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圆号

科普小知识2022-12-23 09:33:05
...

唇振动气鸣乐器。广泛用于管弦乐队、军乐队的中音铜管弦乐器,又名法国号。细长的圆锥形管身卷曲成圆形,号嘴为漏斗形。喇叭口较大。圆号一般三个阀键。三个阀键综合变换使用,可吹出音域内所有半音阶。

乐器名称:圆号(FrenchHorn)

乐器本调:F调(常见的圆号有F/降E双调,F/降B双调和F/A/降B三调等多种)。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按本调F调移调记谱。

实用音域:大字一组B-小字二组F。

结构组成:号嘴,管体和机械三部分,管长3.930米(F调圆号)管体弯成圆形,整个管体拐弯较多机械部分使用回旋式活塞,通过按下活塞键使活塞回转接通旁路管以达到延长号管的作用。常见有三键,四键和五键圆号。

使用材质:磷铜管。

乐器特色:音色具有铜管的特色,但又温和高雅,带有哀愁和诗意,在铜管和木管乐器之间起到媒介作用,表现力极其丰富,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宽,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1、圆号简介


圆号

圆号被称作交响乐中的乐器之王。小提琴为乐器之后。圆号虽属于铜管乐器但不但能吹出铜管嘹亮的声音还能吹出木管的柔美之音。圆号,唇振动气鸣乐器。又称法国号。广泛用于交响乐队、军乐队中的铜管乐器。铜制螺旋形管身,漏斗状号嘴,喇叭口较大。古典的圆号音高为F或降B调,有3个阀键(有直立式和旋转式两种),用增加管子长度的办法降低圆号自然泛音的音高。阀键使得演奏者能够吹奏从低音B到高音F之间的所有半音。圆号是移调乐器,记谱用高音谱表,比实际音响高五度。现代最常用的是F调圆号,有许多演奏家使用双调圆号,这种圆号有一个由左手拇指控制的降B附管的阀键,用以增加长度,使圆号从F调转入较低音域的降B调。圆号演奏者可将手插入喇叭口,这样既可减弱音量又可改变音色,形成阻塞音,也可使用梨形的弱音器,但不改变音高。用阻塞音和弱音器后音量减小,弱奏时音色温柔、暗淡,有远距离的效果,强奏时发出粗犷破裂般的音质。现代圆号是由1650年前后法国的猎人号角发展而来,为了能在一个号上吹出各种调来,演奏家曾在号嘴下装有可插接的管,德国的A.J.汉佩尔改进了这种装置。17世纪进入管弦乐队,19世纪初直升式阀键由F.布吕默尔和H.施特尔策尔发明,被众多制作家采用。大约在1900年新近发明的双调圆号替代了人们所喜欢的F调阀键圆号。圆号声音柔和、丰满,和木管、弦乐器的声音能很好地融合。在交响乐队中,通常使用4支圆号。

2、圆号历史

圆号又称法国号。法语为cor,圆号发源于欧洲。它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三干多年以前。在中古时期,尚以采集野果、狩猎为生的人类,用牛、羊等兽角制成了可以发出声音的器具——号角,用以互相传递信息。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有三干多年前用羊角制作的号角实物——休法,是由犹太教寺院传下来的,在该教的圣经中可以找到有关休法的详细叙述和记载。

从最初只能发出一、两个声音的号角发展到今天的圆号,其间经历了许多次的变革。17世纪初出现的由七尺长的黄铜管盘成的圆形狩猎号角在当时的宗教仪式和王室活动中,以及在军队的出征、凯旋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盘式圆形的狩猎号角,可以说是圆号的雏型。对于乐器来说,它的性能比造型有更大的意义。在法国,直管、或者弓形的号角也演变为现在圆号的外形,尽管它由于没有任何活门(活塞、侧孔),只能发出自然音列中的少数音,人们仍正式称其为“自然圆号”,以区别于号角和现代圆号。17世纪自然圆号的号管盘旋两圈。据说,当时用不同的泛音管可以吹出狞猎所需要的31种不同的信号,可以用特定的号声来描绘所见到的动物种类、大小、甚至动物的颜色。此外,还有表示传递、追逐、呼救、狞猎完毕等信号。在狞猎出发前及猎后归来时,由二至八个猎手组成的原始吹奏乐队所吹奏的号声,含有重要的音乐要素。这些流行的狩猎曲调和号声是乐队使用号角的直接原因。作曲家卡瓦里?吕利在他们的少数几部歌剧的狩猎场面中,最早使狩猎号角与其他乐器一起合作演奏,这种做法一直延续了200多年,乐队使用的就是自然圆号(法国狩猎号)。大约1705年,德国作曲家凯萨?雷因哈弟在他的歌剧作品中独立使用圆号,意大利作曲家史卡拉第?杜曼尼可1714年在他后期作品中也用了圆号,次年亨德尔在《水上音乐》中使用了两支圆号,约翰?瑟巴斯倩?巴赫也在众多的清唱剧和1721年写的第一《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作品中使用它,至此圆号就成了乐队不可缺少的一员了。在这200年间,自然圆号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革,1715年之前,圆号只能吹出本调的固定泛音,要演奏不同调性的乐曲,必须调换相应调性的自然圆号。约1715年,在维也纳出现了在号嘴的入口处调换弯管(定调管)的圆号。即根据乐曲的需要,把不同长度(有大三度、小三度、四度、五度、大六度、小六度、小七度、八度、九度的)的圆形定调管插入号嘴入口处以延伸管长的方法改变乐器的基音。在亨德尔、巴赫、海顿的早期作品中都用了这种圆号。1750年,德累斯顿宫廷乐队的圆号演奏家安特姆?约瑟夫?亨佩尔发明了“阻塞”吹奏法,这是一种将右手伸进圆号出音口,靠手的位置变化和气息的控制,吹出音阶各音的方法。这样,中音以上的音域不再需要调换定调管。为了便于使用“阻塞”吹奏法(人称“手号”),亨佩尔将圆号口朝天的习惯改为向右手的方向,亨佩尔的这一变革在圆号的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上述弯管、导管以及其他技术上的改革都发生在18世纪。但是,只有在19世纪发明了活塞以后,圆号才获得了真正的解放。1818年,有两位西里西亚人,海因里赫?斯托尔泽和弗利德利赫?布鲁迈尔,发明了活塞式铜管乐器,第一次把活塞装置用在圆号上,当时只设计了两个上、下运动的直升式活塞。大约1830年,在维也纳又出现了左右运动的回旋式活塞;这样,到1835年时终于制造出了三个活塞的定型圆号,直到现在。1835年,法国作曲家哈勒威和德国作曲家舒曼在他们的音乐作品中第一次使用了活塞圆号。而真正脱离手号系统的音乐作品,则以舒曼1849年为F调圆号而作的《慢板与快板》为标志。

大约在1900年,德国的格鲁斯比发明了降B调和F调两个基调的有四个活塞的圆号,这种圆号声音比较亮、音比较准、发音比较容易、吹高音也省力。1914年美国的圆号演奏家杉索尼(为了方便阻塞音的演奏,在原来四个活塞的拇指活塞旁又设计了一个可降低半音的活塞键。在20世纪中,仍有许多演奏学派的发展以及乐器制作技术上的改革。包括使用新型的合金和塑料来制造圆号。还出现了三排圆号和特高音圆号。确立了F调和降B调的双排圆号为管弦乐队的标准乐器。

3、圆号的保养

圆号也叫法国号。目前用的有简单的三键式圆号,也有复杂的四键式、五键式、甚至六个活塞式圆号;有单排管的圆号,也有双排管、三排管的圆号;有大人用的标准型的圆号,也有小学生用的小型圆号;有喇叭口和乐器是一体的圆号,也有喇叭口和乐器是分体的圆号;有通过绳拉带动键子转动的圆号,也有通过键杆螺丝带动键子转动的圆号。由于圆号做工精细,尤其是三排管的圆号,不能像小号一样可以随时打开清洗上油,所以更应该注重保养。首先乐器用完后要清除管内的水分,因口水是酸性的,清除后可降低腐蚀。常用的圆号每半个月到一个月用自来水把管子里面冲洗一遍。从号嘴口灌水或从喇叭口灌水都可以,一边冲一边活动键子,使键子活塞也得到冲洗。调音管可全部拔掉单独清洗,注意不要磕碰乐器和管子。冲洗完后,把乐器里的水清理干净,可顺着管子用上下转圈的方式把水全部倒出。然后把调音管擦拭干净,在上面涂些凡士林润滑油,先单管插上转动几次,让油充分接触,再双管同时插入活动几次即可。乐器表面用干净布擦掉水渍、油渍和手印。由于弹簧是钢丝制作的,常与水接触容易生锈,所以每次冲完乐器后,都要把弹簧擦干后上些白油或缝纫机油。如果号键子上使用的有铁螺丝,也要上点纯油,防止生锈。对于键子的保养,要做到定期上油。有两种油要在不同的位置上来上:第一是用纯油,也就是白油或缝纫机油,在键子的上轴和下轴上滴一至两滴,在给下轴滴油时可把后盖拧开进行。第二是用铜管活塞油,先把调音管拔开,通过管子给活塞里面滴几滴油,滴油时管子口要朝上,一边滴一边活动键子,让油渗入到整个活塞上。滴完油后把管子插上即可。如果没有条件做到定期冲洗乐器的话,也要做到定期给调音管上油,至少半个月左右上一次凡士林润滑油。在拔每个调音管时应注意,先把键子按下,让气流畅通后再拔,这样就不会出现啪的响声,有损乐器。还要注意的是:活塞键子构造非常精密,不要擅自拆卸。拔管时要慢、稳,要顺着管子的方向用力。防止力量偏斜,造成管子损伤。号嘴要经常冲洗,有小毛刷的可用毛刷进行清理。圆号的每个键子回旋处有两块软木或胶皮。它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减小声音,二是给活塞定位。因为软木的大小对气流的畅通、音色、音准都有直接关系,所以在软木用到一定时间后,如出现老化、破损或者是胶皮遇油后被化掉等,就要及时修理更换。无论换软木或换胶皮,都要把后盖打开,按照上面的刻度来换。即按下键子和松开键子时,刻度都能对齐为准。圆号上有许多螺丝在各自的岗位上起着不同的作用。有大帽螺丝、键杆上的螺丝、键架上的螺丝、弹簧上的螺丝、键子定位螺丝等,要经常进行检查,防止松动和丢失,以免影响正常使用。

4、著名作品

有名的圆号作品有:J.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五重奏、J.勃拉姆斯的三重奏。J.海顿、W.A.莫扎特、P.欣德米特均创作了圆号协奏曲。

上一篇:桌面高尔夫

下一篇: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