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训祠
武训祠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柳林镇。主要建筑有武训祠和武训墓;始建于1899年,为纪念清末闻名中外的“平民教育家”、“义学正”“千古奇丐”武训而建。肇建者为武训的账房先生武茂林,仅三间。1937年何思源主持重建如现规模,1989年再次重修,祠堂为歇山式砖木结构,阔五间,进深三间,飞檐高挑,肃穆庄严。院内松柏森森,墙外杨柳依依,一道清清小河环绕院外,称为“武河”。整个祠堂环境清新,十分可人。
1、历史
武训的精神广为后人敬仰效仿。主要建筑有武训祠和武训墓。
武训祠堂始建于1903年,仅三间。1937年,为纪念清末闻名中外的“平民教育家”、“义学正”武训,由时任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拨款重建。1997年5月重修。祠堂为歇山式砖木结构,阔五间,进深三间,飞檐高挑,肃穆庄严。1896年12月5日武训在临清他所创办的御史巷义学去世,殁后葬于当时的崇贤义塾东壁外,即今武训墓在位置。1966年初秋,武训墓被“红卫兵”砸毁掘开,武训先生被抬尸游街,焚尸街头。后残骨被武庄武氏后人归葬武训祖茔。1995年9月,在祠前建有百米碑廊,碑刻26块;在祠右前方建有高歌台,又名“嘤鸣台”;在祠左前方建有“武训魂亭”,亭额由著名学者季羡林题写。
2、人物简介
武训先生(1838——1896年),行七,字蒙正,自号义学症,谥号义学正。山东省堂邑县(今冠县柳林镇)武庄人。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的贫民教育家、慈善家。武训先生于1838年12月5日(清道光十八年十月十九日)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武宗禹,母亲崔氏,大哥武谦,五哥武让。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其父武宗禹病逝,年仅8岁的武训,只好依靠母亲崔氏、长兄武谦、次兄武让给人做工或乞讨生活。及长,见别家儿童入塾,,心慕之,母亲因家贫而未允,常以不能上学读书为恨。
武训祠
武训先生年14岁,离家为人做佣工,得钱必市甘旨以孝敬母亲,人皆称孝。他先后曾佣工于本庄族叔、馆陶某庠生等家,都因不堪虐待、欺侮而辞归。后佣于馆陶薛店张老辫家。张因其不识字以假帐相欺,武训先生与之争辩,反被诬为“诈赖”,惨遭毒打,气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语,达三日之久。武训先生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深切感受到穷人不识字、没文化的痛苦,遂立志“修个义学为贫寒”。
1858年(清咸丰8年),21岁的武训先生开始了行乞兴学的艰辛历程。武训先生为给穷孩子办义学而甘做牛马,舍身抛家,忍辱负重,含辛茹苦三十多年。他着鹑衣,食残粝,宿破刹,白天奔波募化,夜里纺线绩麻,“不肯亡费一文以奉己,稍私一文以养家”,直至终身不娶,以殉“誓必教天下人人尽读书”之志。“苦心人,天不负”,武训先生竭一己汗血,罄毕生积蓄,先后创办了堂邑、馆陶、临清三县义学。积劳成疾,不幸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病逝于临清御史巷义塾(今临清市武训实验小学),享年59岁。
3、人物贡献
武训,他自幼贫寒,因不识字受尽欺凌,遂立志不娶妻、不生子、不置家,“修个义学为贫寒”。自20岁起,他打短工,拾破烂,沿街乞讨,且走且歌。经过30年艰苦绝伦的努力,终于买地200余亩,积钱2000余吊,在柳林建起了自己的第一所义学“崇贤义塾”。这一绝世奇行轰动朝野,受到清廷褒奖并“宣付国史馆立传”,被誉为“千古奇丐”。受到清廷褒奖并“宣付国史馆立传”武训功成名就,但其志不改,继续行乞兴学,有生之年又修馆陶县杨二庄、临清彻史巷义学二处。武训精神对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学习仿效者辈出,社会名流纷纷题辞颂扬,武训成为世人心中的义士。
武训先生是一个蒙尘的明珠,兴义学褒贬不一,曾一波三折,最终对他的兴学精神是肯定的、景仰的、效法的、弘扬的,他那种“为众谋”的精神是扎根于人民心中的,正如五届冠县政协主席李增珠所说,武训应定位于“奇特伟人百世师”。
武训义学第一处——柳林崇贤义塾
1888—1889年春,武训先生用其历年所积资金在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创办“崇贤义塾”。该义塾占地3.87亩,有瓦房20间,“一”字排开,分别为书房、饭堂、学生斋舍和塾师住室。另有大门、二门各一座。四周筑垣墙,院内植白杨、国槐、垂柳。招收经、蒙两班,蒙班30余人,经班20余人,学生均免费入读。武训先生过世后,因来塾人增多,1897年,武训先生的账房先生武茂林于崇贤义塾重门外增建东西瓦房6间,碑楼三座。1899年,武茂林又于武训先生墓旁建武训祠堂6间。至此,义塾更显整肃、壮观,成为学童读书谋求上进的大好场所。“崇贤义塾”的组织领导机构为校董会。1905年,清廷颁布“废科举兴学堂”谕令后,“崇贤义塾”奉饬改为私立武训第一初等小学堂。“崇贤义塾”在武训精神的感召下,义学学风甚佳,塾师勤于执教,生童发愤攻读,严守义塾学规,因此,“崇贤义塾”一方面为贫寒普及了文化,一方面也培养了不少热衷于仕途功名的士子。民国初年,该塾改为私立武训小学校,开办初、高两等班级,抗日战争初期,该校曾一度变为日伪进行奴化教育的场所。1942年柳林解放后,抗日*以其校址改为抗日高小,兼办过初中班,但因灾荒严重而停办。不久学校又恢复为武训小学。1945年10月,我冀南行署在其旧址创办武训师范学校,武训小学随改为师范附小。1951年武训遭批判后,师范和附小分别改名为平原省堂邑师范和堂邑师范附小。1956年堂邑县撤销,柳林划归冠县,学校随改称冠县师范和冠县师范附小。1962年,师范被裁撤,附小改为柳林完小。1977年后随着武训名誉的逐步恢复,1984年“武训小学”的校牌又在“崇贤义塾”的旧址悬挂了起来。
武训义学第二处——馆陶杨二庄育英堂义塾
1889年(光绪十五年),馆陶县庄科村(现属临清潘庄镇)千佛寺主持了证,因受武训的感化,捐出积蓄和部分庙产,典买土地,筹建义学。武训闻讯往谒,并将所蓄300千文捐出,共兴义学。嗣后武训又捐赠土地40余亩作为该塾学田。这是武训创办的第二所义学,义学命名为“育英堂”。该义塾设于馆陶县(今属临清市八岔路镇)杨二庄北街西头路南,占地4亩有余。靠街有大门一座,院内有东、西、南瓦房各3间,为学生教室,另有北屋二间,是师生的厨房。迎门墙左右各植苍劲挺拔之翠柏两株。院落不大,却清秀整洁。该义塾纯为蒙学,为三乡五里的贫寒子弟打开了读书求知大门,声誉遐迩,深得民众赞扬。1910年(宣统二年),杨二庄义塾改为武训初等小学堂,民初改为武训小学校。1926年,该校迁往距杨二庄三华里的艾寨张氏祠堂,并改为武训完全小学。
武训义学第三处——临清御史巷义塾
1891年,武训来到临清继续化缘募捐。当时临清被满清官兵骚扰得穷困不堪,无力读书的贫家子弟比别县更多,此情再次触动了武训“修个义学为贫寒”的念头。临清钞关街绅士施善政平素钦慕武训的为人,闻知武训到来亲自到破庙把他请到家里,叙谈了好几天。武训恳托施善政同当地绅士们商议,在临清筹设义学。在施善政、刘辉堂等人的赞助下,武训当年就募集了许多学款。1893年,武训捐出行乞之资先在御史巷买了一处房宅,后修理添造、扩充发展,至1895年学舍落成。它是武训亲自创办的第三所,也是最后一所义塾。因地址在御史巷内,故命名为“临清御史巷义塾”。义塾建成之初,有校舍3座,19间,其中3间作为教室,其余分别为师生和工役的住室、饭堂。另有大门、二门、三门各1座。武训乞请士绅组成校董会,经理义塾的一切事务。聘请施善政为学董,贡生王丕显为塾师。王丕显为人笃实好义,苦心孤诣,经理义学,使该校在数年之间发展很快。该义塾在清廷诏令“停科举,兴学堂”之后曾改称武训蒙学堂、武训初级小学堂。民国时期曾改称私立武训小学。1945年临清解放,改为公办武训小学。1951年因武训遭批判,校名中的“武训”二字被强行裁没,改称临清镇第一小学。该义塾校址虽曾迁移而后复始,规模却不断扩大,至1945年,其规模已达到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600余名,先后毕业学生千余人,现该校已成为临清市重点小学,并命名为临清市武训实验小学。
4、相关建筑
武训陵墓
武训病逝于临清御史巷义学后,遵遗嘱薄棺简葬于柳林祟贤义塾东侧。1937年,时任山东省教育厅长的何思源先生主持重修为水泥墓;1989年再次重修成现状。墓高2米,周长10米,墓前有徐运北先生所题“武训先生之墓”碑。
百米碑廊
碑廊建于1995年,长140米,两旁立石碑26块,上刻近现代知名人士冯玉祥、郭沫若等为武训先生的题辞及一些著名学府如北师大、华东师大等题辞。碑廊起自武训祠大门牌坊,止于堂祠平台前。石碑均冬青环护,翠柏映衬,十分壮观。游客至此,既可缅怀武义士的高风亮节,又可欣赏风格各异的书法。亭台双景漫步于百米碑廊,便可见左右两边,一亭一台傲然凌空,成为亭台双景。
高歌台
高歌台,又名“嘤鸣台”,位于碑廊以西。台为梅花形,青石雕砌。高18.38米。“嘤鸣台”之名为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题,语出《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意寓为弘扬武训精神而大声呼吁,寻求志同道合的各界朋友。此亭为纪念在弘扬武训精神的活动中卓有贡献的陶行知、冯玉祥、何思源、郭沫若、孙之隽、李土钊、孙瑜、赵丹等仁人志士。其中,孙之隽、李土钊为《武训画传》的作者,孙瑜为电影《武训传》的编剧,赵丹为著名演员,电影《武训传》中武训的扮演者。
武训魂亭
武训魂亭位于碑廊以东,1995年由港人王海亭先生捐资修建。亭中高耸着八角形石碑,镌刻着武训兴学宗旨,以及由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所书《武训兴学歌》。碑座为石雕莲花,象征着武训“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武训魂”亭额系我国著名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题。武训故居位于柳林镇西2.5公里武庄村。有吴作人先生所题“武训先生故居”碑。此处为武训先生祖宅,,现由武训长兄武谦的后人居住、管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