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生死场

科普小知识 2024-04-17 16:23:50
...

《生死场》是萧红早期创作的中篇小说,又名《麦场》。主要讲述了东北农民贫苦无告的生活。《生死场》的构思开始于哈尔滨时期,前半部的片断曾于1934年4月至6月,在哈尔滨《国际协报》的《文艺》周刊连载。

作品名称:生死场

外文名称:heFieldofLifeandDeath

作品别名:麦场

创作年代:1934年9月

作品出处:奴隶丛书

文学体裁:小说

作者:萧红

1、内容简介

《生死场》的构思开始于哈尔滨时期,前半部的片断曾于1934年4月至6月,在哈尔滨《国际协报》的《文艺》周刊连载。全书共有十七节,在第一节《麦场》至第十节《十年》里,作者用充满感情的笔调,描写了东北农民贫苦无告的生活。他们身受地主的残酷压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背向蓝天、脸朝黑土、辛勤操劳、累弯了腰、累跛了腿,还是得不到温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在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中,有的妇女生下来的孩子也是畸形的。

作品目录

序言 一、麦场 二、菜圃 三、老马走进屠场
四、荒山 五、羊群 六、刑罚的日子 七、罪恶的季节
八、蚊虫繁忙着 九、传染病 十、十年 十一、年轮转动了
十二、黑色的舌头 十三、你要死灭吗? 十四、到都市里去 十五、失败的黄色药包
十六、尼姑 十七、不健全的腿 后记

人物形象

赵三


话剧《生死场》

黑龙江某偏僻农村村民,王婆丈夫。本是一个有着抱负与理想的汉子,身上有着不向恶*低头的硬气。可惜一场牢狱之灾,使他变得软弱而冷漠,只知道残忍地伤害自己的妻子。好在最后终于又觉醒了,曾有的血性在身上重现,重新成为可以让人依靠的坚实后盾。萧红笔下的赵三形象,让我们看到男性虽令人失望却也有光辉的一面,勇于改过便能获得新的生命,由此焕发出全新而夺目的光彩。

王婆

黑龙江某偏僻农村村民,赵三之妻。她有勇有谋,敢爱敢恨,在面对不公平的命运的不公平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抗争,是小说众多女性中的强者形象。王婆在她的一生中饱受痛苦,却从不沉迷于这些苦难中,她用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与不公平的命运抗争。萧红笔下的王婆形象,无论是作为妻子的王婆,还是身为母亲的王婆,都向我们展示了她生死场中强者的形象。妻子的身份让她表现出身上难得的与封建传统对抗的特质,而母亲的身份则让她一步步由麻木走向了觉醒,走上了为民族利益抗争的道路。

金枝

她是一位可爱、善良、美丽又坚强的女性,她不懂什么叫真正的爱情,真的不懂,她是被男人强行拉入女人行列的。河沿,是她的伤心地,她受到了来自性的非法的侵害,她拼命挣扎,甚至哭过,害怕过,可又能怎么样,这本来就是一个肮脏充斥下的的世界。男人为了性可以无偿去享用一个女人,暴力施加与女人,而女人却要为牺牲付出很高很高的代价。

2、创作背景

小说《生死场》以哈尔滨近郊某农村为背景,描写九一八事变前后,当地村民和他们视为珍宝的土地以及牲口的故事。萧红24岁写作《生死场》时,正被父亲软禁于阿城县,惩罚她躲避包办婚姻及与男友外逃。对于周遭村民愚昧、麻木的生活,她用几近童稚的心灵感受,并用同样童稚的文字记录,写成人物松散、风格动人的散文式小说《生死场》。

3、作品背景

《生死场》是萧红一部传世的经典名篇,写于1934年9月。是鲁迅所编奴隶丛书之一。它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邃的诠释。这种对人生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时代的绝大部分作家。不过,它在艺术表现上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有人称之为文本的断裂。换言之,小说的后半部,是由人的生存死亡问题而转向了革命前途问题。鲁迅在为《生死场》作的序中,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生死场》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偏僻村庄发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字里行间描摹着中国人于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

东北的沦陷使得几乎所有的阅读者都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抗日题材作品。但是,这样的角度却无法解释年轻的萧红为什么如此迷恋描述女性的生育、死亡以及病痛。当然,激进的女性主义为这一文本的解读提供了一个角度。但是,这亦并不能解释抗日题材在这里的比重。而话剧《生死场》的解读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另一种解读的版本:即民族国家的话语与女性身体的交结。即在民族国家话语的掩藏之下,关心的是女性身体本身。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它的发表,标志着中华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对坚定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志,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生死场》真实地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以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

《生死场》是萧红早期创作的一个巅峰。这部作品奠定了萧红作为抗日作家的地位,使她成为三十年代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特别是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其写后记,都使该书成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

现代民族意识是民族觉醒的前提,没有民族意识,也就不会有抗日战争及其胜利。民族意识的觉醒是艰难的,《生死场》生动地描绘了这一过程,我们也应该强调,文学在现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中起到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不仅描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而且这一小说的写作、出版、传播本身,也是现代民族意识宣传与社会动员的一部分。

名家评论

鲁迅:从《生死场》,看见了抗日前期的哈尔滨。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胡风:《生死场》写的只是哈尔滨附近一个偏僻的村庄,但它预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与活路。

4、后世影响

话剧《生死场》1999年北京上演时,接连引发戏剧界、文学界以及普通观众的热议。

该剧于2004年在北京二度上演,并应邀参加首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澳门第三届华文艺术节,均引发轰动。并包揽国家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奖、中国艺术节大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奖、文华奖文华大奖在内的多项戏剧大奖,已被誉为是一部经典剧目。

5、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上一篇: 金粉世家

下一篇: 枕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