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

科普小知识2022-12-22 13:00:12
...

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永安市,地处福建省的中部,总面积为11015.38hm2。系南亚热带到中亚热带过渡地带,居于福建省两大山脉——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中间,山体为戴云山西伸余脉,属中低山地貌,海拔高580m~1604.8m,境内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2座,最高峰为天宝岩,海拔1604.8m。区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少有的一个物种基因库,为中国小区域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为闽江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区。区内生态系统多样性十分丰富,有8个植被类型39个群系,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重点保护对象是大面积天然分布的长苞铁杉林、猴头杜鹃林、东南地区首次发现的泥炭藓沼泽。保护区核心距永安36km。

中文名称: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

外文名称:FujianTianbaoyanNationalNatureReserve

地理位置:福建省永安市

气候类型:南亚热带到中亚热带过渡地带

占地面积:11015.38公顷

级别:*自然保护区

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

保护对象:长苞铁杉林、猴头杜鹃林、泥炭藓沼泽

所属区域:福建省永安市

管理单位:永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1、历史延革


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

1988年被福建省*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3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自然保护区。

2、地理环境

位置

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永安市东部的西洋、上坪、青水三个乡(镇)交界处,距离永安市区36公里。

地貌

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处于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过渡地带,山体为戴云山余脉,属于中低山地貌,海拔高580m-1604.8m,境内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2座,最高峰为天宝岩,海拔1604.8m。

气候

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

水文

据永安市气象局资料记录,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年平均气温15℃,1月均温5℃,极端低温-11℃,7月均温23℃,极端高温40℃;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4500~5800℃,无霜期290天;年平均降水量2039毫米,多集中于5~9月,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

土壤

地带性土壤为花岗岩和砂岩风化发育成的红壤,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随海拔上升表现出一定的垂直变化,海拔800~1350米为山地黄红壤,海拔1350米以上为山地黄壤。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但生长长苞铁杉林与猴头杜鹃林分布地段土层较厚,土层厚达1米以上,其腐殖质层厚约20厘米,地表枯枝落叶层厚5~20厘米,表土质地为壤土,土壤呈酸性反应。

3、区域范围

区域面积

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1015.38公顷,其中:核心区3401公顷、缓冲区2679公顷、实验区4935.38公顷。

经纬度

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8′3"~117°35′28",北纬25°50′51"~26°1′20"

四围界限

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永安市东部的西洋、上坪、青水三乡(镇)交界处,中心距永安市区36km,距泉三高速公路大田桃源接口处30km。

4、保护目标

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是大面积天然分布的长苞铁杉林、猴头杜鹃林、东南地区首次发现的泥炭藓沼泽。

植物资源

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内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四川苏铁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16种。区内有大型真菌26科103种,微生物有7目13科23属。正红菇、梨红菇、鸡枞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具有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区内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计有维管束植物185科1512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等5种。


长苞铁杉林

长苞铁杉林是中国亚热带地区典型的扁平叶型的常绿针叶林之一。为中国特有的渐危种,也是第四纪冰川期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长苞铁杉在区内分布面积达186.7hm,纯林20hm,为全国第一,而且所构成的群落是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在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等研究上有重要意义。

猴头杜鹃林是亚热带山地苔藓矮曲林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最为典型的植被类型,分布于冷湿、多风的孤立山顶与山脊,容易遭到破坏而不容易恢复,是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区域的最具代表性的山地苔藓矮曲林和地形顶极群落。在区内陡峭的山体上分布面积达106.7公顷,纯林40公顷,该保护区内所保存的是大面积的原始森林,为全国所罕见。


猴头杜鹃

泥炭藓沼泽主要分布在东北、云贵高原。在东南大陆的山间盆地系第一次发现,区内有两处,总面积达30.7公顷。

动物资源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黑麂、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黑熊、苏门羚、鹊鹞、虎纹蛙等41种,福建省重点保护动物有33种。区内昆虫资源有32目230科1154种,其中金斑喙凤蝶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阳彩臂金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有11种。

在该保护区内泥炭藓沼泽周边栖息着黄腹角雉、白鹇等40余种鸟类,它对研究中国东南沿海森林区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地质变化与气候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管理措施

管理机构

1988年被福建省*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成立于1989年6月。

1993年成立天宝岩森林*派出所。

2004年3月挂牌成立永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管理措施

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周边群众保护森林觉悟高,意识强。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当地群众就自发在本畲立下了一块禁伐碑,保护森林。

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当地群众又分别在本畲、沟墩坪、香木岭、林后四处立下了禁伐碑,严加保护森林资源,保护措施相当严密,并经过当时的县级*批准,有相关的法律保护手段。这些历史文物在中国自然保护史上极为罕见。优良的保护传统促进了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区内景观多样性的先决条件。

1998年5月21日和2001年7月26日曾两次在天宝岩顶峰偶然拍摄到“佛光”的奇异景象,当地群众更加视之为神奇的宝地,主动配合保护区加强保护工作。良好的群众基础,加之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得天宝岩这一天然物种基因库得以保存。

管理内容

为了加大对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力度,从2004年到2009年6月为止,永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争取相关部门各类资金就达3000多万元,通过项目实施,该保护区在总体规划、野生动植资源保护、生态旅游、药用植物开发、社区工作及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科学规划、特色建设格局已基本形成。已完成验收保护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该保护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已获国家林业局批准立项建设,是福建省少数几个能够实施一、二期基础设施建设的*自然保护区。

福建省永安市出台了《永安市人民*关于赋予福建省永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优惠政策措施的通知》和《福建省永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赋予了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在土地使用、资金投入、税费政策、经济管理、道路建设等多项优惠政策,为保护区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该保护区*职工的不懈努力,坚持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实现了建区二十多年来无森林火灾、火警以及未发生一起破坏重点保护对象的案件佳绩。

6、开发利用

旅游信息

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极其丰富。区内山脉纵横,山高谷深,层峦叠翠,多处地段地形陡峭,集雄、险、奇、变特点为一体。水系呈树枝状分布,河流众多,流面较窄,多处可见多级瀑布跌水现象,与绝壁、怪石、密林等景观呼应,景色绝佳。古树名木分布于山间、溪畔、村落、古道。春夏时节,峰顶云雾缭绕,冬季则满山银妆素裹。辖区村内有古桥、古树、老祠堂,乃至旧式制笋干的木屋等诸多景观。该保护区曾被《厦门晚报》读者评为“厦门市民周末自驾游十大目的地之一”,也是永安市实施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品牌景区。

科学研究

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是大面积的原始森林,为全国所罕见,在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等研究上有重要意义。泥炭藓沼泽周边栖息着黄腹角雉、白鹇等40余种鸟类,它对研究我国东南沿海森林区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地质变化与气候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合利用

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周边可以开发的旅游资源有高差约300米的九龙壁峡谷、云雾缭绕的竹海、三条溪流汇合处秀美的龙头休闲度假区、绵延的奇石危崖险峰的双虹桥-云峰洞—铁钉石景区、具有畲乡古朴风情的丰田瀑布景区、桂溪农家乐园景区和立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禁伐碑、建于元朝的林玄娘庙等人文景观,以及天宝岩顶峰靡靡之中拍摄到“佛光”的奇异景象。它是集秀丽的风景与自然保护文化于一体的全国最理想的生态旅游胜地之一。

7、生态价值

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不仅是闽江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区,也是国内少有的物种基因库之一。该保护区地理条件优越,植物种类繁多。据统计,保护区内有各种动植物640余科3200余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南方红豆杉、钟萼木、金钱豹和黄腹角雉等12种。保护区内植被垂直带谱较明显,随着海拔的递增,依次分布有常绿针林、常绿针阔叶混交林、中山苔藓矮曲林。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树种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香果树等15种;属省内数量稀少的树种有百日青、穗花杉等20种;最具特色的当属大面积天然分布的长苞铁杉林、猴头杜鹃树和我国东南地区首次发现的泥炭藓沼泽。这些原始森林的地貌特征、植被特征均为国内罕见,它对研究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的变化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