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棱飘拂草
根状茎不发达,须根多。秆密丛生,高(8-)18-50(-60)厘米,四棱形,平滑,基部具少数叶鞘,叶鞘顶端斜截,具棕色膜质边,无叶片;无苞片。小穗单生秆顶,卵形或椭圆形,长0.5-1厘米,宽3-6毫米,多花。鳞片密螺旋状排列,膜质,长圆形,先端圆,长3.5-5毫米,淡棕黄色,近扁平,多脉,中间3脉较粗;雄蕊3,花药线形,长1.2-1.5毫米;花柱长而扁平,具疏缘毛,柱头2-3。小坚果窄长圆形,双凸状,淡棕色,长2.5毫米,柄较长,有明显六角形网纹。花果期9-10月。
中文学名:四棱飘拂草
拉丁学名:FimbristylistetragonaR.Br.
拼音:silengpiaofucao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莎草目
科:莎草科
属:飘拂草属
1、形态特征
株:根状茎不发达,须根多。
茎:秆密丛生,高(8-)18-50(-60)厘米,四棱形,平滑,基部具少数叶鞘,叶鞘顶端斜截,具棕色膜质边,无叶片;无苞片。
花:小穗单生秆顶,卵形或椭圆形,长0.5-1厘米,宽3-6毫米,多花。鳞片密螺旋状排列,膜质,长圆形,先端圆,长3.5-5毫米,淡棕黄色,近扁平,多脉,中间3脉较粗;雄蕊3,花药线形,长1.2-1.5毫米;花柱长而扁平,具疏缘毛,柱头2-3。
果:小坚果窄长圆形,双凸状,淡棕色,长2.5毫米,柄较长,有明显六角形网纹。
根状茎不发达,须根多。秆密丛生,高(8-)18-50(-60)厘米,四棱形,平滑,基部具少数叶鞘,叶鞘顶端斜截,具棕色膜质边,无叶片;无苞片。小穗单生秆顶,卵形或椭圆形,长0.5-1厘米,宽3-6毫米,多花。鳞片密螺旋状排列,膜质,长圆形,先端圆,长3.5-5毫米,淡棕黄色,近扁平,多脉,中间3脉较粗;雄蕊3,花药线形,长1.2-1.5毫米;花柱长而扁平,具疏缘毛,柱头2-3。小坚果窄长圆形,双凸状,淡棕色,长2.5毫米,柄较长,有明显六角形网纹。花果期9-10月。
2、产地分布
分布:越南、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印度、马来西亚及澳大利亚
产地:*、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及广西
生境:多生于沼泽地
3、分类文献
FimbristylistetragonaR.Br.Prodr.(1810)226;C.B.ClarkeinJourn.Linn.Soc.Bot.XXXVI(1903)246;DunnetTutch.Fl.Kwangt.&Hongk.inKewBull.Add.Ser.X(1912)299;侯宽昭等,广州植物志(1956)752——FimbristyliscylindrocarpaKunth,Enum.Pl.II(1837)222;HanceinJourn.Linn.Soc.Bot.XIII(1873),13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