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凌源市

科普小知识2022-12-16 22:53:17
...

凌源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上游。地理坐标为北纬40°35′50″-41°26′6"、东经118°50′20″-119°37′40″。南北斜长93.3千米,东西宽66.1千米,周长318千米,总面积3278平方千米。总人口65.4万人(2006年末),全市辖8个街道、12个镇、10个乡。地处辽西低山与丘陵地形区的中部,属丘陵区。地势由西向东倾斜,中部略呈隆起。山地面积1983.3平方千米,丘陵面积842.4平方千米,盆地面积452.3平方千米。最高点红石砬海拔1256.6米,最低点在南部青龙河出境处海拔290米,全境平均海拔552.1米。主要河流有大凌河西支、青龙河、渗津河、四官营子河。年均气温8.2℃,年均降水量477毫米。矿藏有磷、铁、金、锰、钨、煤、石灰石、莹石、玛瑙等。锦承铁路、京沈公路过境。古迹有牛河粱红山文化古遗址和金代石拱桥等。

中文名:凌源市

外文名:LingyuanCity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朝阳市

下辖地区:10个乡,12个镇,8个街道

面积:3278平方千米

人口:65.4万人(2006年末)

车牌代码:辽N

*驻地:北街街道市府西路61号。

地理位置:辽宁省西部

著名景点:万祥寺、双泉寺、卧龙寺、凌云寺、地母寺、凌源市古化石博物馆

火车站:凌源南站、凌源东站、凌源西站

电话区号:(+86)0421

邮编区码:122000

1、行政区划


凌源市行政区划

全市共有30个行政区。即10个乡,12个镇,8个街道。

10个乡是:前进乡、大河北乡、三道河子乡、北炉乡、牛营子乡、河坎子乡、佛爷洞乡、三家子乡、刘杖子乡、大王杖子乡。

12个镇是:宋杖子镇、三十家子镇、万元店镇、松岭子镇、刀尔登镇、杨杖子镇、沟门子镇、四合当镇、四官营子镇、乌兰白镇、小城子镇、瓦房店镇。

8个街道是:城关街道、南街街道、东城街道、红山街道、热水汤街道、北街街道、凌北街道、兴源街道。

2、地理环境

位置


凌源市

凌源市地处辽宁省西部山区,隶属辽宁省朝阳市,位于辽、冀、蒙三省(区)交汇处,北与建平县、内蒙古宁城县毗连,东北及东与喀左县接界,西及西北与河北省平泉县相邻,西南与河北宽城县、平泉县接壤,南与建昌县、河北青龙县相连,东南与建昌、喀左两县搭界。地理坐标为北纬40°35′50″~41°26′6",东经118°50′20″~119°37′40″。南北斜长93.3公里,东西宽66.1公里,周长318公里,总面积327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2%。市区距建平35公里,距喀左35公里,距建昌74公里,距朝阳120公里,距沈阳435公里,距承德180公里,距北京371公里。

地形地貌

凌源市地处辽西低山与丘陵地形区的中部,属华北山地与高原一级地形区。境内广布低山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排列,具有平行岭谷地貌特征。地势由西向东倾斜,中部略呈隆起。最高点在西南部,主峰红石砬海拔1256.6米,最低点在南部青龙河出境处,海拔290米,全境平均海拔552.1米。

山脉


凌源市

山地面积1983.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0.5%,属努鲁儿虎山、七老图山、燕山与松岭山的分支和余脉;丘陵,面积842.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5.7%,主要分布于山地外围,盆地河谷边缘地区,以北部、东部和南部最集中;盆地,面积452.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8%,面积较大的盆地有4个:小城子——万元店盆地、三十家子盆地、四官营子盆地、三家子盆地;较大河谷4条:大凌河西支谷地、青龙河谷地、渗津河谷地、黄金带河谷地。

河流

凌源市境内主要有四大水系:大凌河西支、青龙河、渗津河、四官营子河。境内河流总长度1164.4公里,河网密度为0.36公里/平方公里。凌源境内河流的特点是:河谷处于未形成阶段,河叉多,呈分散型东西或北南汇入干流。受降水集中、地面坡度大、覆被率低等影响,形成非饱和产流模式,降水大部分汇成地表水排泄于河道,平时支流干涸,汛期则泛滥成灾。主要河流有:

大凌河西支:大凌河西支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郑杖子乡南塔子山余脉,于本市宋杖子镇康官营子村入境,经河东、瓦房店,于乌兰白镇进入喀左县境。本市境内河长51.5公里,流域面积177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41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85.26毫米。大凌河西支主要支流有3条:驿马吐河、热水汤河、黄金带河。

青龙河:龙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台头山乡贺家沟,于三十家子镇北宫村入市境,经刘杖子乡、前进乡、刀尔登镇入河北省青龙县。本市境内河长50.49公里,流域面积150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0.2613亿立方米。青龙河主要支流有3条:小甸子河、回流水、茶棚川水。

渗津河:渗津河发源于三家子乡平顶山,河源高程1056米,由南流向东北。经沟门子、三家子、天盛号、四合当、五家子等乡入喀左县境。本市境内河长45公里,流域面积677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是四合当河。

四官营子河:四官营子河发源于牛营子乡邢杖子,河源高程851米,由西向东,于四官营子镇窑上村入喀左县境。本市境内河长33.65公里,流域面积232平方公里。

气候

凌源市地处中纬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干燥寒冷期长,春秋季风大,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境内以低山丘陵地为主。南北跨越近一个纬距,东西相隔近一个经度,境内多低山丘陵,地势由西向东倾斜,中部高四周低。复杂的地形、地貌分布,使得凌源气候资源分布复杂多样;从南到北存在一定的气候差异。但光照资源无论南北都极为丰富,热量资源南部高于北部;水分资源南部多于北部,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凌源属于半干旱、半干燥气候。春季少雨干燥,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春旱发生;夏季高温多雨,间有局地暴雨、山洪发生;秋季风和日丽,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漫长,多偏北大风。

气温:凌源境内年平均气温8.7℃,7月份为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4.0℃,最冷期出现在1月份,月平均气温为-9.5℃;历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8.0℃,历年平均最低气温为2.8℃(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2000年7月14日,温度为43.3℃,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90年1月31日和2001年1月15日,温度为-27.9℃);历年平均≥10℃积温为3443.1℃,累年≥35℃天气出现61天;无霜期长达130—160天。

降水:历年平均降水量为479.4毫米,从地理分布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年最多降水量为654.2毫米,出现在1994年;年最少降水量为321.0毫米,出现在1999年;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31.9毫米,出现在1994年7月13日、其次是2005年7月11日降水量为124.7毫米。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75%,该时期为凌源的雨季、汛期。

日照:凌源境内年日照时数为2748.1小时。

风:境内全年大风(≥6级)平均为60——120天,但累年年平均风速只有2.4米/秒。

3、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凌源市山峦

凌源市行政辖区土地总面积为327976.02公顷。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分类:农用地185371.0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6.5%。其中:耕地面积50178.8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7.1%,占土地总面积15.3%;园地面积11931.83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6.4%,占土地总面积的3.6%;林地面积113715.90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61.4%,占土地总面积的34.7%;牧草地面积208.8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0.1%,占土地总面积的0.063%;其它农用地面积9335.59公顷,占农用地面积5%,占土地总面积2.9%;建设用地16368.0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14531.65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88.8%,占土地总面积的4.5%;交通用地面积1467.56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9.0%,占土地总面积的0.4%;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368.82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2.2%,占土地总面积0.1%。未利用土地面积126236.9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5%。

本市土地自然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岗地、川地、平地等多种样式,土地利用类型也相应地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特点为:人均耕地占有量少,土地利用潜力较大。林地所占比重较大。未利用土地面积较大,但可供开发复垦的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水资源

全市分大凌河、青龙河两大分区、10个水资源区,其中大凌河流域6个,青龙河流域4个。年均地表迳流量为33588万立方米,频率为50%时为29893.32万立方米;70%时为18809.27万立方米;95%时8732.4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42292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8704万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50立方米,为缺水地区。

植物资源

凌源有维管束植物98科339属752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1属17种,木本植物53科113属303种,草本植物75科282属432种。菌类资源丰富,仅大型真菌类植物就有90余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核桃楸、水曲柳、紫椴、黄芪、野大豆等9种,国家珍贵树木有黄蘖、蒙古栎2种。

代表建群的植物有:油松、侧柏、蒙古栎、辽东栎、槲栎、小叶林、花曲柳、山杏、刺槐、杨、柳、荆条、蚂蚱腿子、暴马丁香、紫丁香、迎红杜鹃、黄背草、羊草、丛生隐子草、苔草等。

植物资源中药用植物有:甘草、防风、黄芩、黄芪、远志、地榆、玉竹、芍药、穿龙薯蕨、益母草等180余种;园林绿化观赏植物有:卷柏、侧柏、迎红杜鹃、照白杜鹃、锦带花、各种绣线菊、小叶白腊树、京山梅花、元宝槭等100余种;饲用植物有:山野豌豆、披碱草、山黄豆、隐子草、早熟禾等;野菜植物有:蕨菜、马齿苋、野韭、山葱、苦卖菜、蒲公英等15种。野生水果、干果植物有:山荆子、山葡萄、山杏、欧李、枋桃楸、榛子等20多种。

动物资源

凌源市发现的脊椎动物395种,其中鱼类37种,两栖类5种,爬行类16种,鸟类295种,兽类42种,隶属5纲78目81科。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鸨、东方白鹳、黑鹳、金雕、豹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苍鹰、大鵟、秃鹭、红脚隼、长耳鴞等42种。辽宁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中国林蛙、凤头百灵、云雀、石鸡、狍子等52种。“三有”(有保护价值、有科研价值、有经济价值)动物254种。

矿产资源

凌源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产品种较多,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30多种,其中有省内著名的热水汤温泉;储量丰富年产1.5万两的黄金矿;数百亿吨藏量的石灰岩、白云岩;亿吨以上储量的珍珠岩、菱铁矿、油母页岩、沸石、玄武岩、辉岩、石英砂岩;储量在数千万吨以上的煤矿。另外,碳灰石、萤石、高岭土、矿泉水等矿产资源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全市现已开发矿床矿点350多处,矿山企业149家。

古生物化石资源


化石

凌源地区自中生代以来,受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部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形成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盆岭相间的构造格局。从地理上看属于低山丘陵地区,沉积岩面积达98%。其中中生代地层出露极为广泛,有极其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凌源古生物化石资源有以下特点:一是分布广。遍及11个乡镇,仅朝阳市级保护区面积就达2000多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则达200平方公里。二是种类多。目前已知有二十几个门类和几百个种类。其中:有属国家一级保护类型的孔子鸟、娇小辽西鸟等鸟类化石;有凌源潜龙、神州龙、中华龙鸟、鹦鹉咀龙、翼龙、满州鳄及东方喙龙等8属8种爬行类化石;有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对象的“攀援始祖兽”等哺乳类化石和中华古果等。三是价值高。凌源古生物化石已有10个世界之最。娇小辽西鸟,是目前世界上鸟类最古老的代表,是原始鸟类向反鸟类演化的中间环节类型,极具科研价值;凌源潜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陆相湖泊中的爬行类之一,为研究水中爬行类的演化、分支首次提供证据;刘氏原白鲟,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属于世界上首次发现的还有凌源东方叶肢介、凌源市额尔古纳蚌等,特别是一个全身披满羽毛的小型兽脚类恐龙的发现,再次轰动世界。中美联合科研小组断言,这些化石为鸟类起源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凌源的古生物化石不仅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也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

4、历史沿革

据考古资料记载,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即在本县境内劳动、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城北15公里处的牛河梁,“曾存在一个具有国家雏型的原始文明社会”。商代属孤竹国地。周初为燕国疆域,燕昭王十二年置右北平等郡,这里属右北平郡。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后,于今凌河乡安杖子村置县,名平刚,仍隶右北平郡。汉,公元前202年,右北平郡移至平刚,这里成为郡、县两级治所。东汉建武后,右北平郡治迁土垠(今河北丰润东南),本境为乌桓地。


凌源市夜景

三国,为魏地。

晋,初属鲜卑段部,后并入慕容部,先后为前燕、前秦、后燕和北燕地。

南北朝时期,归北魏、北齐所辖。

隋,隶辽西郡柳城县。

唐,隶营州柳城县,后为厍莫奚、契丹地。

辽,为榆州(领和众、永和二县)、潭州龙山县(喀左白塔子)地,隶中京道大定府。

金,属和众、龙山二县地,隶北京路。

元,为和众县、龙山县和惠州地,隶大宁路。

明,为营州左屯卫和中屯地,隶大宁都指挥使司(治所今宁城黑城子)。永乐(1403年)后,大宁都司南迁,此地被废弃。天顺(1457年)后,属兀良哈朵颜卫地。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为蒙古达颜汗后裔各部所辖。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为喀喇沁左翼旗地,隶卓索图盟。

清,乾隆三年(1738年),于今凌源镇设塔子沟厅,隶直隶省。四十三年(1778年),撤厅置建昌县,隶承德府。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隶朝阳府。

民国,民国3年(1914年),因与江西建昌府重名,依大凌河发源于本境,改称凌源县,隶热河特别区。民国17年(1928年),隶热河省。民国20年(1931年),划出部分区牌,建凌南设治局。民国22年(1933年),日军侵入,建立伪政权,隶伪热河省公署。民国26年(1937年),凌源、凌南合并为建昌县,治所迁至今建昌镇。民国29年(1940年)废县存旗,属伪喀喇沁左旗公署。民国34年(1945年)凌源光复后,建立县*,隶属冀热辽区热东专署。民国35年(1946年)1月,*军进占县城,建立县*。

1947年6月,凌源县城解放。1948年12月,热东专署被撤销,凌源县隶热河省。1956年1月,热河省撤销,凌源县划归辽宁省锦州区。1959年1月,隶辽宁省朝阳市。1992年2月14日,撤县设市,成立凌源市(县级市)仍隶属辽宁省朝阳市。

5、经济发展

农业经济


凌源市三十家子镇现代化育苗基地

农业经济速效并进,畜牧业规模化生产格局已经形成,畜牧小区发展到287个,规模饲养户发展到8500户。保护地规模优势继续巩固,五年新增保护地温室8.3万亩、冷棚2.1万亩。多茬复种、立体栽培种植模式和45个蔬菜、花卉新品种得到有效推广。经济林发展到105万亩。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0%。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稳步提高,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1户,8户企业被列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0%,比2002年提高30个百分点。凌源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花卉交易市场被商务部评为“国家双百市场”。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持续发展,在调整提高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8亿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9.1亿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1.9倍、0.5倍,年均增长23%、8.6%。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9亿元。海西萤石、海联油页岩、汽车车架、世明玻璃、鸿凌新型建材、源泉水泥粉磨、九通LED节能照明装置、宏达牛业、嘉珍兴业、凯迪牧业等85个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生产性项目相继竣工投产,经济增长点得到有效培育。重卡组装、轻卡装配、嘉能特钢、天源矿冶海绵铁、高碳钢丸、东远蔬菜加工出口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民营经济

全民创业活动蓬勃开展,民营经济不断壮大,2007年民营经济总收入实现105亿元、增加值19.7亿元、税金2.9亿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3.1倍、5.6倍、6.1倍,年均增长32.7%、45.9%、48%。开放型经济取得新进展,围绕资源和产业链,进一步强化领导招商、以商招商和亲情招商,促进了引资提速、质量提高,五年实际利用外资2653万美元,兴办三资企业14户;域外引资57亿元,对口争取资金15.2亿元,出口创汇694.5万美元。东远科技取得自营进出口权,保护地蔬菜和花卉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6、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凌源市三家子九年一贯制学校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由教育规模大市向教育强市转变,教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多年来位居朝阳各县(市)前列。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6所,在校生近7.5万人。义务教育扎实推进,顺利通过“普九”验收。儿童入园率达到86%,率先步入辽宁省普及学前教育县(区)行列。高中教育实现了城市化,高考成绩连续多年位居朝阳各县市(区)领先行列,年均向全国大中专院校输送人才4500人以上。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市职教中心晋升*重点职业学校,通过职业培训年均安置就业人数2400多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市拥有教职员工近6300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育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十一五”期间,累计新建和改造校舍27万平方米,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实现全覆盖,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荣获“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和“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先进县”荣誉称号。

卫生事业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38个,其中市直医疗卫生机构9个,乡镇卫生院22家,门诊部6个,卫生管理办公室2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非对方直属Ⅱ级甲等医院2家,*系统医院6家,村级卫生所583所,个体诊所10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民营医疗机构9家,其他社会医疗机构69所。全市医疗系统在职职工125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47人。

近年妥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圆满完成奥运安保、抗震救灾卫生监督和防疫救援任务,科学防控非典、艾滋病、麻疹、禽流感、手足口病、甲流疫情,儿童计划免疫基础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低于省控制指标,多年无甲类传染病发生;牵头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准确应对日常医疗急救和重大突发事件卫生救援:“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初步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指标明显改善。

新农合医疗保障体系良性运转。参合率逐年递增,不断扩大补偿受益率,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新农合工作先进县(市)。被授予辽宁省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市)荣誉称号。年卫生业务收入实现4.5亿元,位居朝阳各县市区前列。

文化事业


凌河广场

坚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建有文化馆、图书馆、新华书店、文化大厦、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两馆积极推进免费开放等工作,一是市图书馆重新开放,建设实现一流。市图书馆因场地原因,多年闭馆,文化大厦建成后,实现重新对广大市民开放,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2013年新购图书1.6万册,争取辽宁省图书馆赠送图书1.4万余册,期刊1万余册,使馆藏达到7万余册,去年新增图书占总量50%。开展文化“六进”、赠书等活动,累计赠书800余册,免费下乡送科技致富书籍、《科普月报》等10万余份。组织青少年专题报告会、读书论坛等专题活动6场。为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读者们的需求,根据图书馆整体布局规划,及时完成了部分的空间调整工作,改造“自主研修室”1处2014年5月7日正式投入使用,并配套桌椅60套,解决读者阅览座位不足问题。自2011年重新开馆以来,年读者外借册数达到13.1万册,读者流通达到7.2万余人次。二是市文化馆现已全面实现免费开放,并对声乐、美术、皮影知识等进行了免费教学普及,共计培训、辅导各类人才5000余人次,实现了从“送文化”向“种文化”、“育文化”的转变。同时,积极筹备“凌源之夏”大型文化艺术节,艺术节期间还组织了皮影公演、第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朝阳好声音”凌源地区选拨赛等专场活动,历时10天,并于8月5日圆满完成。活动期间参加演职人员2000余人,受惠群众达到5.2万余人。

农村建有文化活动广场98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96个,“农家书屋”242家,“社区书屋”18家,文化设施基本覆盖城乡,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组织发展到10家,有评剧团、作协、书协、音协、摄协、美协等,会员达到1000余人。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传统广场文化项目、春节文化综合活动和“凌源之夏”艺术节已连续举办25届,成为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成为凌源群众文化的一张名片,文学艺术创作成果丰硕,有几百篇文学作品在国家、省级各类刊物中发表,部分优秀作品在国家各类文学比赛中获奖;相继编排了《黑嫂进城》、《丈母娘的笑声》、《风流屯的娘们》等多部优秀剧目,其中《黑嫂进城》获得第六届中国评剧节优秀表演奖,获得省第一届文化艺术节*奖—“文华奖”剧目奖;《风流屯的娘们》荣获第七届中国评剧节优秀演出奖。《新人面桃花》参加第八届评剧节并获奖,影调戏《香槐树下》入围文化节群星奖。现代评剧《凌水湾》已经开拍,拍摄完毕后将代表朝阳参加“中国第九届评剧节”、“辽宁省第九届艺术节”和“五个一工程奖”评选。自编自导自演自拍全国首部电影皮影《红山女神》已完成后期制作,获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已取得电影上映许可证,近期可在全国各地上映。文学研究深入开展,先后成立了罗布桑却丹研究会和胡景芳儿童文学研究会。文化遗产保护卓有成效,凌源皮影、剪纸、榆州鼓乐、高跷秧歌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凌源皮影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凌源被授予“中国文化先进县(市)”称号,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皮影艺术)”和“皮影艺术活动基地”。2014年3月18日《美中时报》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凌源皮影进行了通篇报道。

体育事业


凌源市举办迎全运健身项目精品汇演

全市现有农民体育健身广场53处。城市居民小区,已全部配备体育健身路径,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健身需求。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全民体育健身节,累计参与健身人数20万人以上。体育协会发展迅速,相继组建了老年人体育、太极拳、羽毛球、乒乓球、围棋等12个协会和俱乐部。全市共有国家一级社会体育辅导员54人、国家二级社会体育辅导员266人;2006年至2009年,凌源市射箭队在省级比赛*获得10金3银3铜的好成绩。凌源市体育代表团参加朝阳市第七届运动会共获得52枚金牌、37枚银牌,41枚铜牌,获得团体总分1185分,重竞技总分615分,在参赛的8个代表团中,排名金牌榜第三位,团体总分第四位,重竞技团体总分第四位。

市体育局向朝阳体校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累计150多人,向省专业队和省体校输送运动员12名,荣获2007-2010年度体育后备人才县区输送贡献奖。

市体育局曾获朝阳市全民健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辽宁省第十届运动会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朝阳市*颁发的朝阳市第二届全民健身节优秀组织奖、荣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先进单位”称号,辽宁省体育局评为辽宁省老年人体育先进工作单位称号,还被朝阳市人民*授予参加辽宁省第十届运动会突出贡献奖。

7、旅游景点

天盛号石拱桥


天盛号石拱桥

天盛号石拱桥,被誉为“关外第一桥”。位于三家子乡天盛号村,横跨古河床,为五柱头四栏板单孔石拱桥。桥身长5米,宽4.7米,高3.4米,桥孔跨度2.9米。桥有上下拱,上拱呈半圆形,下拱呈半椭圆形。桥身两侧砌出八字拦水翼墙。桥面以90多块条扇形石条彻成,白灰灌缝。束腰用铁链固定。桥拱两面有圆脸石,每段上面有直径28公分的浮雕大莲花一朵,花朵八瓣五蕊,外用30颗圆莲花圈在中间,上下各用5公分粗的弦纹衬托。桥拱中部嵌有修桥志石一方,楷书刻有:“唯大定十年,岁次庚寅,辛亥为朔已卯日,龙山县西50里狗河川刘百通亲笔记,非百通独立而成,赖二刘同心而建,二刘者刘五刘海”字迹。此桥特点采用了上下拱的砌筑方法,以加强桥梁稳固性,使上下拱成为一体,河水从孔道流出。设计独具一格,美观大方。

热水汤温泉

热水汤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凌源市城北16公里的万元店镇热水汤村,是久负盛名的旅游疗养胜地。该温泉疗养院距朝阳市165公里,距机场170公里,距海港码头175公里。这里四周群山环抱,清幽怡静,气候宜人,风景秀美。这里的矿泉水在国内被列为一类矿泉,有“矿泉之花”的美誉。凌源温泉号称“全国八大温泉”之一。度假区内现有省、市、县级疗养院和洗浴娱乐场所15个。主要以洗浴疗养、度假、接待会议为主。

牛河梁

在凌源、喀左、建平三市、县交界处,为距今约5000多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其布局和性质与北京的天坛、太庙和十三陵相似。5000年前,这里存在着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重大发现把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并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这一考古新成果对中国上古时代社会发展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产生巨大影响,在遗址出土的文物中,以女神头像最为珍贵。这尊头像是典型的蒙古利来人种,与现代华北人的脸型近似。

万祥寺

万祥寺位于凌源市宋杖子镇,始建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原占地3.3万平方米,是清乾隆皇帝亲笔御批修建的一座集藏、汉两个民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寺院。寺庙随山就势,自下而上,沿着一条中轴线依次建有天王殿、阎王殿、大雄宝殿、罗汉殿、钟楼、鼓楼、藏经阁、东西配殿等。据载,该庙兴盛时期,曾住有100多位僧人,整日香烟缭绕,经声不断。清乾隆八年,爱新觉罗弘历东巡盛京时再次驻跸于此。“万祥寺”之名,便是乾隆亲笔御题。现万祥寺大雄宝殿前,有三棵挺拔秀美、枝叶繁茂的古树,其中一棵云杉年龄要比万祥寺大几倍。

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


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

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位于大河北乡黄土梁子石羊石虎村,据《凌源县志》记载为辽代古墓群。今存石像生三组:第一组为一对石翁仲,皆平冠长髯,腰束玉带,文者持笏,武者提剑,相向而立;第二组为一虎一羊,相向而置;第三组为一对石虎相对而踞;还有一只石虎,立于公路旁(位置已移动)。石翁仲像曾被不法分子盗走,2009年初被海关查获送回。1988年,经朝阳市人民*批准,“石羊石虎”被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石谷风景区

红石谷风景区俗称大河北原始森林,位于凌源市大河北乡南刘杖子村,因山石多呈暗红色,故名红石谷。这是一处以原始植被景观为主兼具辽西丘陵景观的自然生态风景区。风景区总面积5000余亩。2005年,以南大山为龙头,被辽宁省林业部门批准为凌源青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南大山主峰红石砬海拔,曾是解放战争时期清平战役的分战场。

十八里堡古塔

十八里堡古塔位于宋杖子镇境内,为八角七级密檐实心砖塔,顶部已残破,塔基座部有近代石砌保护工程,须弥座上部各面有砖雕菩萨坐像,两侧为胁侍立像,上有砖雕斗拱,此塔位于辽代榆州城址西方,从建造形制和用材推断,当系辽代所建。

四官营子白塔

四官营子白塔位于四官营子镇魏杖子村西3华里的小塔沟大黑山麓,为辽代所建六角六级实心密檐式砖塔,塔外体喷以白灰浆,高约15米,每层出砖檐,檐坡用板瓦和筒瓦建筑,底层每面皆雕一菩萨像。为朝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周王庙镇

下一篇:美丽异木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