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针薹草
根状茎短。秆丛生,高20-60厘米,柔软,平滑,下部1/3以下具叶。叶生于秆上者短于秆,生于分蘖者或长于秆,宽2-3毫米,平滑。小穗1,顶生,雄雌顺序,椭圆状卵形,长0.6-1.2厘米;雄花部分甚短,3-5花,雌花部分比雄花部分长,7-15(23)花。雌花鳞片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3脉不明显,淡棕色。果囊长圆状披针形,长3.5-4毫米,膜质,背腹面具多条细脉,柄极短,顶端渐窄成喙,喙口近圆,成熟后平展或反折。小坚果疏松包果囊中,长圆形,三棱状,长约2毫米;花柱基部不膨大,柱头3。花果期6-7月。
中文学名:大针薹草
拉丁学名:CarexudaMaxim
拼音:dazhentaicao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莎草目
科:莎草科
属:薹草属
1、形态特征
株:根状茎短。
茎:秆丛生,高20-60厘米,柔软,平滑,下部1/3以下具叶。
叶:叶生于秆上者短于秆,生于分蘖者或长于秆,宽2-3毫米,平滑。
花:小穗1,顶生,雄雌顺序,椭圆状卵形,长0.6-1.2厘米;雄花部分甚短,3-5花,雌花部分比雄花部分长,7-15(23)花。雌花鳞片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3脉不明显,淡棕色。
果:果囊长圆状披针形,长3.5-4毫米,膜质,背腹面具多条细脉,柄极短,顶端渐窄成喙,喙口近圆,成熟后平展或反折。小坚果疏松包果囊中,长圆形,三棱状,长约2毫米;花柱基部不膨大,柱头3。
根状茎短。秆丛生,高20-60厘米,柔软,平滑,下部1/3以下具叶。叶生于秆上者短于秆,生于分蘖者或长于秆,宽2-3毫米,平滑。小穗1,顶生,雄雌顺序,椭圆状卵形,长0.6-1.2厘米;雄花部分甚短,3-5花,雌花部分比雄花部分长,7-15(23)花。雌花鳞片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3脉不明显,淡棕色。果囊长圆状披针形,长3.5-4毫米,膜质,背腹面具多条细脉,柄极短,顶端渐窄成喙,喙口近圆,成熟后平展或反折。小坚果疏松包果囊中,长圆形,三棱状,长约2毫米;花柱基部不膨大,柱头3。花果期6-7月。
2、产地分布
分布: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及日本
产地:黑龙江、吉林及内蒙古
生境:红松林中水湿地
3、分类文献
CarexudaMaxim.inMem.Acad.St.Petersb.9:303,1854etPrim.Fl.Amur.300,1859;Kom.,Fl.Mansh.1:353,1901;Kukenth.inEngl.,Pflanzenr.Heft38(IV,20):103,1909;V.Krecz.inKom.,Fl.URSS3:300,1935;Ohwi,Cyper.Japon.I:439,1936;Akiyama,Caric.FarEast.Reg.Asiapl.5,fig2,1955;东北草本植物志11:174,图版79,图1-6,197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