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借贷便利
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LendingFacility,MLF)。201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LendingFacility,MLF)。中期借贷便利是*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采取质押方式发放,并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中文名:中期借贷便利
外文名:Medium-termLendingFacility
作用:货币政策工具
创立时间:2014年9月
创立机构:中国人民银行
1、简介
中期借贷便利
中期借贷便利是*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采取质押方式发放,并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2、主要内容
中国央行2014年11月6日表示,2014年9月创设了中期借贷便利(MLF),并于9、10两月通过该工具向银行体系投放总计7695亿基础货币。此外央行还证实通过抵押补充贷款工具(PSL)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提供长期资金。此前媒体曾多次报道央行创设新工具释放流动性,但对工具类型却众说纷纭,今日谜底终于揭晓。
3、市场操作
央行还证实,2014年9月和10月,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向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大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分别投放基础货币5000亿元和2695亿元,期限均为3个月,利率为3.5%,在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引导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增长。
4、主要作用
央行称,"总体看,在外汇占款渠道投放基础货币出现阶段性放缓的情况下,中期借贷便利起到了补充流动性缺口的作用,有利于保持中性适度的流动性水平。"
5、市场解读
中期借贷便利MLF是一个新的创举,印证了市场关于中期信贷融资工具的猜测。
与常备借贷便利(SLF)相比,区别并没有明确,只不过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更能稳定大家的预期。创设中期借贷便利既能满足当前央行稳定利率的要求又不直接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这是个两全的办法。
中期借贷便利体现了我们货币政策基本方针的调整,即有保有压,定向调控,调整结构,而且是预调、微调。
6、续作
2015年1月13日,有消息称2800亿元到期MLF得到续作,此次央行针对到期资金的继续投放操作,主要是“一对一”面向中信、浦发等股份制银行,总量约在2800亿元人民币。
7、利率变动
央行首次上调MLF利率
央行
2017年1月24日下午,央行官方微博发布,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结合近期MLF到期情况,人民银行对22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455亿元,其中6个月1385亿元、1年期107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95%、3.1%,较上期上升10BP。
此次上调是MLF操作历史上的首次上调利率。
从MLF操作利率的历史调整情况来看,2016年1月19日,央行将3个月和1年期利率下调至2.75%、3.25%,1月21日将6个月期下调至3%,2月19日再次将6个月和1年期分别下调至2.85%、3%。此后,利率保持不变,直至2017年1月24日。
这也等同于自2011年7月以来央行首次“加息”。
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共上调5次,每次上调25个基点。2010年10月20日、2010年12月26日、2011年2月9日、2011年4月6日、2011年7月7日分别将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至2.50%、2.75%、3.00%、3.25%、3.50%。此后,2012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基准利率进入下行通道,直至2016年10月24日最后一次降息。
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上行10个基点
2017年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逆回购操作800亿元,并对17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3030亿元,共计3830亿元。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均上行10个基点。
2017年3月16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分别开展了200亿元的7天期、200亿元的14天期和400亿元的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上行10个基点分别至2.45%、2.6%和2.75%。
此外,央行对17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计3030亿元,包括1135亿元6个月期和1895亿元1年期,操作利率分别为3.05%和3.20%,均较前次上行10个基点。
2017年3月16日,财政部、央行招标3个月期600亿元*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中标利率为4.20%,较上次大幅上涨125个基点。
自1月底、2月初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央行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上行10个基点之后,3月16日央行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再次上行10个基点,市场此前也有这样的预期。央行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央行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是通过央行招标、交易对手投标产生的,此次中标利率上行是市场化招投标的结果。该负责人同时强调,中标利率上行并不是加息。
央行小幅上调货币工具利率
时隔9个月,央行再次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北京时间2017年12月14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后,央行在当天开展的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均小幅上调5个基点。
回顾2017年3月美联储加息时,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曾提升10个基点。而此次5个基点的调升幅度低于市场预期,再加上MLF超量投放,缓释了对市场的冲击。2017年12月14日,货币市场利率趋稳,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803收涨0.24%。
得一提的是,央行2017年12月14日在上调货币政策工具利率的同时,加大了中长期资金的投放力度。在2017年12月6日续作1880亿元MLF的基础上,14日央行再开展2880亿元1年期MLF操作,对冲本周六到期的1870亿元1年期MLF后,加量投放1010亿元中长期流动性,显著高于11月份80亿元的增量。
央行首次置换MLF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
1、此次通过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将如何操作?
答:此次对部分金融机构降准以及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操作,主要涉及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这几类银行目前存款准备金率的基准档次为相对较高的17%或15%,借用MLF的机构也都在这几类银行之中。其他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在较低水平的金融机构不在此次操作范围。具体操作分两步:第一步,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上述几类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第二步,在降准当日,持有未到期MLF的银行,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降准释放的资金略多于需要偿还的MLF。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2、此次通过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当前,我国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可以通过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同时适当释放增量资金。具体来看:一是可以增加长期资金供应,银行资金成本将有所降低。置换MLF使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人民银行将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上述要求将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
3、降准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
答: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的小部分资金则与4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中性。同时,还要看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仍需保持相对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上一篇:贷款审批要素
下一篇: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