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行街道
竹行街道地处南通市*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南端,是长江北口岸第一镇,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二00六年,实现社会总产值45.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1.96亿元,人均GDP达到38056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135元,财政收入达到6200万元。
中文名:竹行街道
行政代码:320602052
身份证前6位:320602
长途区号:0513
邮政编码:226000
隶属政区:崇川区
行政级别:街道
车牌号码:苏F
1、地方简介
竹行街道
竹行街道位于南通市崇川区。竹行街道是长江北口岸第一镇,世界第一大斜拉索桥——苏通长江大桥横跨境内,336省道、通兴公路、张江公路、东方大道纵横贯通,南临通常汽渡,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
2、行政区划
竹行街道区划
320602052001111星辰社区
320602052200111新丰村
320602052201111长桥村
320602052202111谷东村
320602052203111神农村
320602052204111洞子港村
320602052205111竹东村
320602052206111竹行村
320602052207111大安村
320602052208112江海村
320602052209112江东村
3、气候条件
竹行街道地处长江入海口中北岸,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春季,始于3月上旬,止于5月底,历时两个多月,当旬平均气温终稳定在10—22摄氏度之间时,气候湿润,万物复苏,预示春季到来。夏季,始于6月上旬,平均气温在22—27摄氏度,直至9月上旬,历时3个多月。6月中旬进入雨季——梅雨,降水频率高,雨量大,往往造成涝灾。后期天气炎热干燥,形成伏旱高温,最高气温达38摄氏度。秋季,9月中旬至11月下旬,历时两个多月,气温稳定在22—10摄氏度之间,降水量偏少,秋初往往受到副热带高压影响,持续高温,形成“秋老虎”。2005年少雨,伏旱连秋旱,连续近60天不下雨。少数年份,冷、暖气流在长江中下游角逐,秋风秋雨连绵不断。夏秋之交为热带气旋活动季节,常受台风侵袭,龙卷风、冰雹偶有出现。冬季寒冷,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为冬季。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最冷,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7—8摄氏度。这种四季的划分,与自然物候现象大体吻合。但四季长短不一,春季80天左右,夏季90天左右,秋季75天左右,冬季最长在120天左右。竹行地区四季分明,物候现象明显,但有时也有推迟或提早。俗语“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倒春寒时间长的年头,杏花则要在三月初才开放,同样桃花也推迟吐艳。候鸟“花好稻好”叫了,预示春蚕豆将成熟;布谷鸟叫了,告示人们要割麦种稻了。人们根据季节变换、气候变化,得出了“谷雨落谷,芒种栽秧”、“麦种雪地,只要出地”等农谚。“九月二十七催懒妇”的意思是天快冷了,提醒农妇准备过冬的衣物。
4、历史沿革
竹行街道
2001年经江苏省人民*批准,将通州市的观音山镇、小海镇、竹行镇、通州区良种场划归南通市崇川区管辖,小海镇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10年竹行镇改为竹行街道。
5、基础发展
竹行街道位于的开发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及跨越发展的态势全面提升,作为江中第一镇的竹行,构筑起承南启北、水陆交通的“黄金十字通道”,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07年,该镇按照7-8万的人口规模,以瑞兴路为轴线的4.5万平方公里范围,大手笔科学合理的进行镇区规划,并将旧镇改造建设列入“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努力把竹行建成空间布局合理、环境富有特色、基础设施完善、区位优势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临江强镇。
6、经济发展
竹行街道拥有以钢丝制品、机电、冶金、皮鞋、纺织、服装、食用菌生物工程等行业企业473家,规模以上企业49家,60%以上是钢丝、钢丝绳企业,被誉为全国闻名的“钢绳之镇”。二00六年,实现社会总产值45.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1.96亿元,人均GDP达到38056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135元,财政收入达到6200万元。竹行的经济腾飞,源于乡镇工业的迅猛崛起。竹行被誉为钢丝绳之乡,钢丝绳行业成为竹行镇的龙头行业。248家钢丝绳企业中百万元以上的纳税大户达13家,亿元企业4家,产品远销世界各地,销售网络遍及中国。钢丝绳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其它行业。美捷皮鞋响誉世界,灯具产品被北京亚运会指定为使用产品,新兴的纺织行业如雨后春笋,通惠灵芝斐声海内外,皮蛋大王王佩恒、灵芝大王陈惠,家喻户晓,远近闻名。农业从单一的粮油发展为多种经营,并逐渐向蔬菜种植发展,各种蔬菜不仅满足当地人民需求,还行销上海等大城市。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副业生产从养猪、养羊转向规模化养殖和农民经纪;服务行业门类齐全,遍布竹行镇。随着竹行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的人均收入年年增加,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6358元,竹行镇财政总收入5136万元,竹行百姓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竹行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近在眼前。
7、附近景点
狼山风景名胜区
狼山风景名胜区
狼山位于南通市南郊,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区,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剑山和军山组成,西临长江、山水相依,通称五山。狼山居其中,海拔106.94米,最为峻拔挺秀,文物古迹众多,其他四山如众星拱月,狼山成为五山之首。
传狼山曾有白狼居其上,又传因山形似狼而得名。北宋淳化年间(990~994年)州牧杨钧觉得狼山之名不雅,便改狼山为琅山,后又因山上的岩石多呈紫色,故后人又称之为紫琅山,南通市因而也得了“紫琅”这个雅致的别称。狼山原在长江之中,唐代高僧鉴真第三次东渡日本曾在狼山停留避风,北宋时狼山才与陆地涨接。自宋至清陆续兴建了庙宇殿塔,总名广教寺。佛教中狼山为大势至菩萨道场,列为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清末民初,天主教在狼山北麓建造教堂,名“狼山露德圣母堂”。1930年代,罗马教廷几下诏书颁赐“全大赦”使狼山列入中国天主教十二大朝圣地之一,在远东地区都有着崇高的宗教地位和影响力。
8、地方特产
南通蓝印花布
南通蓝印花布
南通蓝印花布是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的工艺印染品,宋代称为药斑布,明代称为浇花布,传说为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一归姓者发明。南通为中国蓝印花布的主要产地,土布与天然兰草为农家平常之物,故前庄后坊的蓝印花布染作坊曾遍布农村集镇。蓝印花布主要用来制作日常的衣服、被面、蚊帐、枕套、包袱布等。蓝印花布图案朴素优美、吉祥如意,大多取材于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与神话传说,如:五福(蝙蝠)捧寿、吉庆有余(鱼)、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等。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通蓝印花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