活泼,颇具地方特色。山歌、山曲也叫小曲,带有爱情色彩的称为酸曲,是民间百姓交流思想情感,表达爱憎好恶的一种特有形式。信天游,歌词多以两句成韵为段,随编随唱,男人在四野、路途放开喉咙高唱,歌声粗犷豪。妇女们在磨道碾道,窗前灯下,唱起来。

陕北说书

是流行在陕北各县的一种说唱艺术。它曲调优美、流畅,内容丰富、多样,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说书艺人俗称“书匠”。定边无评书艺人。说书全用三弦伴奏,故民间也叫弦子书。

剪纸

始于何时,无资料可考。每逢春节,民间多把飞禽走兽及树木花卉等吉祥物绘画成形,附于各种彩色纸上,用小剪剜制,贴于窗格之中以为装饰,俗称“窗花”。因窗花寓意吉祥,且能美化环境,所以年复一年沿用不衰,并时有发展变化。

10、方言

定边方言总体可分以中原官话秦陇片的“秦陇”语系及以山西太原为中心的“晋语”语系两个部分。前者大致有定边镇、贺圈、红柳沟、冯地坑、纪畔、白湾子、王盘山、堡子湾、姬塬、刘峁塬、罗庞塬、樊学、白马崾崄、张崾崄14个乡镇;后者大致有安边、武峁子、石洞沟、学庄、砖井、黄湾、油房庄、杨井、新安边、白泥井、周台子、盐场堡、海子梁、堆子梁、郝滩、胡尖山16个乡镇。

本县居民五方杂处,语音比较复杂,由于邻近、通婚、搬迁等原因,同乡同村几种语音及同户两三种语音者也不少见。

方言分区

在两种语系的划分之后,还可分为4个方言区:即1、定边话。包括县城(大部分居民)、贺圈、红柳沟、盐场堡、纪畔、白湾子、冯地坑、王盘山(部分村落)、姬塬(部分村落)等乡镇。2、安边话(亦称“东路话”)。包括安边、郝滩、石洞沟、学庄、武峁子、黄湾、新安边、杨井等乡镇。3、南山话(秦陇话)。包括姬塬(部分村落)、王盘山(部分村落)、刘峁塬、堡子湾、樊学、张崾崄、白马崾崄、罗庞塬等乡镇。4、外狩话(长城沿线以北靠近内蒙一带)。包括堆子梁、海子梁、白泥井、周台子等乡镇。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不十分精确。如罗庞塬乡的沙塬村、刘峁塬乡的东掌村,居民全说陇东的环县话;周台子、盐场堡、红柳沟、冯地坑等乡镇靠近宁夏盐池县的村落也有操盐池口音的(俗称“西路话”)。张崾崄、白马崾崄靠近甘肃的一些村落说陇东华池、环县话,靠近吴旗县境的说吴旗话。在语言的使用和发展过程中,各种方音的相互影响渗透,形成了各具色彩的诸多小土语群。

声韵调

定边方言虽与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很多差别,但在长期语言交流中相互渗透吸纳,加之多年来提倡普通话的学习、推广和使用,如今已与普通话差异不大,距离缩小。

11、旅游


定边县

定边县文化底蕴深厚。农耕文化、边塞文化、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荟萃了众多风姿独特、雄奇壮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县境内存有270多公里隋、明古长城遗址、384座长城墩堠、37座宋代、明代古堡关寨遗址和32座清代、民国时期烽台堡寨遗址。还有仰韶文化遗址、鼓楼、牌楼、天主教堂、*悬月楼、古汉墓群、庙宇钟楼、359旅打盐居住窑洞、革命烈士陵园等文物遗址。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出生在定边县,留下了很多传说。剪纸、说书、皮影、器乐曲艺、道教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传承创新,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之乡、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和陕西省文化先进县。主要有白色旅游资源——盐湖,目前全县有天然盐湖14个,湖盆总面积98平方公里;红色旅游资源——定边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区,三五九旅曾在定边盐湖打盐,是红军入陕第一站;绿色旅游资源——马莲滩森林公园、石光银治沙公司、十里沙、狼窝沙、南部山区田园风光、油区风光、北部滩区大面积草场等。同时,定边的大秧歌、信天游、陕北说书、陕北民歌、陕北剪纸等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发展旅游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鼓楼

鼓楼,原名玉皇阁,位于县城街道中心,处建年代无考,楼为重檐十字歇山顶三滴水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占地271平方米,总高30米。第一层为台基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6米,高9米,外砌清砖,内黄土,十字券洞互通,洞顶交叉处浮雕八卦图案,基南铺青砖,石雕栏杆相围。第二层为楼阁,面阔,进深7.66米,内设木踏步,可达三层,南辟拱形们,东西北三面青砖砌墙,东西墙正中个辟石雕团龙网窗。第三层四面均为大陕棂花隔窗门,木质地板。二、三层檐下斗拱均为一斗二升麻叶头,明间平身科斗拱三朵,次间一朵。重檐顶覆盖琉璃瓦,脊兽、十字脊中安宝瓶,脊均置三仙人走兽,兽面勾头蔓草滴水,油漆红挂,旋子彩绘,檐角悬挂铁质风铃。鼓楼基座高大,楼阁纤小,虽经多次维修,但仍保持了明代西部建筑风格。1983年定边县人民*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陕西省人民*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莲滩沙地森林

马莲滩沙地森林位于城东1.5公里处,占地444.45公顷。园内森林茂密,木本植物36种,植被覆盖率为78%,沙地面积占22%,还有园海子、方海子两处水面。是沙、水、林组合一起的生态景观。沙地森森公园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又近在城边,是城镇居民休闲娱乐理想的游憩地。

花马池

花马池,在定边县城西北约13公里的盐场堡乡,池面辽阔,达3300万平方米,俗称“大池”,全池一片白茫茫,水面如镜,池州绿草如茵,野花丛生;池畔坝田毗连,渠道从横,每当入夜,明月空照,池光水色,上下辉映,景色明丽。被誉为“定边八景”之一。

定边隋、明古长城遗址

定边县长城是隋明两代所修筑,共计6道,5次修筑,总长125公里(不计复线),途经13个乡镇,50多个村,现有墩堠遗址200余座。五里墩古长城在陕西、宁夏段是保留较完整,气势最壮观的长城遗址,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居县城以东45公里处,安边境内。

定边县药王洞

药王洞在王盘山乡境内,距县城60公里,原有古寺、佛塔、石洞等建筑,古名“红缨寺”,内有药王洞一座。清康熙征讨葛尔丹途经定边时,风闻寺内恶僧危害四方,便去私访,被识破后扣于大钟之下,经大内高手救出。于是便有了“火烧红英寺”之传说。现药王洞内遗留有残壁画,其他只剩遗迹,但周边为典型黄土沟堑地貌,景观奇特。

12、美食小吃


炉馍

陕北羊杂碎

杂碎:羊杂碎,由羊的头、蹄、血、肝、心、肠、肚、等混合烩制而成,故又名“羊杂烩”。羊杂碎,贵在杂、碎。不杂不碎,吃起来就没滋味。羊的头蹄血肺、心肝肚肠,统统不弃,少了一样,做出来的杂碎便寡淡。洗涤是一道更精细的活儿。一副下水往往要洗上十多遍,还得在清水浸泡一阵。这样处理的下水,干净去腻,又有羊杂碎特有的风味。然后用刀切成式样不同的片、块、丝、条、肚、条,要切得极细,心肝血肺要搭配匀称。杂碎入锅,文火熬烩,还可再配上细粉丝。食用时按照个人口味佐以辣面、香菜、葱丝、姜粉等。在气候偏冷的陕北,羊杂碎即可充饥,还可御冷逐寒。

荞面饸饹

荞面饸饹已有600~700年的历史,“荞面饸饹黑是黑,筋韧爽口能待客”,这是定边县人对荞面饸饹的赞美。制作时选用新鲜荞麦现磨现做,和面时应加入“沙蒿”(沙蒿晒干后磨成面,目的是可以使饸饹在压制过程中不堵塞漏眼,同时沙蒿有独特的香味,使饸饹吃起来更有味道,要想吃到正宗的农家饸饹,需要去农村赶事才能有机会吃到)。其特点是条细筋韧,挑起来不断条。冬可热吃,夏可凉吃,有健胃消暑的功效。

炉馍

炉馍是安边(今属定边县)的传统美食。由于选料精,做工细且极其考究,历经三百年,赢得了四海美誉,八方食客。炉馍做工精细、酥脆可口、馅味清香而闻名遐迩。做炉馍馍的工艺、用面、用油最为考究。面要用上好的春小麦面粉,猪油要色白纯净。面粉和油要严格按比例配制首先将面粉(米面最佳)用温火炒熟,拌上白糖、红糖、核桃仁、花生仁、青红丝、梅桂酱、芝麻、陈皮面等,再加上适量的熟清油、烧酒,搅拌均匀即成。加工炉馍馍时,先将l1/3的面粉全部用油和起,叫“酥子”,余下2/3面粉,倒人剩下的猪油,再用开水和起,加入少许烧酒,即为皮面。皮面和酥子分成相同的若干份,一个皮面包一个酥子,擀成长条状,反复折叠擀三四次,擀成方块,包上馅子压平。擀面皮要手放轻、放活,不能压的过死,包馅时要底薄面厚。将包好的馍馍,点上红绿花,放进鏊子内烤熟。

搅团

搅团为西北地区一特色吃食,定义为“用面搅成的浆糊”,陕甘宁尤好吃。根据主要用料不同,分为荞面搅团、玉米搅团和洋芋搅团,陕北用荞面做搅团,更筋道味美。在西北,有一种说法:谁家娶的媳妇儿贤不贤惠,是要看看她打的搅团光不光或筯道不筯道。搅团的吃法有很多种,有水围城、漂鱼儿,陕北也有烩搅团、炒搅团和凉拌搅团等多种吃法。

羊羔肉

定边县所出产的羊羔肉有两种:一种是乌眼圈、乌耳稍全身洁白,每年元月分至二月份产出四十五天左右,即宰杀食用的公羊羔。其皮叫“二毛皮”,毛长“四指一露头”,呈波浪状,花案清晰、光泽悦目、洁白如雪。另一种是每年端阳节后出产的“紫羔皮”公青山羊羔肉。两种羊羔均为本地的土种羊种。有四个条件和前提相互继起。又相互依从,且相互制约:一是必须是上述季节生产的羊羔肉;二是他出生的时间必须是在哺乳期内;三是其皮毛的纹路及长度;四是必须是那种品种的公羊羔肉。四大要素兼收并蓄,相得益彰。

13、历史人物


定边县

姚古

姚古,北宋将领。姚雄弟。以边功,官累熙河经略。靖康元年,金兵逼京城,古与秦凤经略种师中及折彦质、折可求等俱勒兵勤王。时朝命种师道为京畿、河北路制置使,趣召之,师道与古子平仲先已率兵入卫。钦宗拜师道同知枢密院、宣抚京畿、河北、河东,平仲为都统制。上方倚师道等却敌,而种氏、姚氏素为山西巨室,两家子弟各不相下。平仲恐功独归种氏,忌之,乃以士不得速战为言,欲夜劫斡离不营。谋泄,反为所败。

姚兕

姚兕,北宋将领。字武之,盐州五原(今定边县)人。父姚宝,在其幼年即战死于定川。姚兕少学兵法,长于骑射。初拜右班殿直,授环庆巡检。在与西夏的一次战斗中,姚兕一箭射死对方首领,致使西夏军溃败而逃,一举攻破兰浪。熙宁三年(1070)八月,西夏大举犯境,边城诸寨皆被围困。姚兕当时驻守茘原堡,他“据险张疑兵,伺便辄出。有悍酋临阵甚武,兕前射中其目,斩首还”,使军威大振。次日,西夏军队攻城愈急,姚兕持弓射杀数百人,致手指开裂,仍酣战不止,又派子姚雄率骑兵突袭敌军之后,父子合力夹击,致西夏军大败。西夏军久攻茘原堡不克,旋退兵攻打大顺城,姚兕率兵转救大顺城,辗转激战三日,凡斩首数千,终保全二城。后“庆军叛,兕以亲兵守西关,盗众不得入而奔。兕追及,下马与语,皆感泣罗拜,誓无复为乱。”宋神宗闻之召见,试以骑射,矢无虚发,乃御赐银枪袍带,升为路都监,至鄜延(今延安、富县一带)、泾原(今甘肃平凉)等地任职。姚兕不仅作战勇猛,且谙熟兵法。在协同攻打河州(今甘肃临夏)时,“飞矢贯耳,战益力”。河州既得,又为鬼章所围,兕曰:“解围之法,当攻其所必救。”乃往击陇宗,巧用“围魏救赵”之计,解河东之围。累迁皇城使,进钤辖。

姚麟

姚麟,北宋将领。字君瑞,盐州五原(今定边县)人,姚宝子,姚兕弟,攻河州时,与兄俱在军中。中矢透骨,镞留不去,以强弩出之,笑谈自若,积功至皇城使,为秦凤路副总管。从李宪讨生羌,擒泠鸡朴。再转东上阁门使、英州刺史。元丰西讨,以泾原副总管从刘昌祚出战,胜于磨隘。转战响鸣沙,趋灵州,而高遵裕败还,降为皇城使、永兴军路钤辖,复为泾原副总管。夏人修贡,且乞兰会壤土,麟言:“夏人囚其主,王师是征。今秉常不废,即为顺命,可因以息兵矣。独兰会不可与。愿戒将帅饬边备,示进讨之形,以绝其望。”从之。督诸将讨堪哥平,经略使卢秉上其功状,赐金帛六百。

姚雄

姚雄,北宋将领。姚兕长子。字毅夫。少勇鸷有谋,十八岁即佐父征伐。从讨金汤,以百骑先登夺隘,又成荔原之功。韩绛荐其才,阅试延和殿。安南、泸川之役,皆在军行。历泾原、秦凤将,驻甘谷城,知通远镇,戎军岷州、沧州,,官累左骐骥使。绍圣中,渭帅章楶城平夏,雄部熙河兵策援,夏人倾国来,与之鏖斗,流矢注肩,战罙厉,贼引却,追蹑大破之,斩首三千级,俘虏数万。先五日,折可适败于没烟,士气方沮,雄贾勇得隽,诸道始得并力。城成,擢东上阁门使、秦州刺史。

王世积

王世积,隋朝将领。北魏阐熙郡新公县(今定边县东滩)。三国曹魏时王素的玄孙,北魏开府骠骑大将军王雅之子。世积容貌肃穆,风爽毫拔,在宇文氏北周屡立军功,拜上仪同封长子县公;又受郡王仪仗特殊礼遇,拜大将军。隋文帝即位后,封为宜阳郡公,后又任蕲州总管。在对南朝陈的征战中,带水军由蕲州(今湖北蕲水县)直进九江,与陈将纪瑱大战于蕲口(今蕲春县境内),大败纪瑱,晋封为柱国。后又因讨平贵州李光仕作乱有功,晋封为上柱国。晚年见朝廷昏庸,国事日非,便不预政事。炀帝时,遭其故旧亲信皇甫孝谐诬告,以谋反罪被冤斩。

杜希全

杜希全(?~794),唐朝大将。京兆醴泉(今陕西礼泉县)人。少从军,原为朔方节度使下裨将,随郭子仪屡立战功,升任朔方军节度使,灵州大都督。其军令严肃,士卒皆悦服。

孙德昭

孙德昭,唐、五代将领。盐州五原(今定边县)人。世为州校。唐右金吾卫大将军、荆南节度使判神策军孙惟最之子。以荫功累迁为神策军指挥使。其人强悍英武,刚毅正直。光化三年(900),宦官刘季述、王仲选等废昭宗,幽之于东宫,立太子俗。时应宰相崔胤之命,与都将董彦弼、周承诲等人密谋反正。天复元年(901)正月初一,德昭斩杀王仲选于安福门,并亲至昭宗幽禁地少阳宫献其首级,救出昭宗,刘季述亦被周承悔等乱棒打死。昭宗复帝位后,德昭因反正之功拜同章事,检校太保,充静海军节度使,赐姓名李继昭,号扶倾济难忠国功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图形凌烟阁,恩宠无比。与董彦弼、周承诲俱留宿卫,时称“三使相”。昭宗东迁,拜左威卫上将军,以疾免。后梁太祖即位,为左卫上将军。开平四年(910),拜左金吾大将军,充街使。末帝朱瑱即位,改授右武卫大将。后复任左金吾大将军。卒于官。

王雅

王雅,西魏北周将领。字度容,阐熙郡新公县(今定边县东滩)人。有胆识,善骑射。北周文帝宇文泰闻其名,召入军,屡有战功。东魏主将窖泰入寇,他披坚执锐迎战,擒之于潼关;沙苑之战,以少胜多,所向披靡;从战邙山,大军不利,诸将引退,他断后拒敌则步骑竞进,左右奋击,连斩数敌,敌退而还。周太祖称其举身是胆,进爵为伯,先后升迁为都督、大都督、富成郡守、延州刺史、开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北周明帝时,任汾(今山西隰县)、夏(今靖边县北)二州刺史,后逝于夏州。

张献忠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曾建立大西政权。与李自成齐名。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号大顺。1646年,清军南下,张献忠引兵拒战,在西充凤凰山中箭而死。其人多有奇闻异事流传,如入川屠蜀、江中沉宝等等。对此史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

14、城市荣誉

定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陕西榆林一颗璀璨的“塞上明珠”。定边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绿色环保节能示范县”、“中国马铃薯特产之乡”、“中国马铃薯美食之乡”、“陕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012年,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位居西部百强县第40位、在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列第13位。

上一篇:且末县

下一篇: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