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沁州三弦书

科普小知识2022-12-24 13:19:05
...

沁州三弦书是流传于晋东南沁县、武乡、沁源、襄垣和晋中左权、榆社等地的传统曲艺形式,是北方鼓书艺术中历史比较悠久的一种。2008年入选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历史源流

三弦书是一种说唱艺术。早期的沁州三弦书表演者主要是盲艺人,他们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规范行内言行,于1653(清顺治十年)成立了“三皇会”,并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即传说中的“三皇爷”生日那天在沁州举行艺术赛事,当地民间把这一天称为“老州会”。又因古沁州辖区不只有今天的沁县,还包括今武乡和沁源两县,后世俗称“老州”,故在“老州会”演出的沁州三弦书,又被老百姓称作“老州调”。

沁州三弦书艺人传承谱系,最远可以上溯到清代中叶的1778年,传承至今已有9代。由于传承地域的不同,艺人间又分为北会、南会、新成会(新成立的)三个支脉。在当地的民间祭祀和民俗礼仪中,沁州三弦书艺人表演求雨、求安的神书和祈求五谷丰登、牲畜兴旺的牛王书、马王书和羊王书等,其中寄托和表现的不只是简单的娱乐消遣与审美需求,更是一种崇尚神圣的社会理想和生命意识的特殊表达。

2、演出形式

沁州三弦书的演出形式早期为一人怀抱三弦,腿绑摔板,兼用小铙,游走四方,说唱乞食,糊口谋生。后因一个人出门难处甚多,便开始收带徒弟,并在搭档行艺中发展形成了一人弹三弦并兼用摔板和小铙说唱,另外一人拉二把伴奏并辅助说唱的表演形态。还有一人为主、多人分持摔板、小铙、反二把、笛子、四胡、二胡、琵琶、笙和洋琴等伴奏乐器辅助说唱的情形。传统的表演主要为坐着说唱。后来的一些高台演出,也有主要说唱者站立表演,其他伴奏和辅助说唱者坐着演出的情形。表演前,通常先要演奏一段器乐曲牌,接着吟诵四句“提纲”,然后“起板”或称“叫板”,之后转入“正书”说唱。传统节目以长篇为主,一部大书如《清列传》就有45回。一般节目也大都在30回至60回之间,可连续演出一至两个月。

3、曲本体裁

沁州三弦书的曲本体裁为散韵相间体,以韵文为主。其中的韵文唱词,有七字句式的,也有十字句式的。曲本的篇幅长、中、短篇均有,以中长篇为主。短篇曲本多为纯粹的韵文体式。沁州三弦书的唱腔曲调为板腔体,由月调和平调两类组成。其中,月调包括平板、垛板、颤板、哭板等板式和唱法;平调唱腔由六个腔句构成,主要用来说唱一些短篇的小段节目,曲调优美。

4、演出书目

沁州三弦书书目丰富,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段。据沁县文化馆1987年的统计,流传在沁县盲艺人口中的长篇大书共16部、599回,其中的《绿牡丹》、《汗衫记》、《金屏扇》三部大书因师傅过世而失传。另有72个短篇小段得以保留。二十一世纪以来,民间还可演出的书目有《吴阁老私访武昌府》(45回)、《金镯记》(51回)、《五色云》(50回)等,较1987年调查的数量又减少了很多。

5、传承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沁州三弦书艺人身残志坚,自发组织和成立了“盲人曲艺宣传队”,自觉宣传抗日思想,表现了这种艺术的独特价值和民间艺人的爱国情怀。*成立以来,沁州三弦书推陈出新,改编完成了《吕梁英雄传》、《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新节目,并有更多的明目人和女性加入到说唱表演沁州三弦书的行列,使这一艺术形式呈现出新的气象。

但是,沁州三弦书的状态非常令人担忧,处于自生自灭的发展状态。其自身的文化生态链条异常脆弱,缺乏稳固的现代传承机制,尤其是年轻传人稀少,使这一艺术的传承随时面临断流,亟待保护传承。

上一篇:三弦书

下一篇:南阳三弦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