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关于深化投融资*改革的意见

科普小知识 2024-04-15 23:28:06
...

2016年7月18日,新华社受权播发《**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进一步转变*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建立完善企业自主决策、融资渠道畅通,职能转变到位、*行为规范,宏观调控有效、法治保障健全的新型投融资*。

1、文件背景

意见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国务院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投融资*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投资项目审批范围大幅度缩减,投资管理工作重心逐步从事前审批转向过程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企业投资自主权进一步落实,调动了社会资本积极性。

2、主要问题

意见提出,同时也要看到,与*职能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投融资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简政放权不协同、不到位,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确立;投资项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较为突出,融资渠道需要进一步畅通;*投资管理亟须创新,引导和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权力下放与配套制度建设不同步,事中事后监管和过程服务仍需加强;投资法制建设滞后,投资监管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

3、重点工作

意见明确了深化投融资*改革的重点工作:

一是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

二是完善*投资*,发挥好*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三是创新融资机制,畅通投资项目融资渠道。

四是切实转变*职能,提升综合服务管理水平。

五是强化保障措施,确保改革任务落实到位。

4、意见全文

**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改革的意见

(2016年7月5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国务院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投融资*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投资项目审批范围大幅度缩减,投资管理工作重心逐步从事前审批转向过程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企业投资自主权进一步落实,调动了社会资本积极性。同时也要看到,与*职能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投融资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简政放权不协同、不到位,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确立;投资项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较为突出,融资渠道需要进一步畅通;*投资管理亟需创新,引导和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权力下放与配套制度建设不同步,事中事后监管和过程服务仍需加强;投资法制建设滞后,投资监管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为深化投融资*改革,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关键作用,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作用。进一步转变*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建立完善企业自主决策、融资渠道畅通,职能转变到位、*行为规范,宏观调控有效、法治保障健全的新型投融资*。

——企业为主,*引导。科学界定并严格控制*投资范围,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放宽放活社会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完善*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将投资管理工作的立足点放到为企业投资活动做好服务上,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更加注重事前政策引导、事中事后监管约束和过程服务,创新服务方式,简化服务流程,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创新机制,畅通渠道。打通投融资渠道,拓宽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充分挖掘社会资金潜力,让更多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有效缓解投资项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统筹兼顾,协同推进。投融资*改革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财税、金融、国有企业等领域改革有机衔接、整体推进,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工作机制,形成改革合力。

二、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

(一)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坚持企业投资核准范围最小化,原则上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投资行为。在一定领域、区域内先行试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探索创新以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监管有效约束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对极少数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确需依法进行审查把关的,应将相关事项以清单方式列明,最大限度缩减核准事项。

(二)建立投资项目“三个清单”管理制度。及时修订并公布*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制度,除目录范围内的项目外,一律实行备案制,由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备案机关备案。建立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权力清单制度,将各级*部门行使的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职权以清单形式明确下来,严格遵循职权法定原则,规范职权行使,优化管理流程。建立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责任清单制度,厘清各级*部门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职权所对应的责任事项,明确责任主体,健全问责机制。建立健全“三个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调整。清单应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做到依法、公开、透明。

(三)优化管理流程。实行备案制的投资项目,备案机关要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或政务服务大厅,提供快捷备案服务,不得设置任何前置条件。实行核准制的投资项目,*部门要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或政务服务大厅实行并联核准。精简投资项目准入阶段的相关手续,只保留选址意见、用地(用海)预审以及重特大项目的环评审批作为前置条件;按照并联办理、联合评审的要求,相关部门要协同下放审批权限,探索建立多评合一、统一评审的新模式。加快推进中介服务市场化进程,打破行业、地区壁垒和部门垄断,切断中介服务机构与*部门间的利益关联,建立公开透明的中介服务市场。进一步简化、整合投资项目报建手续,取消投资项目报建阶段技术审查类的相关审批手续,探索实行先建后验的管理模式。

(四)规范企业投资行为。各类企业要严格遵守城乡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相关政策和标准规定,依法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切实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自觉规范投资行为。对于以不正当手段取得核准或备案手续以及未按照核准内容进行建设的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警告、责令停止建设、责令停产等处罚;对于未依法办理其他相关手续擅自开工建设,以及建设过程中违反城乡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项目,相关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罚。相关责任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各类投资中介服务机构要坚持诚信原则,加强自我约束,增强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塑造诚信高效、社会信赖的行业形象。有关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自律,健全行业规范和标准,提高服务质量,不得变相审批。

三、完善*投资*,发挥好*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五)进一步明确*投资范围。*投资资金只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公益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重大科技进步、社会管理、国家安全等公共领域的项目,以非经营性项目为主,原则上不支持经营性项目。建立*投资范围定期评估调整机制,不断优化投资方向和结构,提高投资效率。

(六)优化*投资安排方式。*投资资金按项目安排,以直接投资方式为主。对确需支持的经营性项目,主要采取资本金注入方式投入,也可适当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进行引导。安排*投资资金应当在明确各方权益的基础上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根据发展需要,依法发起设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公共服务发展基金、住房保障发展基金、*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充分发挥*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加快地方*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

(七)规范*投资管理。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编制三年滚动*投资计划,明确计划期内的重大项目,并与中期财政规划相衔接,统筹安排、规范使用各类*投资资金。依据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编制*投资年度计划,合理安排*投资。建立覆盖各地区各部门的*投资项目库,未入库项目原则上不予安排*投资。完善*投资项目信息统一管理机制,建立贯通各地区各部门的项目信息平台,并尽快拓展至企业投资项目,实现项目信息共享。改进和规范*投资项目审批制,采用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的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众利益有重大影响或者投资规模较大的,要在咨询机构评估、公众参与、专家评议、风险评估等科学论证基础上,严格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经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批准的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中已经明确的项目,部分改扩建项目,以及建设内容单一、投资规模较小、技术方案简单的项目,可以简化相关文件内容和审批程序。

(八)加强*投资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严格投资概算、建设标准、建设工期等要求。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进度下达投资计划,确保*投资及时发挥效益。严格概算执行和造价控制,健全概算审批、调整等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投资项目代理建设制度。在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广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鼓励有条件的*投资项目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运营管理。完善*投资监管机制,加强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强化重大项目稽察制度,完善竣工验收制度,建立后评价制度,健全*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推动*投资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和媒体对*投资进行监督。

(九)鼓励*和社会资本合作。各地区各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和财力状况,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在交通、环保、医疗、养老等领域采取单个项目、组合项目、连片开发等多种形式,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要合理把握价格、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稳定项目预期收益。要发挥工程咨询、金融、财务、法律等方面专业机构作用,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项目管理的专业性和项目实施的有效性。

四、创新融资机制,畅通投资项目融资渠道

(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拓宽投资项目融资渠道,支持有真实经济活动支撑的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地服务投资兴业。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机制创新,优化能源、交通等领域投资项目的直接融资。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投资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为“双创”项目提供股权、债权以及信用贷款等融资综合服务。加大创新力度,丰富债券品种,进一步发展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项目收益债等,支持重点领域投资项目通过债券市场筹措资金。开展金融机构以适当方式依法持有企业股权的试点。设立*引导、市场化运作的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加,鼓励金融机构以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保险资金等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经批准后通过认购基金份额等方式有效参与。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举债融资机制,支持省级*依法依规发行*债券,用于公共领域重点项目建设。

(十一)充分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积极作用。在国家批准的业务范围内,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城镇棚户区改造、生态环保、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重大项目和工程的资金支持力度。根据宏观调控需要,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专项用于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发挥专项建设基金作用,通过资本金注入、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看得准、有回报、不新增过剩产能、不形成重复建设、不产生挤出效应的重点领域项目。建立健全政银企社合作对接机制,搭建信息共享、资金对接平台,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

(十二)完善保险资金等机构资金对项目建设的投资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范围,创新资金运用方式。鼓励通过债权、股权、资产支持等多种方式,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工程、新型城镇化等领域的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等投资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场化投资运营机制。

(十三)加快构建更加开放的投融资*。创新有利于深化对外合作的投融资机制,加强金融机构协调配合,用好各类资金,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和重点合作项目提供更多投融资支持。在宏观和微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稳步放宽境内企业和金融机构赴*融资,做好风险规避。完善*发债备案制,募集低成本外汇资金,更好地支持企业对外投资项目。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和各国*、企业、金融机构之间的多层次投融资合作。

五、切实转变*职能,提升综合服务管理水平

(十四)创新服务管理方式。探索建立并逐步推行投资项目审批首问负责制,投资主管部门或审批协调机构作为首家受理单位“一站式”受理、“全流程”服务,一家负责到底。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加快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联通各级*部门,覆盖全国各类投资项目,实现一口受理、网上办理、规范透明、限时办结。加快建立投资项目统一代码制度,统一汇集审批、建设、监管等项目信息,实现信息共享,推动信息公开,提高透明度。各有关部门要制定项目审批工作规则和办事指南,及时公开受理情况、办理过程、审批结果,发布政策信息、投资信息、中介服务信息等,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和帮助。鼓励新闻媒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对*的服务管理行为进行监督。下移服务管理重心,加强业务指导和基层投资管理队伍建设,给予地方更多自主权,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

(十五)加强规划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标准等对投资活动的引导作用,并为监管提供依据。把发展规划作为引导投资方向,稳定投资运行,规范项目准入,优化项目布局,合理配置资金、土地(海域)、能源资源、人力资源等要素的重要手段。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等,为各类投资活动提供依据和指导。构建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具操作性的行业准入标准体系,加快制定修订能耗、水耗、用地、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安全生产等技术标准,实施能效和排污强度“领跑者”制度,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依法制定更加严格的地方标准。

(十六)健全监管约束机制。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明确监管责任,注重发挥投资主管部门综合监管职能、地方*就近就便监管作用和行业管理部门专业优势,整合监管力量,共享监管信息,实现协同监管。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确保项目合法开工、建设过程合规有序。各有关部门要完善规章制度,制定监管工作指南和操作规程,促进监管工作标准具体化、公开化。要严格执法,依法纠正和查处违法违规投资建设行为。实施投融资领域相关主体信用承诺制度,建立异常信用记录和严重违法失信“黑名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并提升*和投资者的契约意识和诚信意识,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约束机制,促使相关主体切实强化责任,履行法定义务,确保投资建设市场安全高效运行。

六、强化保障措施,确保改革任务落实到位

(十七)加强分工协作。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投融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分工协作,制定具体方案,明确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定期督查、强化问责,确保各项改革措施稳步推进。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投资调控管理的综合协调、统筹推进职责。

(十八)加快立法工作。完善与投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实施*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加快推进社会信用、股权投资等方面的立法工作,依法保护各方权益,维护竞争公平有序、要素合理流动的投融资市场环境。

(十九)推进配套改革。加快推进铁路、石油、天然气、电力、电信、医疗、教育、城市公用事业等领域改革,规范并完善*和社会资本合作、特许经营管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价格改革,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研究推动土地制度配套改革。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健全金融市场运行机制。投融资*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要协同推进,形成叠加效应,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5、重要看点

2016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改革的意见》对外发布。媒体解读,这一深化投融资*改革的综合性、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有六大重要看点。

投资核准范围最小化

《意见》明确,坚持企业投资核准范围最小化,原则上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投资行为。在一定领域、区域内先行试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探索创新以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监管有效约束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我国将探索‘不再审批’的管理模式。”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说。

根据《意见》,除极少数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的企业投资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不再审批。《意见》还明确,将建立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制度、权力清单制度和责任清单制度。

徐绍史说,实行这一模式至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要以清晰、完善、可操作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等准入性政策条件为前提;二是要以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基础,对失信企业实行联合惩戒、对守信企业实行联合激励;三是要有全面、高效、有约束的监管、处罚制度为保障。

推行投资项目审批首问负责制

《意见》提出,探索建立并逐步推行投资项目审批首问负责制,投资主管部门或审批协调机构作为首家受理单位“一站式”受理、“全流程”服务,一家负责到底。

徐绍史说,这是在投资项目服务管理方面的制度创新,主要目的是在简政放权、实行并联审批后,加强对项目前期工作的统筹协调,为项目单位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

作为这一制度创新的重要前提,我国正加快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联通各级*部门,覆盖全国各类投资项目,实现一口受理、网上办理、规范透明、限时办结。同时将建立投资项目统一代码制度,如同投资项目的“身份证”一样,统一汇集审批、建设、监管等项目信息,实现信息共享,推动信息公开。

“多评合一”的中介服务新模式

《意见》提出,探索建立多评合一、统一评审的新模式。加快推进中介服务市场化进程,打破行业、地区壁垒和部门垄断,切断中介服务机构与*部门间的利益关联,建立公开透明的中介服务市场。

2016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8%,较前五个月继续回落1.1个百分点。在影响民间投资的诸多因素中,有民营企业反映,一些中介服务机构在与*脱钩后,依然存在项目繁多、审查重复、评审效率不高、中介费用较高等问题,企业不堪重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许召元说,对各类评估评审事项进行有机整合,实现多评合一,有利于减少事项、避免重复、提高效率、降低费用。

编制三年滚动*投资计划

《意见》指出,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编制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在此基础上编制*投资年度计划,合理安排*投资。建立覆盖各地区各部门的*投资项目库。

这被视为改进和规范*投资管理的重要创新举措。许召元说,在当前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下,国家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但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三年滚动*投资计划的编制有利于各级*做好项目配套,确保项目资金投入一致性和协调性,更好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性作用。

试点金融机构依法持有企业股权

《意见》提出,开展金融机构以适当方式依法持有企业股权的试点。

当前,融资难融资贵依然是困扰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经济的主要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企业直接融资仍然不高。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依靠间接融资“吃利差”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金融机构以适当方式依法持有企业股权的试点,有助于小微企业、创业企业等轻资产企业从银行拓展融资渠道。”*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说,一方面,股权融资业务以其轻资本、高收益的特点,正在成为商业银行提升盈利能力、加快转型的重要创新方向;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以适当方式依法持有企业股权,将有效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顺应企业股权融资的巨大需求,有利于提高投融资效率。

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

意见提出,实行核准制的投资项目,*部门要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或政务服务大厅实行并联核准。

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已经迈出步伐。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介绍说,2015年初,发展改革委政务服务大厅正式运行,所有审批、核准事项全部纳入大厅统一受理;2015年6月底,16个*部门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并联审批;2015年12月,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连接到省、市、县。

专家表示,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建设应用,将为转变行政管理理念、改进公共服务、提升服务水平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6、新闻发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6年7月25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介绍《关于深化投融资*改革的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我和许昆林副秘书长来到这里和大家见面。借此机会感谢长期以来记者朋友对投资工作的关心和关注。7月18日,**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改革的意见》正式公布实施。应该说,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文件名义发布的第一个投融资*改革的方面的文件,意义非常重大。同时,这次投融资*改革的文件是继2004年国务院发布的投资*改革文件之后的,事隔十几年的又一重要文件,不仅包含了投资活动的内容,也包含了融资方面的一些内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投融资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投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的重要引擎。深化投融资*改革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党*、国务院对投融资*改革工作十分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当中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职能,深化投资*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按照党*、国务院的部署,发改委和有关部门包括地方进行了深入研究,推进以企业投资管理改革为主线的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在取消下放核准事项、改革核准制度、规范中介服务、建立协同监管机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各地区积极探索创新,积累了不少经验,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也为党*和国务院这次深化投融资*改革意见积累了很多好的东西。

当前,投融资*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

一是投资领域简政放权不协同、不到位,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还有待于进一步确立。

二是投资项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比较突出,融资渠道还需要进一步畅通。前不久,我在这里回答了记者朋友的问题,那是民间投资的情况。其中民间投资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三是*投资管理亟需创新,引导和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四是权力下放与配套制度建立不同步,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仍需加强。

五是投资法治建设滞后,投资监管法制化水平亟待提高。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在广泛征求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基础上,起草形成了改革意见,改革意见先后经过国务院常务会、*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审议,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修改完善,最后以**和国务院的文件正式发布。

《意见》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投融资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在新起点上纵深推进投融资*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经济新常态下发挥投资作用的重要遵循。贯彻落实好《意见》,既利当前又利长远,将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意见认真地贯彻和落实。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进一步制定具体的分工意见,明确有关部门和地方的责任、任务以及成果形式和完成时效。同时督促各地方抓紧落实工作,特别是地方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力争尽快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另外要密切关注回应各方的舆论。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大家对投资的情况以及投资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都很关注,我们想结合贯彻落实意见,做好解读工作。特别是对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些重点热点问题给予及时的解疑释惑。当然,在座的记者朋友们从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媒体朋友把有关的政策、措施和一些办法及时地向社会传播,增加正能量,共同做好稳定经济增长的工作。

7、改革亮点

【*电视台记者】此次改革意见具体有哪些亮点?重点解决哪几方面的问题?

【张勇】这次改革文件的出台有不少新的亮点,这是适应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特别是投融资领域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指导意见。具体的大概有几个方面:

一是推行首问负责制。在《意见》第14条中明确了对投资项目审批探索建立并逐步推行首问负责制。过去搞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的一些民营企业,大家反映比较强烈的是“门难进、脸难看”,还有不知道找谁。我们的投资项目既有大又有小,我想随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我们要把服务跟上。首问负责制关键是要加强*服务,现在地方推行行政服务大厅,不是说受理了就完事了,受理了就要负责任,人家有疑问和问题你要负责解答、提供服务,这样使项目、使企业少跑腿,使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

二是探索不再审批的管理模式。比如,我们要买彩电、买冰箱、买手机,不用谁批,拿钱就买。搞投资项目是需要一整套程序的,当然项目和那个是不能比的,特别是有一些项目确实有它的特殊性。审批是过去多年形成的一套管理体系,发挥着它的作用。在新的情况下,我们有一些纯市场化的项目,尤其是一些小项目,并不涉及到环保等问题的,只要是政策上有条件、诚信上有保障,这种情况下你愿意做,可以直接去做。有些地方正在探索,广东、浙江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效果,我们想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推开。

三是创新多评合一的中介服务新模式。现在企业搞投资项目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问题是,今天找这个部门进行环境评价、明天找那个部门进行地震评价,等等等等,中介服务太多,一个一个跑时间太长,通过这次改革意见,我们想进一步逐步地创造条件,把这种多种评价合一,使我们更加方便。尽管是多评合一,也确实是必要的。比如最近雨情汛情很严重,大堤总的来讲还是要保证安全,这本身就是投资项目。这个项目中有标准、也规范,如果达不到标准规范建了这个项目很可能就是“豆腐渣”,我记得当年朱总理98年就批评,九江决口当时就说是“豆腐渣工程”。这些评价对于保证项目的安全性,保证不至于造成浪费、损失是必要的。但是,必要并不代表你可以慢吞吞的一个一个做,我们要把多评变成综合的,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的,使得效率提高。

四是编制三年的投资滚动计划。一个项目建成少则一年,多则十年、八年。项目要有序地推进,特别是*投资项目,使用国家预算内资金的项目,我们要建立一个有序的项目储备库,不断地根据前期工作成熟度进行滚动,不断地补充,像蓄水池一样,使项目投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五是试点金融机构依法持有企业股权。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可能一会儿会有人单独会问这个问题,可以留在一会儿再回答。

六是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也会创造条件,通过在线办理很多事情,在*管理当中我们也要积极地推进,这样使工作效率提高,使很多规章制度更加清晰,使投资项目更加方便。

谢谢。

8、投资数据

【经济日报社记者】上半年投资数据已经出来了,投资下滑幅度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请问您有什么看法和评价?

【张勇】上半年的投资数据刚刚出来,大家非常关心。我们投资司专门做了认真分析、研判,特别是为做好下半年的投资工作,对上半年的投资形势和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地分析,下面请昆林副秘书长向大家介绍。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兼投资司司长许昆林】上半年投资速度统计局已经公布了,我简单的说一下。同比名义增长了9%,回落到个位数增长,也是十来年第一次。分板块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比较快,20.9%的增速。房地产开发增速有所回落,6.1%。有两方面增速回落比较快,增速比较低,一是民间投资2.8%、二是制造业投资增长3.3%。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25.1%,到位资金只有8%,说明资金保障还是需要加大力度。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持续下降,市场内生投资增长动力疲弱,投资下行压力不容忽视。也有个别省份降幅扩大加剧,地区分化在加大。所以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大补短板力度。努力增加合理有效的投资,更好地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具体措施包括:要千方百计的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制造业投资活力;支持传统企业的技术改造,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坚定不移降低各种企业成本;加快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发展;加强对重点地区工作的督导,等等。

9、民间投资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上半年投资数据中我们看到不仅民间固定投资比去年同期回落7.3%,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比去年同期下降3.6%,请问*投资对民间投资有没有挤出效应?

【张勇】民间投资的回落有它一定的合理性。现在民间投资高的时候64.5%,现在是61%,民间投资的领域主要是制造业和房地产,这两个行业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民间投资是为了今后的获利,但是一些传统行业在当前存在创新力不足、结构调整难度比较大的情况,民间投资势必对市场有一个选择。这种情况下,势必就使得投资脚步放慢。5月我们督查民间投资情况,以传统行业为主的民间投资企业家们都有要看一看的姿态,看准了再投。当然还有投资难、融资贵等等问题都导致民间投资比较弱。

同时,基础设施投资比较强。这里会不会有*挤出,这里我负责任的讲没有。国家预算内,各级*的投资加起来只占投资规模的5%,包括地方*和**。2004年的投资改革文件已经明确*投资逐渐从竞争性行业退出,这些年*在制造业、房地产基本没有投资,*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项目,这些项目收益相对比较低、期限比较长,所以民间投资进入是比较困难的。并不是不想让民间投资进,是投资要追求平均利润率,相比做这个不如做别的,民间投资肯定不愿意做回报比较低的,*投资做的主要是补短板的行当。这些年基础设施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高铁近十几年发展非常快,接近2万公里,大家出行非常方便。但是这方面民营资本进入很少,这些是*投资的主要领域,还包括机场,特别是支线机场。*投资和民营投资恰恰是有不同的领域,在不同的领域下各自发挥着它的作用,应该是互补。

当前,投资下行压力大,民间投资回落比较快,这时候*投资要加大一些力度,包括使用专项建设基金,干一些应该干、必须干、早晚都要干的事情。它可以起到促投资、稳增长的作用,这时候做造价相对比较低,*投资也能比较节省。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度,*投资一定要补短板,不能和民营投资争同一个市场。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刚才讲到关于民间投资下滑和*投资挤出效应没有太大关系。请分析一下,为什么民间投资会出现这种下滑?下一步如何对症下药,促进民间投资?

【张勇】现在进一步分析民间投资的回落。这次民间投资的督查调研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客观原因。过去的民间投资,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长,十几的增长,对应的是我们经济两位数的高位增长,现在经济增长速度今年1-6月是6.7%,我们经济增长速度进入了一个新常态,这种情况下民间投资不可能像过去那样还高位增长,这是客观因素。二,民间投资更多以传统行业为主。改革开放30多年了,我记得过去匈牙利有一个作者科尔内写了一本书《短缺经济学》,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到超市看看、商场看看,外面有的我们都有,80年代初我们出国学习看到什么都新鲜,现在再出去看什么都不新鲜。30多年的发展,归功于改革开放。过去以传统产业为主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现在我们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处在比较大的波动期,特别是国际上经济也不景气的情况下,怎样找到新的投资亮点、新的增长点,这需要一个过程。包括我们买大件,家里要买房子,恐怕要运筹多少年,计划怎么攒钱。企业家也是如此,他做一个项目,是他的心血,他要很慎重的选择。在这个选择上,难度大了。过去我们搞民间投资调研,企业家说干什么都挣钱,现在是很难挣钱。这在某一个层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国经济到了世界第二的时候很多东西得到了很大满足,还有一些领域有待开发,一些创新领域,包括“互联网+”。对此,民营企业给我们反映一个问题,能不能多给我们搞点培训,多给我们输送点人才。希望*在这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样使他们更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是*下一步需要支持发展的。

确实,还有融资难、融资贵、玻璃门、弹簧门这些*服务不到位的问题,这些问题刻不容缓需要解决,另一方面市场问题的解决还需要通过加强培训、引导,发现新亮点。福建做得很好,定期的和民营企业家有介绍情况会,就是把有关的经济领域的最新东西向民营企业介绍,当然决策权在民营企业,*只能提供好服务,最终靠民营企业决策。我想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民营企业有更广的投资空间,促进民间投资更健康的发展。

10、企业投资

【*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就企业投资问题,《意见》提出坚持核准范围的最小化,原则上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投资行为,特别是在一定领域、区域内先行试点企业投资项目的承诺制,请问承诺制的内容和范围是什么?是不是意味着未来不再审批,未来怎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谢谢。

【张勇】刚才讲亮点的时候简单说了一下。*不再审批,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目前,国家发改委2013年、2014年两次修订《企业投资核准目录》,现在正在第三次修订核准目录。发改委一年核准的事项,通过这次修订后恐怕不到十项了,这些项目是跨境、跨省区市,比如大江大河、核电,还包括一些重要的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而且,数量上大幅度的减少,去年一共核准了50个项目,今年有可能还要减半再减半,这样更多地是把决策权交给市场,下放给地方。

现在浙江、广东也都在进行试点,试点要求有一定的条件,它是一个管理模式,*要有政策性的引导,企业要有信用的承诺,监管要有效约束。因为一个项目通常要占地、要排放,这些对安全问题、对环境问题、对生态问题、对周边群众的影响问题都是需要高度重视,否则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这种情况下,企业一定要守诚信,不能说跟*要了一块地,说这块地搞什么项目最后搞了别的项目,这绝对不允许的,那样就乱了,在国外也是如此,所以一定要有必要的管理。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在创造条件,逐步地使企业按照诚信承诺,*相关的政策指引,事中事后监管,你自主选择项目、建设项目。下一步,在总结浙江、广东的试点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推广,这也是我们希望最终实现的目标。谢谢。

11、资本合作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意见》中提到鼓励*和社会资本的合作,其中明确要通过特许经营和*购买等多种形式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这样的措施对于推动PPP发展有哪些作用?会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推动?

【张勇】PPP模式最近叫的比较响,经常见到这个词,包括媒体、网络上。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这30多年,在投资领域一直伴随着PPP模式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那会儿整个国家还不富裕。但是我们要改革开放,要更快发展,就需要引进外资,需要更好地改善我们的基础设施包括我们的一些基础产业,比如能源的供给。这种情况下,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从PPP找出路,当时叫BOT,那会儿合资的对象最早是港资、外资,他们来做电场、修道路、建桥梁。*承诺收费公路允许你收多少年的费,然后把项目还给*。这实际上就是PPP的模式,当时叫BOT或者BT,民营企业从90年代开始。最近福建有一个90年代民营企业建的桥,按照约定到期,2016年已经交还给*了。现在PPP里又说有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就是刚才讲的,很多是允许你经营、允许你收费,最后要把它交还给*,用约定方式结束项目,实际上特许经营搞了很多年了。

现在PPP发展加快,社会资本的充裕,*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领域也在不断地拓宽。特别是在社会事业领域,包括养老、医院,这种领域本来是*需要建的,*短期内资金有一些问题或者觉得用社会资本来建,它的管理和效益更能体现出来。在这些领域也有一个约定,但不是特许,不是允许你收费,而是你建成、你经营,*每年按照约定给你预算内的资金补助。我们现在和财政部共同推进PPP模式,这种模式只是我们投资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还不能把PPP模式变成一种新的投资整体方式,只是改革创新过程中,推进的一种方式。谢谢。

12、企业融资

【北京电视台记者】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推出过许多举措,现在来看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轮投融资*改革中,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没有具体举措?

【许昆林】融资难、融资贵也是老问题,经过多年努力,党*、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该说有缓解,当仍然是当前企业反映最普遍、最突出问题。贷款期限比较长、成本比较高,到期要续贷也有很多问题,有的不能顺利续贷,企业不得不到社会去融资,成本更高,好多企业的困难就发生在这个时候,所以问题非常突出。上次民间投资督查回来以后,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这个问题,责成有关部门要开展专项行动。其中包括一些原则要求要落实,比如说对民营投资和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不低于多少或者增长不低于多少,有一些数字指标的要求,这就可考核。还提出要建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要求地方*融资担保全覆盖。我们也一直关注这件事,也想推动这方面问题的解决。督查过程中我们看到地方*这方面也采取了很多办法,有的地方财力有限,他们拿出有限资金设一些“过桥贷款帮助基金”,福建有“连边贷”、“无间贷”。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要靠推动金融*的改革,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这次深化投融资*改革意见有比较大的篇幅描写解决这个事儿,通过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使得企业投资方面的资金效率更高、来的更快,成本更低一些。相信通过努力推动改革加速这些政策的落地,这个问题会明显好转。

【张勇】这次民间投资督查,国务院专门听取了汇报,我们梳理了若干问题。融资难、融资贵是最集中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重点问题。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审议,已经把这个问题作为重点问题请有关金融监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地梳理,找出解决办法。通过多管齐下的办法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13、机构持股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刚才提到关于金融机构持股的问题。现在间接融资比较多,直接投资比较少,所以我觉得这是很大的亮点,能否介绍一下?

【张勇】我估计这个问题大家会比较关注,所以刚才介绍的时候没有说的更多,这里简要解释一下。大家如果注意文件原话“金融机构以适当的方式依法持有企业的股权试点”,短短的一句话有三个约束点:适当、依法、试点。这也是金融监管一直贯彻的谨慎原则。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如何更好地对接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最近一段时间,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在进行投贷联动的试点。这也是借鉴了一些国外先进经验,特别是在加强管理,处理好银行和企业关系,在这些方面基础上开展的一个试点工作。《商业银行法》规定是明确的,银行是商业银行,主要从事贷款业务,不从事直接投资业务。当然也赋予了国务院一个批准的权限。允许金融机构从事试点工作,我们是希望给一个空间,更好地使金融和实体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推动、良性发展。回过头说,还是要以适当的方式、要依法、要试点,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地总结、完善,然后才能进一步推广。谢谢。

14、房地产投资

【中国日报记者】房地产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出现了复苏倾向,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过快增长,另一方面统计数据上看,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在减缓。请问怎么看待房地产投资形势?

【张勇】这个问题投资司在分析上半年形势时做过分析,下面请昆林秘书长介绍。

【许昆林】上半年,商品房库存连续回落。1-6月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7.9%,6月末比5月末减少750多万平方米,商品房库存连续10个月下降。房价涨势继续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小幅回落,1-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1%,增幅比1-5月回落0.9个百分点。虽然当前房地产市场销售和投资增长都有所放缓,但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对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一是房屋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增速比较高,1-6月房屋新开工面积达到7.7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9%,房屋竣工面积3.95亿平方米,增长20%。二是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保持高速增长。在商品房销售活跃的带动下,1-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6.81万亿元,同比增长15.6%。投资的到位资金在8%左右,但房地产要高一倍,其中个人按揭贷款1.12万亿,增长57%。三是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降幅连续缩窄,1-6月同比下降3%,比去年底收窄28.7个百分点。所以,我们预计下半年商品房销售量会保持较高增速水平,房价基本稳定,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谢谢。

15、对外投资

【第一财经】关于民间投资的问题,之前我们看到一个商户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对外投资数据已经超过吸引外资大概一千亿左右。我们采访过一些专家说,之前大家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可能导致一些企业把投资转向海外,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张勇】你讲的是“外热内冷”,现在网上经常看到这个事儿,我们也在分析这方面的情况,下面请昆林秘书长介绍。

【许昆林】应该说是多方面因素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一是内生动力激发企业积极开拓两个市场。随着国力的提升,企业现在比较大、比较强,有能力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发展。为了获得*的自然资源、先进技术、人才开拓全球市场,在全球配置产业链,国内企业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需求。外部环境也促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在有些国家在实施本土化生产的要求,有些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招商力度不断加大。他们有成熟的市场制度环境,包括完备的基础设施,对我们的企业家也有吸引力。

二是政策也在鼓励引导企业“走出去”。我想这是一个必然阶段,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有一段时间“走出去”直接投资会比较快。从*的角度,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让他们不要盲目地“走出去”,还要提醒企业注意各种各样的风险,各个国家的市场环境、制度不一样,有些风险是显性的、有些风险是隐性的。另一方面,要打造良好的国内投资环境。包括要创造更加开放、透明、公平、友好的投资环境,还要加大招商力度,打造成本更低的投资环境。现在成本有些刚性增长,比较优势现在在缩小。所以我们要基于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就业等因素,继续大力招商引资,创造好的投资投资环境。企业还是要基于本土扩大生产,*要引导企业有序“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