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河北塞罕坝*自然保护区

科普小知识2022-12-16 10:02:21
...

河北塞罕坝*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接处,地理坐标为:北纬42°22′-42°31′,东经116°53′-117°31′,总面积20029.8公顷。保护区成立于2002年,2007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森林-草原交错带生态系统,滦河、辽河水源地,黑鹳、金雕等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塞罕坝曾经是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中文名称:河北塞罕坝*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河北省承德市

气候类型: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20029.8公顷

景点级别:*

成立时间:2002年

保护类型:森林生态系统

1、历史沿革

河北塞罕坝自然保护区是2002年经河北省人民*批准建立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2007年5月通过国务院审定被批准为*自然保护区。

2、重要指示

*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新华社北京2017年8月28日电**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近日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8月28日,学习宣传河北塞罕坝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在会上传达**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近日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并讲话。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学习宣传河北塞罕坝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座谈会2017年8月28日在京召开。**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在会上传达了*的重要指示并讲话。他表示,塞罕坝林场建设实践是*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的生动体现,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总结推广塞罕坝林场建设的成功经验,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3、生态建设

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僻苦寒之地。五十五载寒来暑往,一代代塞罕坝人忠于使命,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在极其恶劣的生态环境中,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

今天的塞罕坝,是林的海洋、河的源头、花的世界、鸟的乐园、盛夏避暑的天堂、摄影家流连忘返的地方。

从卫星云图上看塞罕坝112万亩人工防护林,这一片深绿,就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牢牢扼守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这万顷林海,和河北承德、张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连成一体,筑起一道绿色长城,成为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风沙屏障、水源卫士。

在国家的重要生态区位上,塞罕坝人肩扛修复生态、保护生态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创造了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铸造了一个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是*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生动写照。

偿还生态历史欠账,创造人间绿色奇迹

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上,一代代塞罕坝人顽强地扎下根来,种下一棵棵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幼苗,种下恢复绿水青山、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和信念

塞罕坝机械林场(以下简称塞罕坝林场),是河北省林业厅直属的大型国有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坝上地区。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皇帝设立木兰围场,作为“哨鹿设围狩猎之地”。塞罕坝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朝末期,国势衰微,内忧外患,为了弥补国库亏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

“河北北部的围场,早年树海茫茫、水草丰美,但从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几乎荡然无存,出现了几十万亩的荒山秃岭。这些深刻教训,我们一定要认真吸取。”2016年1月,*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语重心长地指出。

*总书记强调:“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藐视自然,违背规律,大自然的报复就如同洪水猛兽一般袭来:百年间,塞罕坝由“美丽高岭”退变为茫茫荒原。西伯利亚寒风长驱直入,推动内蒙古浑善达克等沙地沙漠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

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最近处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而北京的平均海拔仅40多米。有人形象地打比方:“如果这个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堵不住,就相当于站在屋顶上向院里扬沙子。”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一味索取资源,带来的是短期利益,失去的是永续发展,吞下的只能是“两山皆失”的双输恶果。

生态恶化,警钟骤响!造林绿化,势在必行!

新中国成立后,*十分重视国土绿化。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同志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其后,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经过实地踏察,选址于塞罕坝。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

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复的规划设计方案,塞罕坝林场承担四项重任: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

55年前的那个秋天,369名林场创业者满怀激情,从大江南北毅然走上塞北高原,承德专署农业局局长王尚海任党委书记,承德专署林业局局长刘文仕任场长。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历史帷幕。

此时,距离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恰好百年。

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亿万年间形成的,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宝贵馈赠。对绿水青山,破坏和毁灭可能只在旦夕之间,恢复和重建却需要异常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建场初期,塞罕坝气候恶劣,沙化严重,缺食少房,偏远闭塞。“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塞罕坝人坚持“先治坡、后置窝,先生产、后生活”,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顶风冒雪,垦荒植树。

他们不畏艰难,愈挫愈勇,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改进“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改变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成功实现全光育苗。1962年、1963年两次造林失败后,1964年春天开展“马蹄坑造林大会战”,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提振了士气,坚定了信心。从此,塞罕坝的造林事业开足马力,最多时一年造林8万亩。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塞罕坝高原上,一代代务林人顽强地扎下根来,种下一棵棵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幼苗,种下恢复绿水青山、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和信念。“美丽高岭”重现生机。

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树木种苗工作总站副站长刘春延,1991年大学毕业后在塞罕坝林场工作20年,担任过5年场长。

回首往事,他感慨万千:“在1959年到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刚刚过去的时候,*下决心建这么大个林场,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这体现了*人勇于偿还生态历史欠账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塞罕坝55年沧桑巨变证明,只要有党的坚强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凝心聚力谋发展,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绿色奇迹。”

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力推进的新时代,塞罕坝人进一步明确自身处于“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功能区”的定位,扛起阻沙源、涵水源的政治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地位,部署频次之密,推进力度之大,取得成效之多,前所未有。塞罕坝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进入改革奋进的快速发展期。塞罕坝人真切地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塞罕坝所在的承德市的生态地位。

在2013年2月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对河北张承地区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统筹推进提出要求:“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同步考虑解决京津周边贫困问题。”2014年早春,在*总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承德列为“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功能区”。

“不能逾越生态红线的雷池,全力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保障京津冀生态安全。这是国家顶层设计对张承地区提出的功能定位,也是新时期塞罕坝人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塞罕坝林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说。

发展林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2008年以来,每年春季*同志都会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已持续整整十年。在植树时,他谆谆叮嘱:“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不可想象,没有森林,地球和人类会是什么样子。”“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塞罕坝人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植树造林敢攻坚,改革发展不停步。

最近几年,林场继续增林扩绿,把土壤贫瘠和岩石裸露的石质阳坡作为绿化重点,大力实施了攻坚造林工程。塞罕坝林场林业科副科长范冬冬介绍说:“在山高坡陡、立地条件极差的硬骨头地块上,目前已完成攻坚造林7.5万亩。明年硬骨头将全部啃下,成林后将大幅提高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86%的饱和值。”

千层板林场(塞罕坝林场下属6个分场之一)的马蹄坑营林区驹子沟,土层厚度只有薄薄的5厘米左右,平均坡度达到30度,山坡上的樟子松却长势喜人。5年前攻坚造林种下的这一大片樟子松,三年保存率达到99%,现在已进入快速生长期,在塞罕坝一年仅60多天的无霜生长期里,可长高50厘米左右。

正在全面推进的国有林场改革,将给塞罕坝注入新的活力。

对全国4855个国有林场的改革和发展,*总书记十分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5年2月,党*、国务院印发《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提出保护森林和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态文明*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保护制度是首要任务。方案将国有林场的主要功能定位于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这从根本上明确了国有林场的性质,理顺了*机制。

现阶段,塞罕坝林场的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制定,提出到2020年森林生态功能显著提升、管理*全面创新等目标,将进一步明确定位、理顺*、完善机制、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促进林场可持续发展。

“通过改革,塞罕坝林场可以一心一意地搞好森林管护和经营,提高林分质量,发挥生态效益。”塞罕坝林场副场长张向忠表示,“这对我们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林场转变发展模式,护林营林再写华章

木材生产在减少、发展方式越来越绿,森林面积在增加、森林质量越来越好。林木按1米的株距排列,可以给地球系上12条漂亮的“绿丝巾”

盛世兴林,泽被后世。

*总书记心目中森林的地位和作用有多重要,塞罕坝人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就有多重,使命就有多光荣。塞罕坝林场拥抱新的历史机遇,担起新的历史使命,成为转变林业发展模式、建设生态涵养功能区的排头兵。

毋庸讳言,当初兴建林场时,木材生产是一个重要任务,人们只有朴素的、初步的生态意识,种树的重要目的是伐木取材,提供木材产品。现在,务林人有了更为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种树的主要目的,是增林扩绿,提供生态产品。从朴素的生态意识到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化。

“这片森林就是我们的眼珠子、命根子!塞罕坝百万亩林海来之不易,把这片森林管护好、经营好,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是摆在新时期塞罕坝人面前的最大考题。”刘海莹表示,“近几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改革和发展,实现了造林保护与生态利用的有机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大幅提升。”

如今,木材生产在持续减少,发展方式越来越绿。

木材生产曾经是塞罕坝林场的支柱产业,一度占总收入的90%以上。近年来,林场大幅压缩木材采伐量,木材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最近这五年已降至50%以下。对木材收入的依赖减少,为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河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的调查和预测,‘十三五’期间塞罕坝林场林木蓄积年生长量约为54万立方米。因此,只要年均消耗蓄积维持在20万立方米左右,完全可以保证森林资源总量的持续健康增长。”塞罕坝林场林业科科长李永东介绍说,河北省下达塞罕坝林场的“十三五”采伐限额为每年20.4万立方米,但林场实际的林木蓄积消耗量,控制在13万立方米左右。

塞罕坝林场的采伐限额只用了六成,而且主要用于“森林抚育”: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把林子里长势较差的林木伐掉,将林木密度过大的地方降下来一些,使留下的林木能够更好地生长,提升森林质量。

如今,森林面积在不断增加,森林质量越来越好。

塞罕坝林场的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80%。如果林木按一米的株距排列,可以绕地球赤道整整12圈,给这个蓝色星球系上12条漂亮的“绿丝巾”。

林木蓄积量是反映森林质量的重要指标。塞罕坝林场的林木总蓄积量,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增长了30倍。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8倍。

阴河林场里,一座巨岩拔地而起,巍然屹立,这儿名叫亮兵台,又称康熙点将台。传说康熙皇帝在乌兰布统之战胜利后,曾登临此台检阅凯旋的清军将士。登上海拔1874米的亮兵台,眺望四方,林海浩瀚,壮阔雄浑。阴河林场场长赵立群介绍说:“亮兵台四周都是40多年前栽植的人工落叶松林,现在已经从幼苗长到十八九米高。这一带的7万多亩林海,还只是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的一小部分。”

“点将声声随云去,林海滔滔百万兵。”时光荏苒,斗转星移,300多年前接受康熙检阅的威武将士,如今换为高大挺拔、整齐列阵的一棵棵青松,它们忠诚地守护着脚下这片生态脆弱的土地,保卫着四周的大片农田和众多城市。

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人在大海面前,往往会感到沧海一粟般的渺小。我们眼前这广袤无垠的林海,却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人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用双手艰苦创造,以心血浇灌而成。这林海碧波,让人由衷感佩生态建设者和保护者的雄心伟力,由衷赞叹“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

有的英雄,功绩惊天动地,声名远扬四海,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世人瞩目的印记。有的英雄,只是默默无闻地躬耕在天地之间,植绿在荒僻高原。他们从来没有梦想过成为英雄,他们的业绩,数十年之后,才会一笔一画地写在大地之上。

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塞罕坝人更有效地保护了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总书记这席话,塞罕坝人听起来感到那么亲切,字字句句都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让塞罕坝人欣慰和自豪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已在“美丽高岭”落地生根。

今天的塞罕坝,绿水青山带来真金白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森林旅游引来八方游客——

“金莲花发映阶新,着雨清妍不染尘。”一阵夏日的太阳雨过后,塞罕坝金莲映日景区内,雾气袅袅升腾,朵朵金莲盛开,宛如仙境一般。人们纷纷举起相机和手机,留住这旖旎风光……

春天,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天,林海滴翠,百花烂漫;秋天,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塞罕坝四季皆有美景,是摄影发烧友的天堂,是华北地区知名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塞罕坝林场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已有十几年未曾批准林地转为建设用地。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年均50万人次,一年门票收入4000多万元。

绿化苗木销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各地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空前加大,绿化苗木需求大增。塞罕坝林场建设了8万多亩绿化苗木基地,培育了云杉、樟子松、油松、落叶松等优质绿化苗木。1800余万株多品种、多规格的苗木,成为绿色“聚宝盆”。

“林场的绿化苗木,销往京津冀、内蒙古、甘肃、辽宁等全国十几个省(区、市),每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多的时候达到2000多万元。”塞罕坝林场产业化办公室主任李双说。在林场的带动下,周边地区的绿化苗木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风力资源变成清洁能源——

蓝天白云下,一座座白色的巨大风机矗立山头,叶片随风转动,带来清洁能源,同时成为一道悦目风景。

最近五年,林场利用边界地带、石质荒山和防火阻隔带等无法造林的空地,与风电公司联手,建设风电项目。可观的风电补偿费反哺生态建设,为林场发展注入活力。

森林碳汇有望上市“变现”——

植树造林者种植碳汇林,测定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将其在交易市场挂牌出售;碳排放单位购买二氧化碳排放量,来抵消其工业碳排放。碳汇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

塞罕坝的造林和营林碳汇项目,已在国家发改委备案,总减排量为4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如实现上市交易,保守估计可收入上亿元。

森林旅游、绿化苗木等绿色产业的收入,已经超过半壁*。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塞罕坝人更有效地保护了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北曼甸林场四道沟营林区,院子里种着花草、灌木和蔬菜,11名一线职工住在“宾馆标间”,两人一间宿舍,室内有卫生间,能洗热水澡。2013年5月,塞罕坝林场开始实施营林区标准化建设,面貌焕然一新的四道沟营林区,于当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指了指不远处的两座旧房子,北曼甸林场场长张利民说:“那是以前的营林区,条件比较差。这个营林区总投资100万元,生产一线职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近几年来,塞罕坝林场投资2600余万元,新建和改建了29个营林区房舍、9座望火楼和9个检查站,彻底改变了过去房屋老旧、设施落后、用水难、用电难的状况,大幅提升了一线职工的幸福指数。

创业阶段是“先治坡、后置窝,先生产、后生活”。林场发展起来后,改善职工居住条件提上议事日程,变成“山里治坡、山外置窝,山上生产、山下生活”。山里、山上即林场,山外、山下即围场县城。

塞罕坝人结合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在6个分场都新盖了职工公寓楼,在围场县城实施了安居工程。目前,大多数职工在县城有了房屋,基本上解决了上学难、就医难等民生难题,实现了老人和孩子在县城里安居、职工在林场一线岗位乐业。今年,林场编制了新的发展规划,启动改造提升工程,一座现代林海小城已见雏形。

周边的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从这片绿水青山中长久受益。林场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特别是森林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乡村游、农家乐、养殖业、山野特产等产业发展,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绿水青山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塞罕坝森林的生态价值是木材价值的39.5倍,每年产生超百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塞罕坝森林资源的总价值,已达约200亿元

放眼整个华北,塞罕坝以及周边承德、张家口的大片绿水青山,为京津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厚重而坚实的保障。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总书记的这一论述,科学阐述了自然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树,在这个生命共同体中至关重要,有了树和森林,土地、山川、河流以及人类才能生机盎然,生生不息。

塞罕坝七星湖,在100万平方米的湿地范围内,分布着7个天然湖泊,空中俯瞰,形如天上的北斗七星。现在,七星湖已有些名不副实,变成了“八星湖”。塞罕坝林场职工刘静笑着说:“这几年,森林植被增加了,林子更绿了,降水增多了,七星湖湿地的面积也扩大了。2015年左右,这里新冒出来一个水泡子。”

“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一片林,就是一个蓄水池。塞罕坝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其中滦河是京津的水源,七星湖的水流向滦河,润泽京津。塞罕坝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达1.37亿立方米。

“华北绿宝石”,塞罕坝实至名归!

她阻击了“沙魔”。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

她净化了空气。森林是地球之肺,一棵树,就是一台制氧机。塞罕坝的森林每年可产生氧气55万吨,可供近200万人呼吸一年。森林中“空气维生素”负氧离子的含量,最高达每立方厘米8.5万个。

她调节了气候。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无霜期由52天增加到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60毫米。

她庇佑了生物。“布谷,布谷……”清晨一开窗,布谷鸟和昆虫的鸣叫声就扑面而来。如今,塞罕坝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栖息着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植物62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4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9种。

她还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片森林每年可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75万吨以上。对于气候变暖日益严重、高温热浪频繁袭来的世界,这座由中国人的双手长期艰苦营造的绿色长城,弥足珍贵。

“塞罕坝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区位,处于内蒙古高原到华北山地的过渡地带,是多条河流的源头,阻挡北边风沙南侵,对于其南面的京津唐地区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学及生态学专家沈国舫强调,“塞罕坝的这一大片百万亩森林,不仅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而且大量吸收、固定二氧化碳,成为碳汇库,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中国林科院评估结果显示,塞罕坝森林的生态价值,是木材价值的39.5倍;森林生态系统每年产生超百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据测算,塞罕坝森林资源的总价值,目前已经达到约200亿元。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这片绿色,早已向承德伸展。在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的示范带动下,承德市加速推进造林绿化,全市森林面积达336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时的5.8%提升到现在的56.7%,增长了9倍,成为华北最绿的地区。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说:“华北唯一一个不缺水的城市,是承德。承德一年产生水资源量达37.6亿立方米,流向京津的界面出水量达22亿立方米。弘扬塞罕坝精神,对承德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这片绿色,早已向河北铺开。作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家口塞北、承德丰宁千松坝、围场御道口等地大力植树造林,阻挡风沙南下进犯华北。在首都正北方,形成了一道宽约30公里、长约360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构筑起更为牢固的京津冀生态防护林体系。河北省的森林覆盖率,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8%增加到现在的32%,防沙治沙重点区域内的张家口、承德两市,由沙尘暴加强区转变为阻滞区。

塞罕坝的生态,虽然恢复生机,依然非常脆弱。

走在林中、山间,“豆包地”的地质结构,时常清晰呈现在我们眼前:上面是花草树木,下面是薄薄一层黑土,黑土之下,就是石质山地或黄沙。土壤贫瘠,一旦破坏,“豆包”就会“露馅”,生态就会恶化。走在一些植被覆盖的沙丘之上,我们小心翼翼,生怕一脚踩下,就可能毁绿起沙……

草木无言,行走在塞罕坝,这里的一草一木却提醒我们: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们应该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倾力保护绿水青山,筑牢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山水不语,行走在塞罕坝,这里的一山一水却告诉我们:绿水青山是优质的生态产品,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她正如人们理想中的金山银山一样无比贵重,需要更多的关爱和珍惜!

7月下旬,凌晨时分,晨曦微露,七星湖已然聚集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人们共同期待壮观一刻。“出来啦,出来啦!”四点多钟,太阳从东方的青山上微微探出了头,大家欢呼雀跃。一轮红日缓缓上升,明媚光芒洒向大地。

一代接一代的塞罕坝人,造林,护林,营林,爱林,赢得了光明的今天和未来。

为了这绿水青山,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塞罕坝人植绿荒原,有的因公殉职,有的终生残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在高原荒漠营造浩瀚林海,用忠诚和执着凝结出了“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创造了“沙地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奇迹。

*不会忘记,老一辈人筚路蓝缕、伏冰卧雪、可歌可泣的创业历程。

*不会忘记,新一代人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绿色发展的接续传承。

*不会忘记,曾经沧桑的塞罕坝恢复成为“美丽高岭”,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生动范例。

历史的如椽巨笔,为新中国留下了“塞罕坝”这段充满正能量的记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中国绿”。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深绿,浅绿,墨绿,嫩绿,油绿……塞罕坝的绿,诗意盎然,灵动飘逸,让人遐思无限;塞罕坝的绿,生机勃发,活力四射,浸润中华大地。

4、深刻启示

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河北省最北端。一弯深深的绿色镶嵌于此。

她叫塞罕坝。

在中国森林分布图上,相对于全国2亿多公顷的森林面积,这112万亩的人工林似乎有些微不足道。

在中国沙化荒漠化分布图上,地处风沙前缘的这一弯绿色,却显得弥足珍贵。

她,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三代人,55年。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相当于为每3个中国人种下一棵树,创造出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为什么是塞罕坝?

循着绿色的召唤,穿行在她的林海里,从每棵树、每个塞罕坝人身上,我们找到了答案。这就是矢志不渝的拼搏和奉献,对绿色理念的彻悟和坚守,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使命和担当。

绿色奇迹——塞罕坝从一棵树到一片“海”的实践证明,以超乎想象的牺牲和意志苦干实干,荒原可以变绿洲,生态环境一定能实现根本性改善

树,在塞罕坝是最平常的东西,也曾是塞罕坝最稀罕的东西。

从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部驱车向东北方向驶去,进入红松洼自然保护区。在一整片低矮的樟子松林中,远远就能望见一棵落叶松兀自挺立。

20多米高,枝杈密布,主干粗壮,两个人才能合抱起来,树龄已超过200岁。

不知谁悄悄用红布把树干围了起来,树枝上还系着一条条五彩绳,随风飘动。

“这是树神吗?”记者好奇。

“我们叫它功勋树。没有这棵树就没有今天的塞罕坝。”林场党委办公室主任赵云国说。

时间回溯到清朝同治年间,她还是茫茫原始森林中的一棵小树。那时的塞罕坝,物产富饶,牲兽繁育,是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

塞罕坝的命运从那时起遭遇逆转。

清朝晚期,国势渐衰,为弥补国库空虚,同治皇帝宣布开围垦荒。此后,树木被大肆砍伐,原始森林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

塞罕坝展览馆里,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当年的惨境:光秃秃的山丘,狂风肆虐的沙地,难觅活物……

往北是茫茫大漠,往南是京畿重地,这道连南接北的重要生态屏障,轰然倒下了。

大自然的报复如洪水猛兽一般。西伯利亚寒风长驱直入,内蒙古高原流沙大举南进。

北京被几大风沙区包围,来自不同方向的“灌沙”让首都上空常常灰黄一片。如果不堵住这个离得最近的沙源,不扼住这个风口,首都的生态环境将难以为继。

上世纪60年代初,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国家仍咬紧牙关,下定决心建一座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

此时的塞罕坝,荒凉了近半个世纪,自然条件越来越恶劣:年平均气温零下1.3摄氏度,无霜期不到两个月,降水量只有400余毫米。

1958年,当地曾搞了大唤起、阴河等小型林场,不但树没种活,人都快活不下去了,只好匆匆下马。

塞罕坝还能不能种树?种什么树?人们疑虑重重。

1961年,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刘琨临危受命,带着6位专家登上塞罕坝。

10月,本应秋色斑斓,坝上却已刮起遮天蔽日的白毛风。他们先是在亮兵台和石庙子一带石崖下,发现被火烧过的黑黢黢的树根。反复辨认,确定是落叶松。

在凛冽寒风中行进到第三天,不知谁喊了一句:“你们看!”大伙儿的眼睛瞬间都亮了:渺无人烟的荒漠深处,一棵落叶松迎风屹立。

一群人扑上去抱住树,含着眼泪大喊:“塞罕坝能种树,能种出大树。我们要在它周围建起一片大森林、大林海!”

塞罕坝机械林场由此成立。

1962年,369人肩负使命,或坐车,或骑马,或徒步,豪迈上坝。他们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平均年龄不到24岁,127人是刚走出校园的大中专毕业生。

初来乍到,热血青年们干劲十足,两年种下6400亩落叶松。

但没过多久,他们就被当头泼下一瓢瓢冷水:辛辛苦苦种下的幼苗一株株接连夭折,成活率还不到8%。

“那年春节,大雪下了一米多厚,气温零下四十几摄氏度,我们愁眉苦脸地在坝上熬过了除夕夜。”81岁的退休职工张省回忆说。

比气温还低的是创业者的心情。是去还是留?

不服输的塞罕坝人沉下心来,找原因、想对策。

“不是树种的问题。苗木都从东北运过来,长途跋涉后根系大量失水,到了塞罕坝已经蔫了,哪还能种得活?”张省说。

外运不行。塞罕坝人决定白手起家,自己育苗。

“落叶松是阳性树种,幼苗期耐不了高温和阳光直射,以往通常采用遮阴育苗法。这样做产量上去了,但苗木就变得脆弱了,经不了风雪。”当年承担育苗工作的退休职工尹桂芝回忆。

于是,塞罕坝人反其道而行之,首次在高寒地区取得全光育苗成功。

通过早春播种、夏秋管护、冬季雪藏,塞罕坝人育出的幼苗,上面像个矮胖子,苗株短粗,下面又像大胡子,根须发达,透着壮实劲儿。

1964年的春天姗姗来迟,决定塞罕坝命运的关键时刻到了。

林场职工集中在三面环山的马蹄坑,连续大干3天,在516亩荒地上种满了自己精心培育的落叶松幼苗。

这就是让每个塞罕坝人都难以忘怀的马蹄坑大会战。

经过20天焦急和不安的等待,奇迹出现了,96.6%的幼苗开始放叶,奋力而顽强地伸向天空,塞罕坝人在汗水与泪水交织中欢呼雀跃。

5年过去了,绿色不断萌发,希望不断升腾。

十年过去了,60多万亩树木让濯濯童山换了人间。

但上天对塞罕坝人的考验并没有结束。

1977年10月28日,天空阴沉,气温越来越低,雨越下越急,树木很快被厚厚一层冰凌包裹。瞬间,树枝断裂声铺天盖地,撕人肺腑。

那场雨淞灾害中,20万亩林木毁于一旦,十几年心血换来的劳动成果损失惨重。

林场老职工后代闫晓娟说:“妈妈含着泪投入到生产自救,当时坡陡路滑,在往山下拖断木时被大树砸断了左腿,落下了残疾。”

1980年,林场又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12万亩树木旱死。

毁了,从头再来。面对一次次灾难,塞罕坝人没被击垮。

凭着超常的恒心和意志,塞罕坝人仅仅用了20年,就造林96万亩,总量3.2亿多株。

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再次拔地而起,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步伐戛然而止。

2000年,刘琨老人最后一次上坝,望着郁郁葱葱的连片树林,久久不愿离去。

2013年,他走完了90年的人生。按照遗愿,家人把他的骨灰撒在了亮兵台。

亮兵台,清朝康熙皇帝点将阅兵之处。今天,人们登临于此,看到的是一棵棵笔直的落叶松如一个个绿色卫士,守护着绿色疆土。

退休后的张省每次上坝一定要去亮兵台。那里有他种下的树,有他对故人无尽的思念。

三代人的青春和岁月,还清百年间历史欠下的生态账。

从亮兵台一路向西,落叶松林逐步过渡到樟子松林,高度明显矮了一截。

在林场最西部的三道河口分场,记者遇到了王建峰。

王建峰1991年到林场工作时,塞罕坝已完成大规模造林,一片绿色海洋。但没想到,他要去工作的三道河口却还是海洋中的孤岛,举目望去,沙丘连片。

“那时候没电、没路,也没多少人,进进出出都靠一匹白兔马,最难的是种不活树。”王建峰说。

“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在这块塞罕坝沙化最严重的区域,从落叶松到沙棘,再到柠条、黄柳,能种的都试了一遍,但种什么死什么。

塞罕坝通常采用裸根苗造林,但到了这里的沙地,裸根苗吸收不到水分。

王建峰又尝试用盐水浸根。他想,人渴了要喝水,树渴了也要吸水。这一大胆的设想依然以失败告终。

反复试验,他们终于找到办法:把在陆地上培育两年的幼苗,移植到容器桶内再培育两年。取掉容器桶进行栽植,既能保水,也能吸水。

三道河口终于开始由黄变绿。

时间走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启新的征程。

塞罕坝的绿色攻坚,也向着更强的堡垒进发。

那就是最后近9万亩石质荒山。

“这些地方大多岩石裸露,土层只有几厘米,最大坡度达到46度,好比在青石板上种树。”林场林业科科长李永东说。

在这里种一亩树,成本至少要1200元,而国家补贴只有500元,种得越多搭进去的就越多。

更何况,当时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八成,最后这一小块硬骨头,还有没有必要啃?值不值得啃?

塞罕坝人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宣战。

“党*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林场场长刘海莹说:“哪能只想着眼前值不值呢?”

认识坚定了,但行动起来却千难万难。

第一次上石质荒山,林场职工范冬冬看着寸草不生的山坡,心里直发怵:“怎么上得去啊?”

手脚并用爬了上去,第一项工作就是挖坑。按照整地技术规范,需要在山上挖出长和宽各70厘米、深40厘米的坑,一亩地要挖55个。

坑虽不大,可薄薄的土层下全是石头,挖变成了凿。拿起钢钎、尖镐,叮叮当当凿了没多大一会儿,双手就起了血泡。“当时北京市一所高中的学生来体验生活,几十名学生半天也没凿出一个坑来。”李永东说。

但最难的还不是凿坑,而是搬运苗木上山。坡度陡,机械无法作业,只能靠骡子驮或人背。一株容器苗樟子松浇足水后足有七八斤重,坡陡地滑,骡子扑扑腾腾爬两步,就累得呼哧带喘。“它们有时也给你甩脸色,闹不好就罢工。”范冬冬说。

骡子上不去的地方,就只能靠人背着树苗往上爬。常年背苗子的人,后背往往都有麻袋和绳子深深勒过留下的疤痕。

苦心人,天不负!塞罕坝人硬是啃下7.5万亩硬骨头,全部实现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

“剩下的1.4万亩,2018年将全面完成。”林场副场长张向忠说,那时,塞罕坝将完成全部荒山造林,实现森林覆盖率86%的饱和值,让绿色遍布塞罕坝的每一个角落。

“塞罕坝处于森林、草原和沙漠过渡地带,三种生态景观历史上互有进退,是全国造林条件最艰苦的地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森林培育专家沈国舫感叹。

但塞罕坝交出的成绩单却令人惊讶: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达到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全国森林平均水平的1.58倍,世界森林平均水平的1.23倍。

塞罕坝人用行动证明,再难,树,都能一棵棵种出来;再难,绿色奇迹,都能一步步干出来。

5、成功经验

塞罕坝林场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三个坚持”:

坚持理念先行。塞罕坝林场的实践,是将荒原沙地变为绿水青山、再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典型,是对*总书记“两山论”的生动诠释,体现了保护与发展的和谐统一,对确立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坚持尊重规律。塞罕坝林场的摸索实践,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具体体现,是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具体实践,对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进一步突出尊重自然理念、提高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坚持久久为功。面对异常艰苦的条件,塞罕坝林场三代员工不怨天尤人,他们无私奉献、接力传承,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创业史。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这种“一茬接着一茬干”的精神,只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总书记提出的“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的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6、地理环境

位置

河北塞罕坝*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接处,地理坐标为:北纬42°22′-42°31′,东经116°53′-117°31′。

地质

河北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地质上属于内蒙古台背斜。其褶皱以宝元栈向斜为主,断裂带以北西向与北东向断裂交叉并生为特点。

地貌

河北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地貌上界于两个一级单元即(内蒙古)熔岩高原和(冀北)山地之间,主要是高原台地。作为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本区一直处于缓慢的上升阶段,上升趋势仍未停止。

本区的地形地貌组合为高原-波状丘陵-漫滩-接坝山地。地形大体上可分为如下两种类型:

熔岩高原丘陵地形:分布于自然保护区的东部和东北部,由第三纪汉诺坝组玄武岩流盖层所覆盖,构成了表面地势呈波丘状的熔岩台地,台地顶端较平缓,地表坡度一般在15°以下,基岩裸露很少,台面上多覆盖着薄层残积亚沙土。

熔岩高原丘陵平原:分布于自然保护区的西部和北部,本地形属堆积地形,主要由冲积的砂、砂砾和亚沙土组成;地势比较平坦;河曲十分发育,嵌入冲积层2-3m;河漫滩大面积沼泽化,在河流两岸有阶地断续出现。

气候

河北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漫长,低温寒冷;春季错后,干燥多风;夏季不明显,光照强烈;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偏少;风多风大,蒸发潜量大于降水量;大风、沙暴、干旱、霜冻等灾害性天气比较多。

根据林场气象站1960-2002年的观测,本区年均气温-1.5℃,极端最高气温33.4℃,极端最低气温-43.3℃;一年中冬季最长,计230-240天,约占全年的2/3,春秋时间短,合计130天左右,本区无夏天。

本区日平均气温≥0℃的年积温为2072.8℃,≥5℃的年积温为1930.7℃,≥10℃的年积温为1631.1℃。年平均日照2367.8h,日照率为58%。

本区的降水以降雨为主,降雪为辅,年均降水量452.6mm,最大年降水量636.0mm,最小年降水量258.0mm,年均降水日数134天。

本区初雪日为8月28日-10月21日,终雪日为翌年的4月12日-6月18日,年均降雪期为226天;当年初积雪日为9月6日-11月5日,终积雪日为4月26日-5月15日,年均积雪天数220天。

本区年均蒸发潜量为1339.2mm,年均相对湿度为68.0%。

本区终霜期为5月27日-7月27日,初霜期为7月1日-9月9日。地表约在10月中下旬冻结,解冻期约在4月中下旬,冻结期为180天左右;11月至翌年3月平均地温在-8℃以下,最大冻土深度(1991-2002)3575px。

多风是本区气候的特点之一,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68天,最多年份达119天(1966年),最少年份41天(1961年)。

水文

本区水文地质的特征是:基岩裂隙水及第四纪松散物中的潜水相当发育;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地下水补给模数大于104m³/km²。

本区玄武岩地层有广泛的裂隙水,裂隙水埋藏深度一般在120m以上;在第四纪覆盖物较厚的地区也有一定量的潜水,埋藏深度5-25m不等。单井最大涌水量25-250m3/d。本区地下水矿化度一般为0.5-1g/L,个别地区<0.3g/L或0.3-0.5g/L。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2-、-Ca++、-Mg++型及-HCO3-、-SO42-、-Na+、-Ca++型。硬度一般小于10.8德国度,pH值7-8。

自然保护区有沼泽地和滩地约1326.7hm,大部分沼泽地地上积水10-15cm(滩地可季节性积水)。泡淖积水最深500cm。沼泽地与滩地地表蓄水约为500-600万m

本区内陆河岔较多,多数水源补充入就近的沼泽或滩地。本区的泉水直接输入沼泽湿地,就地循环,只有一部分汇入地表河流流出区外。

本区东部为阴河支流的源头,区内汇水面积约为15km,数条小支流汇合后形成阴河上游,汇水流量0.05m/s,折合180m/h;全年向阴河注入64.80万m的水。

阴河是辽河的源头积水区,经赤峰汇入老哈河,后与西拉木伦河会合,流经通辽注入西辽河,与东辽河汇合形成辽河后再注入辽东湾。

本区中北部为吐力根河的上游,有六条支流汇入吐力根河,区内汇水面积约75km,汇水流量0.16m/s,折合576m/h;每年向吐力根河注入约207.36万m的水。

撅尾巴河源头自然保护区东南部一带是撅尾巴河的发源地,区内汇水面积约为22km,汇水流量0.10m/s,折合360m/h;全年向撅尾巴河输入129.60万m的水。

吐力根河、撅尾巴河均为滦河上游小滦河和伊逊河的源头,汇入滦河后注入渤海湾。

7、区域范围

2013年,河北塞罕坝*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0029.8公顷,其中:核心区7213.31公顷,占36.01%;缓冲区6083.89公顷,占30.37%;实验区6732.60公顷,占33.62%。

东以阴河林场的三道沟起,经亮兵台至北曼甸林场的石庙子为界;南从阴河林场的三道沟起,向西经千层板林场的头道沟、南沿子窑、羊场,三道河口林场的羊肠河、果园至西路口,以与御道口牧场草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北区界为界;西北面从三道河口西路口起,经三道河口、二道河口、千层板的南沿子窑、北曼甸的四道沟与石庙子止,与内蒙古多伦县、克什克腾旗接壤的吐里根河和县(旗)界为界。

8、保护目标

保护对象

河北塞罕坝*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原交错带生态系统,滦河、辽河水源地,黑鹳、金雕等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

①保护区植被划分为7个植被类型25个群系。天然针叶林以华北落叶松和云杉为主、针阔叶混交林以落叶松、白桦、云杉、山杨为主、天然次生林以白桦、山杨为主和天然灌木林,占保护区森林总面积的80%。

②保护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和草甸植被。最有代表性的草甸植被是由苔草属植物大穗苔草组成的群系。保护区的草原与草甸植被五彩缤纷。“绿草悠悠齐腰深,繁星点点花似锦”。保护区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花卉有200多种;以禾本科植物为主的群系代表了草原植被的特征。而五花草甸和五花草塘是野生花卉的王国。

③本区共有维管束植物618种、312属,是河北省高寒地带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富集中心。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分别刺五加、蒙古黄芪、野大豆和沙芦草,另外,本区有特有植物3种、1变种,分别是光萼山楂、黄花胭脂花、常柱多裂叶荆芥和围场茶藨子。

④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内有大型真菌24科60种。

⑤5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在清代就是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核心区域之一,由于保护区地处蒙新、东北、华北三大动物区系的交汇处,野生动物种群庞大,种类繁多。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其中鸟类39种,兽类7种,鱼类1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5种,即黑鹳、金雕、白头鹤、大鸨、豹;国家二类保护动物42种,名称如下:大天鹅、小天鹅、鸳鸯、鸢、苍鹰、雀鹰、松雀鹰、普通鵟、大鵟、毛脚鵟、草原雕、乌雕、秃鹫、兀鹫、白尾鹞、白腹鹞、鹊鹞、矛隼、燕隼、红脚隼、红隼、灰背隼、游隼、黄爪隼、黑琴鸡、勺鸡、灰鹤、白枕鹤、蓑羽鹤、雕鸮、长耳鸮、短耳鸮、领角鸮、红角鸮、棕纹小鸮、马鹿、猞猁、兔狲、水獭、黄羊、青羊、细鳞鱼等。

国家重点保护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183种,占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的70.11%,代表种有中华大蟾蜍、无斑雨蛙、青蛙、中国林蛙、达乌尔猬、红点锦蛇、鸿雁、赤麻鸭、豆雁、翘鼻麻鸭、绿翅鸭、罗纹鸭、绿头鸭、斑嘴鸭、白眉鸭、石鸡、斑翅山鸭、环颈雉、黑水鸭、凤头麦鸡、灰头麦鸡、四声杜鹃、大杜鹃、中杜鹃、黑枕绿啄木鸟、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楔尾伯劳、黑枕黄鹂、普通翠鸟、戴胜、凤头百灵、云雀、家燕、金腰燕、太平鸟、灰喜鹊、大山雀、树麻雀、燕雀、金翅雀、白腰朱顶鹤、朱雀、刺猬、蝙蝠、草兔、花鼠、豹猫、赤狐、黄鼬、艾鼬、野猪、狗獾、猪獾、狍等。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种46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种21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种107种。

植物

截至2013年,保护区有自生维管植物81科、312属、618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10属、16种;裸子植物2科、4属、10种;被子植物73科、298属、592种,其中双子叶植物64科、233属、459种,单子叶植物9科、65属、116种。

动物

从保护区鸟类组成看,以雀形目种类最多,计114种,占50.22%;隼形目22种,占9.69%;鸻形目18种,占7.92%;雁形目16种,占7.04%;鹤形目9种,占4.41%;鴷形目7种,占3.08%;鸮形目、鹳形目、鸡形目各6种,分别占2.64%;鹃形目5种,占2.20%;鸽形目、佛法僧目、鸥形目各4种,分别占1.76%;鸊鷉目、雨燕目各2种,分别占0.88%;鹈形目、夜鹰目各1种,分别占0.44%。猛禽种类占比例较高是本保护区的一大特色。鹳形目和雁形目种类较多则显示本区湿地较多。


保护区动物

就鸟类的居留型而言,以夏候鸟居多,计116种,占鸟类总种数的51.10%;旅鸟67种,占29.52%;留鸟34种,占14.98%;冬候鸟10种,占4.41%。

就生态习性而言,森林鸟类146种,占总种数的64.41%;沼泽水域鸟类96种,占42.37%;灌丛鸟类79种,占34.75%;旷野草原鸟类54种,占23.73%。

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115种,占50.85%;肉食性鸟类100种,占44.07%;植食性鸟类12种,占5.08%

塞罕坝自然保护区有兽类5目12科26种。从种类数量看,食肉目最多,计12种,占总种数的46.15%;啮齿目次之,计7种,占26.92%;偶蹄目5种,占20.83%;食虫目、兔形目各1种。

塞罕坝自然保护区有昆虫12目114科660种。其中鳞翅目37科323种;鞘翅目15科120种;半翅目19科77种;膜翅目17科51种;同翅目13科45种;双翅目3科17种;直翅目4科12种;脉翅目2科5种、蜚蠊目2科4种、螳螂目1科4种。(数据统计时间为2013年)

9、保护措施

2002年经河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河北塞罕坝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属国家公益性正处级事业单位。2007年4月批准为*自然保护区后,省编办批准河北塞罕坝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更名为河北塞罕坝*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管理局实行三级行政管理体系,即管理局、管理站、管护点。局一级设核算。管理局下设办公室、保护科、科研科、计财科、**。设置6个管理站、2个定位站、12个管护点、2个检查站和2个哨卡。现管理局人员编制为57人。

塞罕坝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以项目为载体,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争取国家资金3000多万元,建设了管理局综合楼、6个管理站、11个管护点、3座了望塔、7个检查站,并配备了必要的设备,提升了保护区保护、管理的综合能力。

10、开发利用

旅游景区

七星湖是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新开发的重点旅游景点,位于塞罕坝林场以北三公里处,环抱于青山、绿树和碧水之中。原是七个小湖,远远望去,有如天上北斗七星降落人间,七星湖因此而得名。


保护区风光

水面面积300亩,水面平静如镜,清澈见底,又名为如意湖,或名泰逢湖。这里的北边就是当年康熙平定葛尔丹*的十二座联营。影视剧《新月格格》曾在此拍摄外景。

坐落于北曼甸管理区石庙子景区。石庙由13块削磨见方的石头砌成,座北朝南,高1.96米,面宽1.21米,进深1米。庙内一尊坐佛像,身披红色袈裟,两小童侍立左右,均是满族官服装束。庙门两旁,镂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是:“清得道千秋不朽”,下联是:“塞北佛万古流芳”,圆拱门上横批是:“英灵千古”。

位于公园海拔1780米的东坝梁上,占地30亩,距公园入口处仅8公里。景区内有塞罕塔、塞北灵验佛、跑马场、射击场、民族歌舞表演等旅游娱乐项目。塞罕塔塔座高4米,塔身高42.8米,跨度21米,七层八角,仿古建筑。塔内设步行梯和电梯,能同时容纳100人参观游览。

界河是河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河,此河名“吐力根河”,是蒙语,意为弯曲狭窄。河道蜿蜒曲折,水流潺潺,清澈见底,象一条银色的玉带,飘落在塞外森林草原之中。引滦入津工程完工后,时任水利部长的钱正英女士曾到此考察,把界河当成滦河发源的主要河流之一,因此得名“滦河源头”。

科研监测

干燥花资源及其加工利用技术研究

金莲花资源分布现状及退化原因调查

二色补血草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河北大黄人工栽培试验研究

蓝刺头人工栽培试验研究

常绿草本白婆婆纳人工栽培试验研究

柳穿鱼播种育苗与栽培试验研究

樟子松育苗与造林技术研究

桦木原植物花粉的加工利用研究

唐菖蒲栽培与切花生产试验研究

松杉花粉破壁技术研究

塞罕坝野生花卉资源调查及其引种驯化

塞罕坝阳坡半阳坡造林树种选择与造林技术探索

野生干花基地建设

二色补血草(干枝梅)新品种的研究

沙地柏治沙研究

塞罕坝国有林区森林生态恢复机理的研究

常规性科研与经常性监测工作由自然保护区为主承担。专题性科研由自然保护区牵头主持,邀请区外有关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研究人员参加。

11、保护价值

河北塞罕坝*自然保护区是塞罕坝区域天然植被的集中分布区,区内天然植被群落保护完好,森林草甸植被和湿地沼泽基本处于原生状态,集中了塞罕坝地区特殊、稀有的野生生物物种,是塞罕坝地区各种原生性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物地理区系交错带最典型的区域,是塞罕坝地区的一个生物基因库,也是河北省最有生态资源保护价值的保护区之一。

12、所获奖项

2017年12月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河北塞罕坝林场被授予“地球卫士奖”。“地球卫士奖”是联合国系统最具影响力的环境奖项,创立于2004年,每年评选一次,由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给在环境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

2017年8月,*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上一篇:爱子的姐姐敏子

下一篇:民国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