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腔戏
小腔戏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尤溪县池田乡洋头村村民余清福在本村设馆教戏,并组班演出。后来,余清福投身邻村南阳尾(今尤溪县南芹村)大腔戏庆隆班,并被推举为班主师傅。
1、戏曲介绍
小腔戏,俗称“土京戏”,因源于江西,故又称“江西戏”。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最早传入尤溪县池田乡。当时,港头村余清福首拜江西艺人为师,满师后即在本村设馆教戏,并组织戏班流动演出;因唱皮黄曲调,主要行当角色用小嗓行腔,故通称为“小腔戏”。在一次演出途中,因翻船,艺人大部分遇难,惟余一人脱险。他流落到邻村南阳尾(今南芹村),将两个原先唱大腔戏的戏班合并取名“庆隆”,改演小腔戏。从此,小腔戏便在尤溪县扎根。至80年代已传11代。为纪念余清福,后辈艺人把他奉为戏神,与戏祖“田、窦、葛”一起供奉。
2、发展历程
在尤溪、大田交界一带流传着古老戏种———小腔戏。
腔戏,早期属于乱弹声腔(乱弹是一种戏曲声腔的称谓),因主要行当角色用小嗓行腔而得名,曾流行于江西和福建的尤溪、大田、沙县、永安等县(市、区)及龙岩地区的一些乡村。尤溪县中西部的新阳镇南芹村,与大田县接壤。南芹村以前只有一条山间小路通往外界,由于地处穷乡僻壤,文化相对贫乏,为小腔戏代代传承留下了特定环境。据传,清嘉庆年间,新阳镇人氏余福清拜江西某艺人为师,在当地设馆教戏。后来,余投身南阳尾村(今南芹村)的大腔戏庆隆班,并被推举为班主师傅。自此,小腔戏就在南芹村扎下了根。
200多年来,小腔戏几经兴衰。“*”期间,南芹的小腔戏剧团几乎停止演出。“*”之后,经杨开福为主的小腔戏爱好者重新组建,南芹小腔戏剧团恢复了活动。
村里唯一戏台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南芹小腔戏演出场所。在这里,演员们,其实是几位老人,有的吹拉敲打,动作流畅,乐声悠扬;有的表演,无论是唱、白,还是动作、表情,都字正腔圆、有模有样。其实,南芹小腔戏唱腔属皮黄腔系,根据不同剧目的剧情需要,选用不同的唱腔曲调。小腔戏表演程式有“大花平天,二花平眉,挂须平鼻,小生平肩,小旦平乳,三花平肚脐”等规范要求,表演动作带有木偶表演的痕迹,不少动作直接来源于生活。小腔戏的服装除主要的生、旦角比较华美考究外,其他角色的穿戴很简单,色彩以黑红为主,有的直接把彩旗或农村主妇用的围裙拿来做披风、裙子。不但服装道具简单,而且演员也偏少,过去有“16把椅”之说,即前台演员10人,后台乐队6人。后来,后台乐队增至9人,前台演员增至15人。南芹小腔戏班常演的剧目称“十八本头”和五十八台折子戏。所演剧目中,武戏居多。由于该戏班成员全都姓杨,他们对表现杨家将题材的剧目情有独钟,如《天门阵》、《清官册》、《乾坤配》、《取盔甲》、《四郎探母》等,代代保留,久演不辍。南芹小腔戏的第十一代传人、94岁高龄的杨大光老人已于2010年去世,现在小腔戏已传至第十二代传人杨宗福。可是,杨宗福今年也已56岁了。据说,南芹村里系统学过小腔戏的人不过三十来人,年龄基本在四五十岁,而主要的6个演员中年龄最大的已83岁,最小的是60岁,可谓老龄化。而相对年轻的演员,或常年外出打工,或出嫁他村,只有每年春节期间,还能凑合起2-3场演出。南芹小腔戏已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尤溪县也制定了保护计划,但是传承乏人,优秀演员更是人才难得。当地的老百姓真希望培养好下一代演员,有自己的草根剧团,以改善乡村的文化生活。
3、艺术特色
表现形式
小腔戏唱腔属皮黄腔系,根据不同剧目的剧情需要,选用不同的唱腔曲调。小腔戏的唱词以七字和十字齐言句为基本格式,也有五字句。演唱中,常加入“啊”“呀”“唉”“咿”等虚词衬字。小腔戏读音以中州韵(俗称“官音“)为主,杂以方言,谓之“土洋腔”。
小腔戏班人员很少,有“16把椅”之称,即前台演员10人,后台乐队6人。对南芹小腔戏深有研究的尤溪县原文联主席周治彬介绍说,乐队6人的分工是:司鼓、上手琴(司京胡)、下手琴(司二胡或月琴兼唢呐)、大锣手(兼三弦)、大镲手(兼后捡场)、小锣手(兼前捡场)各1人。同时,小腔戏表演程式有“大花平天,二花平眉,挂须平鼻,小生平肩,小旦平乳,三花平肚脐”等规范要求,表演动作带有木偶表演的痕迹,不少动作直接来源于生活。
小腔戏班常演的剧目称“十八本头”和五十八个折子戏。所演剧目中,武戏居多。由于该戏班成员全都姓杨,他们对表现杨家将题材的剧目更是情有独钟,如《天门阵》、《清官册》、《乾坤配》、《取盔甲》、《四郎探母》等代代保留,久演不辍。现存的小腔戏古老手抄剧本还有24本,年代最早的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他们在上世纪50年代,移植上演了《三代仇》、《九件衣》等现代戏剧目,“*”期间,移植上演了多个“样板戏”,1978年后,他们还移植上演了《十五贯》、《逼上梁山》、《春草闯堂》等剧目。
小腔戏的服装除主要的生、旦角比较华美考究外,其他角色的穿戴都十分简单,色彩以黑红为主,有的直接把彩旗或农村主妇用的围裙拿来做披风、裙子。南芹小腔戏剧团还保存有3件清代末添置的旦角服装。
戏剧曲调
小腔戏音乐曲调以西皮、二黄为主,吸收梆子腔、道士腔和民间小调。早期行当分“四门九行头”(四门即生、旦、净、丑;九行头即小生、老生、正旦、青衣、老旦、花旦、乌净、红净、丑)。生、旦均用小嗓演唱,其余用本嗓。乐器以京胡为主。常演剧目称“十八棚头”,如《下河东》、《下南塘》、《双救驾》、《乾坤配》、《青石岭》、《天门阵》等,还有《拾玉镯》、《游龙戏凤》等一批小折戏。
4、现状
南芹小腔戏在传承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时期或不同地方观众的需求,也不断吸收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民间歌谣和其他民间艺术形式来补充丰富小腔戏。上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后,他们移植上演了不少现代戏、样板戏,再加上年轻一辈艺人的改革创新,小腔戏与传统的小腔戏对比,无论是唱腔、表演,还是服装、行头都有了一些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小腔戏的原始风貌至今仍然较好地保存在偏远的南芹村里,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研究价值。
不过,随着老艺人年岁渐大,南芹小腔戏出现了后继人才匮乏、演出市场狭小、经费严重不足等问题,已面临濒危的境地。尤溪县重视南芹小腔戏的保护工作,分别制定出10年和5年保护计划,建立了一系列运作机制,并将任务落实到相关部门,落实到人。尤溪县组织相关部门和乡镇人员,全力保护、弘扬南芹小腔戏,并加紧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人们期待,南芹小腔戏重新焕发艺术生命力,像一朵奇葩,在尤溪文艺百花园里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为了拯救我县民间文化遗产,近一段以来县文化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山村访艺人、寻戏谱、整资料,把小腔戏历史沿革、唱腔、器乐等资料收集绘制成册,并向国家文化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这一民间剧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