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淮阳泥泥狗

科普小知识 2024-04-17 09:28:50
...

淮阳泥泥狗是河南省淮阳县著名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是豫东一带妇孺皆知的泥塑艺术品。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又称“陵狗”或“灵狗”。

1、主要特征


淮阳泥泥狗

稳中求动——淮阳泥泥狗的动态以稳重为主,几乎没有过大的动势,人物的造型基本是正势。在平稳中传递了一种内在的气势。好像“稳如泰山”一词的形容,立地扎根很坚固,不可动摇。这种动态就像能够长久存在,产生一种时空的永恒感。

方圆结合——方圆结合本身就具备一种哲理性。淮阳泥泥狗的头概括成圆形,而身体处理成方形,胳膊做成圆柱形,脚就做成方块形。大方大圆的结合,特征尤为明确。淮阳泥泥狗就是用最洗练的形传达最丰富的东西。

直来直去、斩钉截铁——淮阳泥泥狗用线很有力度、挺拔且直来直去,不拖泥带水,没一点做作,用点也十分果敢、铿锵有力,斩钉截铁。

“泥泥狗”是一种黑色泥塑玩具,黑色上再施以红、黄、青、白色,色彩对比强烈,而又不失和谐。中国各地的泥玩具中白底色玩具极普遍,黑底色玩具较少。日本人伊藤三郎在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第九届年会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从祭祀礼仪方面来思考“泥泥狗”》一文中,对中国泥玩的深层文化内涵,作了双重构成假说。他认为“白色”泥玩流派的文化属于表层文化(汉文化);“黑色”泥玩流派的文化则迫近华夏民族的基层文化(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两流派文化又相互影响并且发展下去。

“泥泥狗”以黑为基调,再饰以红、青、黄、白,统称“五色”。红、青色艳丽,白为明色,黄则为中和色(现多用广告色、加品红),在黑色的包容中通体鲜艳夺目,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五色”则源于中华民族的“五色观”,由来已久。

《历代名画记》载“泊平有虞作绘”注引《蔡传》说:“彩者,青、黄、赤、白、黑色。色者,言施于僧帛也。绘于衣,绣于裳,皆饰‘五彩’,以为‘五色’也。”《画论》引《冬官考工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贾公彦疏曰:“天玄与北方黑,二者大同小异。”“古有墨分五彩之说。”

中国色彩学中的“五色观”源于周易的“五行说”。“五行”是指自然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尚书·洪范》解释为: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转第143页)(接第139页)水曰涧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金)作辛,稼穑作甘。伏羲氏“以龙纪宫”,就有春宫青龙氏,夏宫赤龙氏,秋宫白龙氏,冬宫黑龙氏,中宫黄龙氏,乃“五色”之源。《淮南子·天文训》中说的“四方星座”也由五色组成,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土地其兽黄龙”。“五行”属于物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与周易的“阴阳观”,是传统文化中的一对双胞胎,属于朴素主义的思维方式,并不神秘,具有原始的科学性。由“五行”而派生出“五性”“五色”“五味”“五官”“五脏”“五毒”乃至宣扬封建伦理的“三纲五常”以及进入佛门的“五戒”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内涵。其中“五色观”是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念,沿袭数千年,至今仍在中国的传统绘画、彩塑、木版年画以及各类民间玩具中广泛运用。

淮阳泥泥狗的塑造与绘制跟祭祖、娱神、祈子的目的相联系。它的纹饰图样实质上都是一些生殖符号,是由生殖器官抽象变形而来的一些近似于符号样的花纹。这种形式的出现其实是对其内容的一种反映,繁衍生息就是泥泥狗内涵的核心。淮阳泥泥狗绘制这样的符号正是为了体现对生殖崇拜的一种强烈愿望。它的纹饰种类很多,归纳为类绳纹、类篮纹、折纹、三角纹、菱纹、叶纹、花卉纹、葫芦纹、太阳纹、蹄印纹等等。

淮阳泥泥狗的每种形式都有它的神话来源,都不是民间艺人为了哗众取宠而故意捏造出来的。淮阳泥泥狗的形式感之所以如此富有魅力,就在于它是形式为内容服务而被艺人创造出来的。它的形式与内容结合得十分完美,包含着本来就离奇的神话传说,又充满着强烈的现代色彩。其创造能力可谓是高级的,是当代从事艺术事业的人应该大胆借鉴的。吸取民间艺术的形式构成可以开发个人的创作空间,增强艺术家们的民族观念。不止是淮阳泥玩具的艺术形式值得我们去研究,我国的一切民间艺术品都值得人们从开放创新式的观念中去吸收借鉴的。这不仅能丰富现代人的文化底蕴,还能将其融入自己所创造的新形象中。

泥泥狗作为远古的民间艺术流传至今,其实质上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的延续和拓展,给人以永恒的生命印象。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一种极为典型、罕见的艺术瑰宝,而且真实地记录了史前人类生殖文化的种种轨迹,折射出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血缘关系。同时,也向世人证实了民间美术与原始艺术之间同构互渗的历史事实。

民间美术作品承载了许多传统文化信息,是考证古代艺术形态和具体生活的原始资料,不仅对研究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当今的艺术创作具有指导性。我们有时会对现代设计中的创新与改革茫然失措,在国际化设计层面的对接中,难以既体现本土特色,又得到认同。究其原因,乃是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和驾驭传统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精髓语言。我们可以从一些优秀的作品中借鉴经验,如从民间美术图形中演变出来的香港卫视的台标,从中国印章中演变出来的2008北京奥运标志等,均是成功的例子。如果我们从民间艺术作品中汲取营养,结合当地人的审美习惯,就能使现代艺术设计得到质的提升,也不愧对先民留下的遗产。

2、起源传说


淮阳泥泥狗

传说当年伏羲和女娲抟土造人时,用剩下的泥捏成了小鸡、小狗洒向人间。而泥泥狗就是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关于泥泥狗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有一年淮阳大旱,人们愁眉苦脸;无心去朝香祭祖,于是,太昊陵变得冷冷清清。忽然有一天夜里,狂风大作,阴云密布,一袋烟的功夫便下起了飘泼大雨,人们都被雷雨惊醒,从门缝和窗户向外看,只见地里黑乎乎一片,全是‘泥泥狗子’,只见它们在地里来回走动,干啥哩?再细一瞧,明白了,原来都在犁地、耙地。第二天天一明,人们跑到地里一看,地全都被犁过了,而且墒气十足,于是大家欢呼蹦跳,纷纷到太吴陵敬香叩拜。从此,人祖庙的香火旺盛起来。在古时候对“泥泥狗”还有一些较为普遍的说法,就是“能治病”。据说来自山南海北的香客们把“泥泥狗”带回自己的家乡,除送给儿孙和亲友外,还要把一些泥泥狗扔到井里,说是喝了井里的水,可以“清心明目,医治百病”。要不;咋叫它“灵狗”呢!还有,行路客商,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只要你从“泥泥狗”身上扣下一点点泥土泡茶喝,就可以治水土不服或“思乡病”。无怪乎来淮阳朝祖进香的海外赤子和港、澳、台同胞临行前,都极虔诚地从太昊陵带走一手巾兜黄泥土回去;看来,也是为了医治眷恋祖国的思乡之情吧。

3、名号由来

“泥泥狗”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出售的泥玩具总称。叠用两个泥字,前一个“泥”字为定语,作动词使用,即用手传揉,也含亲呢之意;后一个“泥”字作名词,即物体的材质“泥”。当然,这种解释仍限于顾名思义的概念理解。

4、工艺特点

“泥泥狗”是用胶泥(类同黄土高原的粘土)捏制而成,全身染黑色作底,然后用大红、黄、白、绿、桃红五色点画出由圆弧曲线、直线和点组成的各种图案,线条稚拙而生动,色彩绚丽又不失沉稳,有楚漆器文化的格调,又像绳纹、方格纹、古陶器的画法。它造型古朴浑厚,形状奇特怪异,似拙实巧,墨底彩绘,艳而不俗。其题材包罗鸟、兽、鱼、虫与人物,可谓无奇不有,个个充满着一种虚幻的超脱神秘感,散发出浓烈的乡土气味和野性的芬芳。泥泥狗都是有孔可吹,声音悠远明亮。

5、研究

《山海经》记载


淮阳泥泥狗

“泥泥狗是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留下的。”“自有太昊陵就有泥泥狗,因为这是纪念伏羲造人育物时开始制作的。”这样的观点在淮阳泥泥狗艺人中是共识。我省民俗学者王悦勤说:“淮阳民间泥塑的功利目的在于对人类祖先神太昊伏羲氏的崇祀和祈子巫子活动,每个形象都有其深刻内涵……祭祀活动中的‘陵狗’(泥泥狗),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图腾群体,与《山海经》诸神形象不谋而合’,二者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远古初民对始祖神癨\和动物及其变异图腾极端崇拜的心理倾向。”淮阳艺人彭兴孝先生在《淮阳泥泥狗艺术考》中说:“我们不能再把伏羲、女娲以及他们在淮阳的事当成言必加‘传说’二字冠顶才能成立的莫须有人物事情了。泥泥狗与《山海经》的记载相一致,决不是无意的巧合。因为它们不是大致的相合,而是字字句句完全相合,它们肯定是一回事儿。”当地作家董素芝说,关于泥泥狗的艺术形象,《山海经》的文字记载给我们中华民族远古文化树起了一个丰碑。

泥泥狗的五色代表了“五行”

淮阳文化专家杨复竣先生认为,泥泥狗的五色其实也来自八卦。五色是本色,是万物之本色。泥泥狗从底色黑色而起,揭示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宇宙大千世界万物生长消息的整体秩序规律。这种浑厚与古朴,来自于饰绘泥泥狗的“五色”,秉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色彩哲学观念。“人祖会”上,人们用五彩线缝制鞋子和绣品敬献人祖,或挑起五彩装饰的花篮尽情舞蹈,祈祷人祖送子降福。其实,用五彩绣鞋祭祀生殖之神,已成为黄河流域民间的古老风俗。我国不少民间工艺、节庆民俗、图腾崇仰、农祀集会等,都把青、赤、黄、白、黑“五色”作为正色,并赋予了神秘的宗教色彩。

泥泥狗身上的神秘八卦符号


淮阳泥泥狗

泥泥狗身上的神秘八卦符号,反映出人祖伏羲对天地万象观察、归纳和总结的精粹。“伏羲治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制象而作易。”伏羲八卦卦象由三条虚实相间的线组成,实线“—”谓“阳爻”,即乾;虚线“--”为“阴爻”,即坤。清代蒋廷锡《古今图书集成》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交感,男女配合,天地常理也。天地不交,则万物从何而生,女之归男乃生生相续之道。男女交而后有生息,有生息而后其终无穷,前者有终而后者始,是人之始终也。”“爻”的实质意义隐含着阴阳、虚实、交合、男女之道,天地万物生息之常理。

淮阳泥泥狗造型分析

淮阳泥泥狗在造型上具有一种张力,浑朴、大气、且体积感较强,形象出人意料,用笔很有力度。

外简内繁——淮阳泥泥狗在外形上非常概括洗练。外形上没有琐碎的转折,都是由较长的弧线构成它最大的结构。它的形体则是有两三个较大团块组成的,整体感很强,因而外形十分明确。它的内形基本是用笔画出的,十分繁复。多用长直线做骨干,有小短线兼圆点充实长线周围,点用得密集丰富。内形还包括了许多生殖符号的文饰图样,也十分和谐的溶入其中。

变形夸张、以需为重——雅阳泥泥狗的形象已经打破了一般的正常比例,极具夸张变形,但是这种夸张变形并非是没有内容的形式游戏,而是来源于内容和审美的需要。需要表现哪里就夸张放大哪个部位。例如:头部是人身体的中枢,为了表现出拥有智慧和能力将头部放大来显示这一点。而眼睛在五官中的位置很重要,因为眼睛是传神的窗棂,没有眼睛就没法真正的认识世界,所以又将眼睛夸大。由此可以说淮阳泥泥狗的形象基本是以夸张变形以需要为重的原则来安排的。主要的放大,次要的缩小。例如:人面猴,头部较大,四肢短小,眼睛画成圆圈形,显得相当有深。

稳中求动——淮阳泥泥狗的动态以稳重为主,几乎没有过大的动势,人物的造型基本是正势。在平稳中传递了一种内在的气势。好像“稳如泰山”一词的形容,立地扎根很坚固,不可动摇。这种动态就像能够长久存在,产生一种时空的永恒感。

方圆结合——方圆结合本身就是具备一种哲理性。淮阳泥泥狗的头概括成圆形,而身体处理成方形,胳膊做成圆柱形,脚就做成方块形。大方大圆的结合,特征尤为明确。淮阳泥泥狗就是用最洗练的形传达最丰富的东西。

直来直去、斩钉截铁——淮阳泥泥狗用线很有力度,挺拔且直来直去,不拖泥带水,没一点做作。用点也十分果敢、铿锵有力,斩钉截铁。

6、继承人

淮阳泥泥狗主要产自淮阳县城东的十二个村庄内。这一带南距古宛丘遗址八里,而至太昊陵仅二里。从古城遗址由西往东,向太皇陵集中,这十二个村庄是:金庄、武庄、陈楼、前后下楼、史庄、许楼、段庄、金庄、刘庄、五谷台、白王庄。

主要继承人

泥泥狗协会主席:任国伦

泥泥狗协会会长:任国和

泥泥狗艺术终身成就奖:房国富

任国和

任国和,淮阳人,6岁开始跟随父亲学捏泥泥狗,如今是河南省历史文化遗产泥泥狗艺术传承人之一。被誉为“真图腾,活化石”的泥泥狗,是淮阳县泥玩具的总称,系当地独有的民间艺术品,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庙会期间,附近村民提着装满各色泥泥狗的篮子向香客兜售,成了当地农民种地之外的另一个经济来源。泥泥狗特殊的艺术魅力,有着深厚的民间土壤,越来越受到人文学者、民俗专家和普通游客的青睐。

7、协会

淮阳县民间艺术泥泥狗协会成立与1980年,是以淮阳县泥泥狗主要传承人为主要成员,发扬传承泥泥狗文化而组建,泥泥狗捏制世家任国和任协会会长,淮阳县城关镇金庄行政村,村民祖祖辈辈有做泥泥狗的传统,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下至六岁儿童,上至古稀老人,都能够捏制泥泥狗。早在明代的陈州县志上就有记载,目前全村共有2000多人从事制作,2006年该村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特色文化村”。协会的作品多次获得*金银奖,并且远销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几个国家。

上一篇: 芒砀山泥响

下一篇: 玉雕花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