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五竹镇

科普小知识2022-12-26 23:12:17
...

五竹镇位于渭源县东南部,东与锹峪乡相接,南连漳县,西与会川镇的太白山相邻,东北接邻祁家庙乡和清源镇,全镇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49亩,全镇共辖7个行政村、58个村民小组,有3333户,139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4人,人口密度为221人/平方公里。

中文名称:五竹镇

行政代码:621123103

身份证前6位:621123

长途区号:0932

邮政编码:743000

隶属政区:渭源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甘J

辖区面积:63km2

人口数量:约1.39万人

人口密度:221人/km2

1、地方简介


五竹镇

五竹镇位于渭源县东南部,东与锹峪乡相接,南连漳县,西与会川镇的太白山相邻,东北接邻祁家庙乡和清源镇,全镇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49亩,全镇共辖7个行政村、58个村民小组,有3333户,139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4人,人口密度为221人/平方公里。

镇*驻地五竹村,距县城15公里,有初级中学1所,教职工33人,在校学生525人;全镇有小学18所,1882人,教职工52人;其中:中心小学1所,教职工19人,在校学生396人;幼儿园一所,教职工8人,入托儿童99人;中心卫生院1家,医务工作人员44人,病房12间,床位51张,属全国一级甲等镇镇卫生院;个体私营诊所12家,从业人员25人;文化娱乐场所5处,活动场地8600平方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派出机构16家。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农村电网改造线路50.2公里,供电充足。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0.4万门,具备国内国际直拨功能。广播电视实现了"村村通",集镇内开通了有线电视,转播节目9套,用户达210户。金融、保险、工商税务等市场管理机构齐全,供销储运、农技推广、农机管理、良种引进、畜禽防医等农村服务组织配套。

2、城镇建设

五竹镇交通、通讯便利,316国道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各村均有支线公路相连,程控电话普及全镇7个村。该镇气候阴湿,昼夜温差大,平均海拔2200多米,年平均气温4.7℃,年降水量650毫米,无霜期130天左右。独特的气候特征,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闻名遐迩的五竹良种洋芋。近几年来,镇党委、*着力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发展特色产业,推广洋芋种植,现在已种植洋芋面积19402亩,是全国的良种洋芋基地。此外,当归、百合、花卉等特种种植也具有一定的规模。传统土特产品有蕨菜、青豆、芦角、地打菜等。主要水利设施有峡口水库一座,有效灌溉面积30多万亩。五竹镇经济建设以洋芋产业为主要支柱,带动全镇经济的发展,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2736万元,财政收入211.3万元,人均纯收入1413元,全镇第三产业产值1474万元,二、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61%。

五竹镇随着小城镇建设的顺利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将不断完善,以中环路为中心,316国道、康复路为两翼,逐步形成集物资、资金、人才、信息和技术为一体的农村现代化集镇。

五竹镇民风纯朴,热情好客,社会秩序井然,我们热情欢迎各地朋友前来投资、经商、旅游。时值新世纪和"十五"计划开局之年,五竹镇党委、*正带领全镇人民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邓上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加快改革,依靠结构调整,盘活土地市场,夯实基础促增长,落实政策促稳定,努力实现"十五"计划的开门红。

3、经济发展


五竹镇

五竹镇随着小城镇建设的顺利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将不断完善,以中环路为中心,316国道、康复路为两翼,逐步形成集物资、资金、人才、信息和技术为一体的农村现代化集镇。

五竹镇位于渭源县城西南部13公里处,全镇辖7个行政村,58个村民小组,3335户13836人。耕地面积32455亩,人均2.3亩,年平均气温4。C以上,年平均降雨量650毫米,无霜期130天左右。海拔在2220米左右,属南部高寒阴湿区,是渭源县洋芋产业的优势区之一。2002年,全镇良种洋芋种植面积达到180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5%,户均5.4亩,人均从洋芋产业中获得的纯收入达到1000元。为了进一步扩大洋芋种植面积,打响“五竹”牌良种洋芋品牌,扩大影响,镇党委、镇*积极引导群众树立市场观念,顺应市场、顺应天时,压粮增经、压夏扩秋,洋芋种植面积达到19002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8.5%,户均种植洋芋5.7亩。在洋芋示范点建设上,五竹镇充分依托洋芋协会的龙头带动作用,按照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积极引导群众在路麻滩、五竹、石头沟等三村连片建设千亩高淀粉脱毒良种繁育示范点,种植脱毒陇薯3号一、二级良种田1050亩,种植D1533专用薯215亩。

4、行政区划

五竹镇区划

621123103201220鹿鸣村

621123103202220郭家沟村

621123103203220石头沟村

621123103204121五竹村

621123103205220苏家口村

621123103206220路麻滩村

621123103207220黑鹰沟村

5、城镇动态

渭源县五竹镇开展流动人口清理活动

渭源县五竹镇利用流动人口外出的有利时机,开展流动人口清理清查管理和服务活动。这次活动共开展宣传咨询活动4次,清理流动人口121人,其中办理《婚育证明》82人,发放宣传资料1220份,发放避孕药具156盒,生殖健康服务201人,与流出已婚育龄妇女签订合同96份。

6、附近景点


露骨山

首阳山

首阳山位于渭源县东南34公里的莲峰乡享堂沟,海拔在2186-2509米之间,因其列群山之首,阳光先照而得名。

首阳山因商未周初孤竹国(今河北庐龙县)君之二子伯夷、叔齐相让嗣君,相偕至周,后闻武王伐纣,叩马谏阴。因武王不听,遂愤而不食周粟,西行至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饿死于首阳山而成为陇右名山。秦汉在此建县时就名首阳县了。

渭源首阳山最早见于庄子所言伯夷、叔齐西至岐阳,见周武王伐殷曰:吾闻古之士,遭治世还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今天下暗,周德衰,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不若逊之,以洁吾行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遂饥饿而死。又东汉-学家曹大家(即班昭)注《幽通赋》说:夷齐饿于首阳山在陇西首阳。

渭源在秦末汉初建县,就名首阳县,归陇西郡管辖,县以山得名。直到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始改名渭源县。据此看来,渭源首阳山得名最早,历史悠久,为夷齐隐居采蕨直至饿死的最确首阳山。

首阳山西北侧有石门,因两座石崖东西对峙,间开一线,形似石门而得名。石门夜月为当地一景。两崖之间有一水库,容量500多万立方米,是一处理想的水上乐园。水库后面为长十五里的天井峡谷,这里座座陡峭的山崖相对挺立,四山合围,蓝天变成一条细线,人如处井底,其地势恰似一大锯解开的板缝,故此当地俗称解板沟。天井峡山奇水美,恰似仙境,有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型27处景点。沿十五里天井画廊,到处充满着奇、险、壮、绝、清、秀、幽、静、古、野之情趣。如从县城向南行直抵天井峡,约有20多公里路程。

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

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县城南34公里处,自古以来就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工景观享誉陇上,以其良、秀、奇、多、凉等特点著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沉积,构成其丰富的旅游资源。

渭河源森林公园分为莲峰山、首阳山、天井峡、石门水库四大景区建设期限3年,其中:首阳山景区主要围绕伯夷、叔齐双冢进行建设,建陈列馆、管理房、石拱桥一座,祭坛一处,白薇园2亩,莲峰山景区是主景区,建古典民居式山庄,仿古石雕祭坛1处,建休息长廊400平方米,艺术式公厕50平方米,修溢流坝1座,艺术山门1座,简易停车场3处4000平方米,建引种圃50亩,河堤衬砌1500米,新修公路80公里,维修公路4.4公里。天井峡景区以保护独特的丹霞地貌和优雅的自然风景为主,建聚贤山庄500平方米,坤窑整修塑像1处,休息长廊200平方米,维修及新建公路28.5公里,帐篷10顶,简易停车场

2000平方米,山门1座,溢流坝60米。

露骨山

露骨山位于渭源县城西南部35公里的黄香沟景区,是西秦岭最高的山峰,主峰海拔3941米。露骨山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3公里。因岩石裸露,一片银白,山峰壁立,状如骷髅,故名,北坡陡峻,沟谷深切,灌木丛生,水源丰富。又因山顶白雪皑皑,终年不化,虽盛夏犹堆积雪,亦名雪山太子。其山势高耸巍峨,直插云端。因山顶岩石裸露,一片银白,状如骷髅,被称为“露骨山”。又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山顶白雪终年不化,亦名雪山。“露骨积雪”自古就是渭源重要景点,山上遍布金背杜鹃、黄尖柳和名贵药材党参、贝母等;山林中栖息着豹、鹿等珍贵野生动物。是开展野外生态探险、挑战极限的胜地。

7、地方特产


雪山驼掌

渭源马铃薯种薯

正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西秦岭山脉南动地槽与黄土高原台地交汇地带,该县气候冷凉且南北差异大,北部冷凉偏旱,南部高寒阴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病害发生轻,传播病毒媒介昆虫少,所产马铃薯种薯品质优良,种性强,带病少,异地调种增产潜力大,为马铃薯种薯繁育的理想区域,是甘肃乃至周边省区马铃薯良种供应基地,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当前马铃薯产业已成为世界性的“朝阳产业”。这对渭源马铃薯良种繁育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时下,走进渭源县马铃薯种薯主产区会川、五竹一带,放眼望去,标准化管理的数千亩马铃薯良种网棚银波荡漾、碧浪起伏,机械化耕作的种薯大田,垄沟分明,长势喜人,遍野盛开的薯花浓郁芬芳,沁人心脾,成为渭水源头一道靓丽的“特色产业风情线”。

渭源县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其马铃薯种薯繁育的资源优势。面对新世纪建设现代农业的机遇和挑战,县委、县0按照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突出在马铃薯种薯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上做文章,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从十年前的不足10万亩增加到今年的40万亩,2010年全县马铃薯总产值达到4.1亿元,占到一产比重的46.38%,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1267.43元,点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86%。

推进标准化与优质化相结合,坚持以抓好“绿色牌”、“标准牌”为载体,先后完成了“渭源县马铃薯种薯”原产地标记认证,注册了“五竹”、“渭河源”牌种薯商标,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被甘肃省农牧厅认定为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渭源马铃薯种薯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所产种薯远销*、内蒙等10多个省市,年外销马铃薯种薯40多万吨。

黄香沟鸡

黄香沟鸡是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黄香沟牧场的特产。黄香沟放养鸡可*在山坡上采食中药材茎叶、嫩草、小虫,故鸡的毛色鲜亮、肉质细嫩、鸡肉味鲜、味纯、口感好、营养高,是地道的绿色食品,也是物美价廉的高营养滋补品,市场前景广阔。清水粉壳蛋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渭源县具有发展南山放养鸡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不仅天然草场面积大,而且经过几年的退耕还林(草),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已达到12万多亩。全县有孵化场两个,年孵化小鸡100万只,育雏户40多户,贩运户50多户。现正在组建南山放养鸡协会,通过“协会”的示范、引导、带动,使南山放养鸡饲养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饲养模式。

黄香沟牧区有优质天然草场20多万亩,观己围栏改良5000多亩。黄香沟社有农户16户,基本上以养殖为主,今年结合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项目实施,每户除留两三亩耕地种植蔬菜、洋芋等外,其余耕地全部种植牧草和饲料。全社种植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等多年生牧草232亩,种植豆类、大麦等饲料70亩,改建牛、羊圈20栋,851平方米。养鸡100只以上的有5卢,全部是放养。该点科技人员直接进入项目区积极参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黄香沟南山放养鸡示范点现放养鸡群4000只,正在育雏2000只,四月份投放的鸡群开始出栏,单鸡重达4—5斤,售价20—25元/只,成本为14元/只左右(包括鸡苗、饲料、疫苗、人工、折损等)。由于放养鸡可*在山坡上采食中药材茎叶、嫩草、小虫,故鸡的毛色鲜亮、肉质细嫩、鸡肉味鲜、味纯、口感好、营养高,是地道的绿色食品,也是物美价廉的高营养滋补品,市场前景广阔。该示范点打响了南山放养鸡的品牌;唱响了畜牧强县的主旋律。

该县不断加大技术支撑,畜牧部门打造骨干团队,全力以赴为畜草产业大发展、大跨越提供技术支撑。“借船出海”,坚持招商引资与激活民资并举,先后引进金宁科技养殖公司、高远牧业公司等企业27家,投资总规模3亿元;引导和扶持养殖大户、致富能人兴办养殖企业、领办养殖小区。今年,新发展养殖企业和养殖小区128家,新注册养殖专业合作社38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1707户;建成南山放养虫草鸡规模养殖点43个、孵化场3个;引进金宁科技养殖公司和神农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建设两家屠宰加工厂,填补了县域畜产品加工领域的空白。品牌打造实现新突破。继该县南山放养虫草鸡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A级绿色食品认证”、“秀峰牌”商标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之后,“秀峰牌”南山放养虫草鸡在去年省农产品交易会上被评为“金奖农产品”、在上海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被评为“畅销产品”。

2013年,渭源县南山放养虫草鸡协会申报的“黄香沟鸡”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黄香沟鸡划定的产地地域保护范围:渭源县清源镇、会川镇、莲峰镇、五竹镇、路园镇、北寨镇、新寨镇、麻家集镇、锹峪乡、大安乡、秦祁乡、庆坪乡、祁家庙乡、上湾乡、峡城乡、田家河乡。地理坐标为东径103°44′00″~104°20′00″,北纬34°53′00″~35°25′00″。

雪山驼掌

是近有名风味佳肴。是用统掌、鸡腿、猪蹄、火腿、鸡蛋、冬菇等多种原料烹制而成的。用高丽糊做雪峰置于盘中,再把煮熟去骨的驼掌切成片放入雪峰之间,人桌,色、香、味、形俱佳。

上一篇:亚当·比奇

下一篇:郭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