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本绣球
木本绣球(学名:ViburnummacrocephalumFortune),忍冬科荚蒾属,共有3个变种,琼花、绣球荚蒾(原变型)和毛琼花。都为园艺种,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达4米。枝广展,树冠半球形。芽、幼枝、叶柄均被灰白或黄白色星状毛。冬芽裸露。单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端钝,基部圆形,缘有细锯齿,下面疏生星状毛。4-5月开大型球状花,聚伞花序,白色。不结实。
1、形态特征
木本绣球
2、产地分布
原产中国长江流域,山东、河南也有分布,生于山坡灌丛或疏林中。江南园林中常见栽培观赏。
3、生长习性
喜光,略耐阴。生性强健,耐寒,耐旱。为暖温带半阴性树种。较耐寒,能适应一般土壤,但好生于湿润肥沃的地方。长势旺盛,萌芽力、萌蘖力均强,种子有隔年发芽习性。
4、变种植物
绣球荚蒾(原变型)
绣球荚蒾
琼花
琼花
毛琼花
毛琼花
5、繁殖培育
因全为不孕花不结果实,故常行扦插、压条、分株繁殖。扦插一般于秋季和早春进行。压条在春季当芽萌动时将去年枝压埋土中,翌年春与母株分离移植。其变型琼花可播种繁殖,10月采种,堆放后熟,洗净后置于1-3℃低温30天,露地播种,翌年6月发芽出土,搭棚遮荫,留床1年分栽,用于绿化需培育4-5年。移植修剪注意保持圆整的树姿,管理较为粗放,如能适量施肥、浇水,即可年年开花繁茂。
盆栽需在5℃以上室内越冬。花谢后需及时将枝条剪短,促进分生新枝。如促成栽培,需经过68周冷凉期后,再将植株置于20℃条件下催花,可见花芽时,将温度降至16℃左右,2周后即能开花。繁殖可用分株、压条、扦插等法。分株宜在早春萌发前进行,将已生根枝条与母株分离。压条可在梅雨期前进行,1个月后可生根,翌春切离母株分栽。扦插除冬季外随时可以进行。初夏用嫩枝插更易生根,插穗要具23节,插后摘除下部芽,并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
6、园林用途
木本绣球树姿舒展,开花时白花满树,犹如积雪压枝,十分美观。宜配植在堂前屋后,墙下窗外,也可丛植于路旁林缘等处。琼花地配置可参照绣球花,常作观花观果树种,或作绣球花砧木。
适应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园、街头绿岛、各种单位绿地、风景园林景区改造等。琼花盛开时,不仅适于近观、细赏,品味它的花姿、容貌、香韵,也适于远眺,仿佛无数蝴蝶在树丛中游戏飞舞。数量少时可以孤植、对植;数量多时可以群植、片植。
7、植物文化
木本绣球
元、明、清三代都有咏木绣球的诗词。明·王世贞(1526-1590年)《金陵诸园记》载:杞园绣球花一本,可千朵。明·王象晋的《群芳谱》(1621年)对绣球的性状,作了较详细的描述。“绣球,木本皴体,叶青色,微带黑而涩。春月开花,五瓣,百花成朵,团圃如毯,……宜寄枝,用八仙花体”。绣球的小花因为全是不孕花,不能结种子,无法进行有性繁殖。王象晋这里提到“宜寄枝,用八仙花体”即是用八仙花作砧木进行嫁接。八仙花又名聚八仙(V.macrocephalumf.Reteleeri.)花序外围一般有8朵较大的不孕花,中心花小,雌雄蕊完全,能结红色果实。聚八仙自南宋后又有人称为琼花。
清康熙、雍正时期由陈梦雷等编撰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1725年)对绣球的名称又作了注释。谓:“按绣球有草本、木本。《药圃同春》及《群芳谱》所载皆是木本。其草本绣球出於闽中,渐及江浙,树高三、四尺。花比木本差小,而扁。初开色微青,大开则纯白,渐变而紫,再变而红,则落矣,书傅中多未见载”。这里讲的草本绣球(Hydrangeamacrophylla)是虎耳草科绣球花属植物,又名草绣球、八仙花。为落叶小灌木,伞房花序顶生,球形,直径可达20厘米。小花为不孕花,有4枚变态萼片组成。花有白、粉红、蓝等色,栽培的园艺变种较多。在陈淏子的《花镜》(1688年)与吴其浚的《植物各实图考》中称为粉团。
上一篇: 螺蛳
下一篇: 老年抑郁症要做好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