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扭角羚

科普小知识2022-12-18 15:06:10
...

扭角羚(学名:Budorcastaxicolor)别名羚牛、金毛扭角羚、牛羚,属于牛科。体型粗壮,体长200厘米左右,肩高150厘米左右,体重250千克左右。雌雄均具角,角形弯曲特殊,呈扭曲状,故而称之“扭角羚”。其吻鼻部裸露,并以一明显的鼻中缝分开,前额隆起。尾短,四肢强健,前肢特发达,肩高大于臀高。它们体型庞大,长相奇特,似牛似羊似马,俗称“六不像”。分布于云南西部,中国西南横断山系和西北秦岭。产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及*,模式产地在阿萨姆的米什米山。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我国所独有,被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目录。

1、形态特征


扭角羚

体型粗壮,体长200厘米左右,肩高150厘米左右,体重250千克左右。雌雄均具角,角形弯曲特殊,呈扭曲状,故而称之“扭角羚”。其吻鼻部裸露,并以一明显的鼻中缝分开,前额隆起。尾短,四肢强健,前肢特发达,肩高大于臀高。被毛短而松,但体侧下方披毛特长。我国分布的四个亚种毛色均不同,秦岭亚种为白色或金黄色;不丹亚种则为浅棕色,且有一明显的黑色背中线,初生牛犊为咖啡色。

2、栖息环境

扭角羚是一种高山动物,栖息于海拔1500~4000米的山地森林中。营群居生活,少者3~5只,多者数十只或上百只。群中都有“哨牛”,职责是站在高处警戒。扭角羚看上去又粗又笨,但反应很敏锐,攀爬能力较强。以各种树枝、树叶、竹叶、青草等为食,随着季节和食物基地的变化而迁移。

3、生活习性

扭角羚白天多隐匿于竹林、灌丛中休息,黄昏和夜间出来觅食。性喜清静,每群少则几只,多则几十只、上百只。觅食时,每群有一头体强力大的“哨羚”居高嘹望,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它会立即“报警”其他扭角羚则闻声潜逃。它们走动时,背部向上弓起,蹒跚而行,姿态奇特,令人发笑。成队行进时,由愫悍的扭角羚“开路断后”速度比较快。休息时,它们会像狗一样蹲坐。

扭角羚的逃生技巧集体大逃亡是扭角羚惯用的求生战术。它虽然生有一对尖锐、健壮的角,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但它并不轻易使用,只有在十万火急的情况下,才露几手。扭角羚是热爱集体的模范,最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意义。它们总是结成大群,采取集体行动。在行军迁移或者停留觅食的时候,要派一只“哨羊”担任警卫。哨羊站在山坡高地,抬头远眺,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刻发出连续叫声,向同伴报警。扭角羚听到警报,立即抬头准备采取行动。如果“哨羊”快步起跑,同伴们便紧随其后,疾步奔跑。猛兽假若逼近它,彼此之间只距10米左右的时候,扭角羚毫不犹豫地发起进攻。它口中喷吐“ku-ku-ku”三声,低头猛用头顶的尖角冲刺敌人,反复多次,直到赶跑敌人为止。一旦有敌人攻击它的幼仔,母羚挺身而出,与敌人搏斗。扭角羚的幼仔也是喜欢集群的。它们三五只、七八只地聚在一起,有时达30余只。幼小的羚群总有一只母羚照料它们。仿佛是幼儿园的保姆。母羚带领它们采食御敌,学会集体大逃亡的本领。

4、分布范围

分布于云南西部,中国西南横断山系和西北秦岭。产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及*,模式产地在阿萨姆的米什米山。

5、生长繁殖

每年7-8月进入交配季节,这时雄牛的性情变得格外凶猛,为了争夺雌牛,强壮雄牛间互相展开殊死的角斗,失败者退居群后,胜利者才得以与雌性交配。扭角羚的孕期约9个月,一般在翌年3-5月产仔,每胎一头。平均寿命为12-15年。

在每年8月左右的繁殖季节里,它们很热切地四出寻找配偶,争雌格斗时常发生:以不灵活的步志蹒跚而上,口鼻部几乎低垂在两腿之间,双角直向敌手冲出,并发出嗥叫和哼叫声。经过几个回合之后,如果一方认输败逃,获胜者便不再追击。倘若双方势均力敌,在猛烈角击后彼此往往会隆起背脊,在2米距离内以体相击,企图以自己巨大而健壮的体驱压倒敌手。假使双方仍然各不相让,接踵而来的角击便更为激烈,常常是一方头角落地,鲜血直流。一场格斗往往可以持续几十分钟,少数自不量力的雄兽如不及时认瑜,轻则重伤,重则死于情敌之手。

获胜的雄兽与雌兽相爱,双双进入深山密林,进行秘密婚配。母兽怀孕8个多月,一般次年4月产下仔兽。仔兽稍大一些后,它们的“妈妈”便把自己的“儿女”放在一个扭角羚幼儿园里,由一头扭角羚照管,自己外出觅食和进行其它活动。据说,“独牛”有时会混入家牛群中一起吃食,甚至同雌家牛交配。

6、亚种分化

这一群体共有3个亚种,其中金毛扭角羚最美观,体毛金黄发亮,头、面、耳全是橘黄色的,生活在陕西省秦岭山脉,被国际上公认为稀有动物,我国禁止将这种羚牛移居到外国动物园。

7、保护级别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中国公布的红皮书列为濒危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