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东北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规模投资兴建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我国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1990年以来,由于*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党的十六大之后,国家把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列入重要议程,努力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中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的人力资源配置显得尤为重要,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力资源配置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起着重要的作用。
1 人力资源配置的意义
从社会经济与管理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源配置就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机制将社会中的所有人力资源充分合理地运用到社会生产及其经济活动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达到充分就业与适当分布,使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合理有效地结合,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要,以取得最大的社会生产力与管理效果,实现人力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与社会生活的稳定。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步伐。
2 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问题
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总量位列全国前列,但人力资源存量与人才效能并不相称,数字的背后隐藏的种种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东北经济的发展,从而使东北经济振兴之路举步维艰。WwW.11665.coM
第一、教育资源配置层次上不合理
多年来,我们对教育投资把重点偏向本科、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资源,而对培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急需的高职(专科)的发展则重视不够,政策扶持不够。缺少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总体目标出发而制定的整体规划,高校内部结构失衡造成重复建设,使本科阶段教育过于重复建设,而培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所需要的装备制造业的技能人才的高职高专学校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面临倒闭的风险。另外人才资源的合理结构应该呈金字塔型,本科生多于研究生,高职(专科)生多于本科生。目前东北高职(专科)教育占高等教育的学生比例都远不足40%,而实际生产过程中需求量更大的是高职(专科)类人才。
第二、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布局不平衡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包括:一是人力资源行业、产业布局不合理。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工程、卫生等传统领域,高新技术、农业产业等重点发展行业的人才所占比例严重不足。传统产业人才较多,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二是所有制间分布不合理。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相对集中,非国有企业人不足;三是专业结构不合理,产学研脱节问题比较突出。
第三、人才流失严重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还没有真正树立起“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因此,在具体的人才工作中因投入力度不够而导致问题、漏洞百出,引起相当一部分人才特别是热点急需人才的不满和随之而来的自然而然的流失,由于*问题和人为的观念滞后而导致人才的负面流失,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人才工作局面被动。
第四、人才制度陈旧、机制乏力
首先是 “学历+职称”的人才标准缺乏科学性、针对性,还存在着重资历、重学历,轻能力、轻业绩等问题;其次是人才评价的方式、手段落后,人才评价方式行政化倾向较明显,主观随意性强,缺乏科学性;再次是人才评价的主体较模糊;最后是人才评价体系不健全,人才评价市场发育迟缓,人才评价的综合化、网络化、信息化、产业化水平较低。其次人才市场配置机制不完善。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另外*与中介机构间存在着政事、政企不分的问题,影响了人才市场的公平竞争,一个统一的、开放的人才大市场还未最终形成,影响了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再次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不够完善,还不能满足各层次人才配置的需要。还有人才市场的法制化程度不高,只有部门规章在起作用,没有关于人才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3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对策
第一、加强高等教育建设。要加大高等教育的覆盖面,实现多主体投资高等教育;要调整高校才培养模式,开展新兴专业课程,使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高等教育结构、规模进行调整,建立一批新学科和专业,进一步完善布局结构调整,明确定位,深化改革,办出特色;要建设大学科技园,构建大型科学与技术开发基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第二、努力提高人才资源与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的匹配程度,优化人才配置结构,促进人才的产业、地区的合理分布。寻求创新思路,积极引进人才,创造积极条件引进海外和留学人才回国创业,积极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为我所用。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引导人才像第三产业流动,向“五点一线”等国家重点建设的中小城市流动,逐步解决大城市人才积压、浪费和中小城市人才缺乏的矛盾。以*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基地,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作用,构建科研人才制高点。在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建立公共技术创新服务机构。
第三、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及职业培训
为了减少因为结构性失业而造成的人才资源闲置浪费,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要始终把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放到技能人才培养的优先地位,打破部门、行业办学界限,实施东北高、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快高、中等技能人才培养。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重点发展好一批特色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灰领”高技能人才,重点发展培养“蓝领”技能人才。另外调整职业教育内容,从注重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通过市场供求调整职业教育规模和专业设置,实现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第四、完善人力资源流动机制和培养、选拔、任用机制
建立区域内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流动,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法律法规,为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提供法律保障。要建立区域内统一的人力资源流动机制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才的*流动没有后顾之忧,为人才流动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要引入现代化人力资源开发的市场机制,将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通过市场化运作,从根本上解决人力资源开发的瓶颈问题,引入现代化的人力资源开发激励机制。同时,*在进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考核指标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方面的作用,协调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构建起东北特色区域人才圈,使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优势,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格局的调整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静,对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几点建议[j].商业文化·科教纵横,2007 年10 月。
[2] 陈嵩,职业教育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年13期。
[3] 王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高等教育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02期.
[4] 陈嵩,职业教育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26卷 第13期.
上一篇:网络借贷管理办法
下一篇:中医生存现状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