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天水市秦州区

科普小知识2022-12-26 13:10:09
...

秦州区为国务院命名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的中心城区,属秦巴山区西秦岭北部黄土梁峁沟壑区,海拔1130──2700米,大陆性半高寒半湿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531毫米,年均气温10.72℃,无霜期170天左右,气候温和湿润,森林面积达110万亩,李子、娘娘坝、铁炉等乡镇成为著名的森林风景区。全区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总人口63.86万。古秦州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传说中的伏羲、女娲、轩辕均出生在这里,故称“羲皇故里”。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气候条件:大陆性半高寒半湿润气候

电话区号:0938

车牌代码:甘E

面积:2442平方公里

机场:天水机场

别名:秦州

人口:63.86万

中文名称:秦州区

外文名称:QinzhouQu

下辖地区:7个街道、10个镇、6个乡

火车站:天水站

邮政区码:741000

所属地区:中国甘肃天水市

1、区域概况

甘肃省天水秦州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是1985年天水实行市管县*时,在原县级市基础上设立的天水市中心区,为市委、市*所在地。地处黄土梁峁沟壑区,属秦巴山区西秦岭北部,大陆性半高寒半湿润气候。海拔1130──2700米,年平均降雨量531毫米,年均气温10.72℃,无霜期170天左右。全区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总人口63.86万,辖7个街道办事处,40个社区居委会,10镇6乡,596个行政村。2003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5.32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2.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26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达到5819元。秦城区辖7个街道、10个镇、6个乡:大城街道、七里墩街道、东关街道、中城街道、西关街道、石马坪街道、天水郡街道、玉泉镇、太京镇、藉口镇、皂郊镇、汪川镇、牡丹镇、关子镇、平南镇、天水镇、娘娘坝镇、中梁乡、秦岭乡、杨家寺乡、华岐乡、齐寿乡、大门乡。


秦州区

秦州区历史悠久,文化源深,人文荟萃,早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就出生在这里,故有“羲皇故里”之称。1992年8月13日,*同志视察天水时,亲笔题写了“羲皇故里”。1994年,天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三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漫长的历史演变,留下了丰富的古迹遗址,荟萃了灿烂的自然人文景观,有西山坪、师家崖、赵家崖等新石器遗址十多处,有国家和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1处,区内风景名胜众多,着名的有伏羲庙、玉泉观、南郭寺、李广墓、纪信祠、诸葛军垒、文庙、南北宅子和保存完好的*、瑞莲寺等,伏羲城、文庙小广场、中华东西路步行街的建成和*路、建设路的改造,更加凸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和风貌。目前已形成了伏羲文化、秦文化、三国文化、明清建筑文化、民俗风情文化等多元文化景观,旅游开发的潜力十分巨大。

秦州区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名胜古迹众多,是古丝绸之路上有名的繁华重镇。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秦城璀璨的伏羲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宗教文化等,造就了人文始祖伏羲、秦朝先祖赢非子、东汉辞赋家赵壹、近代和平解放北平的功勋邓宝珊将军等历代名人。辖区内有国家、省、市、区级保护的文物单位25处,有保存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伏羲庙,距今已有480年的历史,占地3733平方米,庙内有殿阁、亭台,殿内有保存完好的伏羲塑像,神态雄浑生动,艺术造诣极高;有山水奇绝、风景秀丽的玉泉观,还有汉代飞将军李广墓、杜甫流寓行吟的名刹南郭寺等风格各异、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景点。众多的名胜古迹,迷人的山水风光,为秦州文化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历史沿革

西汉时置绵诸、上邽2县。唐为秦州上邽县。元为秦州成纪县。明废成纪入秦州。清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为直隶州,隶甘肃承宣布政使司。

民国二年(1913年)2月,秦州直辖地改为天水县,治今天水市区,隶属甘肃省陇南道(不久改称渭川道);三岔厅建置保留,撤州判署,设警察分厅。


秦州区

民国16年(1927年),改渭川道为渭川区行政公署。民国24年(1935年)改为甘肃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天水县(今天水市)。

1949年8月3日成立天水县人民*,县治设今天水市,隶天水行政督察专员公署。9月初,成立了天水市人民*,管辖原县城及近郊区,县城以外农村为天水县。今麦积区境属天水县。

1950年2月,西北军政委负会正式行文批准设立天水市(县级建置),治今天水市,天水县移治天水井(今秦州区天水郡村)。

1958年12月,天水县并入天水市。

1961年12月,县、市分设,恢复天水县建制,县治设今秦州区天水郡,1962年7月迁北道埠(今麦积城区)。

1984年9月,县级天水市改为副地级市,划原天水市5个乡7个办事处设立秦城区,划原天水县马跑泉、甘泉、麦积、二十里铺、社棠5乡和北道镇设置北道区(二区均为县级建置,时称区公署,为市*的派出机构),其余乡仍组成天水县,县、区均隶天水市。

1985年4月,北道区撤销,属地仍归天水县。同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天水地区和天水县,天水市升为地级市,设立秦州、北道两个县级区。原天水县西南部17个乡划归秦州区,其余22个乡镇及北道镇组建北道区。

3、自然环境


秦州区

秦城之称源自古秦州,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早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传说中的伏羲、女娲、轩辕均出生在这里,故有“羲皇故里”之称。据《禹贡》记载,夏商时期天下分九州,秦城属雍州地。春秋战国时期,秦州属县,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县。西汉时期秦城区属陇西郡、汉武帝元鼎三年设置天水郡。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分陇右置秦州,始有秦州之名。北宋时置天水郡。明朝至清朝雍正元年废成纪,秦城由秦州直接管辖。清代将秦州升为直隶州,治所在秦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秦州直隶州,设天水县,治所。

秦城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属渭河支流和西汉水上游,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地势呈西高东低,东西55公里,南北64公里,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境内山峦错综,地处黄土梁峁沟壑区,属秦巴山区西秦岭北部,大陆性半高寒半温润气候,海拔1130--2700米,年均气温10.72℃,无霜期170天左右,气候温和湿润,自然环境优美。

秦州区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扼陕甘川之要道,自古为陇右门户、战略要冲和商贸中心。古往今来,这里人流物聚,商贾云集,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现为天水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陇东南最大的交通枢纽和商品物资集散地,受西安、兰州两大城市的双向辐射,是联系西北与中原、西南的交通枢纽。国道310、316线横贯境内,与12条省道和县(区)乡公路形成健全的交通网络。城区羲皇大道、成纪大道、天北快速干道宽阔平坦,与兰州、西安等级公路相连,随着陇海铁路复线的通车,畅通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现代通讯和商务信息与国内国际联网,城区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2万多户,移动电话用户突破6万户,城镇居民电话普及率达到90%以上,农村16乡镇全部进入程控电话网络和移动通讯覆盖范围。城区供热、供水、供电及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不断完善,南北两山绿化初现成效,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秦州区

秦州区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多样的地形和气候为全区提供了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自古是我国著名的农林牧业综合发展区。唐时号称“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过陇右”。区域内盛产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胡萝卜、百合、大麻、胡麻等10余种农作物和苹果、梨、杏、桃、葡萄等温带水果,农副土特产品质优品繁。近年来,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双孢菇、甜玉米、芦笋、大樱桃等一批新型产业迅速发展,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畜禽产品和奶制品生产初具规模。秦州气候湿润,草茂林丰,历史上曾是原始林区,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天水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也。”目前全区实有森林面积达110万亩,李子、娘娘坝、铁炉等乡镇成为著名的森林风景区。

4、自然资源


秦州区

秦州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品种多,贮量大。区内有金、银、铜、铅、锌、铁等金属矿产和石灰岩、大理石、硅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17种,其中金矿储量达20余吨,大理石潜在资源在1亿立方米以上,石灰岩储量在1亿吨左右。

秦州区工业基础良好,科技教育比较发达。天水是省内重要的工业基地,是全国六大中低压电器生产基地之一。区内有大中专院校10多所,部、省、市属科研单位10余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2.4万人,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攻关、成果转化、新产品开发及引进推广能力较强。驻区部、省、市直属企业达40多家,工业整体实力雄厚,门类齐全,加工能力强,初步形成了塑料化工、电子电器、工艺美术、机械制造、建筑建材、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地方工业体系。电子电器、电缆材料、雕漆、地丝毯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区内水质好,风沙小,具有发展电子、酿酒、饮料、纺织印染业的优良条件。近年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导下,随着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和发展环境的优化,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非国有制经济呈现出较强的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止目前,全区非公有制企业达到991家,个体工商户达到9895户,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43%,已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经济资源

秦州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品种多,贮量大。区内有金、银、铜、铅、锌、铁等金属矿产和石灰岩、大理石、硅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17种,其中金矿储量达20余吨,大理石潜在资源在1亿立方米以上,石灰岩储量在1亿吨左右。


秦州区

秦州区工业基础良好,科技教育比较发达。天水是省内重要的工业基地,是全国六大中低压电器生产基地之一。区内有大中专院校10多所,部、省、市属科研单位10余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2.4万人,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攻关、成果转化、新产品开发及引进推广能力较强。驻区部、省、市直属企业达40多家,工业整体实力雄厚,门类齐全,加工能力强,初步形成了塑料化工、电子电器、工艺美术、机械制造、建筑建材、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地方工业体系。电子电器、电缆材料、雕漆、地丝毯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区内水质好,风沙小,具有发展电子、酿酒、饮料、纺织印染业的优良条件。近年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导下,随着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和发展环境的优化,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非国有制经济呈现出较强的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止目前,全区非公有制企业达到991家,个体工商户达到9895户,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43%,已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6、社会事业


秦州区

科技发展

秦州区依托区域内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辖区内共有科技创新服务机构29家,其中国家星火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各类科技推广、科技信息、技术咨询、技术交易、技术开发等服务机构17家。从信息交流、技术推广普及、成果转化、新产品开发、规模生产等各个环节加强了科技创新服务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科技进步。

教育事业

2011年,秦州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毛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00%,小学巩固率99.9%,初中巩固率98.2%;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到1269人,上线率26.5%;投资1.2亿元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项目22个,建设面积7.5万平方米。

医疗卫生

2013年,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6.46%,较上年提高了1.27%。积极开展了支付方式改革,51个(市、区、乡)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垫付报销、网络审核、及时结算。新农合病人中医药费用100%报销。将0—7岁儿童听力障碍患者的救治医药费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截止10月底,共为486290参合农民补偿医药费9136.58万元。积极开展新农合“一卡通”在全区的推广使用,已制卡、发卡88282户,发卡率95.16%。

截止2013年,全区城市居民建立健康档案20.44万人,建档率为97.64%;农村居民建档数43.75万人,建档率98.05%;全区规范化电子档案建立达636529人,建档率97.1%。

基础设施


秦州区

国道310、316线横贯境内,与12条省道和县(区)乡公路形成健全的交通网络。城区羲皇大道、成纪大道、天北快速干道宽阔平坦,与兰州、西安等级公路相连,随着陇海铁路复线的通车,畅通能力进一步提高。

全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现代通讯和商务信息与国内国际联网,城区固定电话用户6.2万多户,移动电话用户6万户,城镇居民电话普及率达到90%以上,农村16乡镇全部进入程控电话网络和移动通讯覆盖范围。城区供热、供水、供电及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不断完善,南北两山绿化初现成效,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社会保障

截止2013年1,秦州区共有24.5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6%,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率达100%,已基本做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截止2013年10月底,全区参加养老保险统筹18120人,其中在职职工参保9493人,离退休人员8627人,失业保险参保9644人,征收养老保险费4069.18万元,征收失业保险费148.37万元。

7、地方特产


秦州区

天水雕漆

雕漆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相传始于唐代,目前主要产地有北京、扬州、天水等地。天水雕漆器具在长期发展中,继承传统,博采众长,经历代能工巧匠创新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我国雕漆工艺中一个出类拔萃的品种。以选料严格、工艺精湛、造型奇特、图案古朴、漆质坚硬、漆面光亮、耐酸耐碱耐高温、既可观赏又可实用的特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天水漆器主要原料均有定规,一般采用东北红松、椴木和本地小陇山盛产的优质天然漆,配以福建寿山石、浙*田石、萧山红石、山东绿冻石、北京黄石、太湖蚌皮和珊瑚、玛瑙、珍珠、象牙、玉石、贝壳等。把五光十色的石料和象牙、玛淄、珊瑚等雕刻装配成人物、花鸟、虫鱼等各种艺术图案,镶嵌在漆层厚达数毫米的器具上,并交替使用镶金、贴银、描金、彩绘等装饰方法,使图案更为逼真生动。少量产品还采用彩漆屏绘和填漆方法制作。每一件产品要经过木工、漆工、石刻、镶嵌、描金等100多道工6序,至少要花4个月时间才能生产出来,大件器具需要1年时间1才能成为成品。设计师何晓峰制作的一幅高2.8米、长6米、由12扇屏风组成的《群仙祝寿图》,花费了3年心血。工艺美术大师张国栋根据神话传说新近创作设计的巨屏《巡天图》,包容了当今所有最先进的雕漆工艺表现技术,用料考究,图案精美,堪称精品。天水雕漆器具漆面颜色除传统的乌黑色外,还有朱砂红、翠绿、宝兰、驼黄等多种,色彩绚丽,光泽如镜。而且图案装饰十分讲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八仙过海》、《杨门女将》、《九天玄女》等传统故事人物造型,有《松鹤延年》、《花好月圆》、《喜鹊登梅》、《锦鸡牡丹》等喜闻乐见的花齐名画,也有《戈壁驼铃》、《牧马图》等当代生活题材,还有仿照出土文物绘制的作品,图像栩栩如生,美不胜收。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器具,而且是精致的艺术品。


秦州区

天水雕漆器具的生产已有近百年历史。本世纪初,天水曾创立“甘肃省陇南第一工艺工厂”,内设漆科,从事雕漆器具生产。但*,天水雕漆器具仅限于一些木碗、手杖、茶盘、笔筒、梳妆匣、小圆桌、小凳等。解放后,天水成立了雕漆生产合作社,使这种传统工艺得到迅速发展,产品扩大到挂盘、烟具、花瓶、茶几、躺椅、古式书架、大饭桌等,产品质量大大提高。1956年送交广交会展销的产品,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第二,从此步入国际市场。

1958年建立了雕漆工艺厂,生产逐年扩大,质量更趋精美。现在这个厂可以生产200多种规格不同的产品,其中雕漆屏风荣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雕漆沙发桌获甘肃省优质产品证书,全部出口产品获外贸部门“免检”出口信誉,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37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天水市有国有、集体、私营雕漆产品制造企业40多家,个体作坊160多家,从业人员之众、产品数量之多,其它地方无法相比。

天水凉粉

天水凉粉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制作考究,佐料独特。用荞麦制成的凉粉柔软滑爽,用豌豆制作的凉粉晶莹透亮,还有用扁豆、粉面等制作的凉粉。其中用养麦制作的凉粉工艺复杂,风味俱佳。荞麦凉粉是先把荞麦碾成荞珍子,去衣后,把荞珍子用手工碾成粉末,放在清水中浸泡,然后用马尾编织的细罗过滤,滤出的精华部分入锅用文火熬煮,熬成稀粥状后舀人盆中,冷却后逐渐变得软硬适宜时,即可食用。食用时,可削成长条形薄片,也可用专用的"捞捞"捞成长粉条状,盛入碗中,调入油泼辣子、芝麻酱、醋、酱油、芥末、蒜泥、精盐、花椒面等佐料,吃起来咸、酸、香、辣、鲜诸味俱全。特别在盛夏时节,一碗凉粉下肚,全身凉爽,暑气全消。在吃主食时,配以凉粉,往往使人食欲大增,胃口大开。

8、民俗文化


秦州区

特色小吃

呱呱、酿皮、麻食、小吃“呱呱”顶呱呱、天水佳肴油攒虾、天水鸡丝馄饨、浆水面、凉粉、肉夹馍、甜醅、清真碎面、油酥饼、打卤面、馓饭和搅团、干拌面、八宝饭、里脊、杂烩、米黄、锅盔、火烧、******馍、辣子面。

特色文化

伏羲文化、乐舞告祭夹板颂祖、天水市卦台山伏羲像、秦州区皮影戏、秦州小曲、木门古道穿牡丹、秦州唢呐、秦州鞭杆舞、秦州夹板舞。

9、旅游资源

秦州区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处,有明代建筑伏羲庙、陇东南第一名观玉泉观及千年古寺南郭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还有豹子沟珍希植物园、汉飞将军李广墓、宏大的道教建筑群玉泉观、胡氏民居、诸葛军垒公园、森林公园、李广墓公园、古树为城市增色、祭祀人文始祖的建筑群伏羲庙、汉柏隋塔唐槐的南郭寺等景点。

上一篇:我的见鬼女友

下一篇:肾性糖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