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印海蓉

科普小知识2022-12-23 15:58:19
...

印海蓉,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首席新闻主持人,*十八大代表,毕业于上海大学。1988年起担任上海电视台新闻播音员,曾主持香港回归、上海APEC会议、上海申博投票揭晓、伊拉克战争、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青藏铁路试通车、汶川地震、上海长江隧桥通车等重大和特别节目。曾获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中国新闻奖。

姓名:印海蓉

性别:女

出生地:安徽省

职业:主持人

毕业院校:上海大学

1、工作经历


印海蓉

幼年参演电视剧《永不凋零的红花》

1988年进入上海电视台至今,一直担任上海电视台18:30《新闻报道》节目的主持人

曾主持香港回归、上海APEC会议、伊拉克战争、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青藏铁路试通车等重大新闻节目

参与编写《简明现代汉语轻重格式词典》、《上海市普通话水平测试题库朗读范本》、《朗诵水平等级考试纲要》等

兼任上海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上海广电协会理事、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9年11月27日,印海蓉新闻播音名师工作室在嘉定成立。

2、获得荣誉

  • 《喜迎香港回归特别报道》获全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一等奖
  • 《新闻报道》获全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一等奖。
  • 2000年度上海电视台“十佳电视人”
  • 2000-2001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 2002年度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
  • 2010年,获得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 2011年获得SMG“名优新”主持称号。
  • 2012年7月当选*十八大党代表
  • 2012年获得SMG"名优新"十佳主持人的称号

3、人物专访

上海电视观众都很熟悉印海蓉的形象和声音,感觉亲切。每晚6:30,她差不多都会出现在《新闻报道》节目中,赴一场和


印海蓉获“金话筒”奖

新闻的“约会”。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这个“约会”已经持续24年、5500多天,几乎不曾中断。更鲜为人知的是,身为新闻主播、播报新闻24年的印海蓉,面对每晚的直播依旧会很紧张,“把每一次直播都当成第一次,战战兢兢是因为肩负责任”。

  • 底气

正所谓甘苦自知。做了24年主播,拿过“金话筒”、得过中国新闻奖,印海蓉最清楚光鲜表面之下的艰苦:“直播开始,在镜头前你没有任何退路。播得好不好,不是个人的问题,而关乎媒体的形象。”1988年,印海蓉第一次坐到镜头前,播一条很短的新闻成为她职业生涯的开始。厚重的隔音门关上之后,直播间里一下静得出奇。印海蓉回忆说,当时只有心跳陪着自己……忽然提示灯亮,她一口气把稿子读完,半天才回过神来,这才发觉手脚冰凉。“那时觉得很无助,也一点没经验,只能模仿‘播音腔’来应付。”

为了让自己有底气,工作之余,印海蓉去学校听课,有时一天里要在单位和学校之间往返好几次,晚上下了节目便做作业。几年里,她陆续修完了播音学、新闻学、电视节目制作、电视编导、传媒管理等专业课程。与此同时,“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主流媒体的新闻版面,对一天热点做到心里有数。”

印海蓉说,要想播得出色,就必须尽可能多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各方评论——站上俯看整体的高度,播音才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融入了解读和思考。

镜头前的印海蓉,沉稳大气,但在她镇定自若的表情背后,自有惊心动魄。一次开播前2分钟,耳机里传来导播的口令:“稿子到了,马上直播!”片头音乐声中,印海蓉接过传真机里刚吐出的热乎乎的稿子,来不及看一遍就开始播报。3000字,9分钟,印海蓉把整篇稿子一字不差地播完。荧屏上,观众看到的是她一如既往的沉着;而直播室里,念完最后一句的印海蓉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压力,泪水夺眶而出。

  不能生病、不能让嗓子出状况,这是对每个新闻主播的职业要求。所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被印海蓉视作工作的一部分。她经常打羽毛球,曾经拿过文广传媒集团羽毛球赛女单冠军。印海蓉说希望在动静之间找到平衡,让自己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压力始终存在,如果每到关键时刻就想着压力,那么压力就会被放大,把自己压垮。”她说,“我要的‘紧张’,不是心里没底的害怕,而是能让自己兴奋起来的工作状态。”

  • 感染力


印海蓉

“拿到一篇新闻稿,别先急着圈圈点点,画出哪里该重读、哪里要注意别读破句。”身为首席播音员和主持人,印海蓉总提醒刚入行的新人“多去新闻一线看看,多了解你要报道的人”。她觉得对新闻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比播音技巧重要得多。她自己经常去实地体验各行各业的辛苦,并曾在体验式报道中出镜,还因此一度被不少观众称为“扛水桶的播音员”。

那回,印海蓉跟着一位送水工走街串巷忙了一天,她个子小,提不动大桶就扛小桶,遇到没有电梯的楼房,就爬两层歇一歇,喘口气再接着爬。印海蓉还曾穿上环卫工人的工作服,套上救生衣,体验苏州河清垃圾。打捞垃圾的铁钩分量不轻,人又必须站在船沿上,她一开始晃晃悠悠站不稳;适应之后,捞起的垃圾又吓了她一大跳:甚至有腐烂的动物尸体!那次印海蓉出镜的报道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捞上一堆垃圾,她忍不住惊叫“啊!死狗……”然后不好意思地迅速恢复平静。印海蓉还在一个夏天里跑了数十个重大建设工程工地,体验了数十个工种,她总结经验:带两套衣服,上午一套湿透了,中午换一套。

“穿上报道对象的工作服,尝试他们的劳作,哪怕就一天,收获也很多。”印海蓉说:“知道了各行各业百姓的工作和生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播报新闻时自然就能流露出亲和,观众就会认可你。”

眼下,作为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首席播音员、主持人,印海蓉带领的团队承担着东方卫视、新闻综合频道每天22档新闻节目的直播和11档电视专栏节目的主持。她说:“一个人一辈子能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情,那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感是我工作的动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