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
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Jean-MarieGustaveLeClézio),法国著名文学家,出生于1940年,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现今法国文坛的领军人物之一,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法兰西三星”。在1994年法国读者调查中,克莱齐奥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克莱齐奥获得过的文学奖项包括勒诺多奖(1963年)、拉赫博文学奖(1972年)、法兰西学院保罗-莫杭大奖(1980年)、尚纪沃诺大奖(1997年)、摩纳哥王子文学奖(1998年)、StigDagermanpriset奖(2008年),20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勒·克莱齐奥代表作品有《诉讼笔录》、《战争》、《流浪的星星》、《饥饿间奏曲》等。
中文名: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
外文名:Jean-MarieGustaveLeClézio
别名:勒·克莱齐奥
国籍:法国
出生地:法国海滨城市尼斯
出生日期:1940年4月13日
职业:作家
主要成就:20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诉讼笔录》、《战争》、《饥饿间奏曲》
1、人物经历
1940年4月13日,勒·克莱齐奥生于法国海滨城市尼斯。由于出生在二战期间,勒·克莱齐奥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山间村庄,在德国占领军和纳粹的阴影下度过。虽然生活在南部小村庄,但战争仍然给勒·克莱齐奥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些记忆后来反映在他的作品里。
勒·克莱齐奥
1947年,勒·克莱齐奥8岁,他踏上了去非洲的旅途,跟随母亲和弟弟一起前往尼日利亚探望在那边为英军战时医生的父亲。正是在这次为时近一个月的旅行中,他开始了最初的写作。
1949年,勒·克莱齐奥10岁时,他和家人重返尼斯。
1957年,他高中毕业后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学习英语,随后又回到了法国尼斯的文学院,并于1963年在那里获得了文学院的文学学士学位,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说《诉讼笔记》,并被当时的评论界认为可以和加缪的《局外人》媲美。
1964年,正在艾克斯一普罗旺斯文学院学习的勒·克莱齐奥撰写硕士毕业论文,题目为“亨利·米肖作品中的孤独”,并拿到了取得教师资格所必需的高等教育文凭。之后,勒·克莱齐奥来到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在阿尔伯克基教授文学。
1967年,勒·克莱齐奥前往泰国,以青年海外协作队队员的身份服兵役。因为揭露当地的儿童卖淫现象,勒·克莱齐奥遭到驱逐,并被派往墨西哥继续服役,直至兵役结束。
1970起,勒·克莱齐奥受雇于墨西哥的法国拉丁美洲研究所,成为研究所的职员,参与研究所的图书馆的组建工作。在此期间,他深深地喜欢上了墨西哥,喜欢上了那里的印第安人:在*的密林里,勒·克莱齐奥和恩贝拉部族印第安人、沃纳纳部族印第安人一起生活,研究他们的生活方式。之后,勒·克莱齐奥来到墨西哥中部的米却肯州,与生活在那里的惠考尔部族印第安人往来。在墨西哥城大学,勒·克莱齐奥还学会了玛雅语、纳瓦特尔语等几种当地语言,发现了当地的宗教经文。1970至1974年问与墨西哥印第安人一起生活的经历,在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说:“这一体验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对世界和艺术的看法以及我与人相处、走路、吃饭、热爱和睡觉的方法,甚至深入到我的梦中。”的确,他的所有作品,都从自己的多次旅行中吸取养分。在异域的多次旅行,“使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具有诗意般的神秘,它是旧习俗的死亡,新生命的诞生,它要寻找一个人类早已失去的世界”。之后,勒·克莱齐奥继续在阿尔伯克基教书。
1977年,勒·克莱齐奥翻译、出版了玛雅神学著作《希拉姆·巴拉姆的预言》。
1978年,法国教育部的下属机构“全国科学研究中心”拒绝了勒·克莱齐奥担任研究员的申请。于是,勒·克莱齐奥前往非洲,和妻子热米娅一起跑遍了沙漠,并且在毛里求斯岛度过了多年的时光。之后,他先后在曼谷、墨西哥城、波士顿、奥斯丁、阿尔伯克基教书。
1983年,勒·克莱齐奥在法国佩尔皮尼昂的美洲研究所完成博士论文,论文内容就是墨西哥的米却肯州。由于勒·克莱齐奥长期关注少数民族,80年代末,勒·克莱齐奥成为“国际生存组织”荣誉委员会的成员。
90年代起,勒·克莱齐奥成为一位世界作家,偕妻子在美国阿尔伯克基、毛里求斯等地生活,也不时回到法国,或在尼斯生活,或在布列塔尼的杜瓦尔纳内兹海湾的小屋里生活。
1995年,勒·克莱齐奥出版小说《四十天》。1996年,《四十天》获得法国电视集团颁发的电视观众奖。
21世纪初,勒·克莱齐奥怀着对异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前往韩国,研究当地的历史、神话以及萨满仪式,同时还担任梨花大学的教授。
2006年2月,勒·克莱齐奥获得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颁发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2006年度”。
2008年初,《乌拉尼亚》中文版在中国出版。
2008年6月,勒·克莱齐奥获得以瑞典作家斯梯格·达耶尔曼的姓名命名的文学奖。
2008年12月10日,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2009年1月1日,勒·克莱齐奥获得法国四级荣誉勋章。
2011年8月,受聘南京大学名誉教授。
2013年12月3日,受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名誉教授。
2015年09月26日,参加首届南京青年文化周活动并发表演说。
2、个人生活
勒·克莱齐奥的祖先原来生活在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18世纪时移居印度洋上的毛里求斯岛。勒·克莱齐奥的父亲名叫拉乌尔,母亲名叫西蒙娜,都来自毛里求斯。勒·克莱齐奥的父亲属于英国国籍。勒·克莱齐奥则与母亲一样,拥有法国、毛里求斯双重国籍。
1961年,勒·克莱齐奥与罗萨丽·皮克马尔结婚。两人育有一女,名叫帕特里西亚。
1975年,勒·克莱齐奥娶了第二任妻子,她就是来自摩洛哥南部沙漠的热米娅。两人育有一女,名叫安娜。
3、主要作品
初版时间 | 中文名称 | 类型 |
---|---|---|
1963 | 《诉讼笔录》 | 小说 |
1966 | 《发烧》 | 短篇小说集 |
1967 | 《大洪水》 | 小说 |
1967 | 《可爱的土地》 | 小说 |
1967 | 《物质的沉迷》 | 散文集 |
1969 | 《逃循之书》 | 小说 |
1970 | 《战争》 | 小说 |
1971 | 《哈伊》 | 小说 |
1973 | 《巨人》 | 小说 |
1973 | 《瞳孔扩大》 | 散文集 |
1975 | 《他方游》 | 小说 |
1978 | 《蒙多和其他故事》(一译《少年心事》) | 短篇小说集 |
1980 | 《沙漠》(一译《沙漠的女儿》) | 小说 |
1982 | 《巡逻及杂事》 | 短篇小说集 |
1983 | 《曙光别墅》 | 短篇小说集 |
1989 | 《春季与其他季》 | 短篇小说集 |
1991 | 《奥尼查》 | 小说 |
1992 | 《帕瓦那》 | 小说 |
1992 | 《流浪的星星》 | 小说 |
1994 | 《迭戈和弗里达》 | 散文 |
1997 | 《金鱼》 | 小说 |
2003 | 《革命》 | 小说 |
2006 | 《乌拉尼亚》 | 小说 |
2008 | 《饥饿间奏曲》 | 小说 |
4、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勒·克莱齐奥
勒·克莱齐奥的创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63年持续到1975年。在这一阶段,勒·克莱齐奥所探讨的内容主要是疯癫、言语、写作等主题,着力进行形式方面的革新。当时的勒·克莱齐奥,是以革新的、反叛的作家的形象存在着,揭露西方都市的野蛮,勒·克莱齐奥也因此受到米歇尔·福柯和吉尔·德勒兹的赏识。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勒·克莱齐奥的第二个创作阶段开始形成。勒·克莱齐奥开始探讨更加个性化的、具有一定自传性质的主题。对少数民族的关心、旅行的诱惑力、童年等成为勒·克莱齐奥的首选主题。勒·克莱齐奥以自己的多次旅行、美洲印第安文化为题材进行创作。在作品中,勒·克莱齐奥提到旅行,提到不同的文化,尤其是提到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利润、进步和舒适并不是勒·克莱齐奥本人感兴趣的价值,他的文笔显得朴实、精炼而又生动。勒·克莱齐奥的作品被视为对西方物质主义的批判,其创作基础是对弱者、对被遗弃者的关注,“挖掘最悲剧性的、最真实的东西,找出能引发情感的、可能把黑夜化为阴影的撕裂性语言,对传统文学的准则进行质疑”。
艺术特色
从艺术手法上说,勒·克莱齐奥有着不懈的追求与开拓,可以说是刻意求新求奇,而又不拘一格。观察入微、描写细腻是他的最大特色。他用优美的词语构筑了一个与现实隔离的透明城堡,结构略显松散,堆积无序,内容不连贯。比如行文中夹有剪报和电话簿页、物件列举,甚至排字游戏,明显有形式主义的性质,可以看出是作者有意为之。但在后来的作品中他逐渐开始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对物件做细致且恰到好处的描写,使人想到新小说;人物不连贯、无意义的对话使人想起荒诞派戏剧:而许多跳跃性极大的比喻可说是象征主义式的,很有“通过一个故事来讲述哲理”的特点。
在叙事风格上,勒·克莱齐奥的小说与其所处的法国小说环境中的新传统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情节的因果线性链和严密逻辑几乎是勒·克莱齐奥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中都弃之不用的东西;其次,以人物为中心的地点、时间的统一也几乎不存在,人物的身份几乎是不确定的,但叙事者无处不在,他随时和人物合为一体,打破有可能局限叙事发展的时空界限。
早期的勒·克莱齐奥几乎完全不顾叙事的线性发展,并且在叙事中插入许多非叙事因素:图片、剪报、歌词、标语牌以及各种符号,甚至还有自己杜撰的语言。但是到80年代之后,虽然时间的线性仍然不是作者考虑的叙事首要因素,而且作者调用了复调、多视角等大量的现代叙事手段,但由人物引领的,因为人物之间或人物与周遭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得到进展的情节却恢复了部分的社会性和逻辑性,从而勒·克莱齐奥也彻底挥别了所谓的“自动书写”时代。
相反,与叙事结构对应的另一重要因素语言则是勒·克莱齐奥常年不变的经典标签。勒·克莱齐奥的语言一向简单、纯净,仿佛要找回词语在大洪水之前的自然意义,是一支“能够与风、海、世界的歌”相得益彰的曲子。慎用复合长句、慎用复杂的时态结构,但同时严谨地遵守法语的语法规范,这使得勒·克莱齐奥成为法语语言教材偏爱的编选对象。实际上,勒·克莱齐奥的语言风格与其作品整体的主题完全一致:作为物质实体,作为人类进入现实世界、感受现实世界、创造现实世界的惟一方式,语言也只有在其最单纯的状态才接近真实,甚至没有界限。
5、人物影响
勒·克莱齐奥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勒·克莱齐奥的作品被形容成“新的旅程、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的狂喜”。从七八岁开始尝试写作的勒·克莱齐奥,也的确如评语中所言,以文学探索了“主流文明之外的人类和为文明隐匿的人性”。而无论是前期的实验奇幻,后来的简约流行,以及寄现实于幻想,勒·克莱齐奥的小说,都好似一则则寻找人性的“新寓言”,叩问着当代文明中的分裂,探索着在物质掩盖下的人性。文学是人类的艺术,精神永远高于苦难,文学的真实可以摧毁谎言构筑的世界,在勒·克莱齐奥优雅的文字背后,浓密的抒情和经过稀释后的隐喻,隐隐约约间透出一种对世俗的嘲笑。而只有关注人性,代表人类最普遍的价值方向,最终起到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用的作品,才可能抵达读者的内心深处。
6、获奖记录
年份 | 奖项名称 | 作品 |
---|---|---|
1963 | 法国勒诺多文学奖 | 《诉讼笔录》 |
1971 | 法国“瓦莱里·拉尔博奖” | 《哈伊》 |
1980 | 法兰西学士院保尔·莫朗奖 | 《沙漠》 |
1992 | 罗曼文学拉丁联合会国际奖 | |
1997 | 摩纳哥大公国文学奖 | |
1997 | 尚纪沃诺大奖 | |
1998 | 摩纳哥大公奖 | |
2006 | 中国“二十一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 《乌拉尼亚》 |
2008 | 诺贝尔文学奖 |
7、人物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作家,勒·克莱齐奥作品译者余中先:他是世界主义者。
南京大学教授,勒·克莱齐奥作品译者许钧:一个批判者和反思者。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勒·克莱齐奥作品译者袁筱一:听从于自己内心的浪漫主义者。
法语文学翻译家金龙格:关注边缘人物的人文主义作家。
2008年瑞典学院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公告中解释了勒·克莱齐奥的获奖原因,说是“一位标志文学新开端的作家,一位书写诗歌历险、感官迷醉的作者,是在主导文明之外和之下探索一种人性的探索者”。
《东方早报》:无法定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南都周刊》:美国人不知的大师。
《瞭望周刊》:新童话世界的缔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