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藏族民歌

科普小知识2022-12-23 08:35:39
...

藏族民歌是*民间文学中瑰丽的花,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纵观*民歌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民族社会历史、时代生活、风土人情以及文化艺术演变的基本概况。早在*文字出现以前,作为口头文学的民族形式,已经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了。藏文产生和运用后,不仅促进了藏民族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发展,民歌也因此被文人充分采用而得到丰富和发展,从发现的藏文文献中看,古代藏族人民的语言交流,常用民歌作为表达方式。2008年6月7日,藏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藏族简介

藏族主要聚居在*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族自称“博巴”,意为农业人群,是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一个农业部落。两汉时属于西羌人的一支,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建立王朝,唐宋称其为“吐蕃”,直到康熙年间才称“*”,藏族称谓亦由此而来。藏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方、安多三种方言。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10世纪到16世纪,是藏族文化兴盛时期。

2、民歌简介

*民歌是*民间文学中瑰丽的花,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纵观*民歌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民族社会历史、时代生活、风土人情以及文化艺术演变的基本概况。早在*文字出现以前,作为口头文学的民族形式,已经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了。藏文产生和运用后,不仅促进了藏民族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发展,民歌也因此被文人充分采用而得到丰富和发展,从发现的藏文文献中看,古代藏族人民的语言交流,常用民歌作为表达方式。

3、发展

早在*文字出现以前,民歌便作为一种口头形式在藏族人民之间广为流传。藏文产生后,更对民歌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人们逐渐为民歌配上优美的歌词,并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使民歌能够代代传承下去。此后经历了一九五一年*解放等诸多变革后,民歌也产生了一种新颖、热烈的反映新时代的内容和风格,这就是通称的*新民歌,以区别*传统民歌。新民歌以颂歌为主,用生动的语言赞颂着*人民翻天覆地的新生活,给人以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一九五一年*和平解放,*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时代变革,民歌也产生了一种新颖、热烈的反映新时代的内容和风格,这就是通称的*新民歌,以区别*传统民歌。新民歌与传统民歌无论在题材、思想和形式等方面都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新民歌以颂歌为主,它用丰富而生动的语言,热烈而朴实的感情,歌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歌颂新社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歌颂平叛改革和*改造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新民歌平地崛起,类似《家乡变换新颜》《北斗星光辉照高原》、《犹如甘露滴心窝》、《唱不完心中美意》等这样的民歌,到处都有,为大家所熟悉。这说明了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赋予民歌丰富多彩的内容。

4、按结构和表达形式分类

*民歌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本身的演变,依然具有可诵、可唱并能随歌伴舞的特点。所以,人们往往一谈到民歌,便容易牵连到音乐和舞蹈方面,这是正常的。但有些人常常把民歌与乐曲、舞蹈在概念上混淆。事实上,*民歌与音乐、舞蹈是有很大区别的。按其结构和表达形式分,*民歌可分为“鲁”(亦称古如)和“谐”两大类。

“鲁体”民歌

“鲁体”民歌又分为“拉鲁”--山歌和“卓鲁”--牧歌。文人诗歌与“鲁体”民歌是相同的*的佛教经文“措鲁”也近似于“鲁体”民歌。“鲁体”民歌一般句数不等,有三、五、六句,多至址余名,每句的音节相等,一般六至十一个音节。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相互对应形成相对稳定的程式。这种民歌形式应用,早在八世纪的时候就有文字记载,可以说是*民歌中最早的一种类型。

“谐体”民歌

“谐体”民歌品种较多。从地区划分,“堆谐”--流行于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康谐”--流行于昌都以东的藏区;“巴谐”--即巴塘弦子。从内容与形式来分:“谐青”--颂歌专在仪式、典礼上唱;“勒谐”--劳动的歌;“果谐”--圆圈舞;“达谐”--箭歌;“热谐”--铃鼓舞中唱的歌;“酉仓谐”--酒歌等等。“谐体”一般每首四句,有时六句,但均偶句。每句六个音节,分三顿,每顿二音节。

5、艺术特点

*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节假日,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到青年男女、老人小孩,拉起手、踢起腿、翩翩起舞。每逢秋收打场时节,农民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一边围圈起舞。在牧区,经常举行有趣的簧火晚会,人们通宵达旦,跳呀唱呀,没有个完。在城镇,只要天气稍为暖和,人们便举家而出,到林卡里边喝青稞酒,边跳起民间舞蹈,从早到晚,尽兴而归......在*,“歌舞”不完全是舞台上表演的概念,而是群众性的一种爱好和娱乐,*确实是“歌舞的海洋”,可以说*“家家有舞,人人能跳”。

藏族民歌的特点是音调悠长,音域宽广,节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劳动歌曲,包括山歌、牧歌,内容是赞美山川、河流和歌颂生产劳动的,一种是生活歌曲,主要是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歌唱对人、对事、对生活的爱憎之感。与壮丽的黄河、辽阔的大草原相媲美,相和谐的是阿坝草原藏族民歌,那嘹亮的歌声仿佛令人置身于广袤的大自然当中,开阔了心胸,净化了灵魂。著名藏族诗人伊丹才让在早期创作准备阶段,通过搜集、整理和出版藏族民歌集,从本民族的民间文化中所汲取的文学营养,为诗人的毕生艺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就如同他的诗中所写的:“母亲脱口的那首歌,成了我毕生的盘缠.”

6、民歌精神

在藏族的民歌中,还体现出一种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的反抗精神,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丑恶的批判和强烈反抗。*是长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社会,宗教稳定地占据着*的统治地位,已有五、六百年了。但是,*人民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逐步识破了宗教的伪善与欺诈,看穿了那些披着宗教外衣,道貌岸然的高僧活佛的狰狞面目。于是,他们用歌谣来揭露和批判统治阶级利用宗教对人民的麻醉和毒害。这类民歌虽然数目不多,但就思想性来看,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藏族民歌中,情歌占很大比重。情歌的主题,虽是反映男女青年的*爱慕,其实也揭露了维护封建农奴制度的礼教对婚姻*的羁勒,更反映了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反抗统治阶级的斗争。旧制度造成的爱情悲剧和争取恋爱*的斗争,甚至在统治阶级里也有。十七世纪末,六世达赖仓央加措的“情歌”,就是突出的例证。

藏族酒歌是喝酒、敬酒时唱的民间歌曲,有时伴随简单的舞蹈动作,是藏族城乡人民非常喜爱的艺术形式。每逢传统节日、亲友聚会或举行婚礼时,人们以辈分大小为序围坐在藏式方桌旁。斟酒人一般由妇女担当,按年龄大小轮流给每人斟酒,并载歌载舞。饮酒人则要按照歌声和词意依次完成接酒杯、用无名指向天上弹酒三下、喝三口酒、干杯等程序。

7、艺术形式

*民歌中深邃而丰富的思想内容,是通过优秀卓越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而*民歌中所具有的人民性、广泛性和高度的思想性,又正是使它的艺术性不断完美的重要因素。

*民歌在艺术手法上,和其它民族的民歌有着共同性,比如形象思维方法,比、兴手法的运用和朴素洗炼的语言等。所不同的是陈述方式和陈述对象,有它独到之处。

*民歌中常用的五种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语言特色:

比喻

这在藏语修辞法中称为“喻饰”--明喻,“隐喻饰”--暗喻。比喻在藏族民歌中运用很广泛,它使语言形象化,能收到具体、真实、鲜明的效果,起到取外事物的描绘来揭示本事物内部特征的作用,通过喻体表示人们对本事物的爱憎与褒贬。

藏族民歌之所以善于比喻,是因为民歌来自民众,人们通过日常的生活和劳动,接触了诸事物,认清了它们的本质特征;在表达自己思想时,往往就联系起自己所熟悉的具体事物,用外事物来表达内在的思想感情。常用的喻体,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日月星辰、山川河湖、风雨雷电,以至神佛鬼怪、历史人物等,在*民歌中,还经常接触到哈洛花、鹫鹰、杜鹃、巴桑星、皎月、甘露、雅鲁藏布、喜马拉雅、岗巴拉、羊卓雍湖、救度母、文成公主等,这些都是与生活的条件和环境有关。由于采用了生动有力的比喻,使民歌比其它民间文学作品更显得引人、易记、流传广泛。

*民歌的比喻手法,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拟人

藏文修辞法中称为“比拟饰”。拟人是根据想象,把事物(包括生物、非生物和抽象概念等)当作人类描写。这种手法,表现生动、揭示真理、寄托感情。在讽刺、揭露、批判、反抗的民歌中,这种手法大量采用。

*民歌中常用拟人手法,是藏族人民表达自己内心感情时惯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劳动人民和其他阶层一些人中,拟人手法的运用,往往是由于处于无权地位,但内心又压抑着悲愤不满的怒火,便借助自然景物,来发泄情绪、寄托情思,实质上是对黑暗的旧*和不公平的社会的批判和反抗。因此,确切的拟人,往往读后会受到强烈的感染,触景生情,这就是拟人艺术手法的力量所在。

夸张

藏文修辞手法称为“夸张饰”。*民歌用夸张手法较多,它不是凭空胡想,而是在真实的基础上,对所表现的事物进行夸大的形容,使人读后感到既生动准确,又入情入理。

双关

藏文修辞法称为“合诠饰”。这种手法则利用民歌中词义或全歌含义,构成双重意义,即外表是一种意思,内里又是一种意思。双关修辞法的运用,反映了藏族语言丰富的内涵和魅力。

藏族民歌中的双关手法,与汉语修辞学中的“双关”含义不尽相同。汉语中“双关”多数运用“语义”双关和“谐音”双关,而藏族民歌中的双关,一般是全歌意思上的双关。

联想

藏文修辞法称为“引伸饰”。这种艺术手法,是因物起兴,触景而发。由描写一事物而引起对它事物的联想,起到歌能穷而意不尽的作用。

藏族民歌的艺术表现手法,除了常见的五种之外,还有重叠、对偶、排比、幽默等其他手法。

谈到民歌的艺术手法,必然要谈到它的语言。*民歌的语言特色,可以用这么两句话概括:朴素洗炼、清新通俗。藏族民歌绝大部分是绘声绘色,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它摈弃花花绿绿的词藻,杜绝堆砌事实的现象,而是用朴素、明快的线条,深入浅出地描绘出活灵活现的艺术形象。

8、代表人物

常留柱,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1960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并留校任教,同年支援*。在*自治区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和声乐教员工作,并先后担任自治区歌舞团副团长,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自治区第三届人大代表和人大委员等职。1980年调回上海。由他本人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我心中的歌献给解放军》曾风靡全国。

在常教授的眼中,*民歌正是以一种永恒的艺术表现了藏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和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为什么他深深地被藏民歌艺术吸引的原因,在*一呆就是20多年,以他自己的话说:在藏民歌的海洋中,我拾到了世界上最美的贝壳,学到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9、代表作

《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藏族民风的歌曲,直到今天,依然成为*地区音乐的一种代表和象征。

这首作品的编创者、作曲家马倬于1960年进藏,听了独唱演员常留柱在一个名叫扎西的老艺人那里学到的一首《山南古酒歌》,很感兴趣,于是马倬对歌曲进行了改编,而常留柱就成为了这首歌的首唱者,受到了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

10、艺术价值

早在*文字出现以前,作为口头文学的民歌,已经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了。藏文产生和运用后,不仅促进了藏民族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发展,民歌也因此被文人充分采用而得到丰富和发展,从发现的藏文文献中看,古代藏族人民的语言交流,常用民歌作为表达方式。

藏族民歌的歌词和乐曲以前没有文字传承,均系民间艺人们心记、口传,并通过歌唱而传给后辈。曲调一般无变化,原生态的藏族民歌无音乐伴奏。藏族民歌的歌词既有旧传又有新编,常常以旧调填新词来演唱,歌词内容神化色彩甚浓。

藏族民歌(藏语称“勒”,迭部藏语称“旦热”,意为“赞颂”),是广大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男女老少皆适宜的一种歌唱形式。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收获喜庆;无论是家中休息,还是田间劳动,都离不开歌的伴随。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凡逢年过节、娶亲、盖房等喜庆之日及农牧业劳动中,常伴有形式多样、情调别致、内容丰富的民间音乐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过熔注、加工、创新,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民间艺术,成为藏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11、传承保护

藏族民歌可谓是浩如烟海,丰富多彩,东西南北独具特色,风格各异。藏民族历史悠久,在他们中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间音乐和优美动人的民间舞蹈,“歌必舞”、“舞必歌”是藏族人民自娱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无论是在劳动之余,节日、聚会之上,丰收之后,只要有一小块空地,或草坝上、或园林中、或打麦场上,到处可见男女老少同歌共舞的场面,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对美好生活的想往,对爱情的追求,那真是名副其实的“歌的海洋”、“舞的世界”。

随着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渗透,年轻一代不愿意接受和学习这些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导致甘南民歌濒临失传的危机。

从2005年开始,甘南州文化部门行动起来,积极寻找和搜集藏族民歌的资料。

历来由农牧民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民歌赛歌会,此后由乡、村等基层*牵头举办,文化部门对大赛中选拔出的有较高演唱水平、对民歌艺术理解全面的歌手给予一定的奖励并选送到州上参加州级、省级的赛事,并逐步完善各类原始资料。

12、走向世界

藏族民歌感情充沛,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具地域特色的民歌、弹唱、花儿、拉伊(山歌)等。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外流传很广的藏族民间弹唱中的相当一部分曲调,最初都是甘南州玛曲县民间艺人首创并流传广大藏区,后通过甘南州专业人员在玛曲发掘、整理、加工和系统完整地传播到各地的,它们受到各族群众的热烈欢迎。据统计,目前,甘南州搜集、整理、创作弹唱曲调50余首,录制不同风格曲调的弹唱磁带20余种,在州内外广为流传。而被誉为甘南民族正统音乐传承者的拉卜楞寺“道得尔”佛殿乐队,自改革开放以来,大胆地走出寺院、走向社会、走出国门,先后出访了美国等北美洲一些国家和*、香港、澳门及东南亚一些地区,受到普遍欢迎和高度赞扬。

上一篇:Colin·Bucksey

下一篇:凌志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