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科普小知识2022-12-15 21:45:44
...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是隶属于辽宁省的一个蒙古族自治县。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素有“金山银水”之称。喀左因久远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人文景观而被誉为“塞外明珠”。境内有闻名于世距今15万年前的“鸽子洞古人类遗址”,有距今约5000年、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年的"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

中文名: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外文名:HarqinLeftWing*nAutonomousCounty

行政区类别:自治县

所属地区:朝阳市

下辖地区:20个乡镇(场)和3个街道办事处

面积:2237.86平方公里

人口:43万(2012年)

车牌代码:辽N

*驻地:大城子镇

地理位置:辽宁省西部

火车站:公营子站

电话区号:(+86)0421

邮编区码:122399

1、行政区划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喀左县,全称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2013年喀左县下辖20个乡镇(场)和3个街道办事处:中三家镇、公营子镇、水泉乡、卧虎沟乡、甘招乡、兴隆庄乡、羊角沟镇、尤杖子乡、十二德堡镇、老爷庙镇、东哨乡、草场乡、南公营子镇、白塔子镇、平房子镇、山嘴子镇、坤都营子乡、六官营子镇、大营子乡、官大海农场和大城子街道办事处、利州街道办事处、南哨街道办事处。

另有两个工业园区:公营子冶金铸造工业园区和利州工业园区。

2、人口民族


民族舞蹈

2012年底,全县总人口43万,城市人口13万,县域内有蒙古、汉、满、回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中以蒙古族为多,共有9万人,占总人口的21%,是蒙古族风情浓郁地区。

县内蒙古族村寨各具特色。其中白音爱里村地处县城南郊,全村总人口1458人,蒙古族占88%,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古老与现代融合的蒙古族村落,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基地、辽宁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辽宁省旅游专业村。2009年,白音爱里被列为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试点村。该村的特色村寨牌楼、历史文化长廊、海青平房等历史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已成为我县对外宣传、发展旅游、树立形象的一个靓丽窗口。官大海农场东官村是喀喇沁左旗第一任王爷府驻地,2011年被列为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该村保留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全村现有海青平房227栋。目前,已在该村修缮保护海青平房150户,改造完成了文化广场、剧台等项目,现正在建设民族特色学校、民族特色农家院以及街路进一步硬化亮化工程,形成了另一个别具风格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3、历史沿革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县境商代为孤竹国地。周时属燕国,隶右北平郡和辽西郡。秦沿燕置。西汉初为匈奴左地,武帝后为塞地,境内有白狼等县,为境内设县之始。东汉属幽州,为乌桓地。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乌桓,八月,登白狼山(今白塔子乡大阳山),斩乌桓首领蹋顿。晋为前燕、前秦、后燕和北燕地。南北朝时为北魏、北齐地。隋初为建德郡龙城县地,后为辽西柳城县地。唐属营州柳城县地,后与库莫奚、契丹杂居。

辽属中京大定府地,金属北京路大定府地,元属大宁路。1635,置喀喇沁左翼旗。清朝乾隆三年(1738),在旗境内置塔子沟厅,乾隆四十三年(1778),改塔子沟厅为建昌县,开始实行蒙汉分治。1946年8月,成立喀喇沁左旗人民*,从此结束了蒙汉分治的历史。1949年,旗*由南公营子迁至大城子,1953年设建制镇,1957年10月,国务院58次会议通过撤消喀喇沁左旗建制,1958年4月1日,成立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4、地理环境

位置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地处辽宁省西部,辽、冀、蒙交界地带。位于北纬40°47′12″至41°33′53″,东经119°24′54″至120°23′24″之间。

气候条件

喀左地处温带半干旱西辽河州向暖温带半湿润冀北山地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春季少雨多旱风,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朗日照足,冬委寒冷降雪稀。喀左县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平均风速2.1米/秒,最大风速24米/秒,一般风力为3—4级,最在风力为9级。常年平均气温8.7℃。

地质地貌

喀左地处辽西低山丘陵区,一般在海拔300-400米之间,山地、丘陵、平地、河川相间交错,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貌。西北有努鲁儿虎山脉,自西向北延伸,东南有松岭山脉,由南伸向东北。全县形成西北和东南高、中间低的槽形地形。  

5、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喀左县土地总面积335.1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9.37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0.7%。

水能资源


喀左

喀左境内有大小河流百余条,主干河为大凌河,从建昌县流入,自南向北注入朝阳县,蜿蜒境内78.55公里,主要支流有榆河、蒿桑河、渗津河、牤牛河、芍药河。喀左水资源总量为2.29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5亿立方米,占总量的66%,地下水综合补给量1.77亿立方米,可开采0.68万立方米,占总量的34%。

动植物资源

喀左县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初步查明,各类植物1000种以上,野生动物1000多种(含昆虫),全县现有主要野生动物,包括兽类资源、鸟类资源、鱼类资源等。动物性药材资源有蝼蛄、蟋蟀、蜗牛、蚯蚓、蟾酥、蛇蜕、刺猬等。喀左天然植物属于华北植物区系。由于气候、地势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全县植物种类复杂,资源比较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野生维管类植物资源近百科,1000种。具有经济意义的野生植物有66科500多种。

矿产资源

喀左县内是一个多种矿埋藏区域,矿产资源颇为丰富,既有固体可燃矿产,又有种类繁多的金属、非金属及矿泉水等矿产。全县矿种较齐全,储量也较丰富,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21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13种。主要矿产资源有金、铜、铁、钼、锰、铅、锡、煤、油母页岩、磷、硫、萤石、硅石、石灰石、大理石、石棉、膨润土、珍珠岩等。

6、环境质量


优越的环境

喀左环境优越。近年来以蓝天、碧水、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为重点,加快“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文明县城、国家生态县和全国环保模范城”五城联创步伐,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文明县城,正在向国家生态县和全国环保模范城迈进。采取集*热改造、县城工业企业迁出、取消露天烧烤等措施,县城空气质量明显改观;在大凌河干支流城区段治理工程基础上,依据“沿路有林带、沿河景观带、沿山休闲带”的绿化思路,建设公园、广场、特色小游园和街路绿化带;实施街路亮化工程,主要道路路灯覆盖率达100%,并实现了小街小巷“不摸黑”,同时城区临街建筑物基本完成亮化;实施净化工程,建设垃圾、粪便无害化、医疗固废和污水等四个处理厂,购置各种环卫车辆,设置垃圾桶、果皮箱,建成设施一流的水冲公厕,县城内垃圾全部实行袋装化并开展了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实施美化工程,粉刷城区建筑物,实施主街路人行道和小街小巷硬覆盖,每年在公园、广场、街路、单位门前摆放花草,扮靓了城市形象。通过各方面努力,一处处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体,一条条整洁有序的大街小巷,一处处创意精妙、匠心独具的园林景观,展现出一幅幅瑰丽多姿的写意画卷。2012年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县。

7、城建交通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2012年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7年的6.7平方公里扩展到12.6平方公里,实现了“一城变两城”。五年间投资51.7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建项目593个,新增楼房面积400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60个,城市承载功能和集聚效应显著提升。扎实推进“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文明县城、国家生态县和全国环保模范城”五城联创步伐,县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4%,人均水面和公园绿地分别达到55平方米和11.7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和全国文明县城,正在向国家生态县和全国环保模范城迈进。省“绿叶杯”竞赛连续四届获得优胜,“四化”竞赛被评为*别“四星”级,连续五年完成主要污染物削减任务,喀左县成为全省首个垃圾分类试点县。小城镇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完成开发改造45万平方米,道路硬化40万平方米,栽植树木60万株。新建和改造乡镇集贸市场12个。

2007年至2012年新修乡村级公路426.4公里,建设桥梁259座、5856延长米,新修县级以上公路144.8公里,建设桥梁54座、2877延长米,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农村交通环境大为改观。新建乡村客运站7座,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8、产业发展

工业


喀左全力建造东北冶金铸锻基地

201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227亿元,增长22.6%,增加值45.6亿元,增长12.9%;全县工业企业总数达到3000户,比2007年增加715户;销售收入超2000万元和超亿元企业分别达到115户和40户,分别比2007年增加95户和32户;上缴税金超百万元企业90户,比2007年增加56户。冶金铸锻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6家,从业人员2.4万人,实现产值180亿元;紫陶建材产业集群企业达到45家,实现产值2亿元,从业人员3000人。

农业

实现农业总产值61.2亿元,增长20.2%。全县粮食总产量31.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新建及改造大棚1万亩,完成工厂化育苗2亿株。新建肉鸡、肉牛、生猪标准化畜牧小区100个,总数达到481个。新发展经济林8万亩,种植林下经济作物8万亩。

第三产业

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1亿元,增长13.1%。推进“1﹢2”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利州服务业集聚区、分别超10亿元的北方紫陶之都服务业集聚区和公营子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均进展顺利。

9、社会事业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教育

2007年至2012年申报国家、省科技项目61项,喀左跻身国家科技富民强县、全国科普示范县行列。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率先在全省实现初中、高中教育城市化,“双高普九”工作以全省第一的成绩通过评估验收。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打造全省教育强县奠定坚实基础。自治县成立以来,累计为清华、北大输送了58名优秀学生。

计划生育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果显著,被授予*优质服务先进县、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集体、省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县。

广播电视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繁荣发展,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跨入全国县级系统“双百”先进行列。

体育

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成绩显著,体育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喀左体校自建校以来共为省队输送70多人,为国家队输送10人。县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气象为农服务全国领先。残疾人工作被评为全国社区康复示范县。

10、文化强县

大力实施思想文化引领、公共文化普惠、群众文化提升、文化产业跨越、文化精品塑造“五大工程”,以先进文化激发发展活力、催生发展动力、提升发展质量。*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文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越发活跃。紫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喀左紫砂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保护列入国家项目库,恢复了天成观皇会,民族文化遗产进一步得到传承与发展。大力打造喀左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旅游景区建设,启动大凌河文化休闲产业工程,推进蒙古族风情游、农业休闲游、生态乡村游,“世界龙乡·吉祥喀左”旅游品牌进一步叫响,县城美誉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

11、旅游资源


天成观

这块神奇的土地座落在远古文明的摇篮里,打印着古代历史文化的痕迹。红山文化遗址揭开了中华民族5500年文明史的面纱,规模宏大,文物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少有的祭祀圣地。鸽子洞古人类遗址,留有人类祖先10万年前繁衍生息的足迹,这里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缩影,不仅如此,众多的遗址,寺庙,佛塔,古道,王陵多处被省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喀左民族风情浓厚,从蒙满汉交汇融合的文化到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从曹操“登白狼望柳城”到辽代利洲古城的兴衰;从清代进入宫廷食谱的喀左贡醋到参加*国庆焰火表演的民间花炮。所以,人文资源丰富深厚,品位高雅,喀左人用智慧加固着这颗”塞外名珠”的历史文化底蕴。

喀左不但人文资源丰厚而自然资独特,被专家定为山丘型亚类旅游胜地及森林公园龙凤山自然风景区,独到的生物景观关东第一柏,关东第二柏,整个景区以古柏抱岩,云雾锁洞,曲径通古为特色,聚黄山胜景之魂。而朝阳洞又有天下第一洞穴庙宇群之美誉。具有奇特喀斯地形的象形山石楼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猫头鹰山、牛头山、楼山大佛等聚桂林之秀,具有品牌优势,以“清幽、野趣”为主调,集“雄、奇、险、秀、幽、旷”六种自然形象于一体。瓦房店水库,水泉沟水库既能游山玩水,又能品鱼宴大餐。旅游纪念品紫砂制品,双龙地毯,喀左陈醋等丰富多样。

近年来,喀左县不断强化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不断增多。建设了凌河文化旅游休闲带、凌河第一湾、瓦房店水库、大营子东蒙梨花景点和龙凤山朝阳洞、长寿山毗卢寺等一大批优秀观光景点,生态旅游功能不断加强。

12、文物古迹


出土文物

全县共有各个历史时期古遗址790多处,出土古文物2100多件。水泉乡西地村西汤山鸽子洞,为旧石器中期文化遗址,共出土旧石器310余件,并有4件古人类化石。证明早在l0一15万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在此洞穴群居。鸽子洞文化遗址,被联合国科教科文组织列为科研第四号。

全县发现红山文化遗址25处,其中兴隆庄乡章京营子村东山咀后梁顶部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祭祀遗址,经国家考古研究所认定,是一处5000多年前的典型红山文化祭祀遗址,并出土了无头女人裸体塑像和大型女人坐像,被有关专家称之为“东方维纳斯”。 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孤竹罄、燕侯盂、蟠龙兽面纹愚、鸭形尊、龙凤文罄、提梁卣等均为世界珍品。

13、当地特产

喀左处处皆特产,从清代进入宫廷食谱的喀左陈醋、地方名吃到参加新中国国庆焰火表演的民间花炮;从独具特色的紫砂工艺品到远销美日韩的蒙汉民族工艺品地毯;从畅销南国的利州风鹅到西方各国称羡的红提葡萄,还有鸭蛋、小米、杂粮、大枣、花生、果蔬等都是上乘佳品,美不胜收。

上一篇:盘锦市兴隆台区

下一篇:任子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