啖助
啖助(724—770),字叔佐,唐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后迁居关中。唐代儒家学者,经学家。
姓名:啖助
字号:叔佐
籍贯:赵州(今河北赵县)
朝代:唐
生卒:724—770
1、简介
啖助博通经学,唐玄宗天宝(742—755)年间末,曾历任临海尉、丹杨主簿。啖助长于《春秋》学,好标新立异,所论多异于先儒。
如其言孔子修《春秋》的立意:"是知《春秋》用二帝、三王法,以夏为木,不壹守旧典,明矣。"他以十年的功夫,撰成《春秋集传》和《春秋统例》二书,后又由其弟子赵匡和陆淳加以补充完善。其主要思想保存在陆淳编定的《春秋集传纂例》之中。啖助的学风,正是表现出了儒学变化的趋向,它对后来宋代的经学变古和理学的兴起具有一定的影响。
2、人物观点
孔子修《春秋》的用意究竟是什么?过去《左传》学者认为是为了“考其行事而正其典礼,以上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公羊》学者认为是为了“将以黜周正鲁,变周之文,从先代之质”,《谷梁》学者则认为是为了“明黜涉、著劝戒,成天下之事业,定天下之邪正,使夫善人劝焉,淫人惧焉”。啖助却认为,三家之说都“未达乎《春秋》之大宗”,因此不可能真正理解夫子作《春秋》的深刻用意。他认为,《春秋》之作,是为了“救时之弊,革礼之薄”。他具体论证说:夏政忠,忠之弊野,殷人承之以敬;敬之弊鬼,周人承之以文;文之弊亻寒,救亻寒莫若以忠,复当从夏政。夏文化以“忠”为其特色,殷文化以“敬”为其特色,周文化以“文”为其特色。到了春秋时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表明以“周礼”为主要内容的周文化已失去了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因此,孔子作《春秋》,“以权辅正,以诚断礼”,正是以“忠道原情”为本,不拘浮名,不尚猖介,从宜救乱,因时黜涉,或贵非礼勿动,或贵贞而不谅,进退抑扬,去华居实,所以说孔子作《春秋》是为了“救周之弊,革礼之薄”。这样,啖助把前人的种种《春秋》宗旨说统统打倒。前人多认为《春秋》之旨在于复兴周礼,而啖助却强调《春秋》之作在于用夏政求周失。他说:《春秋》参用二帝三王之法,以夏为本,不全守周典,理必然矣。
啖助认为在这一认识上,杜预所言全失,而何休所说“变周之文,从先代之质”,虽然话是说对了,但“用非其所”,即不从“性情”上去说,却从“名位”上去说,这样,就没有把握关键所在。唤氏所说的关键之点,不是“改革爵列,损益礼乐”,不是从外在的虚文出发,而在于“立忠为教,原情为本”。
3、《新唐书》记载
啖助,字叔佐,赵州人,后徙关中。淹该经术。天宝末,调临海尉、丹阳主簿。秩满,屏居,甘足疏糗。
善为《春秋》,考三家短长,缝绽漏阙,号《集传》,凡十年乃成,复摄其纲条为例统。其言孔子修《春秋》意,以为:“夏政忠,忠之敝野;商人承之以敬,敬之敝鬼;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僿。救僿莫若忠。夫文者,忠之末也。设教于本,其敝且末;设教于末,敝将奈何?武王、周公承商之敝,不得已用之。周公没,莫知所以改,故其敝甚于二代。孔子伤之曰:‘虞、夏之道,寡怨于民;商、周之道,不胜其敝!’故曰:‘后代虽有作者,虞帝不可及已。’盖言唐、虞之化,难行于季世,而夏之忠,当变而致焉。故《春秋》以权辅用,以诚断礼,而以忠道原情云。不拘空名,不尚狷介,从宜救乱,因时黜陟。古语曰:‘商变夏,周变商,春秋变周。’而公羊子亦言:‘乐道尧、舜之道,以拟后圣。’是知《春秋》用二帝、三王法,以夏为本,不壹守周典明矣。”又言:“幽、厉虽衰,《雅》未为《风》。逮平王之东,人习余化,苟有善恶,当以周法正之。故断自平王之季,以隐公为始,所以拯薄勉善,救周之敝,革礼之失也。”助爱公、谷二家,以左氏解义多谬,其书乃出于孔氏门人。且《论语》孔子所引,率前世人老彭、伯夷等,类非同时;而言“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丘明者,盖如史佚、迟任者。又《左氏传》、《国语》,属缀不伦,序事乖剌,非一人所为。盖左氏集诸国史以释《春秋》,后人谓左氏,便傅着丘明,非也。助之凿意多此类。
助门人赵匡、陆质,其高弟也。助卒,年四十七。质与其子异裒录助所为《春秋集注总例》,请匡损益,质纂会之,号《纂例》。匡者,字伯循,河东人,历洋州刺史,质所称为赵夫子者。
大历时,助、匡、质以《春秋》,施士匄以《诗》,仲子陵、袁彝、韦彤、韦荅以《礼》,蔡广成以《易》,强蒙以《论语》,皆自名其学,而士匄、子陵最卓异。
4、历史贡献
《新唐书》作者曾评论啖助之学曰:"啖助在唐,名治《春秋》,摭诎三家(即《左传》、《公羊传》、《毅梁传》),不本所承,自用名学,凭私臆决,尊之曰:'孔子意也。'赵(匡)、陆(淳)从而唱之,遂显于时。"(《新唐书·儒学下·啖助传》)这一评价有失公允,啖助的治学风格虽有异于先儒,但却是当时经学变古的先声。因为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随着道教的建立和佛教的东宋,儒学遭到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已经无法再按照旧有的方式维持下去了,儒学必须改变自己原有的形态,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下去。
其著作《春秋集传集注》、《春秋统例》,为当时理念相近的《春秋》学家赵匡、陆淳提供了纲领式的学术基础。赵匡所著《春秋阐微纂类义统》,以及陆淳的《春秋集传纂例》、《春秋经传辨疑》、《春秋微旨》三书,皆以啖助学说作为研究及论说的典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