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池河镇

科普小知识2022-12-26 19:45:01
...

池河镇位于石泉县城以东15公里,系石泉县城副中心,通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已成为西北蚕桑第一大镇、全省综合改革示范镇、省级县域工业园区、省列重点建设镇。境内交通便捷,阳安铁路、十天高速公路、316国道穿境而过。全镇辖1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镇域总面积101平方公里,城镇总面积3.41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22269人,城镇人口13800人。

中文名:池河镇

行政代码:610922104

身份证前6位:610922

长途区号:0915

邮政编码:725000

隶属政区:石泉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陕G

辖区面积:101km2

人口数量:约2.2万人

人口密度:218人/km2

1、地方简介

池河镇位于石泉县城东部,镇*驻地池河街,距县城约12公里,池河集镇西依马岭关,东临池河水,故又名马池。池河,古称直水。池河、即古直谷口。

全镇辖23个村,1个居委会,153个村民小组,10个居民小组。总户数6205户,总人口21493人,多数为汉族,集镇居民中有少数回族。镇域总面积约10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9739亩,其中水田和水浇地占13537亩。

2、行政区划

池河镇区划


池河镇

610922104001121池河集镇社区

610922104200122新棉村

610922104201122双红村

610922104202122顺风村

610922104203122明星村

610922104204122新兴村

610922104208122草庙村

610922104212122踊跃村

610922104213122五艾村

610922104214122青山村

610922104215220良田村

610922104216122谭家湾村

610922104217122双营村

610922104219220力建村

610922104226220柏安村

610922104227122河心村

610922104228220桂花村

610922104229122碾盘村

610922104230122合一村

610922104231122大阳村

3、地方人口

池河镇人口数据:


池河镇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9411

男10448

女8963

家庭户户数5863

家庭户总人口(总)18962

家庭户男10090

家庭户女8872

0-14岁(总)5022

0-14岁男2677

0-14岁女2345

15-64岁(总)13156

15-64岁男7160

15-64岁女5996

65岁及以上(总)1233

65岁及以上男611

65岁及以上女62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8577

4、工业经济

以“建园区、抓招商、促规模”为重点,积极实施园镇共建。一是工业园区建设。按照“一园三区”和“园镇共建”的总体构想及工业园区建设规划,成立了园区管委会,初步建成了新型建材、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三个聚集区,基础配套正加快实施,工业孵化园及核心区正式启动。二是全力以赴招商引资。以工业园区为载体,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围绕生物制药、新型建材、绿色食品三大产业,成功引进中国华电集团、陕药控股集团等大型企业团,分别投资160亿元建设4×100万千瓦火电厂、1.3亿元生物制药项目。同时围绕蚕桑、畜牧、蔬菜产业,包装策划并建设丝绸生产、富硒绿色食品加工贮藏及火电厂循环利用项目等21个,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涨。三是培育壮大规模企业。全镇现有各类企业120户,个体工商户2100家,采取“一企一策”,着力培育规模企业13家,创利税1.59亿元。

5、农业特色

立足镇域特点,发展现代农业。镇内有省级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两个,实施“畜-沼-桑”、“畜-沼-菜”两个循环,已达到专业化、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蚕桑产业实现生产方式的全面升级改造,拥有密植桑园9800亩,年发种20400张,产茧980吨。生猪产业实施“百千万”(百头户、千头场、万头厂)工程,饲养量达到15万头,设施有机蔬菜种植面积达3000亩,产量6678吨,产值3339万元,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综合利用率,实现了效益倍增。

6、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熨斗镇

位于石泉县城汉江以南50公里,与汉阴县、西乡县、镇巴县相邻,被誉为“鸡鸣四县之地”,古时为川楚商道上的重要集镇。

熨斗镇名称历经多次变迁:据记载,清嘉庆23年前该镇名为永兴场;道光年间当地遍布60多架筒车,浇灌着两千多亩良田,该地由此更名为筒车坝;道光23年不幸遭遇洪水,大部分筒车被毁,筒车坝名不副实了,又改名熨斗镇。其由来是,当地有个构家坝,有水田百余亩,其地形酷似烫衣服的熨斗,故以此得名熨斗镇。

熨斗镇是石泉县历史上有名的古镇之一,四十分钟就可抵达西乡县的高川,大半天便可出陕入川。据祖居熨斗镇的老人们讲:*在镇下街头立有一个闸子门,门额-“川楚通道”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落款为道光二十年。明清时期每逢集日,熨斗街上川陕客商云集,商贸兴隆,古戏楼上演的汉剧韵味悠长。当年熨斗街上有十多家百年老字号,如:源茂盛,天成祥,天成福,天成和,义顺和,金盛堂,义顺鑫,德懋鸿,昆泰丰,长兴久,荣寿堂等。这些老字号大多是药铺和旅店,生意十分红火。据70多岁的吴明森老人讲,他家祖上是开旅店的,小时候他就记得每晚至少有十多个马帮在他家住宿,旅客中有四川客商也有汉中地区的客商。当时有一种民谣叫“白龙下川,黄龙入陕”。白龙指棉花,黄龙指黄表纸。也就是说通过熨斗镇将陕西的棉花运往四川,将四川的黄表纸和食盐运入陕西,由此可见熨斗镇在当时是十分重要的商旅要道。距熨斗镇15公里的喜河镇(现名称),因位于汉江边,交通便利,市场繁荣,早在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就在此设立魏宁县,古有“小汉口”之称。早年,川陕的客商赶着马帮将货物通过熨斗镇运到喜河码头,再装船走水路运抵汉口,同时马帮又将从船上卸下的货物运回四川以及汉中的西乡,镇巴,洋县等地。

中坝大峡谷

中坝大峡谷位于陕西省石泉县境内的汉江南侧,距县城20公里,距西安—汉中高速公路60公里,距安康市100公里。公路直通景区,是近期发现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项目。峡谷内风光秀丽,风格独特,风景如画。具有窄、长、秀、奇、清、灵、野、神、险、幽的特点,集峰、石、洞、林、禽、兽、泉、潭、瀑等自然景观于一体,步移景异,景象万千。

峡谷景观总长度十余公里,由大峡谷、小峡谷、牛心峡、龙洞和黄村坝田园五大景区和一百多个景点组成。

大峡谷七公里,整个峡谷为一线天,最宽处仅有十米,千曲百折,曲径如走蛇。两侧岩壁层层叠叠,垂直高度千米,森林密布,许多地方抬头不见天。有壁立千韧的舍身崖,高耸入云千余米;有栩栩如生的鹞子岩;有刀削剑劈的鹰嘴峰,还有腰峡等景点。小峡谷宽不盈米,峡内地势高峻,水流湍急,山石奇趣,奇峰秀瀑,危岩多峭,在一公里内河流几次瀑跌。牛心峡别有洞天。有形状似兽、似物,姿态万千。有的似龟、有的似兔、有的似瓜,在峡谷里横卧有不少大小不等、重重叠叠、妙趣天成的玩石,如牛心石、连心石、仙人石、等都是美妙绝伦、惟妙惟肖。

最神秘的是峡谷的水源,是从三个分别叫青龙洞、黄龙洞和麻隆冬的山洞里流淌而出。流泉飞瀑婀娜多姿,如银练飞流直下,或如银帛铺天盖地,像翡翠珍珠镶嵌在狭长的峡槽里,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后柳古镇

后柳古镇位于石泉县城以南23公里的莲花湖畔,其地势三面环水,呈半岛状。后柳镇古朴厚重,历史久远。地处后柳下街的八亩田,经省考古学家考古发掘,认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该地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土了大量的石斧、石器,可见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汉江是贯穿南北的交通输纽。据记载:后柳码头为古时重要的水上交通驿站,每天江面上都停泊着数十艘商船,工人们忙着装货、卸货,一艘搜商船或顺江而下,或逆江而上,到处一派繁忙景象。从千年古刹石佛寺遗址和火神庙遗址推断,早在明代以前后柳古镇已十分的繁华、兴盛。历史上后柳盛产桐油,人们沿江砌石坎,建油坊,生产桐油,故称“油坊坎”。明清时期,该镇有油房十多家,每年有四百多篓(约50吨)桐油走水路运往武汉。装桐油要用竹篓,后柳漫山遍野都是竹林,竹编工艺十分讲究。而今,虽商船不再有,但竹林依然是后柳的一大特色。据当地老人们讲,当年后柳街上商贾汇集,买卖兴隆,沿街都是老字号的旅店、饭馆和药铺。

现在的后柳,古镇风貌保存比较完好。窄长、古朴的青石板街,沿街连片的木板门面房,以及千年皂角树,火神庙,古石佛寺遗址等仿佛都在向人们讲述着后柳昔日的辉煌。

7、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野山柿

农历九月,金秋果红。云雾山中最红最红的成熟大果实要数野山柿了。

森林中的柿树没有浅山中的多,果实成熟时也没有山外的耀眼,因为这时森林中的枫叶红了,挂果的树多了,色彩斑斓,远远望去,难以辨别哪是红叶,哪是柿树。山外的柿树就不同了,它们最初也是野生的,但却没有被山民们当做用材树,或是薪柴林,而把它们看做经济果树,被保留在山外。因而,山外的柿树多是孤零零的生长在田埂地头,或是高高耸立于靠田地的灌木林中,兀然而立,既幸又悯。金秋时节,柿树的柿子让秋阳的暖色一天天染红,柿树叶却掉得差不多了,柿树简直就成了秃树,假如没有了红的、繁密的山柿悬挂在树枝上,柿树看上去绝对是株悲惨世界,但现在不同了,它显示的是成熟,表明的是丰收,彰扬的是自豪。此时的柿树枝叶虽秃,成果却硕,春天的枝叶繁茂不过是为了金秋的这个时节做做铺垫罢了。山民说,桃子形状的柿子时间放久了,中间就变成了甜甜的柿水汁,象磨盘形状的,当地叫做“磨盘柿”的柿子,吃起来又绵软又香甜。看来,仅柿子云雾山中就有不同的品种。云雾山的野果实在太丰富多样了。

金蚕丝被

陕西省石泉县早在秦汉时期就盛行兴桑养蚕,世人皆知西去欧洲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安,那么绸之源在何处呢?西汉皇帝为褒奖蚕桑事业的发展,御赐“鎏金蚕”圣物(国家一级文物)于公元1984年在石泉县中国万亩蚕桑基地池河镇出土,向天下揭示了这一秘密。

近年来,石泉县紧紧抓住“东桑西移”历史机遇,把蚕桑生产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支柱产业来抓,采取各种措施狠抓蚕桑产业发展,现已形成了育苗、植桑、制种、养蚕、收烘、缫丝及蚕丝产品开发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

蚕丝素有“纤维皇后”之美誉,其柔软、轻盈、顺滑、透气,对人体肌肤有保健作用,深受崇尚自然、追求健康人士喜爱。石泉生产的天然蚕丝被是以当地优质蚕丝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经过“经纬网幅”等工序精心制作而成。长期使用天然蚕丝被能增进人体健康,可促进睡眠,美容美肤,延缓衰老,并具有防螨、抗菌、抗过敏、降低胆固醇浓度、血糖脂、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功效。

火棘果

火棘在云雾山中点缀在丛林里,象一个个穿红衣的姑娘在林中捉迷藏。

火棘的果实只有黄豆般大小,形状圆形,它们成团成团集中生长,十分繁密。秋天,火棘成熟后,鲜红鲜红,尤其在阳光照射下,更是红得鲜艳夺目。火棘果当地人又叫它“救命粮”,因为这种小果实也可以吃,尽管吃起来酸中带甜,酸味十足,并有淀粉感。从前,山里人粮食歉产时,秋日火棘成熟后,山民们就要到山里采摘火棘果,采回后用竹箕凉晒干,然后磨成粉面,储藏至来年青黄不接时,煮粥时将火棘面加添到粥中,以度粮食不够吃的饥荒季节。现在火棘果已失去了昔日的功用,只能是城里孩子尝新鲜的野果,火棘树也成了园艺师工人栽盆景的好树种。

上一篇:东木镇

下一篇:双安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