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县
合江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渝黔结合部,长江、赤水河交汇处,是长江出川的第一港。距成都313公里,重庆243公里,泸州57公里,习水80公里,赤水56公里。始建于西汉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距今2100多年,是长江上游置县最早的三个县之一,有少岷、符阳、荔乡之称。幅员面积2422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284个行政村、37个社区,总人口87.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24‰,农业人口75.5万人,耕地面积56.8万亩,县城人口超过12万,县城区面积6平方公里。
中文名:合江县
外文名:HejiangXian
别称:合江
所属地区:中国四川
建立时间:西汉元鼎二年(前115年)设符县
面积:2421.9平方公里
人口:84万
地理位置:四川盆地南缘,长江与赤
地方特产:罐头、冷冻分割肉、清水笋、肠衣、猪鬃、白厂丝、竹筷、荔枝邮编区码646200
电话区号:0830
1、简介
合江县
2、历史沿革
西汉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置符县,隶犍为郡,治安乐水会,即今合江镇南关地段。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隶属益州部犍为郡。
新朝(公元9-24年),王莽改符县为符信县,隶属庸部西顺郡。
东汉光武帝(公元25-26年),刘秀改符信县为符节县,隶属益州犍为郡,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符节隶属益州江阳郡。
西晋武帝泰始年间(公元265-274年)复名符县,隶属益州江阳郡。
成汉时期(303-347年),符县隶属益州江阳郡。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后,符县改名安乐县,隶益州东江阳郡。
南朝宋(420-479年)时,撤销安乐县。南朝齐(480-502年),复置安乐县,置安乐戍,大同(535-545年)中,改东江阳郡为泸州,下辖江阳一郡,安乐戍隶属泸州江阳郡。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撤销安乐戍,改置合江县,隶属泸州江阳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合江隶属泸州。大业三年(607年),改泸州为泸川郡,合江隶属泸川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泸川郡为泸州,合江隶属泸州。唐初,县治迁今白沙镇。贞观元年(627年),全国分为十道,合江隶属剑南道泸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泸州为郡,泸州改为泸川郡,合江隶属泸川郡。至德二年(757年),分剑南道为东、西两川,合江隶属剑南道东川郡。乾元元年(758年),泸川郡又改为泸州,合江隶属剑南道东川泸州。元和十二年(817年),县治迁回旧址,今合江镇南关地段。
五代十国时期,合江仍属剑南道泸州。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在剑南道东、西两川之地置西川路,合江隶西川路泸州。咸平四年(1001年),今四川地区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四路,合江隶属梓州路泸州。大观三年(1109年),县境建纯州,辖安溪县、九支县;并在县境东南部建滋州,置承流、仁怀两县。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合江隶属潼川府路泸州。宣和三年(1121年)撤销九支县、安溪县和纯州。安溪县改为安溪寨,九支县改为九支城;废滋州为武都城,以仁怀为堡,承流并入仁怀。
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改泸州为江安州,合江隶属潼川府路江安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合江隶属陕西、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县治迁神臂江南济民市(今三桥乡长江村黄氏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泸州改隶重庆路,合江隶属四川南道宣慰司重庆路泸州。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合江隶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西蜀四川南道(肃政)廉访司重庆路泸州,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占领四川,合江隶属大夏泸州军民府。
明洪武四年(1371年)七月,合江隶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泸州直隶州。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合江隶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泸州直隶州,县治于洪武初迁旧城。
清康熙元年(1622年),合江隶属四川省泸州直隶州。嘉庆七年(1802年),合江隶属四川省南永宁道泸州直隶州。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川南永宁道改为下川南道,合江隶属四川省下川南道泸州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9月,撤销道,合江隶属四川省泸州。民国2年2月,恢复道制,3月改府州厅为县,合江隶属四川省下川南道。民国3年6月,下川南道改名永宁道,合江隶属永宁道。民国18年10月,撤销道,合江隶属四川省。
民国24年6月,四川省划为18个行政督察区,合江隶属四川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50年1月,*人民*设置西南行政区和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行署区,合江隶属西南区川南人民行政公署泸县专区。1952年1月,泸县专员公署迁隆昌县城,更名为隆昌专区,合江隶属川南行政公署隆昌专区。1952年9月,撤销四个行署区,合并成四川省,合江隶属隆昌专区。1953年1月12日,隆昌专员公署迁回泸州市,更名为泸州专员公署,合江隶属四川省泸州专区。1960年7月,泸州专区并入宜宾专区,合江隶属四川省宜宾专区。1968年9月,宜宾专区改称宜宾地区,合江隶属四川省宜宾地区。1983年6月,设省辖泸州市,合江隶属四川省泸州市。
3、行政区划
合江区划
4、地理位置
合江县位于四川省南部,介于东经105°32′至106°28′、北纬28°27′至29°01′之间,幅员面积2414平方公里。东部、北部与重庆市江津市、永川市接壤;南连贵州省赤水市、习水县,西邻泸县、纳溪区、江阳区;西南角接叙永县。县城合江镇位于赤水河与长江交汇的三角地带,距离泸州市48公里。
5、气候特征
合江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物产丰富,荔枝、青果、柚子并称合江三绝,晚熟荔枝和青果产量占全川的90%以上,2007年荣获“中国荔枝之乡”称号,同时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生猪调出百强县”。全县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汉文化、夜郎古道文化积淀丰富,已出土的汉画像石棺占全国已出土的四分之一。有*森林公园、国家AAA级风景区—佛宝森林公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尧坝古镇、四川十大古镇—佛宝古镇;全县森林覆盖率46.5%,有原始森林60万亩,是地球同纬度、低海拔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6、交通状况
2011年,全县全社会货运量1059.81万吨,增长-8.9%,货物周转量151081万吨公里,增长27%;客运量2471.6万人,增长-11.8%,客运周转量79301万人公里,增长4.2%。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2112.3公里。宜泸渝高速公路完成路基工程的80%,波司登大桥正在进行拱肋吊装,康博大桥进入主梁施工阶段,成自泸赤高速公路进展顺利。合江—先市沿江路、赤水河大桥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建成投入使用。
7、自然资源
水资源
合江县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943279万立方米。其中:长江、赤水河、习水河等过境总量为27742030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99.3%。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73173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0.6%。长江在焦滩乡大岸溪入县境,入境点海拔高程216.4米,在望龙镇高洞溪出境,出境海拔高程203.00米。合江县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8076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0.1%。人均占有量从1985年的2180.8立方米下降到2005年的2019.8立方米。
矿产资源
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主要有天然气、页岩、沙岩、卵石和河沙,至2005年底,合江境内共有天然气井182口,年产量两亿方。
森林资源
2008年造林面积4000公顷,森林活立木蓄积84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1.2%。杂竹蓄积200万吨,楠竹2,050万株。
动物资源
兽类(含两栖类爬行动物)主要有:草豹、马耳狗、猕猴等40余种;禽(鸟)类主要有:金鸡、黑鹳(青庄)等70余种;蛇类主要有:乌梢蛇、碎蛇等20余种;水产类主要有:黄鳝、鱼鳅、蚌壳、螺蛳、螃蟹、鲤鱼、鲫鱼、鲟鱼、鳗鱼等30余种。
中药材资源
中药材资源有丁香、广香、木香、橙香、茴香、藤香、藿香、黄柏、杜仲、当归、大黄、枳壳、五味子、虫蜋、广藿香上100种。
8、经济状况
合江县
经济结构不断改善
2011年,在全县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4.6:40.9:34.5调整为24.2:43.7:32.1,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6%、66.1%、28.3%,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9.6个百分点、4.1个百分点。工业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县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6%,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5%,直接拉动GDP增长9.3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发展加快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67.8亿元,增长17.6%,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2.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3.6%,拉动GDP增长10.7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平稳
2011年,农林牧渔总产值完成44.04亿元,增长3.5%;实现增加值26.34亿元,增长3.3%。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13.35亿元、1.00亿元、10.44亿元、1.10亿元、0.45亿元,分别增长2.5%、9.8%、4.2%、0.1%、5.3%。
新农村建设进度加快
围绕“做强特色产业、共建美好家园”这一主题,按照集中成片推进原则,在三江省级示范片成片定植荔枝5.4万亩、真龙柚8020亩,种植林下蔬菜5.66万亩;新改建山坪塘202口、渠系100公里;新建公路293公里、硬化153公里;高标准规划建设村民聚居点17个。合江镇龙潭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顺利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成为省市示范片建设样板。九支、二里市级示范片当年任务超额完成。在示范片带动下,全县种植荔枝13.2万亩,真龙柚3.5万亩,优质竹60万亩,新建聚居点40个。通乡公路全面硬化,建成通村公路1340公里,实现公路村村通,村通水泥路率达63%。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典型县、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县等称号,合江荔枝入选北京奥运并获“中华名果”称号,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过五年的努力,以荔枝为*的特色产业优势更加明显,农业产业逐步实现由分散发展到成片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不断加快。
全县农机总动力26.5万千瓦,增长22.1%。农用排灌机械达到3.44万千瓦,机电灌溉面积19620公顷。农机总值达到15732万元,增长27.6%。
工业经济形势良好
2011年,工业经济发展形势较好,工业总量不断增加,呈现快速回升态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3.01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4.01亿元,同比增长26.4%。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81.36亿元,增长77.7%;实现利税6.90亿元,增长70.1%;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总额4.07亿元,增长83.3%。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除塑料制品、鲜冻猪肉外,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家具、洗煤、人造板等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园区发展初具规模
按照“科学负债、适度负债”的理念,筹资8.3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五大“园中园”稳步推进。园区建成区面积达5.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93家,完成投资100亿元,被列为全省“1525”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占地200亩、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主体完成,重庆中小企业创业园初具规模。佛荫·大桥、九支·车辋、虎头状元桥、榕山金桂等乡镇工业小区竞相发展。临港工业园区正在成为川渝黔结合部发展前景最好、最具吸引力的园区之一。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县建筑业总产值30.83亿元,增长27%;增加值4.49亿元,增长4.9%。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697.2万元,增长90.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5.9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5%。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扩大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7.03亿元,增长21.2%。工业技改投入拉动投资的增长,全年完成技改投资36.74亿元,同比增长61.92%,拉动投资增长23.2个百分点。工业性投资成为投资的主体,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5亿元,同比增长25.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6.3%。
国内贸易
201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31亿元,同比增长18.2%。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29亿元,乡村零售额14.01亿元,分别增长19.2%和16.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3.61亿元,增长17.7%;住宿餐饮业8.7亿元,增长19.9%。
对外贸易
2011年,全县外贸进出口额为692万美元,同比下降1.6%。其中:出口166万美元,下降72.8%。全年新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69项,引进外资实际到位资金153万美元,引进国内省际间到位资金74.3亿元,引进省内市州间到位资金30.14亿元。
9、社会事业
教育
全县有小学89所(含民办学校),在校学生70126人,专任教师2363人;初中23所,在校学生32321人,专任教师1415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11891人,专任教师672人;职业高中3所,在校学生34519人,专任教师133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85人,专任教师15人;幼儿园51所,在校学生33066人,专任教师5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普高升学率达95.35%。
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普九”债务全面化解,建成川南第一家民办职业高校—三河职业学院。
文化
全县共有文化事业机构数6个。2011年,新增广播电视光纤用户6666户,全县光纤用户74571户,其中:农村光纤用户达40667户。全县数字电视用户达5215户,广播覆盖率达97.86%,电视覆盖率达99.12%,有线电视入户率26.6%。剧团、剧场出演场次197场,观众达2.96万人次。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达8.6万册。
卫生
全县医院、卫生院数38个,拥有床位总数2284张;卫生技术人员150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38人。产妇住院分娩比例为99.11%,比上年提高了0.78个百分点;新生儿死亡率5.78‰,比上年上升0.098个百分点。医药卫生*改革稳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更加健全。
体育
全县有体育场馆42个。2011年举办运动会39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为44000人。省级以上比赛获得3枚奖牌,其中金牌1枚。全年输送体育人才72人。成功举办第六届农*动会,完成2328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
10、名品特产
奥运水果带绿荔枝
合江荔枝
合*果
青果又称谏果,因初吃时味涩,久嚼后,香甜可口,余味无穷。比喻忠谏之言,虽逆耳,但利民,于人健康有益。橄揽还被称为“福果”。合-果是驰名中外的保健佳果,在千多年前就有栽培,有种植面积8万亩。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等多种营养物质,可鲜食,可加工,也可入药。因其独特的保健功效载入《本早纲目》,鲜食脆嫩化、清香爽口、微涩回甜,有开胃健脾、生津液、止烦渴、化积食、化痰止咳等功效。
佛心茶
佛心茶佛心茶产于川黔交界处、大娄山北部山脉的合江法王寺风景区,是川南黔北的佛教圣地,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高山峻岭,植被良好,常年云雾缭绕,气候及土壤条件十分适宜,千百年来以产茶著称。
真龙柚
合江真龙柚是沙田柚类种的变异,是柚类珍品。目前,有种植面积6万亩。以其皮薄实心大,瓤瓣长肾形,剥皮肉不散,果肉晶莹如浸色,脆嫩化渣又少核,汁多味甜似冰糖,清色甘醇味悠长的品质,可谓集众柚之长,独具一格,素有“天然罐头”之美称。
11、风景旅游
佛宝景区
佛宝古镇
佛宝景区处在重庆江津四面山与贵州赤水市两个*风景区的腹心地位,共同构成中国最大的川黔渝生态旅游金三角,并牌金三角的核心区。
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神奇秀丽,美韵天成,世界罕见,被人誉为“森林天地,物种宝库,风景瑰宝,游览胜地”,各种景观天趣横生,交相辉映。
笔架山景区
笔架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川南泸州市合江县境内,距泸州市42公里,距合江县城7公里,与重庆市、贵州赤水市相连。景区面积8400亩,森林覆盖率为68.2%,年均气温16.2℃,降雨量1500毫升。山体具有典型的红色丹霞地貌的特征,景观独特,风景秀丽。
笔架山平地一山突起,山势陡峭,古树苍天,长江、赤水河、习水河绕山而过。乘船过赤水河,仰望笔架山恰如一座笔架,三峰二凹,卓然自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为人所识,隋代道教盛行时称古安乐山。至今还流传着张天师满山遍画天符树的传说,唐代改名为少岷山,因笔架山三峰耸立,形如笔架,清代以后得名为笔架山。
笔架山自然形成的景点有仙人洞、仙人口、仙人石、九连洞、晒丹石、念经岩等28个,因此被誉为袖珍型的风景区。其中仙人石为长江上可见的石人之一。九连洞九洞相连,洞中奇石变幻多样。仙人洞地势险要,风清气爽,十分宜人。仙人口可饱览川南黔北交界处的群山,气势磅礴,晒丹石上可俯瞰三江盘绕,川南田园景色一览无余。
笔架山上的云台寺建于隋代,山门前至今还保留着六百多年的古樟,为川南少见。寺庙在一大片的楠竹林和香樟林的掩映之中,寺庙保存完好,庙内藏有黄庭坚的碑文,朱德元帅的诗词、明代的壁画、重达千斤的清代铜钟。
笔架山碑林由朱德、张爱萍、陆定一和一批著名的书法家题字,在自然的岩石上刻成,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可供游人欣赏。
法王寺
法王寺位于合江县二里乡凤凰山风景区,距县城40公里,贵州赤水市12公里,海拔820米。
法王寺系清同治年间敕赐十方丛林,川南黔北著名古刹。始建于宋、元之际,兴于明、清。清初,佛教禅宗临济正宗破山大师高足丈雪禅师,选定法王寺为蜀南黔北传法布道寺院,以宏扬佛法。清乾隆庚申年,成都三圣寺高僧广逐禅师来法王寺任住持,承传临济法系。后经奂宇、慧源、悟莲、德峰、果山等数代高僧勤勉创业,奏请大藏经、修藏经楼、建万寿亭、办佛学院,法王寺盛教昌隆,声名远播。
尧坝古镇
尧坝古镇
尧坝古镇在北宋皇佑年间便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驿站,是古江阳到夜郎国的必经之道,有“川黔走廊”之称,古镇汇集了川黔两省的浓厚历史文化和古风民俗,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西部川黔古镇,是响誉川黔的文化名镇、影视基地、佛教胜地。
12、历史名人
凌子风(1917-1999)电影艺术家。泸州合江县人。1937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学校,同年8月加入武汉中国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美术工作。1938年参加抗日艺术队,任文学部长,同年11月赴延安。1947年2月加入中国*。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延安电影制片厂战地摄影队队长,*石家庄市委宣传部联络员,石家庄市电影、戏剧、音乐委员会主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导演,创作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故事影片《中华儿女》。1950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导演,共导演数十部故事片,除《中华儿女》外,《红旗谱》、《春桃》、《骆驼祥子》、《边城》、《李四光》等影片也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成为新中国电影的经典传世之作。
王朝闻,1909年4月18日生于四川省合江县。早年学习绘画、雕塑。1926年在成都艺专等校学美术,1932年在杭州国立艺专学雕塑。1937年参加浙江抗敌后援会所属的浙江流动剧团和五路军战地服务队,从事抗日文艺宣传活动,同年加入中国*。1939年在成都私立南虹艺专等校教书,任成都民众教育馆美术部主任。1940年12月赴延安后,曾在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任教。1941年为延安*党校大礼堂创作的大型*浮雕像,被称为解放区美术作品的代表作。
新中国成立后,曾在中宣部文艺处等部门工作。历任*美术学院副教务长、《美术》杂志主编、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六届委员等。五十年代后期,他的文艺评论虽以造型艺术为主,也广泛涉及文学、戏剧、电影、曲艺、民间文艺、摄影等领域。他的理论发现,源于直接和间接的审美经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融为一体,在全国拥有广大的读者群。2004年11月11日23时1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曾润百(1902-1928),合江县人。1921年春考入川南师范学校,受恽代英影响,思想进步。次年5月被恽发展为首批*青年团员。同年夏,为反对地方守旧*对恽代英的迫害,曾经组织领导全校学生进行游行和罢课斗争,直至恽代英获得保释回校。1926年先后任*泸县支部和特别支部书记。泸州起义时,他率领党团员和学生开展革命宣传活动,主持召开民众庆祝大会。次年1月*左派泸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当选为县党部常委兼组织部长,主持县党部工作。泸州起义失败前夕,刘伯承分批撤离全体党团员出城,曾润百去自流井三多寨、合江九支等地开展农运工作。1927年11月,受*四川省临时省委派遣,去万县策动兵变,举行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并任川东苏维埃暴动部队政委。后因叛徒告密而被捕。杨森劝降不成,便施严刑拷打。曾忠贞不屈,视死如归。遇难前,他先后书两封家信,信中说:"我之死是为革命而死,我们的革命事业将来一定会成功的,请家里的人,不要因为我之死抱悲观……"1928年6月16日,被枪杀于万县鸡公岭。临弄时,高呼:"*万岁!"时年26岁。
李大章(1900-1976),名畅英、鸿相,号如章,合江县人。早年毕业于合江中学.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员,任共青团旅欧支部秘书长。次年,五卅*的消息传到法国,留法学生举行集会*,李大章等却遭法国警察拘捕,被驱逐出境。后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任旅莫斯科支部宣传委员。1926年底回国,在西北军宋哲元部做政治工作。次年离职,任共青团陕西省委宣传部长。在*广东省委秘书处工作期间,先后3次被捕,终因党组织营救和他机智同敌人作斗争而获释。1935年春,任**北方局及河北省委宣传部长。次年,任*的秘书兼北方局秘书长。1938年,任北方局委员、宣传部长,他为华北敌后宣传工作和根据地建设作出了贡献。次年,他全面建立和健全华北各级宣传教育机构,创办和发行多种报刊,组织出版社印发大量革命书刊,开办宣传、文艺机构,加强对敌伪的宣传斗争。1941年7月,他筹备和主持召开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被选为临参会驻会委员。次年9月,任**太行*副书记,他协助*开展和推行以减息减租、雇工增资等土地政策为中心的发动群众工作,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太行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抗战胜利后,李任*牡丹江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1946年4月,任牡丹江省临时参议会议长。1949年秋,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回川,并任川南支队政委,负责筹建川南区党委的工作。12月,任*川南区党委第一书记。次年1月,任川南军区政委、川南行署主任。他为川南地区的征粮剿匪、清匪、反霸、减租、退押、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工作作出不懈的努力,使全区较快地建立各级地*权,恢复社会秩序和生产秩序。1952年,四川省建立后,先后任省委副书记兼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长兼省委第二书记,**西南局书记,成都军区第二政委,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他为四川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付出后半生的心血。"*"期间,他被作为"走资派"*和关押。1967年出来工作后,他为恢复四川工农业生产做出成绩。1975年,调任**统战部长。次年5月3日在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