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病橘

科普小知识2022-12-18 13:34:15
...

《病橘》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是杜甫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所作,是一首讽刺统治者以口腹残民的作品,希望唐肃宗能停止贡橘之事。诗中也含有比意。

1、作品原文

病橘

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⑴?

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

剖之尽蠹虫,采掇爽所宜⑵。

纷然不适口,岂止存其皮⑶?

萧萧半死叶,未忍别故枝⑷。

玄冬霜雪积,况乃回风吹⑸!

尝闻蓬莱殿⑹,罗列潇湘姿⑺。

此物岁不稔⑻,玉食失光辉⑼。

寇盗尚凭陵⑽,当君减膳时⑾。

汝病是天意,吾愁罪有司⑿。

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伎:

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⒀。

2、作品注释

⑴亦奚为,又有什么用。

⑵采掇,采摘。爽,失。所宜,一作其宜,是说征敛非时。

⑶不适口,不中吃。“岂止”句,是说难道只要它的皮吗?橘皮可以制药。

⑷杜甫常常以人情来体会物情,所以无知的景物,往往也显得有情。

⑸玄冬,即冬天。玄,黑色。古人以黑色配冬,故冬神也叫“黑帝”,“玄冥”。浦起龙注:“死叶别枝,穷而离散;霜雪回风,又迫以刑威,比意如此,而其文则隐指贡橘也。”

⑹《太真外传》:“开元末,江陵进乳柑橘,上(玄宗)以十枝种于蓬莱宫。”

⑺鲍照诗:“橘生潇湘侧。”此二句是说统治者曾吃很多的橘子。

⑻此物,指橘。橘结实,一年多,必一年少,所以说岁不稔。稔,熟也。

⑼玉食,美食如玉,此指皇帝的饮食。失光辉,因缺少远方名橘,显得不够味。

⑽凭陵,犹横行或充斥。

⑾减膳,封建时代,如果碰到大灾大乱,皇帝便来一个“减膳”,表示他的关怀和忧虑,其实,是骗人的把戏。君,指唐肃宗。

⑿汝,指橘。病则不能进贡,但碰到皇帝减膳,所以说“是天意”。此句说,但我终恐皇帝要加罪于地方官吏,这样一来,倒霉的还是百姓。这一定是肃宗时,有献橘之事。

⒀末四句是借记忆犹新的往事来作警告的。但不正面说穿,转觉意味深长。杨贵妃好吃荔枝,南海所生更好,每年飞驰以进,到长安,味不变。耆旧,老人熟悉旧事的。

3、点评鉴赏

《石林诗话》:

杜子美《病柏》、《病橘》、《枯棕》、《枯楠》,皆兴当时事。……惟《病橘》始言“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末以比荔枝劳民,疑若指近幸之不得志者。自汉魏以来,诗人用意深远,不失古风,惟此公为然,不但语言之工也。

《后村诗话》:

《病橘》之作,伤微物失所,至于困瘁。

《唐诗归》:

钟云:又生一意,妙。谭云:念头非为“有司”也,恐“有司”又罪及百姓耳(“吾谂”句下)。谭云:入荔枝,绝妙。正“吾愁罪有司”之意(“忆昔”二句下)。钟云:末语似又以橘病为幸,其感愈深矣(末二句下)。

《杜臆》:

“萧萧半死叶,未忍别故枝”,偏于无知之物,写出一段性情来,妙。

《杜诗详注》:

此借橘以慨时事。病橘不供,适当减膳之时,疑是天意使然。但恐责有司而疲民力,故引献荔事为证。节节推开,意多曲折。

《唐宋诗醇》:

因病橘而回忆枝,婉转言之,多少慨叹。

《读杜心解》:

“忆昔”以下,因前文于贡献之事,究未显言,特以往事借影,含吐入妙。

《杜诗镜铨》:

上正写“病橘”,以下发论(“玄冬”四句下)。小题说得尔许关系。二句,一诗之主(“汝病”二句下)。

4、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上一篇:王丹丹

下一篇:冯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