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祁连乡

科普小知识2022-12-16 00:00:19
...

祁连乡位于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北部南岔河流域和冰沟河流域。祁连,匈奴语,意为天山。天祝藏族自治县祁连乡东连凉州区,南接毛藏乡,西北靠旦马乡。面积489.8平方公里,人口0.8万。高(坝)祁(连)公路通乡境。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山峦峻峭。海拔在2200~4588米之间。主要山峰有黑鄂博掌、老虎沟顶、灰条沟岭、响水顶、车轮西沟主峰等,平均气温5℃,年平均降水量200~400毫米,年蒸发量1300毫米左右,气候较干燥,相对无霜期125天。

中文名:祁连乡

行政代码:620623209

身份证前6位:620623

长途区号:0935

邮政编码:733000

隶属政区:天祝藏族自治县

行政级别:乡

车牌号码:甘H

辖区面积:489.8km2

人口数量:约8000人

人口密度:16人/km2

1、地方简介

天祝藏族自治县辖乡。祁连乡位于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北部南岔河流域和冰沟河流域。祁连,匈奴语,意为天山。天祝藏族自治县祁连乡东连凉州区,南接毛藏乡,西北靠旦马乡。1952年设录述乡,1958年改祁连公社,1983年设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62公里。面积489.8平方公里,人口0.8万。高(坝)祁(连)公路通乡境。辖天山、边沟、马场滩、石达板、老虎沟、岔山、庙台、祁连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从事采煤和重晶石加工。农业主产小麦、豌豆、油菜。

2、行政区划


祁连乡

祁连乡区划

620623209200220天山村

620623209201220马场滩村

620623209202210祁连村

620623209203220岔山村

620623209204220石大板村

3、地方人口

祁连乡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7952

男4051

女3901

家庭户户数1684

家庭户总人口(总)7814

家庭户男3922

家庭户女3892

0-14岁(总)2286

0-14岁男1167

0-14岁女1119

15-64岁(总)5332

15-64岁男2738

15-64岁女2594

65岁及以上(总)334

65岁及以上男146

65岁及以上女18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7875

4、自然资源

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山峦峻峭。海拔在2200~4588米之间。主要山峰有黑鄂博掌、老虎沟顶、灰条沟岭、响水顶、车轮西沟主峰等,平均气温5℃,年平均降水量200~400毫米,年蒸发量1300毫米左右,气候较干燥,相对无霜期125天。境内河流有石拐儿河、南岔河、冰沟河。耕地面积2.4万亩,其中水浇地2209亩,主要种植青稞、小麦、大麦、洋芋、油菜籽等。2005年粮食总产量188.9万千克。草原面积48万亩,可利用草场24万亩;大小畜存栏2.32万头(只)。森林面积18.9万亩,主要林木有云杉、桦、杨树、柳等;野生动物有旱獭、蓝马鸡、麝、马鹿、石羊等10余种;矿产有铜、铁、稀土、煤炭、铅锌、锗、砂金、重晶石等,其中,煤炭储量达260万吨。野生中药材有羌活、秦艽、柴胡等。

5、城乡动态

甘肃省天祝县两万多农牧民下山入川脱贫致富

今年,天祝县有1万名农牧民通过南阳山片生态移民、县内易地安置、城镇安置、劳务移民、教育移民等渠道,走上“下山入川”致富路。近年来,通过实施“下山入川”工程,天祝县已有2万多名农牧民实现易地脱贫致富。

3月24日,记者来到黄羊河集团农场移民安置点,从天祝县祁连乡搬迁到黄羊水管处农场的王长龙说:“早就盼着搬出那个穷地方了。老家自然条件恶劣,种啥啥不成,就连吃水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拉,那样的条件怎么致富?”他告诉记者,在山里的时候,种地是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十几亩地需要近1个月时间才能种完。2012年搬到农场后,基本全是机械耕作,十几亩地只用了两三天就种完了,既省钱又省力。

从天祝县大红沟乡搬来的周国维也有同王长龙一样的经历。以前住在山上,靠天吃饭,十年九旱。现在种的都是水浇地,收入是以前的好几倍。搬到农场后,他开始发展暖棚养殖,在新建的棚里养了50只羊,等积累资金和熟练掌握养殖技术后,想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为了全力实施好高深山区农牧民群众“下山入川”工程,今年,天祝县按照“*引导、政策扶持、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思路,积极加强与省内外劳务移民安置点的联系协调,协商解决劳务移民土地承包、户口迁转等工作,确保移民搬迁工作有计划、按步骤进行。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强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积极整合协调落实各类项目资金,切实加大项目争取和资金筹措力度,形成资金合力。扎实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生态移民政策宣传工作,教育引导农牧*动参与到生态移民当中,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杜绝回迁和两头有家的现象发生。

6、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天堂寺

位于天祝县城西北角的天堂乡境内,这里山清水秀,景色瑰丽,气候宜人,俗有“天祝小江南”的美称,距县城80多公里,是天祝十四寺院之首。

天堂寺藏语称“却典堂扎西达吉琅”,意为宝塔滩吉祥兴旺洲,汉语译名“朝天堂”,又名天堂寺。它的建成比拉卜楞寺还要早八百多年。明万历年间,青海互助甘禅寺大师丹玛慈诚嘉措,改天堂寺为格鲁派寺院。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丹玛慈诚嘉措和当地莫科、朵仓、嘉豆等部落的请求下,青海湟源东科寺第四世-多居嘉措呼图克图扩建了天堂寺并任寺主。

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

天祝三峡地处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南部,深处祁连山腹地,东西横,向63公里,南北纵向68公里,总面积162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5%。境内山高谷深,地貌奇特,山势峻险,怪石嶙峋。民族风情独特,宗教色彩浓厚。境内海拔2040—4446米,年均气温0.2-0.4℃,聚居着藏、汉、回、蒙古族等多个民族。朱岔峡、金沙峡、先明峡和石门沟组成了风景秀丽的天祝三峡森林公园。它处于丝绸古道之要冲,东距省会兰州144公里,距民航中川机场80公里,国道312线和兰新铁路横穿县城而过,景区内公路畅通,可驱车直达各景点,交通通迅十分便利。

米拉日巴佛楼阁

米拉日巴佛阁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在安多藏区最主要的寺院,阁内主要供奉藏族民众中最富传奇色彩、妇孺皆知的米拉日巴佛。

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原建楼阁已毁于“*”。现存建筑重建于1988年5月,历时四年落成。米拉日巴佛阁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在安多藏区最主要的寺院,阁内主要供奉藏族民众中最富传奇色彩、妇孺皆知的米拉日巴佛。楼高共九层,供奉以米拉日巴佛尊者及其弟子为主的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有以金刚为主的四密乘的众多佛像、菩萨、护法神等各派的开类佛像1720尊。反映藏传佛教内容的各类壁画规模巨大,绘画技法高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藏区共有两座米拉日巴佛阁。这座佛阁为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名刹之一,建筑气势雄宏,金碧辉煌。常年有住寺喇嘛学习研修,供奉佛主,有独特的文化氛围。

7、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天祝白牦牛

白牦牛生长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因只有天祝独有,故命名为“天祝白牦牛”,其生长海拔3000多米的严寒地区,是我国稀贵地方类群,此蓄种适应于高寒缺氧、气压地的生态环境中。能充分利用其他家蓄难以利用的高山草场,属半野半生蓄种。此肉细嫩味美,适口性好,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显著特点,是纯天然保健绿色食品。

什社小米

什社小米久负盛名,是甘肃省著名特产,省志、地方志都有记载,从明朝嘉庆年间一直是宫廷贡品。米粒色泽黄亮,圆润饱满、大小均匀,营养价值较高。据国家谷物监测中心和甘肃省农科院分析测定,什社小米的各项营养指标为:蛋白质14%~16%,脂肪3%~4.6%,可溶性淀粉37%,β—胡萝卜素0.12%,VB含量为0.99%,还含有18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并且具有降低血压、抗衰老、美容驻颜、延年益寿,对各类癌变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什社小米熬成的稀饭香气沁人心脾,口感香甜无比,余味无穷,极易消化,老少皆宜,且具药膳效能。

天然野菜

天祝有名的天然野菜有蕨菜、鹿角菜、柳花菜、狼肚菜、野蘑菇、石葱、野韭菜、筒筒菜、鸡冠菜、水皮、野胡萝卜(俗称赛人参)、蕨麻、天生菜、苦苦菜、石花菜等数十余种。

蕨菜又称龙爪菜,分绿菜、红菜、紫菜等,天祝蕨菜为绿菜,盛产于天祝三峡及大通河流域的森林之中。狼肚菜属稀有名贵真菌类,因形似狼肚得名,除味美可口外,且有防癌抗癌之功效。其制作和食用方法与蘑菇相同。鹿角菜生长在海拔2600米以上的森林之中,为多年生须生植物,因形似鹿角而得名,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无机盐及粗纤维,营养丰富,可增强消化功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