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良
李建良(1910—1988)湖北省荆门县人。一九三一年参加本地赤卫队。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3月21日,李建良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骨灰安放洪湖烈士陵园内。
中文名:李建良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北省荆门县
出生日期:1910
逝世日期:1988
信仰:中国*
1、人物简介
人民解放军原26军政委。
李建良同志是湖北省荆门市人,1931年加入中国*,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全国解放后,历任区苏维埃组织部长、区委书记、红军战士、班长、指导员、师组织科长、团政委、旅政治部主任、军分区副政委、师政委、西北*部队副政委、第三*军学校政委、*边防学校政委、济南军区工程兵政委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李建良同志在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对党、对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忠心耿耿,矢志不移。他长期从事政治工作,认真执行党的政策,实事求是,光明磊落,处事果断,原则性强,具有丰富的政治思想工作经验和领导艺术,是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为部队基层政治工作建设做出了贡献。他离休后,仍关心*的大事,关心军队建设,坚持革命的优良传统,严格教育子女,表现了一个*员的高尚品德。
李建良同志于1988年3月21日在武汉病逝,终年80岁。
2、生平经历
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三次奉命到晋察冀、太岳带新兵,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在晋绥军区高干会议上,他还对部队的政治工作提出过很有价值的见解,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机关的充分肯定。他,就是开国少将——李建良。
李建良,1910年12月出生,湖北省荆门县(今市)沙洋区李市镇人。193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转入中国*,1932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一)
李建良生于贫农家庭。他从小便以做长工为生,1931年春加入当地农民协会,参加了打土豪、筹划红军粮款、扩充红军兵员、建立苏维埃政权等革命活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建良历任区苏维埃*组织部长、区委书记、荆门县特务队队长、红2军团4师10团战士、班长、连指导员、团总支书记、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2团政委、11团政委。参加了红3军远征七千里和鄂豫皖、湘鄂川黔地区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参加了包座、忠堡、桃子溪、板栗园等战役战斗。
1935年8月包座战役中,李建良带领连队勇猛攻坚,成为全团模范连,受到了贺龙、任弼时等领导同志的表扬。长征中,李建良历尽千辛万苦,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激励部属。并两次参加方面军和红4师党代表大会,坚决反对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活动。
(二)
抗日战争开始后,李建良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营教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120师独立第2支队政委。参加了齐会战役和百团大战、米峪战斗。
1941年,李建良任120师暨晋西北新军总指挥部独立2旅(兼第2军分区)714团政委。
1945年7月,晋绥野战军成立(下辖358旅,独立1、2、3旅),李建良任独立2旅政治部主任。
(三)
抗战胜利后,李建良任晋绥军区第8军分区副政委。
1949年4月,华北军区独立5旅改编为第一野战军第7军21师,李建良任21师政委。
1949年6月中旬,第一野战军成立第1、2兵团,李建良任第1兵团第7军21师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李建良参加了平绥、晋南、汾孝、太原、陇东等战役战斗,多次负伤。
(四)
1949年11月30日,第一野战军兼西北军区,李建良任第1兵团第7军21师政委。后任西北*部队副政委、第3*军学校政委、*边防学校政委、济南军区工程兵政委。
1960年7月-1963年9月,李建良任第26军政委。期间,曾进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
“*”期间,李建良同*、*反革命集团的种种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
1982年5月,李建良享受正兵团职待遇。
李建良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准军级、原西北军区),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3月21日,李建良因患癌症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骨灰安放于洪湖烈士陵园内。
3、人物荣誉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