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县
绥德县位于榆林市东南部,东邻吴堡,西邻子州,南接清涧,北连米脂,东北与佳县接壤,东南与山西柳林县隔(黄)河相望。县境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51.6公里,总土地面积18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5.9万亩。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608米—1287米,境内为典型的峁梁状黄土丘陵沟壑区。年降雨量486毫米,年平均气温9.7摄氏度,无霜期165天,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境内较大的河流有黄河、无定河、大理河、淮宁河、义合河,其中无定河和大理河在县城交汇,形成“二水绕城、十桥飞架”的城市景观。全县辖5乡11镇,661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4人。
名称:绥德县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陕西省榆林市
下辖地区辖:12个镇、4个乡
*驻地:名州镇
电话区号:0912
邮政区码:718000
地理位置: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东南部
面积:1853平方千米
人口:36万人
方言:晋语,属五台片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半干旱
火车站:绥德站
车牌代码:陕K
行政代码:610826
1、地理环境
绥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无定河下游。地理坐标东经110°04′~110°41′,北纬37°16′~37°45′。东邻吴堡,西接子洲,南连清涧,北靠米脂,东北与佳县接壤,东南以黄河为界与山西省柳林县隔河相望。县境东西宽56公里,南北长51.8公里,总面积1.848平方公里。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度607.8~1.287米,相对高差679.2米。
绥德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梁峁交错,沟壑纵横,荒坡秃岭,植被稀疏。气候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多风少雨。光照较充沛,年均日照时数(光时)2,615.1小时,太阳总辐射量(光量)132.49千卡/平方厘米,生物总辐射量(光质)66.25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气温9.7℃;无霜期165天;年均降水量486毫米。光能、热量、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
2、历史沿革
绥德县
夏、商为雍州之地。周为荒服之地。
春秋为赤翟、白翟之地。战国属魏上郡,后归秦。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仍设为上郡,上郡辖肤施等县。
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项羽改上郡为翟国。汉统一全国后,沿袭秦制,汉高祖刘邦二年(前205),翟国地归汉,汉仍置上郡,治所肤施县。辖肤施等23县。新莽时,改上郡为增山,增山领上陵畴、广信、积粟、卑顺等14城。东汉实行州、郡、县制。增山复为上郡,隶并州,治所肤施。
建安十八年(213)上郡改入冀州管。三国时为曹魏并州地。晋初隶并州,永安元年(304)后,先后被匈奴、羯、氐、羌占领。东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后,该地区为大夏国占领,设吴儿城(吴儿城一说在今四十里铺附近,一说在城西25里吴儿砭一带)。
北魏实行州、郡、县制。在今县东设政和县,县西属魏平县。政和县与魏平县均属东夏州之朔方郡。
西魏的行政建置因袭北魏,因局面混乱,废设无常。废帝元年(552)在今县城设绥州、安宁郡和上县,在今县东(义合一带)设安宁县,县东南(崔家湾或河底)设安人县。绥州辖安宁郡(州治)、安政郡和抚宁郡。安宁郡辖上县(郡治)等。北周仍设绥州、安宁郡和上县。另在县东部置义良(良乡)县。绥州辖安宁郡(州治)等4郡。安宁郡辖上县(郡治)等7县。
隋初实行州、县两级行政制度,炀帝时改为郡县制。开皇三年(583)撤销安宁郡,改安人县为吉万县,保留绥州。大业元年(605)改绥州为上州,撤安宁县、吉万县、义良县,并入上县。三年(607)撤销上州设立雕阴郡(治上县)。雕阴郡领上县(郡治)等11县。大业十三年(617)梁师都称帝,今县地属梁国。
唐实行道、府(州)、县虚三级的行政制度(因道是监察区域,不是真正的一级行政区域,故称虚三级)。唐初今县地为梁师都占据,唐武德三年(620)于延州丰林县(今延安市东南)侨置绥州,六年绥州徙置延川县,七年又迁于魏平县(今子洲县南),贞观二年(628)灭梁师都,绥州迁回上县。天宝元年改上县为龙泉县。绥州隶属关内道,辖龙泉县(州治)等5县。
五代十国实行以州(府)统县的二级制。今县地仍设绥州和龙泉县(州治),但政局动荡,归属变化频繁,先后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占据。
北宋初设道,又改道为路,路下设府、州、军,在府、州、军下设县。宋太平兴国七年(982)今绥德县地被西夏占据。治平四年(1067)后渐次收复,熙宁二年(1069)置绥德城,隶延州。元符二年(1099)改设绥德军,隶永兴军路,辖清涧城等33个城、寨、关、堡。
金天会六年(即南宋建炎二年1128)今县地属金,仍为绥德军。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为绥德州,治所设在原绥德城,隶鄜延路,辖领清涧县、义合寨、开光堡、永宁关等14县、寨、堡、关。正大三年(1226)在绥德州设绥德县,升义合寨为义合县。绥德州此期领绥德、义合、清涧等8县。兴定五年(1221)蒙古族(即元)占领绥德州。
元实行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路、府(州)、县四级行政制度。至元四年(1267)撤销绥德县及义合县,今县地归绥德州直辖。绥德州隶延安路,辖清涧县、米脂县。
明实行承宣布政使司(习惯称行省)、府(或直隶州)、州、县四级制。今绥德县地仍为绥德州。洪武初置延绥镇(明边陲九大军事重镇之一),洪武四年(1371)设绥德卫(亦为军事机构)。延绥镇初领神木道、榆林道、靖边道以及绥德卫、庆阳卫、延安卫、东胜卫共12营堡、36城堡。绥德卫辖百户所50个。成化九年(1473)延绥镇移驻榆林。
清代的行政制度是省、道、府(直隶州、直隶厅)、县四级制。清初今县地仍为绥德州。雍正三年(1725)升为直隶州,辖米脂县、清涧县。雍正九年(1731)神木道改为分巡延绥鄜道,移驻绥德,辖延安府、绥德州和鄜州。十三年(1735)又增领吴堡县。乾隆二十五年(1760)延绥鄜道移驻榆林。
民国初设省、道、县,后设省、专署、县。1913年废州设绥德县,隶榆林道。1933年撤销道制,绥德县直属陕西省。1935年8月在绥德县城设陕西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0年2月29日绥德县解放,在县城设立绥德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隶属陕甘宁边区*,辖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5县。
1944年元月,绥德分区增辖新成立的子洲县。1948年7月,绥德分区又增辖横山县、镇川县。1949年5月,绥德分区改属陕北行政公署(驻地延安)。1950年5月,绥德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为绥德分区专员公署(绥德专区),隶属陕西省,辖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子长、延川等8县。
1956年10月,绥德专区撤销,绥德县划属榆林专区。1958年12月,清涧、子洲、吴堡3县并归绥德县,1961年8月划出。1969年榆林分区专员公署(榆林专区)改称榆林地区行政公署,绥德县属之,一直至今。
3、人口区划
全县乡镇个数16个,其中:建制镇个数12个,村民委员会个数661个,年末全县总人口365238人,比上年末增加了2114人,其中:城镇人口147556人,城镇化率40.4%,共有134535户,比上年末增加了3543户。全年出生人口6022人,出生率为16.5‰;死亡人口2805人,死亡率为4.5‰;自然增长了3217人。人口性别比为108:100。
2011年,撤销河底乡分解并入定仙焉镇和枣林坪镇,撤销赵家砭乡并入四十里铺镇,撤销马家川乡、中角乡合并设立中角镇,撤销辛店乡并入名州镇。调整后,绥德县辖12个镇、4个乡:名州镇、薛家峁镇、崔家湾镇、定仙墕镇、枣林坪镇、义合镇、吉镇镇、薛家河镇、四十铺镇、石家湾镇、田庄镇、中角镇、白家硷乡、韭园沟乡、满堂川乡、张家砭乡。
4、自然资源
绥德县
绥德县境内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150752.26万立方米/年(不含黄河),其中地下水可开采量1843.52万立方米/年,水资源比较丰富。无定河纵贯境内中部,大理河、淮宁河由西北向东南,义合河由东北向西南分别注入无定河。以无定河为中轴,东西两翼大小支流488条,普遍水流较浅,除汛期夹带泥沙外,一年四季均系清流。本县境内地表、地下水水质尚好,矿化度绝大部分小于1克/升,适宜人畜饮用和农田灌溉,更适合用于工业用水。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7123千瓦,目前利用量仅为2400千瓦,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前景广阔。
绥德县矿产资源,已经探明有储量丰富的优质钠盐,盐层覆盖接连面积240多平方公里,储藏总量约1.3万亿吨—1.8万亿吨,盐层厚度达129米—148米,占全国盐矿资源的15%—17%,氯化钠含量高达83%—98.8%,开采前景十分可观。境内野生动物100多种,饲养动物16类50多个品种,主要有佳米驴、杂交牛、内八猪、山羊、细毛羊、小尾寒羊、毛兔等。皮、毛、绒、蛋、奶、肉等产品,不仅可以满足本县人民生活需求,同时远销海外。
绥德县农林牧特产主要有黄豆、小米、高梁、洋芋、豆类等小杂粮;本县还盛产红枣、葵花籽、蓖麻、山羊、小尾寒羊等农林畜牧产品。黄豆、洋芋、蓖麻、葵花是本县近年来农业生产的拳头产品。全县黄豆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年总产量6600吨。洋芋产量高,宜食范围广,是加工粉条、粉丝、淀粉、乳酸的重要原料。全县种植面积14万亩,年产量达到14万吨,年加工粉条、粉丝3400多吨。红枣在本县栽培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县境东南黄河沿岸的枣林坪、河底、定仙墕、和无定河下游的崔家湾、薛家峁等乡镇盛产的红枣最佳,个大、核小、肉厚,含糖量高,烤制加工的蜜枣远销海内外。由于本县光照时间充足、土壤适宜等自然优势,红富士、元帅、秦冠、国光、蜜桃、山杏等优质水果,个大色鲜,皮薄肉嫩,口味甘醇,耐储耐运,深受省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5、经济发展
2014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增速为可比价增速)一季度,绥德县经济形势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1亿元,同比增长4.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0.31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1.09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6.31亿元,增长3.2%。农业生产迎难而上,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雨贵如油”,象征着新年新气象,风调雨顺。第一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0.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可比价增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22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农业产值为673万元,同比负增长26.6%;林业产值为5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2%;牧业产值为429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完成302万元,比去年同期负增长0.3%。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11户,总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22.2%;增加值0.43亿元,同比增长22.5%。规下工业增加值完成0.49亿元,同比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严重下滑,1-3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06万元,比上年同期负增长8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中有增,1-3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57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财政收入一升一降,一季度,全县财政总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1-3月,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9%,增加值305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44万元,负增长19.2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656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63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城乡居民总收入占GDP比重,一季度国家调查队数据测算,我县城乡居民总收入占GDP比重为86%。
6、社会事业
绥德县
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2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共计134所。其中职教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电大1所,聋哑学校1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制学校7所,小学40所,教学点72个。全县现有学生人数共计33831人,其中在校高中生7514人,职业中学1123人,初中生8927人,小学生16267人,全县有教职工4232人。全县应届生报考人数2621人,一本上线人数为509人,上线率为19.42%,比今年全市应届生一本上线率11.92%高出7.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位;二本线以上人数为582人,上线率为41.63%,比今年全市应届生二本上线率28.91%高出12.7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位。
全县专业技术人员数5647人,农业技术人员92人;专利申请数15件,专利授权数4件。
文化和卫生
2012年全县体育场馆数1个,剧场、影剧院数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50千册。全县有省级文保单位5处,市级文保单位8处,县级文保单位47处(新公布*旧居等4处),县体育运动员白娟在伦敦举行的第十四届残奥会中获得女子s4级50米仰泳铜牌。
年末全县医院、卫生院26个,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262床,卫生技术人员2069人,#执业(助理)医师592人,卫生防疫人员数49人。全县参合人数281763人,新农合筹资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350元,筹资9861.7万元,基金到位率为100%,参合率达96.48%。乡镇卫生院报付比例提升到90%,县级医院75%(中医医院80%),市级医院50%(中医医院55%),住院封顶线由原来每人每年5万元提高到13万元,门诊统筹基金由原来人均20元提高到80元,门诊Ⅰ类慢性病补助由原来4000元提高到20000元,Ⅱ类慢性病补助由原来500元提高到2000元,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农民人均年收入的二十多倍达到20万元。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630元,同比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08元,同比增长16.5%。
全县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5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389床,城镇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168人,城镇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754人,城镇已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400人,城镇已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6754人,城镇已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002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65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1219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281763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39705人。
7、交通条件
绥德是榆林南部六县川面最为开阔、县城规模最大的县。计划经济时代曾是陕北地区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现在,是榆林市规划建设的三个副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陕北能源资源深度转化的重要承接地。西包铁路和太中银铁路,307国道和210国道,以及青银高速和正在建设中的榆绥高速均在境内交汇,是全省四大交通枢纽中唯一的县级枢纽。已建成榆林南部最大的火车客运中转站,拥有榆林南部最大的汽车客运站和支线客运站,汽车客运线路辐射西北各省和晋、冀、鲁、豫、京、津等地区。随着四十里铺物流园区铁路专线和义合镇铁路货站的建设,绥德的交通优势将更加明显,为发展商贸物流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8、历史人文
绥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天下名州”、“秦汉名邦”、陕北“旱码头”之美誉。早在仰韶、龙山文化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代曾长期设立郡、州等县级以上建制,名将能臣在此驻守主政。秦太子扶苏、大将蒙恬在这里驻守长眠,汉代名将李广在此戍边御敌,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文姬归汉、汉武巡边都从这里经过,是抗金名将韩世忠的故乡。清雍正3年设直隶州。1924年建立陕北最早的*组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成为抗日军政大学、绥德警备区司令部和三五九旅司令部驻地。*、*、朱德、任弼时、*、贺龙、林伯渠、王震、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民国时期和上世纪50年代前,曾是行政专员公署所在地,在陕北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9、民俗文化
绥德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绥德厚重的文化底蕴、众多的文物古迹、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个性鲜明的民间艺术,是举世公认的陕北民间艺术荟萃之地和代表性区域、陕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拥有非常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这里有被称为“三大宝”的扶苏墓、蒙恬墓和汉画像石群,有居陕北馆藏文物之最的商周青铜器,是《三十里铺》民歌的故乡,也是陕北地区唯一的全国文化先进县。全省闻名的黄土地艺术团、绥德汉唢呐团曾多次出国交流演出,融祭祀文化、节庆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的绥德秧歌,秉承秦汉风骨、工艺精湛的绥德石雕,刚健豪放、细腻优美的绥德民歌,热情奔涌、婉转苍凉的绥德唢呐以及讲究写意、精巧质朴的绥德剪纸,都是具有原生态特色的陕北民间艺术瑰宝,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秧歌、民歌、唢呐、石雕、剪纸之乡。特别是绥德男子具有中国北方男子典型的阳刚之美,高大健壮,风骨俊逸;重义气,讲友情,敢于仗义执言;乐观放达,崇文尚武,热爱艺术,聪敏灵秀,赢得“绥德汉”美誉,成为绥德最引人注目的文化名片。此外,诸多历史遗址、特色民居文化和绥德农家小吃也是极具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
10、旅游
绥德县
紫台山
位于县城东区义合镇,义合河东岸,有山平地凸起,高不过50丈,周长500余丈,顶平形如书台,故名紫台山。山上建有娘娘庙。
秦扶苏墓
秦太子扶苏墓位于绥德县城内疏属山巅,是绥德重要名胜古迹之一,墓区保护面积9000平方米,墓呈狭长不规则形,长约30米,宽4.8米,墓旁有“秦长子扶苏墓”石碑一块,顶部有1943年修建的砖木结构八角亭。墓东有清代硬山式砖木结构扶苏祠。扶苏墓区位置雄崛奇伟,登临其上,南北二川,古城四方,层峦八极,方圆三十里一览无余,为历代祭祀、凭吊之地。
绥德汉画像石展览馆
绥德汉画像石展览馆,位于城内疏属山扶苏墓侧。1998年建成对外开放,为仿汉悬山式四阿顶式建筑风格,展厅内,环围墙壁分别镶嵌着百余幅画像石刻。展览馆*,陈列有缩小为四分之一的汉代画像石墓葬复原模型。另有汉画馆外复原的扬孟元墓。绥德汉画像石的收藏已有50多年的历史,累计出土汉画像石500多块,其中200多块先后由国家和省博物馆收藏。
龙凤山
位于县城二十五公里赵家砭乡赵家砭村,据传西汉惠帝丙午年龙凤山初建紫云宫,唐中兴时修真武祖师庙,明洪武年重新修葺。清代曾大兴土木工程,不断完善,扩大规模,才有如今的占地五十多庙,建筑面积一万一千多平方米的陕北道观圣地。
石牌楼
位于绥德县城南五里的学子大道与210国道丁字交汇处,石牌楼为五门六柱十九楼,双面单式结构,长36.9米,高16.9米,由一千一百六十八块雕石、六十六幅人物典故浮雕。石牌楼的五门取意中兴之门,走向世界之门。石牌楼大楼小楼互帮互衬;左楼右楼比肩并列、映带;前楼后楼有呼有应,上楼下楼,下者基础沉稳,上者先领风光。天下名州石牌楼正上方,有书法名家钟明善的雅题“天下名州”四个大字。
祥云山
位于绥德赵家砭乡崔家焉村,山高海拔1049米。传说此山上空常有红云、白雀缥缈盘旋,故名祥云山。据考证,西汉文帝辛酉年,山间始建庙宇,后逐年完善,呈阶梯状式古建群。从山腰开阔地开始建乐楼,对面中间为祖师卷棚正殿,左右有窑洞式龙王、火神、关帝、三官等十三座庙,有钟楼、鼓楼、封神楼并列而建,两边对称为左灵宫,右瘟神殿,拾阶而上为真武祖师大殿,左为七真殿,右为五祖殿,整个庙宇为典型的对称建筑。
11、特色美食
绥德雪花
绥德雪花
绥德雪花是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的特色小吃。雪花是糕点中的珍品,有“糕点之王”的称誉。雪花形似月饼,呈黄白色,皮酥而馅香。它的外表面洁白,薄且多层,人们食用时,掉下去的碎片,酷似天空中飞扬的雪片,纷纷落下,故名雪花。
绥德油旋
绥德特产油旋做法:用精粉,温水和面(加少许盐、碱水),先和硬后蘸水踩软,醒2小时,分剂置油案上擀为长片,抹上化开的熟猪油,边擀边拉薄,撤上葱花、盐、花椒粉,卷为面团,压扁成饼状,上炉鏊抹猪油翻烙,待见火色后排入平鏊之下炉圈内烘烤至熟。其色泽金黄油亮,层层饼旋薄如羽翼,外脆酥里绵软,油香扑鼻。
绥德黑粉
绥德特产黑粉是绥德人天天要吃的食品,一般当作点心来吃。
黑粉的做法:将绿豆用凉水洗净,放入盆内加适量冷水泡约九至十小时,用石磨推成稠糊状,用罗子过滤到缸内,约放七至八小时,使其发酵后,去掉缸内上下的稠糊沫,加凉水过滤在盆内。旺火烧开水倒进芡糊,加少许黄色素,改用文火,不断搅动直至熟,加入少许白矾搅匀,倒盆内晾即成。吃时切条,加上调料汤、醋、辣子、芥末、香油、色泽淡黄、香味可口。绥德正宗油旋、黑粉是待客的上品主食,风味甚佳。
抿节
抿节在陕北方言中读"抿节儿",所以也写作"抿尖"。所用杂面系由豌豆和麦子磨合而成,调水和成软面团,放在密布筛孔的抿节床上,用手掌抿压而下,只有寸长。抿节营养丰富,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