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青春助力 圆梦中华”调查报告

科普小知识2022-12-26 09:19:16
...

“青春助力 圆梦中华”调查报告

——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

摘要: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以及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进学校实践育人工作,我校开展了“青春助力 圆梦中华”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次调查活动中,我与居委会的两位大伯走访了几位抗战老战士的家,对他们的生活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他们也向我们述说了当时战争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抗日战争 老战士 寻访调查

社会实践内容:纪念抗日战争胜利x周年

社会实践时间:20xx年7月27日至20xx年8月8日

社会实践地点:湖南省常德市

实践人员:胡梦婷及当地居委会

实践方式:实际走访调查

一、调查概况

根据调查显示,健在的老兵越来越少,身体状况大多不容乐观,很多人的思维也已经不清晰。抗战老兵的叙述丰富了抗战历史的内容,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历史的看法及思维方式。

我与当地居委会的两位大伯利用了一周时间走访了现居住在常德市几位老兵。

汉寿籍抗战老兵莫退,今年94岁,1937年当兵,1945年回家务农,解放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备受牵连,一生困苦潦倒。 “身体还好,天气好就一个人拖一部板车沿乡村收点荒货,赚几个零用钱。”春节前,记者走访莫退时,他的手里拿着剪刀针线,缝补着一件旧得不能再旧的上衣。他住的木板房已经倾斜,房屋一边搭起一个木棚当厨房。莫退指着土灶上方悬挂的两只腊鸡说,他和老伴现在偶尔能吃一顿荤菜。

湖南老兵之家常德志愿者向晓霞介绍,我市现存的42名老兵中,35位生活在农村,年龄最小的已经83岁,最年长的已99岁,大多生活困苦,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从去年开始,约九成老兵开始享受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每年200元至3600元的救助。

谈及抗战老兵的现状,向晓霞说:他们不害怕死亡,只害怕被遗忘,害怕带着期待和绝望孤独地死去。经历了硝烟战火,抗战老兵最期盼的是,在有生之年得到社会对他们抗战的承认和肯定。

2012年8月15日,风和日暖,定居江苏邳州市的石门籍老红军孙凤第四子孙昌平夫妻,携儿子,儿媳,孙子,女儿,女婿,外甥,侄子,侄媳,侄孙等老少大小11人分乘两台专车自邳州出发,当天到达石门。孙凤原名孙继浩,1934年与弟弟孙继柏双双跟随贺龙元帅长征,曾是杨德志,张震将军的部属。孙继柏出师未捷身先死,牺牲于贵州石矸县。孙凤1954年随妻子定居江苏邳州后,对老家石门县太平镇穿山河念念不忘,但却没有机会一偿回乡愿,便常常为邻居和子女讲述石门桩巴龙的传说,以此表达怀念家乡的心情,临终嘱咐其子务必回乡寻根祭祖。

1948年,陈志云在长春投诚,随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者,参加抗美援朝,1954年返乡后一直务农,生活贫困。*结束后,陈志云担任了多年村*,他对自己远征抗日的那段经历,一直很少提及。去年9月,当关爱老兵志愿者寻访到他时,陈志云说起自己的抗日经历,激动得嚎啕大哭。得知关爱抗日老兵网将为他颁发一枚“抗日纪念章”,夏天里打着赤膊的老人急忙找出一件衬衣穿上。 戴上“抗日纪念章”时,老人昂首挺胸,眼泪却夺眶而出。

桃源籍老兵谭伟林告诉记者,他们是别人眼里的“国军”,包括他在内的很多抗战老兵,都很害怕世人的眼光,只能将自己浴血抗战的记忆深藏在心底,甚至不敢对儿孙提起。但收到“抗日纪念章”时,所有老兵都激动得老泪纵横。“这是社会对这段抗战历史的承认。”鼎城籍老兵宁建秋的儿子坦言,风烛残年的父亲在物质上没有要求,只渴望得到国家的肯定。

二、问题与建议

(一)问题

1.身体健康堪忧。

2.物质保障不足。

3.亟需精神关怀。

(二)建议

1.关爱抗战老兵,给予一定的医疗保障。

2.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各类活动,帮扶老兵生活,改善物质条件。

3.老兵应该充实自己的生活,多培养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凝聚社会力量,组织老兵之家等机构启动老兵关怀计划。

三、总结

通过这次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了更多的抗战历史,真实的感受着那些抗战老兵的艰难与困苦。这些由老战士口述的抗战历史更具客观性与真实性。不仅丰富了抗战历史的内容,而且改变了“精英历史”的思维方式,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思考方式。这些老战士的存在,提醒着我们重视历史,尊重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