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猛镇
阿猛镇位于砚山县境东部,西与阿基、者腊两乡毗邻,北和广南县接壤,东与广南县五珠、那洒相邻,南和蚌峨乡相接。下辖5个村民委员会,72个自然村,91个合作社。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瑶等6种民族,总人口23908人,全镇有耕地23984亩,人均1.05亩。全镇国土面积529.4平方公里,平均气温15.7℃—16.6℃。“323”国道线过境23公里,镇*所在地距砚山县城37公里。全镇80%地形属喀斯特地貌,仅20%的坝区分布在阿猛、阿基、倮基黑、租那、石板房五个村民委。镇*所在地距砚山县城37公里。
中文名:阿猛镇
行政代码:532622104
身份证前6位:532622
长途区号:0876
邮政编码:663100
隶属政区:砚山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云H
人口数量:约2.39万人
1、地方简介
阿猛镇位于砚山县境东部、西与阿基、者腊两乡毗邻,北和广南县接壤,东与广南县五珠、那洒相邻,南和蚌峨乡相接。下辖5个村民委员会,72个自然村,91个合作社。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瑶等6种民族,总人口23918人,全镇有耕地23984亩,人均1.05亩。主产稻谷、玉米、小麦,经济作物有三七、烤烟、辣椒、花生等,硅矿资源丰富、储量1000万吨,阿猛镇位于国道沿线、是云南内地通往两广的必经之地。凤景秀丽,素有“阿猛十景’之说,即:“山城耸翠”、“大桥烟柳”、“将军石”、“旅客问琅”、“天马伏地”、“海亭旅舫”、“桥畔渔火”、“—字横青”、“空山琴韵”、“龙门重壁”、“绿系垂钓”。
2、行政区划
阿猛镇
阿猛镇区划
532622104201121阿猛村
532622104202220上拱村
532622104203220千庄村
532622104204220顶丘村
532622104205220迷法村
532622104206220阿基村
532622104207220租那村
532622104208220石板房村
532622104209220阿绞村
532622104210220水塘村
532622104211220伍家寨村
532622104212220小各大村
532622104213220倮居黑村
3、地理位置
阿猛镇位于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东北部。东邻广南县伍珠乡、珠琳镇、那洒乡,南接砚山县蚌蛾乡,西与砚山县者腊乡、干河乡、维摩乡接壤,北与丘北县天星乡毗邻。全镇国土面积529.4平方公里,平均气温15.7℃—16.6℃。“323”国道线过境23公里,镇*所在地距砚山县城37公里。全镇80%地形属喀斯特地貌,仅20%的坝区分布在阿猛、阿基、倮基黑、租那、石板房五个村民委。镇*所在地距砚山县城37公里。
4、经济发展
阿猛镇
2007年,除国家补助的5.2万元外,还积极发动群众自筹和以劳代资2万元。其中:维修烟区道路7条28.5公里2.1万元、乡村道路15条65公里4.5万元,桥涵3座6000元。2007年全镇实现自然村通公路率达98%。通讯和电力建设,全镇还有8个自然村没有通电,其中:通过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项目,并申报了阿绞村民委的六阴塘、三家寨、石洞门三个村小组需要实施的通电问题。通讯建设长足发展。全镇程控电话从2005年的2120部增加到2007年的2450部,石板房等村民委已开通移动电话,极大地推进了该镇信息化进程。
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08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138万元,占总收入的56.5%;畜牧业收入2164万元,占总收入的23.8%(其中:大牲畜出栏6011头,生猪出栏29004头,山羊出栏8163只);林业收入40万元,占总收入的0.44%;渔业收入16万元,占总收入的0.18%;第二、三产业收入1148万元,占总收入的12.6%;其他收入582万元。占总收入的6.4%。外出务工收入207万元。
工农业生产总值完成11753万元,比2006年增长2%。其中:工业生产总值完成1612万元,比2006年增长11.9%;农业生产总值完成10141万元,比2006年增长0.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77万元,比2006年增加4.1%;粮食总产量21382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和人均纯收入分别从2006年的347公斤、1203元增加到2007年的361公斤、1314元。外出务工人数6146人。
5、地方人口
阿猛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3583
男12228
女11355
家庭户户数5595
家庭户总人口(总)23513
家庭户男12189
家庭户女11324
0-14岁(总)7529
0-14岁男3935
0-14岁女3594
15-64岁(总)14877
15-64岁男7752
15-64岁女7125
65岁及以上(总)1177
65岁及以上男541
65岁及以上女63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2390
6、农业发展
云南省砚山县阿猛镇冬早马铃薯样板种植丰收在望
阿猛镇气候温暖湿润,水资源条件良好,土地宽广,区位优势明显,对发展冬早马铃薯种植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为进一步推进我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施高原特色农业建设,引领当地人民群众利用好优势资源条件实现增产增收、发家致富,今年我镇组织实施了240亩冬早马铃薯样板种植,通过种植户的精心栽培管理,虽然马铃薯在出苗期遭受到了较严重的霜雪天气灾害,但目前依旧长势良好,有望获得丰收,预计可实现产量400余吨。
7、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普者黑风景名胜区
普者黑风景区位于云南省丘北县,景区由普者黑区、锦屏片区、温酗片区、冲头片区、平寨片区五个片区组成,56个景点,有孤峰312座,大溶洞83个,天然湖泊54个,河流15条,地下暗河总长达120公里。普者黑中心景区内有旅游水面2万余亩,11平方公里,是一处喀斯特湖泊群、溶洞群、孤峰群以及民族风情的风景名胜游览区。
丘北普者黑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9年由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4A级旅游景区。风景区内的一座座散落的孤峰间,延绵环绕着40里水路、万亩野生荷花、一望无际的桃园和世界最大的岩溶湿地,被誉为“世间罕见、中国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区内更可领略到壮、彝、苗、瑶等古朴多姿的少数民族风情。由普者黑(县城东11公里处)、温浏(县城西56公里处)和冲头(县城西80公里处)三个片区及革雷(县城东53公里处)、歹马(县城北70余公里处)两条瀑布组成,总面积983.7平方公里。以喀斯特湖群、洞群、峰群以及峡谷景观为主,古崖画、革命纪念地、少数民族风情等人文景观相辅助,可供国内外游客观光、游憩、休养、度假、攀岩、漂流、水上娱乐及科学考察,是多功能、大容量的风景名胜区。
54个湖泊形成21公里的水上旅游线,沿途可观赏300余座孤峰、5000亩荷花湖、83个溶洞。壮族的祭龙节,彝族的抹花脸、火把节、摔跤节,苗族的采花山等民族节庆风情浓郁。
另外变幻无穷的冲头云海、垂直落差500米全长9公里的清水江大峡谷、三千年前古代鸟氏民族先民绘制的“鸟图腾”岩画、全国仅有的古石油田地质奇观等,无一不令人心弛神往。
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
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是按照云南省委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旅游大省的战略部署由省委宣传部,省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投资建设的我省第一座民族文化生态示范村,其主要任务是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培育民族文化支柱产业,为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在省内外有重大影响,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基地和窗口。
仙人洞村是彝族支系撒尼人的聚居地,全村173户800余人。他们约在400年前从石林逃婚来到这里,受社会、交通、经济、文化的影响,如今尚保留有古老的民族服饰、婚礼、性崇拜、毕魔祭祀等。普者黑没有开辟为旅游区之前,仙人洞村的人日子有一半也是在水上度过的。清晨大雾朦胧的时候,村民们就划船到湖中,或打水草喂猪,或撒网捕鱼。弄得全村的人个个像当初洪湖赤卫队队员似的,水性极好。村边打鱼的人多了,仙人洞村的一些打鱼人会把船划出20公里以外,打上几天渔才归家。只有栽秧和收割等农忙时节,村外湖面上的船只才会减少。他们靠打渔为生,农村经济产业单一,人均年收入仅280余元。近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从业人数达700余人,人均收入达3000余元,成为州、县文明村。游客进入彝族文化生态村,可领略到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石崇拜文化、民族风情、民族食品、民族住房、民族祭祀、民族体育、民族工艺品等。彝寨人民欢迎您,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
*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始建于1984年,1986年清明节主体工程竣工,人民向烈士进行凭吊。
1986年清明、4月10日,先后有120个单位的*职工,学校师生、烈士家属及人民群众共1.6956万人进入陵园对烈士进行凭吊,其中:有来自河南、河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的烈士家属452人;有来自文山州内各县党政领导、机关*职工、烈士家属、学校师生、人民群众5485人;有西畴境内机关、事业、企业、人民团体、人民群众6296人。共敬献花圈82个,盆花58盆,献小花800。余朵,种树52株。在凭吊0现不少感人事迹:西畴县一小一位年仅12岁的女少先队员,用5个5分的硬币插入一等功臣、战斗英雄马平的墓土,她说:“马平叔叔,你为保卫祖国献出年青的生命,我决心学习你无私无畏的精神,鞭策我学习好建设*祖国的本领,完成你想做又未做完的事业。
8、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普洱茶
普洱是云南省南部的一个县,是茶叶的加工集散地;普洱茶产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自治州和澜沧江沿岸各县,多经普洱运销各地,普洱茶即因此而得名。早在古代茶古道那一段历史中,普洱茶就担任普洱茶属绿茶类,有散茶和紧茶两种,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茶的鲜叶作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后茶则是经过蒸软或炒软后的散茶,再装入模型内压制成各种陀茶、饼茶、方茶、砖茶等,有史以来久负盛名。《红楼梦》放的“女儿茶”就是普洱茶中的一种。据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说中写道:“小而园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圆茶也。”何谓“七子饼茶”普洱茶中大而圆的饼茶,以七饼装成一筒,俗称“七子饼茶”,其汤色黄而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爽口而著称。
普洱茶含量多酚丰富,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解渴、除烦去腻、明目、清心、暖胃、提神、消食、散寒、解毒等作用,对人体十分有益。据近代科学研究证明“普洱茶可以减肥、消瘦、健体、强身和防治一些疑难慢性病”。所以普洱茶在国外市场有很高声誉。主销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英国。法国、荷兰。德国等五十多个国家和港澳地区。
文山三七
三七素来就是云南省出产的传统名贵中药材,它降血脂血糖疗效十分显著,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县是三七的原产地,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种植历史。文山县已经被中国特产之乡评定为“中国三七特产之乡”。文山历史悠久,古老而神奇,从亚热带到温带的特殊气温使她孕育了众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这里居住着汉、壮、苗、彝、瑶等十多个民族。喜居山头的苗族祖先擅长狩猎。狩猎时偶尔会造成外伤出血,他们就把一种野草嚼烂敷于外伤出血处,伤口就如同上过漆的物品一样1住不再流血,苗族的祖先便将这种野草叫作“山漆”。这种神奇的草药在民间代代相传,因为“山漆”与“三七”同音,在流传中便将“山漆”记作了“三七”。文山盛产三七,是三七的原产地,在产量和质量上均居全国之首,历来有“三七之乡”的美誉。
富宁八角
八角,北方俗称“大料”,属常绿阔叶乔木。其果、叶、干全身是宝,被富宁农民誉为“摇钱树”。八角干果、八角叶主要作香料、化工原料及药用,是制咳药、合成抗癌药“派龙克萨龙”和阴性荷尔蒙已烷雌酚的主要原料。同时也是高级香水、香皂、饮料、食品、烟草、牙膏及化妆品必不可少的增香剂,用途十分广泛,因此成为国际市场紧俏商品。富宁县种植八角已有700多年历史,清乾隆年间已大量种植,小有规模。经过长期的巩固和发展,目前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八角干果产量达700万公斤,其种植面积、产量均列云南省县(市)之冠,质量居全国第一。富宁天星香惠厂生产的大红八角、茴香脑、八角精、八角粉等12个系列产品享誉国内外,“八角精”曾获1994年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新加坡鱼尾狮金奖。在1999年昆明世博会、2000年上海特产展洽会、湖南浏阳第二届中国特产文化节展销会、中国昆明民营展销会上,富宁八角系列产品倍受各地客商青睐,被国内外客商抢购一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