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

科普小知识 2024-04-15 23:08:36
...

本书是豆瓣阅读非虚构首奖作品,作家梁鸿、绿妖,书评人魏小河诚意推荐!孪生妹妹有鹿真情作序,并绘制精美暖心插图如沈从文般沉静诗意,如废名般冲淡平和生活的细碎,亲情的温暖,让泪缓缓坠落……

作者:沈书枝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7-1

页数:272

定价:43.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020122257

1、内容简介

本书是豆瓣人气作者沈书枝历时三年倾情撰写的长篇散文力作,是一本完全关于童年与家乡的人事之书。

即使在乡下,像沈书枝家这样姊妹五个的,也实在很少见。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姐妹间相互的照顾与情感的牵念,是作者童年及少年时期最宝贵的礼物。沈书枝以一贯细密工整的文字、冲淡平和的语调讲述着姐妹五人之间的情感和各自的人生故事,温柔地注视记忆中的自己与亲人,朴素诚实地展现出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看似琐碎的讲述中,能让人静下心来感受平淡日子的冷暖,体味生活的质感。

在一页页翻开记忆中或心酸或温情的故事之时,沈书枝更用一支干净而克制的笔,记录下一代人的成长,真实而客观地映射出乡村生活及其变化,将新一代农村人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新奇和因不适带来的痛楚,平实而温润地呈现出来。书中谈到计划生育、外出打工求学等情节,皆真实而且触动人心。

阅读书枝的文字,我们会时而心有戚戚,时而鼻中酸涩,像乡间溪流,可以润泽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生活碾压之下枯涸的内心。

2、作者简介

沈书枝,1984年生,安徽南陵人,南京大学古代文学硕士。热爱自然与文史,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文艺风象》等报刊,已出版散文集《八九十枝花》。2014年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佳作奖。2015年作品《姐姐》获豆瓣阅读第二届征文大赛非虚构组首奖。

3、作品评论

逝去的村庄

文/绿妖

《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写了皖东南一个小村子一家人三十多年来的生活,是平淡的散文,不知为何却欲罢不能地一口气地看完了。说平淡绝不冤枉它,唯一的戏剧性就是家里有五个女儿,一心想生出儿子的父母生出一对孪生姐妹后终于死心。虽然想要儿子,但女儿倒也是被疼爱的,证据是大姐二姐都读了三年初三。九十年代的乡下(也许还包括县城),中专比高中吃香,因为中专三年就能出来工作养家了。但这家的父亲却要培养自己的女儿读大学。这在乡下是罕事。沈书枝念书的乡初中,四五年间唯一一个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被老师一直挂在嘴边,在升重点“剃光头”的学校读书,考不上是常态,稍微现实一点就不会让孩子一再复读。父亲是个有意思的父亲。

书的腰封上提到沈从文和废名,我却想到林海音。题材不同,可是写普通人的日子,底层的窘迫里带着儿童的喜悦和热望,那种底子里的温柔敦厚是相通的。沈书枝的乡村,日子是平淡有味的,早上柴火烧出来的洗脸水里有淡淡的灶烟味,冬天盖着用米汤浆过又带着太阳晒过的热香气的被罩。嫩姜上市的时候,用碎瓷片刮掉姜皮,腌糖醋生姜。冬天和夏天做甜酒。五月节包粽子,八月节还包粽子。秋天妈妈和爸爸一同上山砍柴,背着和男人一样重柴火的妈妈是村子里最后一个回来的,脸色很白。还有冬天早上的白菜年糕,煮好了热腾腾地端到床边,允许她们坐在被窝里吃。

她写的是城镇化之前的乡村,被妖魔化之前的乡村。乡下仍然有自己的规律运转,清贫中不乏美感,窘迫里保有热望。幼时离土地极近的生活让作者保持了对自然的热爱,在成年后的写作中,她毫不犹豫地写下这些植物的名称:春天野蔷薇丛下清甜的刺麻薹、五月沟渠边红色的山莓、三月份做蒿子粑粑的鼠鞠草和艾蒿。在村口等在外工作的大姐回家时,“风把几棵茭瓜叶子吹得窸窣作响。”而大姐终于出现时是从田畈里走来了,她一个人,穿一件白色的衫子,在一块连一块的田畈里走着。我似乎也看到了她,走得又快又平静,包里是给妹妹们的零食。犹如小津电影里的镜头。那是乡下的人也还没有被符号化成凤凰男或扶弟魔的乡村。阡陌纵横,鸡犬相闻,傍晚时炊烟四起,是淡蓝色的木柴香。虽不富裕,家里打扫的干净整洁,家人是贞静安乐,有生活意趣的。她写的是这样的家庭,这样的乡村。

当然还有无处不在的清贫。在最冷的时候也只有单鞋可穿,鞋垫要花钱,所以想不到还可以垫双鞋垫。隆冬的晚上,开着的教室门吹向第一排的寒风,冻得想把膝盖挖开。青春期总是感觉饿,高二时到县城同学家做客,第一次知道吃饭可以光吃菜不吃饭。和穷的区别在于,清贫之家的主人没被穷困打败,生活中依然有美感。被这向上的心灵鼓励,孩子并未被物质的匮乏扭曲,变成一腔戾气,在成长后不能自控地爆发。作者不强调清贫,它隐藏在每一段成长里,和小孩子的喜悦并列,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杈之间相互补充,于是有平衡的美。

清贫还给了她一双善于发现食物之美的眼睛,像萧红一样,或者说,像许多挨过饿的作家一样,沈书枝特别会写食物,每年打田割稻的两天,小孩子也要下地干活,傍晚拖着沉滞的两条腿慢慢走回家,晚饭是一只红烧鸭子或者用青豆子红烧的鸡骨,“这两样菜都有许多的油,可以泡汤,狠狠吃三碗饭。”初中时在学校外面买一毛钱一份的菜吃,有一种魔芋豆腐,“切成四方小块,烧得黑里糊塌的,吃起来有韧劲,很好吃。”音乐老师家的肉包子一块钱三个,“唏嘘地掰开,里面肉馅颤巍巍弹出,包子皮里则浸满肉汁。”哪怕是写上学路被一个疑似鬼的身影尾随,向桥头卖早点的同学爸爸跑过去的时候,惊魂未定的她还没忘记注意到那个男人“在炸油条和糍粑”。

总之一切都是平淡的,常见的,不戏剧性的,恶也是一般的恶,全然不是纯文学里有时为了表现深刻而写出的地狱一般的场景。我在纯文学中总见到王小波所说“幽闭的、压抑的情调”,“把囚笼和噩梦当作一切来写”,书枝的这本书则不同。在日常生活的素描里,在温柔与痛苦交错进行的叙述中,人性之美逐渐透了出来,柔弱但无处不在地弥漫。

它也让我想到诗经,不仅是她娓娓道来各种植物名称,是诗经的路数,“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还因为她的文笔温柔敦厚,绵密贞静,也是诗经的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中和之美。

而那种平淡自然又使它超越了地域。她写父亲,喝醉后爱拽起已睡觉的女儿醉醺醺地教训,揣着借的钱买儿童节表演要求穿的白褂子红裙子,图明年还能穿特意买大一号,使孩子的兴奋也没那么快意。干*重的活,吃苦而不以为意。开店时,看店的人等于直接坐在冬天的寒风中,沈书枝灌一个热水袋还是坐不住,跑到外面跺脚,而爸爸不屑用热水袋,也不要电暖器,“他只是坐在椅子上不动。”这山一样的岿然与沉默,简直是许多普通父亲的画像。

《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的序里写到燕子,书枝小时候家里是瓦屋,燕子来堂屋里作巢;后来起了楼房,燕子还是来。再后来,父母追随在城市工作的女儿,到城里打工,人不在家,燕子就再也没有回来过。燕子是乡下最常见的鸟类,也是最常见的女孩子的小名,沈书枝和她的孪生妹妹的小名分别叫大燕小燕,和姐姐与我的小名几乎一模一样。人去屋空的乡村里,曾经连接田畈与田畈,农家与小学的发着白光的小路渐次荒芜,不知道那些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那些随四时流转,依靠着土地又热爱着土地的人们都去了哪里?那些或清贫或殷实但平静安乐的生活方式,又会变成什么样?

=====================

我在纯文学中总见到王小波所说的“幽闭的、压抑的情调”,“把囚笼和噩梦当作一切来写”,书枝的这本书则不同。在日常生活的素描里,在温柔与痛苦交错进行的叙述中,人性之美逐渐透了出来,柔弱但无处不在地弥漫。她的文笔温柔敦厚,绵密贞静,是《诗经》的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中和之美。

——绿妖

沈书枝的新书《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装帧很漂亮,看起来赏心悦目,但是读着读着,心情竟低落了下去。因为我也不知道燕子*后飞去了哪里。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所有这一代从乡村出走的年轻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沈书枝在这本书里不仅写下了自己的故事,也写下了很多很多和她一样的、那些未被说出和记得的人,他们的故事。

——魏小河

沈书枝所描绘的乡村绝不是田园牧歌式的。因为农村生活实际上是沉重缓慢的东西,是会在人身上留下印子的。

——有鹿

沈书枝的这部作品写得很真诚。如果说这风格细碎,那是因为日常生活原本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是所谓“客观”的叙述,相反,那是“有情”的。

——维舟

上一篇: 花未眠

下一篇: 给孩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