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科普小知识2022-12-18 09:21:47
...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写诗人的求仙历程,抒写他与元丹丘的情谊以及共同的情趣。

1、作品原文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白久在庐、霍,元公近游嵩山⑴,故交深情,出处无间,嵒信频及,许为主人,欣然适会本意。当冀长往不返,欲便举家就之,兼书共游,因有此赠。

家本紫云山⑵,道风未沦落⑶。

沉怀丹丘志⑷,冲赏归寂寞。

朅来游闽荒⑸,扪涉穷禹凿⑹。

夤缘泛潮海⑺,偃蹇陟庐霍。

凭雷蹑天窗,弄景憩霞阁。

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

三山旷幽期⑻,四岳聊所托⑼。

故人契嵩颍⑽,高义炳丹雘⑾。

灭迹遗纷嚣,终言本峰壑。

自矜林湍好,不羡朝市乐。

偶与真意并,顿觉世情薄。

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⑿。

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

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⒀。

2、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⑴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南康二府界内。霍山,在今江南庐州界内。嵩山,在今河南登封、洛阳、巩、密四县界内。

⑵紫云山:在绵州彰明县西南四十里,峰峦环秀,古木樛翠,地里书谓常有紫云结其上,故名。其北为天仓,为龙洞;其东为风洞,为仙人青龙洞,为露香台;其西为蟆颐,为白云洞;其南为天台,为帝舜洞,为桃溪源,为天生桥。有道宫建其中,名崇仙观,观中有黄箓宝宫,世传为公元736年(唐开元二十四年)神人由他山徙置于此,宫之三十六柱皆檀木,铁绳隐迹在焉。此山地志不载,宋魏鹤山作记,载集中。太白生于绵州,所谓家本紫云山者,盖谓是山。

⑶《梁书》:“道风素论,坐镇雅俗。”

⑷《楚辞》:“仍羽入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

⑸闽,今福建地,在唐时为建州、福州、泉州、漳州、汀州五郡之地。东瓯与闽地相连接,在唐时为温州、台州、处州三郡之地。秦时立闽中都,合东瓯在内。至汉始分东瓯,以立东海王。太白生平未尝入闽,而温、台、处三州则游历多见于诗歌,疑此诗所谓“闽荒”者,指东瓯之地而言也。

⑹《说苑》:禹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

⑺左思《吴都赋》:“夤缘山岳之岊。”

⑻三山:谓海中三神山。

⑼《左传》:四岳三涂。杜预注:四岳,东岳岱,西岳华,南岳衡,北岳恒。盖古称四岳,不兼中岳在内,后世兼中岳而言,故称五岳也。

⑽《史记·扁鹊传》:“窃闻高义之日久矣。”

⑾《尚书·梓材》:“惟其涂丹雘。”孔颖达《正义》:雘,是采色之名,有青色者,有朱色者,“炳丹雘”即炳若丹青之义。

⑿颜延年诗:“芬馥歇兰若。”李周翰注:“兰若,香草,幽兰、杜若也。”

⒀金药:金丹,上药也。

白话译文

我原本住在四川紫云山,家父与我都一直喜欢道家精神。

常常想归隐山林,喜欢空灵沉寂的环境。

离开故乡来到闽越一带寻找大禹等的仙迹。

攀登高山,泛舟沧海,又来到庐山霍山修炼。

借助雷声打开人的天耳,远听千里之外;居高阁玩赏霞光云影。

很喜欢登高一览美景,也喜爱这种隐居生活。

在三山四岳中度过美好的时光。

老朋友元丹丘素来住在嵩山与颍水,高尚的道行连皇家都知道。

不与尘世来往,断绝俗风骚扰,自言山林中人。

珍惜山林美趣,不羡慕俗世的欢乐。

突然与真意相偶合,发现天机,便感觉世间的一切都索然无味。

你喜欢采撷桂枝的高洁,我也喜欢收纳兰草之清馨。

我的爱人喜欢求仙,我女儿也好道。

我们志同道合,相互帮助,一起修炼,一起升天。

3、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时李白故交元丹丘始隐嵩山,作诗邀白前往,白作是诗答谢。

4、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