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乡
猪场乡位于县的西部,乡驻地距县城52公里。地处东经105度02分至105度11分,北纬26度44分至26度51分。总面积93.18平方公里,居住着苗、彝、汉、穿青人、白等民族。全乡辖13个行政村96个村民组,2007年有4369户,1.7万人。猪场乡地处高中山峡谷丘陵地带,群山环绕,山谷纵横,山脉呈东西走向,东高西低,东邻勺窝乡、龙场镇,西连左鸠戛乡和昆寨乡,南接新房乡和水城的青林乡和南开乡,北依昆寨乡,主要以农业为主,主产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经济作物以板栗、核桃和花椒为主。畜牧业发展主要依托草山区优势,养殖肉牛、黑山羊和生猪。
中文名:猪场乡
行政代码:520525215
身份证前6位:520525
长途区号:0857
邮政编码:553300
隶属政区:纳雍县
行政级别:乡
车牌号码:贵F
辖区面积:93.18km2
人口数量:约1.7万人
人口密度:182人/km2
1、地方简介
猪场乡位于县的西部,乡驻地距县城52公里。地处东经105度02分至105度11分,北纬26度44分至26度51分。东邻勺窝乡、龙场镇,西连左鸠戛乡和昆寨乡,南接新房乡和水城的青林乡和南开乡,北依昆寨乡,总面积93.18平方公里,居住着苗、彝、汉、穿青人、白等民族。全乡辖13个行政村96个村民组,2007年有4369户,1.7万人。
2、历史沿革
猪场是以甲子亥日赶集而得名。1941年前属大方县管辖,以后属纳雍县管辖,1953年初土改后,隶属纳雍县治昆区管,当时辖区有猪场乡、大多拱乡、新寨乡,三乡并立,1962年6月乡改名为公社,三乡并为“红旗公社”,1963年1月红旗公社又分为3个公社,1965年4月三个公社又并为红旗公社。1972年1月全区恢复为8个公社,现猪场辖区再次分为三个公社,1984年实现党政分家,公社改名为乡,大队改为村,一直沿续到1992年初建并撤结束。自新新、猪场乡、新寨乡三乡并为猪场苗族彝族乡,辖13个村委会,96个村民组,95个自然村寨。乡*驻地在猪场街上,属农业乡。
3、地理环境
猪场乡地处高中山峡谷丘陵地带,群山环绕,山谷纵横,山脉呈东西走向,东高西低。最高点是公鸡岭2213米,最低处是山脚村的河谷地带1580米,平均海拔1760米以上,境内有猪场河发源于自新红旗水库,由东南向西北,经乡中部流经龙场镇、寨乐乡,汇入鼠仲河,在乡境内全长13公里。年平均气温13.5度,无霜期250天,年平均降雨量1250毫米,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3度,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1.5度,属暖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4、自然资源
全乡土质多系黄泥土和沙土,有耕地面积10751.6亩。其中土10708.6亩,田43亩,林地有以龙井口林场、草坟上林场、黄泥坡林场为主和3356工程退耕还林地5300亩,草坡资源约4000亩,他们之间的比例是1:0.5:0.3。耕地分布在半坡山间河谷地带,林地分布在山腰丘陵地带,草地颁在山顶周围。乡内有部分矿产资源,其中以煤居多,储藏量达5000万吨之多,还有少量的锑铁锌等矿产。主要以农业为主,主产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经济作物以板栗、核桃和花椒为主。畜牧业发展主要依托草山区优势,养殖肉牛、黑山羊和生猪。水利工程有全县容积和面积最大的红旗水库、红旗大沟灌溉工程和近年硐口、湾子的农发水浇地工程项目。个体工商业、家庭手工业、交通运输、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湾子村蜡染刺绣远销国外,乐咪营村竹制品闻名方圆百里,还有天然天麻、生态鸡属无公害绿色食品。
5、行政区划
猪场乡
猪场乡区划
520525215200210猪场村
520525215201210大冲村
520525215202220大多拱村
520525215203210硐口村
520525215204220夹沟村
520525215205220乐咪营村
520525215206220山脚村
520525215207210蛇场村
520525215208210水箐村
520525215209220湾子村
520525215210220新春村
520525215211220增力村
520525215212220锞保鸠村
6、地方人口
猪场乡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4323
男7650
女6673
家庭户户数3712
家庭户总人口(总)14316
家庭户男7645
家庭户女6671
0-14岁(总)4742
0-14岁男2575
0-14岁女2167
15-64岁(总)8819
15-64岁男4704
15-64岁女4115
65岁及以上(总)762
65岁及以上男371
65岁及以上女39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4252
7、城乡动态
纳雍县国土局到猪场乡开展“双百双助”活动
为积极响应县委、县*开展的“百名*联企助发展、百户企业联村助小康”活动,5月14日,纳雍县国土资源局负责人龙昌林同志一行人来到了猪场乡进行帮扶。
据了解,猪场乡大冲村、大多拱村、倮保鸠村以及倮保鸠村的新春煤矿均为县国土资源局“双百双助”活动的帮扶点。龙昌林同志分别到这几个帮扶点进行了实地查看,并认真听取了各村负责人以及新春煤矿负责人讲解了平时的工作,他对这几个帮扶点工作过程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他也亲切的询问了各帮扶点负责人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猪场乡大冲村、大多拱村、倮保鸠村均为该乡条件较差的村,办公设施也较为落后,龙昌林同志表示,将为这些村增加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龙昌林同志在猪场乡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还与新春煤矿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在向该煤矿负责人讲解了现今的新政策法规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时,也询问了该煤矿负责人在平时的工作中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他表示将竭尽所能为该煤矿提供正常的政治保障。
8、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总溪河风景名胜区
总溪河风景名胜区好似一条巨龙,首西尾东地静静横卧于纳雍、大方两县交界处的崇山峻岭之中。该景区属于高海拔亚热带气候,平均海拔高度1200米,温暖湿润。年日照约为1500小时。两岸岩石以二叠系石灰岩为主,有众多季节性和常年性瀑布。野生动植物丰富异常。它集瀑布、秀水、奇山、异石、洞府于一川;集古、秀、奇、险、幽于一河。由长达约13公里的河段、峡谷、25个风格迥异的景观有机组成。是乌江水系唯一能泛舟漂流的河段,有着名副其实的“乌江第一漂”美称。除峡谷漂流外,该景区还是教学实习、科学考察、攀岩探险、溶洞猎奇、度假疗养的理想场所。
在该景区内,目前开展峡谷漂流活动为一项最主要的旅游项目。当你从万寿桥乘皮筏漂流而下,穿小三峡、过大湾、跃五簸浪、破长浪……,你将会感到:时而立于风口浪尖,豪情万丈;时而穿梭飞流,惊险刺激,意气风发;时而荡漾于清波碧浪,心静如水,怡然自得。奇山异景、峡谷绝壁、奇花异草、猴嘻鱼跃、水鸟翻飞、一饱眼福。这种景在两岸走,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意境,只闻天上有,哪道人间同。这种意境将会令你流恋往返,乐不思归。
吊水岩风景名胜区
吊水岩景区位于勺窝乡与马骔岭镇的交界处,距纳雍县城17公里,吊水岩景区集吊水岩瀑布、云中小天池、十里杜鹃林为一体,这里的气候变化多端,夏天山脚气候凉爽宜人;山顶则热气腾腾;冬天山顶寒风凌冽,山脚则温暖如春,有“一山有四季,四季不同天”的说法,选择不同的的景区位置,你就会感受到不同的气候风光,见到不同类型的植被和栖息于此的各种珍稀动物。
木空河·白龙洞风景名胜区
该景区为洪家渡水库关水后,纳雍县境内从瓜仲河(九洞天)至武佐河主河道形成的50多公里的水上旅游长廊,主要包括沙包乡木空河,乐治镇义仲河,老凹坝乡三岔河、果比河及武佐河等河流,其间还有两个特大高位旱溶洞——白龙洞和观音洞及富有浓郁布依族风情的果几盖。
景区起始点木空河距县城22公里,离贵毕高速公路仅47公里,是纳雍县到贵阳市、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的必经之路,交通比较便利。这里的木空河湖泊码头横架两岸,宏伟壮观,似雄关耸立。码头不远处的河岸半山腰上有一天然溶洞,名为观音洞,游客们可先到洞中游览,洞内美丽奇特的“一枝独秀”、“千秋田”、“皇宫”等景点,叫人眼花瞭乱,美不胜收。从码头乘舟而下,只见碧波荡漾,波欢浪舞,微风轻拂,顿觉飘若似仙。站立舟头,或拂水嬉戏,或引吭高歌,或吟诗作对,不知不觉,经义仲河,到达三岔河。
9、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苗族蜡染工艺
蜡染,本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印染工艺,古称蜡染为蜡缬。据《一切经音义》卷十载:“谓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也”。引伸为细薄、折叠之物和有花纹的丝织品都叫缬。从我国出土的单色染缬绢、两色蜡缬绢等文物中,可以看出丝绸蜡染在古代曾盛行,后年久失传,现在已没有丝绸蜡染。只有麻布、棉布蜡染。
纳雍苗族的蜡染工艺,是古代蜡染工艺的继承,主要是麻、棉布蜡染。其蜡染的制作,先用自种的火麻、苎麻经多道加工工序织纺成布,以竹签和铜皮制成的蜡刀蘸靛染缸中多次浸染、清漂、晾晒,以沸水高温脱染,便成为蓝底白花。白蓝二色相映衬,加上自然形成的“冰纹”,分外淡雅悦目。当今已发展为白色布料和其他色(如红、黄色等)布料均可作蜡画,经不同颜色的染料浸染后脱蜡,显出五彩缤纷的花纹。白布作画青染者,称黑白蜡染,而黑白蜡中有一道工序常被人忽略,即虹染脱染后,要用豆浆漂洗至少一次,这是更显花纹的里透白。
鸡场豆腐
鸡场豆腐之所以质称上乘,一好在水。据说,因此地属煤山地带,水中含硫,而豆中含碱,则碱硫化合,腐脑皮多。二好在做工精细。主要是取浆、点脑、包榨、薰烤。滤帕过滤取浆去渣,用传统酸汤点法,包榨、压力适度,结实不流为准。用柴火薰烤,以灌木为主,尤以青桐最佳,蔸又甚于枝干。烤时,以不猛明火,红炭火为好,勤翻动;次以文火,微以烟薰;后以稍弱明火,使外皮黑红色浑为一体而呈褐红,块干润适宜。能鼻嗅薰香。
纳雍竹荪
纳雍竹荪是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的特产。纳雍盛产各种品种的竹荪,年产数百吨,体大、洁白、风味独特,尤以竹荪开发的系列产品前景更可观。
竹荪又叫竹花,也称仙人伞。其形态婀娜多姿,十分美丽,我国称蘑菇皇后,国外称真菌之花。
竹荪嗅之似有甜酒香味,令人神往;食之脆嫩可口。用以作汤,风味独特,高温季节置竹荪于肉汤中,经数日而汤仍鲜味犹存。历史上早就作为美味佳肴,深受历代帝王偏爱,博得“京果之王”的美称。其中尤以“竹荪芙蓉汤”名气最大。从古至今,在对外活动中,曾以竹荪作为高级“馈赠礼品”,外国朋友称为“软黄金”。1972年基辛格首次访华,1总理用这一名肴款待,令其难以忘怀,基氏就把此事写进了他的回忆录中,从此“竹荪芙蓉汤”就随《基辛格回忆录》一起名扬四海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