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竹筒
基诺竹筒,基诺族敲击体鸣乐器,又称七轲。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洛克。基诺竹筒,每个竹筒多用一节毛竹制成,一棵大毛竹可做若干个竹筒。一般多由四至七个组成,以七个一组最为流行,而又以七个竹筒都取材于一棵竹子为佳。竹筒有大小两种,它们不仅尺寸有别,其式样和用途也各不相同,稍大者称布姑,略小者称切克。
中文名:基诺竹筒
别称:七轲
分类:基诺族敲击体鸣乐器
流行:云南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洛克
1、简介
基诺族喜爱狩猎,猎获后唱歌以示庆贺。演唱时多敲击具有不同音高的竹筒为伴奏,又称“竹筒调”。曲调有:走路调,在狩猎归途中唱;回家调,在回到家中邀请邻居共享野味时唱。
基诺族的敲竹筒,是用长短不等的青竹七筒,一头就竹节做底,另一头削面斜口,在筒身的一侧开一条约五厘米的小槽。槽靠近筒底音高,离得远音低,竹筒越短音越高,越长音越低。不削皮的音高,削皮后音低。七个竹筒能敲出三种调子。第一个敲得最急,其它根据调子的不同而依次缓之。敲竹筒这一风俗的历史可以追索到很远的古代,它跟先民们的狩猎有密切关系,当时打到野猪、马鹿等大野兽,敲直径大的一套竹筒;打到麂子等小野兽,敲直径小的一套竹筒,打到野牛两套一起敲。所以人们能从竹筒声中,分辨出是打到了什么样的野兽。
2、背景
在祖国西南边陲景洪县的基诺山,山青林密,气候温和,竹楼点缀山寨,这里是基诺族聚居的地方。传说基诺人的祖先,是三国时代随孔明南征时被“丢落”的一支人马。清初文献记载为“攸乐”。基诺族以农业为主,男子酷爱狩猎。竹筒最早是盛水的器具,后来成了西双版纳地区许多少数民族狩猎时敲击的响器,用于集体围猎撵山时惊吓野兽。经过基诺族人民长期的劳动实践和不断发展,已成为七个一组的旋律乐器。每当捕到较大野兽时,猎人吹响竹制的“杓北”发出信号,人们便闻讯赶到现场,当即砍下毛竹制成竹筒,一路上边走边敲边唱边舞,抬着野兽返回山寨。
基诺族自称“基诺”,过去的汉文译称为“攸乐”。基诺族是我国*1979年6月正式确认的单一的少数民族。共有1.8万多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基诺山基诺族乡。勐旺、勐养、撒揽坝等地以及勐腊县的勐仑、象明,也有基诺族散居。基诺族人民有本民族语言,内部没有方言区别,他无文字,使用汉字。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流传。歌舞是基诺族群众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伴奏的乐器有三弦、萧、竹响篾以及七个音节的竹筒打击乐器。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学会了一些喜闻乐见的曲调,能够触景生情,随意填词,引吭高歌。
3、分类
基诺竹筒,每个竹筒多用一节毛竹制成,一棵大毛竹可做若干个竹筒。一般多由四至七个组成,以七个一组最为流行,而又以七个竹筒都取材于一棵竹子为佳。竹筒有大小两种,它们不仅尺寸有别,其式样和用途也各不相同,稍大者称布姑,略小者称切克。
布姑基诺族用竹筒制成的乐器。外形很像侗族的高音芒筒,多由一节毛竹做成,一根大竹可做若干个竹筒。每个竹筒高30厘米左右,筒径6厘米左右。上端敞口并修削成斜面,下端底部留有竹节,在竹筒的筒口斜面正下方,开有一条宽1厘米左右的垂直缝隙。布姑多用于热烈的欢庆场合,当猎获大野兽时,多敲击口朝上的大布姑,猎获小野兽时,则敲击口朝下的小布姑。这些竹简使用硬木棒敲击,一般都没有固定音高,演奏通常集体进行,最少也要两人一起敲击。
布姑在基诺族人民中长期流传,已经发展为有固定音高的成组竹筒。一般多由4~7个组成,以7个一组的最为流行。成组竹筒的筒高20~40厘米,筒径5~7厘米。由一个人坐在地上击奏。7个一组布姑的音列为五声音阶,音域由(g~a1)。音色清脆悦耳。用较粗大的毛竹筒制作,通高24厘米~36厘米,筒径7厘米~8厘米,上端敞口,下端底部留有竹节,在上端筒壁一侧正下方开有一条垂直缝隙,缝长10厘米~16厘米、缝宽1厘米~2厘米。布姑的音高决定于筒的长短、筒径大小、缝隙的长度和宽度。用于捕猎到野牛、大野猪和马鹿等较大野兽时敲击。
切克
用稍细小的一节或两三节毛竹筒制作,通高34厘米~46厘米,筒径5厘米~6厘米(图4),筒下端留竹节,从竹筒的1/2处左右向上修削成斜口,不开垂直缝隙,上端只留有一片呈三角形的部分筒壁。切克的音高与筒长、筒径和修削的斜口角度有直接关系。用于捕猎到山羊、小野猪和麂子时敲击。
4、演奏技巧
演奏时,坐奏或行奏均可。行奏时,左手持竹筒下端,筒口朝下,右手执硬木棒或毛竹片敲击竹筒上部。木棒长24厘米、宽2厘米、厚1厘米。坐奏时,领奏者击三个或四个竹筒,并将竹筒横于腿上,高音竹筒在外,低音竹筒在内,用一手执硬木棒演奏,发音清脆洪亮。七个一组的布姑,由大到小的基诺语名称为尤优、革勒多、革姑、革公、春绕、春女、春卯,按五声音阶排列,音域g-a1。有极少的村寨也使用八个或九个一组的竹筒,它们分别用于捕到母野兽或公野兽时敲击。这是一种合奏乐器,一般多为每筒一人集群演奏,也可四五人合击,少于七人时,其中有一或两人兼奏两三个竹筒。竹筒用后不保存,用时都临时制作。竹筒与基诺族的狩猎生活密不可分,其它场合则不使用。按民间风俗,凡捕到大野兽时,在猎归凯旋途中,人们都要反复唱着《回家调》、《猎获调》,回寨后大家分享猎物时,则唱起《到家调》、《欢庆调》,并用竹筒为其伴奏。竹筒有一定的演奏规律,已形成曲调的固定节奏伴奏型。音色丰富,音响谐和,清脆的竹筒声和粗犷的歌声,融汇于基诺人的欢乐之中。
5、意义
1980年10月,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基诺族白腊支,将大小不同的竹筒置于架上,制成五音竹筒用于独奏,随演唱曲调敲击简化的旋律,与另外四位执无固定音高的单竹筒的奏者互相配合唱奏《猎获小调》,生动别致,纯朴粗犷,气氛热烈,富有浓郁的基诺族风采。
6、民族分布
基诺族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新中国诞生时,基诺族人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人口1.8万多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基诺族自称“基诺”,汉文译称“攸乐”。1949年新中国诞生时,3000多基诺族人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1954年6月,党和*派民族工作队进基诺山区,1957年2月成立“攸乐山区生产文化站”,1958年建立基诺洛克公社。1979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中国的第55个少数民族。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族支,无本民族文字。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尊奉诸葛孔明。
基诺族主要从事农业,种茶历史悠久,有著名的普洱茶。
日常食俗基诺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大米为日常主食,杂以玉米、瓜豆等。基诺族食用大米很讲究,要吃好米、新米,陈仓米多用来喂养家畜或做烤酒。玉米则侧重于吃青。早餐通常把糯米饭用手捏成团吃,午餐多把米饭用芭蕉叶包好带到地里随时加盐和辣椒食用,也有直接把米带上山,就地砍竹筒、采集野菜,把米和菜放在竹筒里煮熟而食。晚餐除主食米饭外,还备有一些菜肴,其中有自家种植的青菜、白菜、韭菜、葱、姜及随时采集和猎获的山菜野味,家庭饲养的畜禽只在婚丧礼祭时才能宰杀,平时肉类来源多依靠狩猎,经常猎有野猪、野牛、鹿、麂子、野狗、大蟒蛇和捕捉松鼠、竹鼠、穿山甲、河蟹、鱼、鸟及各种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