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房镇
大平房镇位于朝阳县西部,大凌河北岸。社会总面积156000亩,耕地面积55000亩,其中水浇地面积23000亩。7504户,23500口人,辖12个行政村,79个村民组,县直属单位12个,其中有远近闻名的省重点高中——大平房高中、朝阳县第三人民医院。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越的交通条件。
中文名:大平房镇
行政代码:211303105
身份证前6位:211303
长途区号:0421
邮政编码:122000
隶属政区:龙城区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辽N
人口数量:约2.35万人
1、地方简介
大平房镇
大平房镇位于朝阳县西部,大凌河北岸。社会总面积156000亩,耕地面积55000亩,其中水浇地面积23000亩。7504户,23500口人,辖12个行政村,79个村民组,县直属单位12个,其中有远近闻名的省重点高中——大平房高中、朝阳县第三人民医院。
2、自然资源
大平房镇称得上依山傍水。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越的交通条件。北有锦赤铁路线东西贯穿,镇中心设有三级火车站;东西有朝大北线公路,南北有朱馒线公路在大平房交汇,并与101国道对接。有着充足的水利资源。大凌河和老虎山河在大平房境内交汇;朝阳市重点水利工程阎王鼻子水库座落在大平房境内;两条自流灌渠控制着23000亩水浇地。有着较肥沃的土地资源。全镇有机能耕、水能灌、集中连片,便于集约经营的方田近2万亩;3万多亩二坡地土质相对较好,适应各种作物生长。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有尚需治理的荒山、荒坡、荒沟近8000亩,适应种草,发展畜牧业生产。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全镇青壮劳动力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广大群众善于科技推广与应用。经过多年来的各种形式培训与实践,广大群众积累了丰富的农业实用技术,并较好的应用于生产中。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得到了不断的推广。
3、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大平房镇党委、*审时度势,立足本镇优势,因地制宜,带领全镇广大*群众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确立了适应形势发展的农业产业格局。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和不断发展壮大;功能齐全的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新的农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几年来,大平房镇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确定了新的农业产业格局,成为朝阳县的粮食主产区。小麦、玉米、旱烟、水稻、小杂粮物产丰富,无公害蔬菜、干鲜果和畜禽产品有着较强的发展优势。已成为当地群众开发致富的主导产业。
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坚持“你发财,我发展”的原则,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出台了“三让”(让名、让利、让权)、“四优先”(优先入户、优先入学、优先划拨宅基地、优先-)、“-限”(不限身份、不限地位、不限区域、不限产业、不限规模)的优惠政策。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大力招商引资。现有乡镇企业69家,有商贸、建材、运输、加工、修理、餐饮、服务、娱乐等门类齐全的个体私营业户近千家。
4、行政区划
211303105001122东街区
211303105002121西街区
211303105200220大板村
211303105201220香磨村
211303105202220赵家沟村
211303105203220东平房村
211303105204220黄花滩村
211303105205220公皋村
211303105206220八棱观村
5、地方人口
大平房镇
大平房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3627
男:12179
女:11448
家庭户户数:7026
家庭户总人口(总):23263
家庭户男:11954
家庭户女:11309
0-14岁(总):5242
0-14岁男:2799
0-14岁女:2443
15-64岁(总):16653
15-64岁男:8574
15-64岁女:8079
65岁及以上(总):1732
65岁及以上男:806
65岁及以上女:92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2991
6、地方特产
朝阳大枣
朝阳大枣
辽宁朝阳有“大平顶之乡”之称,所产大枣甜度脆度居枣中榜首,口感绝佳,获全国枣博览会第三名。
大枣是辽宁省朝阳市特产之一。朝阳县是辽宁省大枣主要产区,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中国平顶枣之乡,历史悠久,极富盛名。朝阳枣皮薄肉厚,酥脆,酸甜,爽口,色泽红艳,外形美观,素有“北方玛瑙”之称。种植面积近20万亩,年产鲜枣300万公斤,号称“东北之最”。
朝阳为进一步提高大枣的品质、适应市场需求,自2001年起,县林业局成立了课题组进行“规程”的编制工作,先后在枣林面积比较集中的二十家子、根德等乡镇的2万多亩枣林内进行了无公害大枣的生产试点工作,并获得了无公害大枣产品标志证书。2005年,在全县逐步实施了15万亩国家农业标准化无公害大枣示范区项目。通过几年来的实践经验,该县总结编制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枣生产技术规程》。近日,该《规程》通过了省级专家的审定。专家们认为这个“规程”在建园、土肥、水管理、无公害枣果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完整、数据可靠、指标合理、操作性强,在省内属首次制定,整体上达到了国内同类标准化先进水平,对全省无公害大枣的生产,加快大枣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凌源炸糕
油炸糕:用黄米面外为,内包以豆沙加红糖玫瑰为馅,用豆油炸制,炸成后呈金黄色,脆、软、香、甜,列为“凌源小吃三宗宝,烧饼炸糕豆腐脑”名吃之一。
7、附近景点
天盛号石拱桥
天盛号石拱桥
天盛号石拱桥,被誉为“关外第一桥”。位于三家子乡天盛号村,横跨古河床,为五柱头四栏板单孔石拱桥。桥身长5米,宽4.7米,高3.4米,桥孔跨度2.9米。桥有上下拱,上拱呈半圆形,下拱呈半椭圆形。桥身两侧砌出八字拦水翼墙。桥面以90多块条扇形石条彻成,白灰灌缝。束腰用铁链固定。桥拱两面有圆脸石,每段上面有直径28公分的浮雕大莲花一朵,花朵八瓣五蕊,外用30颗圆莲花圈在中间,上下各用5公分粗的弦纹衬托。桥拱中部嵌有修桥志石一方,楷书刻有:“唯大定十年,岁次庚寅,辛亥为朔已卯日,龙山县西50里狗河川刘百通亲笔记,非百通独立而成,赖二刘同心而建,二刘者刘五刘海”字迹。此桥特点采用了上下拱的砌筑方法,以加强桥梁稳固性,使上下拱成为一体,河水从孔道流出。设计独具一格,美观大方。
据考证,大定十年是金世宗完颜雍的年号,为公元1170年。狗河即渗津河,辽金时代称狗河,元以后至今称为渗津河。因此桥建在天盛号村东,故定名为天盛号金代石拱桥。天盛号金代石拱桥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关外最古老的石拱桥,它的发现,对研究我国桥梁史、朝阳地貌变迁和塞外交通等情况都具有重要价值。已于1984年收入《中国名胜大辞典》,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