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村营乡
时村营乡,位于磁县南部,乡人民驻地时村营,在县人民驻地南偏西18公里。1953年始置时村营乡。1958年8月并入双庙人民公社。1961年5月成立时村营人民公社,因驻地得名。1984年4月改称时村营乡。东与讲武城镇接壤;西与岳城镇交界;南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隔漳河相望;北与西固义乡为邻。总面积48.61平方公里。6129户,25404人,均汉族。含16个自然村,辖16个村民委员会。
中文名:时村营乡
行政代码:130427204
身份证前6位:130427
长途区号:0310
邮政编码:056500
隶属政区:磁县
行政级别:乡
车牌号码:冀D
辖区面积:48.61km2
人口数量:约2.4万人
人口密度:494人/km2
1、地方简介
南部丘前倾斜平原与北部丘陵区,各占二分之一,海拔在80~340米之间,地下水位15~25米。土壤为石灰性褐土和褐立性土。境内有民有渠和跃峰渠。总耕地3.49万亩,其中水浇地2.1万亩。2005年粮食总产1.69万吨。已建成林果、蔬菜、粮食、养殖、食用菌5大农业生产基地。村办企业有砖厂、石料厂、面粉厂、轧花厂等。
2、行政区划
时村营乡
时村营乡区划
130427204201210时村营村委会
130427204202220西小屋村委会
130427204203220陈庄村委会
130427204204220西曹庄村委会
130427204205220撒谷村委会
130427204206220小屯洼村委会
130427204207220西李庄村委会
130427204208220上七垣村委会
130427204209220下七垣村委会
130427204210220武吉村委会
130427204211220庆和峪村委会
130427204212220牛尾岗村委会
130427204213220小盆沟村委会
130427204214220田庄村委会
130427204215220上陈村委会
130427204216220白庄村委会
3、新闻动态
邯郸市磁县时村营乡多重举措确保困难群众安全过冬
近来,天气逐渐变冷,时村营乡采取“三早”举措,确保困难群众度过一个安全、温暖的冬天。截至目前,已排查130多户困难群众,帮助困难户安装取暖设施100多个。早摸排,建立台帐。该乡民政所与各村一起全面地对全乡困难群众进行摸底调查,对困难群众的住房、取暖、粮食储备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并建立台帐;及时了解他们生活困难和需求,对困难群众安排村两委*专人看护,确保他们安全温暖过冬。早宣传,消除隐患。该乡针对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情况,要求各村看护人员要把困难群众冬季取暖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意识,不定期检查取暖设施、房屋通风情况等,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杜绝火灾、煤气中毒等安全事件的发生。早强化,明确责任。该乡建立了乡、村、组三级联保困难群众安全过冬责任制,同时乡党委*组织人员不定时抽查困难群众安全过冬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不得力的村和个人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确保困难群众安全过冬。
4、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磁州白莲藕
磁州白莲藕,河北省磁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磁县植藕历史悠久,三国时期就被列为贡品,由藕史督办,逐岁进贡朝庭。“御路荷花”更是磁州十大美景之一。深受已故总理的重视,曾多次提倡大力发展。磁州白莲藕产地位于滏阳河两侧的低洼地带,该区土壤多属静水沉积母质,或为粘质湖相静水沉积物。表层质地多是中壤和重壤。适宜栽培莲藕和水稻,是河北省的“莲藕之乡”。磁县白莲藕以白净、粗长、皮薄、脆嫩、无渣等特点闻名。是当地群众招待客人的主要土特产品之一。
磁州窑
磁州窑是中国著名的民间陶瓷窑系,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彭城和磁县等地,是北方陶瓷的代表.这些地区宋代属河南漳德府磁州,故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磁州窑是宋代成就突出,富有民间特色的瓷窑。磁州窑的釉色较为丰富,有白釉,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尤以白釉最为出名.在装饰上主要采用黑白对比的方法,其中以画花,剔花及珍珠地最为盛行.画花系以当地所产的花斑石为绘料,在白色的釉地上画出黑色的花纹,开创白地黑花釉下彩绘陶瓷制品的装饰先河。
磁州大米
磁州大米是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特产。磁县大米的特点是色泽洁白,晶莹透明,煮熟后粘甜而香。历史上曾作为贡品进入宫廷。
磁县至今还流传着农民巧建晋祠娘娘庙抗贡米的故事。磁县大米主要产区在花官营乡、辛庄营乡、高臾镇一带。这里土地低洼肥沃,水源丰富。
5、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磁州窑遗址
磁州窑为宋代北方民间著名瓷窑之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窑址位有两处,一是分布磁县的观台镇一带,另一处就是风景区内南响堂寺下的彭城镇到临水镇,其面积约十平方华里。
磁州窑,从古老的磁山文化陶器源起,至今己有7000余年的历史,历史悠久,兴衰起复。到十世纪,以制瓷精美,一跃成为我国宋代北方民窑的代表,当时州以“磁”名,乃窑场之兴盛而著名于世,并有“十里彭城,日进斗金”和“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美称。
北朝墓群
磁县西南部讲武城一带的漳河沿岸,遍布着130多个大大小小的土丘,这是一片古墓群。长久以来,这些土丘被认为是曹操的七十二疑冢。
这似乎不是空穴来风。从历史的真实来说,位于临漳的六朝故都邺城,与磁县相邻,距磁县县城仅15公里,曹操破袁绍后以邺为都城,在这里修建铜雀台,在位于磁县的讲武城培育军将,曹操死后也确实葬在距离邺城很近的磁县这一带。从社会的虚妄来说,自宋以后,曹操在人们心目中逐渐变成了臣,特别是元代以后,丑化曹操的社会风气日烈。元末作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曹操塑造了一个诈的艺术形象,甚至在第七十八回这样描绘,曹操临终前“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自宋以后有许多咏疑冢的诗,如:“疑冢多留七十余,谋身自谓永无虞”(京镗);“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范石湖);“生前欺人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俞应符)。这些都是古人不作实地调查,任凭道听途说,以讹传讹造成的。
兰陵王墓
《兰陵王入阵曲》是歌颂高长恭英勇善战的一支乐曲,悲壮浑厚,古朴悠扬。当时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围困,北齐王急派各地将士来解围,高肃亲率五百精骑,冲入周军重围,直抵城下,与城内守军心协力夹攻,大败周军,解了洛阳之围。为歌颂兰陵王的战绩,将士们集体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此曲后来流传到日本,深受人民的喜爱。
兰陵王高肃,字长恭,是北齐末期文武双全的名将。他一生忠以事上,和以待下,屡建战功。先后-为徐州兰陵郡王、大将军、大司马、尚书令等职。因其面貌清秀,当两军交战时都要戴上一个凶恶的面具以震慑敌人。因战功显赫而招到当时的皇帝(其堂弟高纬)的忌恨,终被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