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

科普小知识2022-12-16 09:57:44
...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叶挺独立团),1925年11月21日在广东肇庆成立,团部设在肇庆阅江楼,全团有2100多人,设有三个营及两个直辖队。1928年4月28日,南昌起义部队由朱德、陈毅带领与*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会师后,部队编成28团,成为红四军主力团,也是后来红一军团主力。

中文名: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

别称:叶挺独立团

人数:2100多人

成立时间:1925年11月21日

成立地点:广东肇庆

首任团长:叶挺

战绩: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南昌起义

1、简介

1926年1月,叶挺独立团正式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以叶挺为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由中国*直接领导的一支革命武装。在北伐战争中,率先从广东出发,首战碌田,长驱醴陵,力克平江,直入中伙铺,奇袭汀泗桥,大战贺胜桥,攻占武昌城,所向披靡,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部队赢得了“铁军”称号。团长叶挺也被誉为“北伐名将”。

2、背景

1923年实现了首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促成了革命武装力量的建立。1924年11月,*和广东区委在取得孙中山同意之后,从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中抽调部分党团员作为骨干,组成“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孙中山逝世后,改名为“国民*铁甲车队”),该铁甲车队便是叶挺独立团官兵的主要来源之一。

1925年秋,广东区委陈延年、*等同志经过和**委员会,国民*负责人,黄埔军校党代表汪精卫,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兼黄埔军校副校长李济深等人商议,决定在第四军第十二师建立三十四团。调第四军参谋处长叶挺同志为团长。财政来源由军部、师部直接供给。叶挺独立团的组建工作,实际上由时任广东区委军委书记并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职务的*具体负责安排。

1925年11月27日,值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旅扩编为第十二师时,叶挺独立团在广东省肇庆正式成立。始建时,*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次年1月肃靖南路,“琼崖底定”时,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全团官兵2100多人。叶挺独立团*属*第四军,其财政来源、武器装备由*军队配给,但实质却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是全国最早由中国*建立和直接领导的正规军队。

3、发展

该团前身是1924年11月孙中山在广州组建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1926年1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也称“叶挺独立团”。土地革命时期,先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二十八团、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二师四团。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一营、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第一大队、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改编为东北*联军第六纵队第十六师第四十六团、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三军所属某师“叶挺独立团”。1985年8月,第四十三军撤编后,随师编入现所在集团军。

1926年5月,该团担任北伐先遣队,一路下醴陵、克平江、战攸县,夺取汀泗桥、贺胜桥,攻克武昌城,被誉为“铁军”。1927年8月1日,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4月,与*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井冈山,参加了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开始长征,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草地开路、奇袭腊子口,被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授予“开路先锋”荣誉称号。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参加了平型关大战、陈道口攻坚战、血战刘老庄和两淮战役,威震苏鲁豫皖。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秀水河子歼灭战、四平保卫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许多重大战役战斗。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先后参加了解放海南岛等。

1951年广西剿匪。

1979年,是参加广西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部队。1984年到1985年,是老山、者阴山的铁军雄狮。

1998年8月,紧急奔赴长江洪湖地区高桥闸堤段投入抗洪抢险,被誉为“铁军铁人铸铁堤”

新的历史时期,全团官兵在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先后圆满完成了98长江抗洪抢险、99国庆首都阅兵、“军交-2000”演练、“铁拳-2004演习”、“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等重大任务。2000年被集团军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团”、“武器装备管理‘三化’达标先进团”,荣立集体三等功。2001年被总政表彰为“先进团党委”,被军区表彰为“抓基层先进团”、“落实‘五句话’先进团”、集团军党委作出了向“叶挺独立团”学习的决定。2002年,被军区表彰为“抓基层先进团”和“青年大学生*培养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被集团军表彰为“抓基层先进团”。2004年,被军区表彰为“学习成才先进单位”,被集团军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被总政表彰为“全军先进团党委”,被军区表彰为“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2006年,团被四总部表彰为“科学文化教育先进单位”。

4、将帅

团长

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杰出的军事家。


叶挺

军中将军

卢德铭,又名卢继雄,字邦鼎,号又新。1905年生于四川宜宾县狮子湾(今属自贡)。

刘光烈,又名刘佩隆。1901年生于湖北黄陂。

符节,原名符戴徐,字宝初。1899年生于广东文昌(今属海南)。

吴光浩,原名吴光晧,化名陈新。1906年生,湖北黄陂人。

刘治志,又名刘智志、刘之志、刘之至。1901年生于湖北黄梅。

贺声洋,原名贺家振,又名贺沉洋,字靖亚。1905年生于湖南临澧县官渡桥(今属石门)。

黄刚,1905年生于江西瑞昌。

许继慎,原名许绍周,字谨生。1901年生于安徽六安。

孙一中,原名孙以悰,又名孙德清。1900年生于安徽寿县。

陆更夫,原名陆承楠,化名张清泉。1906年生于四川叙永。

张应南,1900年生,湖北沔阳县汊河寨(今属洪湖)人。

董朗,原名董嘉智,又名董仲明。1894年生,四川简阳董家河村(今属成都市龙泉驿区)人。

许卓,原名许崇乾。1905年生于广州。

胡筠,女,原名胡昀,字敛容,化名李芙蓉。1898年生于湖南平江。

彭干臣,又名彭耐寒,化名干成、黄春山、何樾等。1899年生于安徽英山(今属湖北)。

李天柱,字振湘,号挽天。1899年生于湖南耒阳。

杨林,原名金勋,化名杨州平、杨宁、毕士梯。1898年生于朝鲜平安北道。

毛挺芳,原名毛德生,又名毛定芳。1905年生于湖北襄阳。

叶辅平,又名叶全,叶挺胞弟。1902年生于广东归善。

周子昆,原名周维宽,字仲和。1901年生于广西桂林。

韦一平,原名韦家惠,又名韦瑞珍。壮族。1906年生于广西天河县(今并入罗城县)。

*,原名林育蓉。1907年生于湖北黄冈。

周士第,曾用名周士悌、周力行、周平。1900年生于广东乐会(今海南琼海)新昌。

聂鹤亭,1905年生于安徽阜阳聂老村彭庄(今属阜南)。

韩伟,原名韩勋琴。1906年生于湖北黄陂。。

彭明治,原名彭课农,又名彭明径。1905年生于湖南常宁。

王云霖,1910年生于湖南衡阳。

袁也烈,原名袁炎烈,字树成,化名袁振武、王国栋。1899年生于湖南武冈县袁家垅(今属洞口县)。

吴奚如,原名吴席儒。1906年生于湖北京山。

黄序周,又名黄英。1904年生于湖北黄冈。

欧阳钦,号惟亮,曾用名杨清、杨文渊。1900年生于湖南宁乡。

5、战斗历程

出师北伐


北伐线路

1923年6月,中国*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全体*员以个人名义加入*,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在中国*人的参加和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随后,创办了黄埔军校,建立了国民革命军,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恢复和发展了工农运动。1925年11月,广州国民*成立了独立团。所有这些,都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1926年2月,中国*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出师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1926年6月5日,广州革命*在广州召开会议,通过出师北伐案,颁布出师北伐动员令。那时,国民革命军先后共编八个军,以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李济深为总参谋长,邓演达为总政治部主任。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锋,先行由粤入湘。6月17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和第十二师相继出发参加北伐。7月1日,广东国民*发出《北伐宣言》,7月9日,国民革命军的八个军约10万人,兵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

安仁碌田、攸县长岭

1926年5月1日,独立团从广东肇庆出发,途经广州时,*在叶家祠召开了独立团连以上党员*会议,告诫部队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工作,要起先锋模范作用,作战要勇敢,有牺牲精神,最后,*鼓励他们“饮马长江”、“武汉见面”。1926年5月间,独立团首先由粤入湘为北伐前锋,进入湖南汝城附近时,在*组织的侦探队和向导队、狙击队的协助下,最先和谢文炳一部敌军约千余人发生战斗,乘夜冒雨进攻,迅速夺取汝城的西南高地,经过一夜激战,将敌人击溃,遂即占领汝城,旗开得胜。叶挺团长率队经过渡头司、资兴到达永兴县城时,接到唐智生来电说:“吴佩孚派赣军唐福山和谢文炳等残部共约四个团,集结于攸县长岭之线,一部分进至碌田附近,企图进犯安仁,我军张团长兵力单薄,望速赴援”。6月2日,独立团冒大暴雨兼程挺进到达安仁。3日下午,敌军分两路来犯,谢文炳部约两千人进犯碌田,唐福山部约千余人进犯黄茅铺,来势汹猛。独立团叶挺团长即令周士第(*员)参谋长指挥第二营和侦探队增援碌田,吸引敌人兵力,自率主力增援右翼黄茅铺。得到当地*组织农民的积极协助,并作向导,4日拂晓,全线出击,敌人纷纷向北溃退,独立团乘胜追击,奋勇作战。叶挺独立团紧蹑敌后追赶到攸县长岭附近时,望见敌军受攸县长岭敌阵守兵截击,敌人互相厮杀,枪声不绝。时已入黑,独立团乘敌人混乱之际,向敌冲杀,一部分敌人向茶陵、莲花赣边东退,大部分向醴陵北退。6月5日,攻克攸县,以一团之众战胜四倍之敌,树立北伐胜利先声,稳定了湖南战局。在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首战告捷,大大鼓舞了士气和民心。

醴陵战役

1926年6月5日,叶挺独立团克攸县时,广州尚未誓师北伐,第四军的部队尚未全部进入湘境,独立团想进行击溃湘东之敌,但恐孤军深入,故暂停向醴陵败退之敌追击前进,在攸县占领有利地形,以掩护北伐军后援部队集中。6月17日,第四军第十师和第十二师由粤出发,直到7月3日,先后经乐昌、九峰、郴县到达攸县,这时,醴陵工农群众得悉北伐军大部队将至,在*领导下,又暗中组织侦探队、向导队、运输队等前来协助北伐军,并将醴陵的地形和敌情作详细汇报。当时第四军策定了醴陵作战计划,独立团在左翼,经泗汾桥向醴陵攻击前进。北伐军决于7月10日拂晓开始向醴陵进攻。左翼叶挺独立团得到*组织的当地农民侦探队、向导队协助引路,以一部分在拂晓前从泗汾桥左侧徒步渡河到北岸,侧击敌人,以主力沿攸县通醴陵大道前进,在泗汾桥与敌军谢文炳部约二千余人相遇,反复争夺,战斗激烈,血战到下午,敌势瓦解向北溃退,叶挺独立团攻占泗汾桥后乘胜追击,经过了一天的战斗,敌军不支,纷纷溃退,北伐军于7月10日攻克醴陵城。醴陵既下,长沙屏障尽失。北伐军第七军和第八军得到当地农民担任向导,跨过湘江东岸,抚敌之背,收夹击之效。于7月12日攻克长沙,敌军*向平江、岳州方向退却。

平江战役

独立团在浏阳驻防期间,叶挺对部队进行了整顿和扩充,新组建了一个特别大队和一个补充营,进一步加强了战斗力。8月19日,独立开始攻打平江。当时,敌人以重兵一万多人防守平江,在平江、汨罗江南岸一带高地构筑坚固工事,由吴佩孚的心腹在平江设指挥部统一指挥。张发奎“令团长叶(挺)统帅第一、二营向平江前进,与第三十六团联合,立刻破灭在平江城的敌军,并指派一部越过平江从后面的云山及天狗山进攻”。(据张发奎交战情况报告,载《北伐战争》,*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独立团接受命令后,即从小路迅速渡过汨罗江到达北岸,绕到敌人后侧,协同兄弟部队以突然动作攻破平江城,又迅速渡回汨罗江南岸,从侧后向据守在天岳山等阵地的敌人攻击,使敌军全线崩溃。

中伙铺战役

北伐军到达通城后,立即召开军事临时会议。会议决定以第十师全部从右面包抄汀泗桥之右,第十二师和独立团由正面向中火铺直出火车站进攻汀泗桥。叶挺独立团及兄弟部队到了中伙铺,敌人约有一个团的兵力驻扎,还不知道北伐军到来,独立团第二营分路直入,冲到火车站,敌人败不成军。北伐军俘虏敌团长一名及敌人二百多人,其余的退到汀泗桥。叶挺独立团及兄弟部队取得了中伙铺战斗的胜利。

汀泗桥战役

汀泗桥是由湖南进入湖北武汉的第一道门户,桥东面为崇山峻岭,西、南北三面环水,南北只有一座百余米的铁路桥可以通过,素有天险之称。当时吴佩孚有四个旅守卫汀泗桥。8月22日,北伐军进入湖北通城县,当地有名的革命志士吴国珍等热血青年毅然投奔北伐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独立团由正面进攻汀泗桥,从清晨激战到黄昏,没有什么进展。叶挺到附近农村向群众调查,得知东面大山有一条小路可以绕过汀泗桥。于是,独立团一部分将士同兄弟部队由南面向正面敌人进攻。叶挺派独立团另一部分将士从东面大山上的小路,绕到敌人背后,进行袭击,出其不意地夺取了最高峰上的敌人阵地。独立团将士用猛烈的火力向汀泗桥附近敌人的阵地射击。经过日夜战斗,8月27日下午占领汀泗桥后,独立团团长叶挺率队猛追败退之敌,进迫贺胜桥。汀泗桥战役,对挫败吴佩孚的气焰,动摇孙传芳的军心,振奋北伐军的士气,起着重大的作用。

贺胜桥战役

贺胜桥地势岗陵起伏,茶树丛生。西南有黄塘湖,东北有梁子湖,河流交错。时值水涨,低洼地区已被水淹没,粤汉铁路纵贯南北,为鄂南第二门户要冲。吴佩孚集中兵力两万多人,在险要地带设置三道防线,构成纵深5公里的防御体系。吴佩孚为防北伐军绕到背后袭击,他还命令在每个山头的构筑环形工事。叶挺独立团和第十二师为攻击队,于8月29日黄昏进出黄石桥,30日拂晓向贺胜桥攻击前进。各部队炮兵集中统归第四军参谋长邓演存统一指挥,位置于新家桥附近,独立团为右翼队沿铁路进出桃林铺附近。粤汉铁路工人组织的交通破坏队,奋勇接近火线拆开铁路钢轨,协助北伐军前进,防止敌人装甲火车的袭击。8月30日拂晓开始总攻。在这次战斗中,叶挺独立团担任正面进攻的任务,战争打响后,叶挺指挥独立团战士,以迅猛的动作,突破了敌人前沿阵地,向纵深展开。第二营营长许继慎(*员)胸部负伤,但他咬紧牙关,坚持指挥,顶住敌人的反攻,一直等到友军赶路来,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吴佩孚苦心经营的三道防线,全部崩溃。北伐军在贺胜桥胜利后,即派第十师日夜兼程,沿粤汉铁路向溃退之敌追击,越过纸坊,一直追到武昌城郊。

武昌战役

武汉是武昌、汉口、汉阳的总称。武昌位于长江南岸,汉口位于长江北岸,汉阳位于汉水和长江的汇口两岸。武昌素为湖北省政治中心,坚固城墙,周围约达六十华里,城高约二丈有余。城内有蛇山横贯其间,居高俯瞰全城。城北靠近长江,东有沙湖,南有洪山,西有南湖。城郊地势平坦。武昌是华中地区交通枢纽,形势险要,是易守难攻的古城,为军事上必争之地。

吴佩孚逃回武汉后,即行重新部署,调集全部有生力量,加筑防御工事,策划固守武汉三镇,企图依赖长江天险和武昌的高墙深沟,孤注一掷,作最后挣扎。1926年9月1日,北伐军进抵武昌城下,并包围了该城。3日和5日发起两次攻城战斗,均未奏效。叶挺独立团参加了第二次攻城战斗,奋勇队第一营冒着炮火潜近城脚,架起了几具云梯奋力攀登。敌军居高临下,以猛烈的火力扫射。独立团第一营官兵轮番强攻,前仆后继,死伤惨重。正如9月5日《国民日报》在报道包括叶挺独立团在内的《国民第四军十二师之战绩》中说,“城虽未下,而此种大无畏之精神,已足以吓破敌胆矣”。(《叶挺独立团史料》,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第230页)。6日北伐军占领汉阳,7日占领汉口,武昌则成为一座孤城,处于北伐军四面包围之中。北伐军改用围困*之策,武昌城内守军组织精锐敢死队,妄想突围。10月1日,通湘门之敌600余人在炮火掩护下,向叶挺独立团防地发动突袭,夺去掩护工兵发掘坑道的铁甲车,并占领通湘门车站及梅家山高地。叶挺独立团集中火力猛击来犯之敌,激战一个小时,夺回阵地和铁甲车。10月3日,敌人再次突围,亦未得逞。10月10日,北伐军第四军在城内投诚部队作内应配合下,再度攻城。叶挺独立团由通湘门附近爬墙入城,与顽固抵抗的敌军展开巷战,并首先攻占筑有炮台和环形工事的制高点蛇山。经过40天的激烈战斗,叶挺独立团终于登上了武昌城,创造了北伐战争史上最为辉煌的战绩。

自1926年5月出师北伐至同年11月,在半年期间,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转战湘、鄂、赣三省,奔驰数千里,经历七个战役。特别是叶挺独立团为北伐先锋队,首先攻克安仁县的攸县地区,掩护北伐军主力集中,在各个战役中能催强敌,能拔坚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叶挺独立团战斗力最强,牺牲最巨,建功最大,为其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称号,为国民革命作出重大贡献。在整个北伐中,独立团伤亡约有1000人,牺牲的有600多人。北伐胜利后,叶挺独立团改编为七十三团,后来又进行了扩编。叶挺独立团是我党领导的第一支正规军队。它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为我军的政治、军事和组织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是人民军队的前驱。它的光辉业绩,载入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册,彪炳千秋。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2时,以叶挺独立团为主力的第11军与贺龙的20军,在*、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按照*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第1、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

1927年8月1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1927年8月2日到达南昌集中。

井冈山会师

在朱德、陈毅率领下,南昌起义部队,转战闽粤赣湘边,最后保存起义军约800人,参加了湘南起义,并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合。

会师后,南昌起义部队编成28团,28团是红四军的主力团,也是后来红一军团的主力。

上一篇:柳原爱子

下一篇:我爱我夫我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