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墩遗址
双墩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北,该文化遗物距今约7000年左右,是目前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有力证据。
1、遗址简介
“双墩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红烧土块建筑遗存、动物骨骼,以及螺蚌壳等,种类繁多,既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也有大批刻画符号和泥塑艺术品。经过专业考古工作者的论证,证实了这些出土文物距今已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是目前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有力证据。双墩刻符可以说是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对于中国文字乃至整个人类文字起源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考古发掘
双墩遗址
在探方内,露天土层上分布着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陶片、蚌壳、螺蛳壳以及兽骨,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的将泥土与器物分离。该遗址已经出土大量器物,其中有大量夹砂陶、泥质陶等陶片,有口大底小的大型炊器以及支脚、支座。形式各异的平底釜和大量的兽骨、鱼骨、贝壳,以及形似靴子、用鹿角制成的器物、网坠等。
此次在遗址北部发现了一片陶片堆,南部发现了用螺壳堆砌的条带状沟槽,遗址外围还有一道壕沟将其区分开来。“从这些出土的陶片可以看出,都是经过人为选择的。此外,这与之前推断遗址的面积不符,相比较而言面积比较小。在此区域内,发掘出大量的陶片、动物骨骼等文化遗物,而且其中的陶器绝大部分都是碎的,这可能和祭祀活动有关。”
2014年12月23日,在蚌埠市淮上区双墩遗址二次发掘现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现场出土大量陶片和动物骨骼。据了解,本次发掘大面积密集出土的文物、特殊分布样式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在国内同时期文化遗址中堪称绝无仅有。已确定遗址北部与祭祀活动有关。
双墩遗址二次发掘,将为探索淮河流域古代文明的起源,了解淮河流域文明和黄河、长江流域文明的关系提供全新的佐证。
3、文物遗存
双墩遗址
4、文物价值
研究刻画符号的专家们做出了这样的结论-双墩的刻画符,纹面人头像号与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宜昌杨家湾、秭归柳林溪、青海柳湾以及大汶口、良渚等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刻画符号相比,有一定相似之处,但也有自身明显特征。这类刻画符号在定远侯家寨遗址也有发现,表明它是一定地域范围氏族群落之间表达特定含义的记录符号。
双墩遗址距今7000年左右,陶塑纹面人头像,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双墩遗址发掘大面积密集出土的文物、特殊分布样式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在国内同时期文化遗址中堪称绝无仅有。已确定遗址北部与祭祀活动有关。双墩遗址二次发掘,将为探索淮河流域古代文明的起源,了解淮河流域文明和黄河、长江流域文明的关系提供全新的佐证。
5、文物保护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