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瑶族自治县
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区西部31千米处,是广东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全县总面积2299平方千米,总人口21.7万人。
行政代码:440232
行政级别:自治县
长途区号:0751
辖区面积:2299km2
人口:约21.7万人
人口密度:92人/km2
邮政编码:512000
车牌号码:粤F
隶属政区:韶关市
1、乳源概况
地理位置
东邻武江区,西连阳山县,南毗英德市,北与乐昌市接壤,西北角与湖南宜章县相依。
地形地貌
乳源县
乳源位于南岭山脉南麓,贯穿弧形山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西部峰峦环峙,属高山地带,溶蚀高原地貌显著,是韶关市主要石灰岩地区之一。东北部属丘陵地带,河流两岸地势平缓。县境1000米以上山峰102座,主要山体有北部呈东西走向的头寨山、南部东西横亘大东山、北部瑶山主峰狗尾嶂,与湖南省宜章县和广东省阳山县交界的石坑崆主峰1902米,是广东省境内最高峰。
水文
主要河流有由乐昌流入县境东北角,经桂头镇流向韶关的武江河;发源于县境西北与阳山交界的丫叉顶,由西向东流入南水水库,穿过县城,汇入北江的乳江河(又称南水河);发源于县境西北面与湖南省宜章县交界的猛坑石东麓,由西北向东南经大坪、大桥、必背、桂头流入武江的杨溪河;发源于天井山北麓的蚁岩,由北向南流经洛阳、大布汇入英德市的大潭河。
气候特征
全县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间气候悬殊。东南部平原和丘陵区全年平均气温19℃―20℃,西部山区全年气温16℃―17℃,北部高山地带全年平均气温为15℃。降雨量东南部及西部山区偏多,全年平均有2000毫米以上;南部和北部降雨量偏少,全年降雨量平均1400―1500毫米。无霜期308天,四季明显,昼夜温差大。
2、资源状况
乳源境内水力、森林、矿产、旅游等自然资源丰富。
水力资源理论开发蕴藏量达56.25万千瓦。
现已探明矿产有27种,主要有锑、花岗石、石灰石、钾长石、重稀土等,其中石灰石储量100亿吨,花岗石25.亿吨,钾长石1.2亿吨。
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仅兽类就有100多种,其中有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云豹、黄腹角雉、黑鹿、蟒蛇和二类的短尾猴、黑熊、大灵猫、苏门羚、穿山甲等共16种。县境北缘有青溪洞珍贵动物自然保护区,南缘有广东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有2000多种,具有高等植物178科,611属,1158种,其中乔木树种73科181属473种,占广东大陆树种的80%,国家保护的25种,占全国67种的37%,有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伯乐树、福建柏、长苞铁彬、观光木、广东松等以及药用植物资源207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5.1%,活立木蓄积量达494.3万立方米。
境内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国内罕见、景色神奇,集“雄、奇、险、峻、秀”为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广东乳源大峡谷;有全国重点寺观,中国佛教五大禅宗之一云门宗的发祥地千年古刹--云门寺;有风光旖旎,民风淳朴,瑶族风情令人陶醉的--必背瑶寨;有海拔1902米广东第一高峰的石坑崆和拥有10多万亩原始森林的*自然保护区--南岭、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有“植物黄金”红豆杉最密集的原始森林--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有常年碧波荡漾,水面面积达5万亩的--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有地貌奇特、人迹罕见的地下森林--“通天箩”;有建于东汉,连接沟通“海陆丝绸之路”的千年古道--西京古道;有鬼斧神工、天下第一洞天的--仙人桥;县城附近还有国公岩、白石岩、双峰山等景观和温泉度假区等。
3、交通通讯
乳源交通便利。
乳源县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582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68.8公里。京珠高速公路穿越县境近60公里,并在县城、东坪镇南水湖和大桥镇设有3个进出口,建设中的广乐高速公路穿过县境北部,将设2个出入口,乳源到广州仅需2.5小时、到港澳地区仅需5个多小时。已投入运营的武广高速客运铁路韶关站距乳源县城仅25公里,45分钟可达广州,4小时可至武汉。国道323线和省道248、249、250、258线贯穿县境,与全县乡村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县城至9个镇公路已全部实现硬底化;100%的村委会通公路,硬底化率达100%。距县城35公里的北江货运码头可直通抵达港澳,乳源是粤北韶关地区交通条件最好的县。
乳源通讯畅顺,全县城乡已实现电话交换传输数字化,开通了数字移动电话等业务,通讯信号已覆盖全县95%以上的地域。目前,全县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2万门。实装固定电话用户3.1万户,其中:县城电话用户1.3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4万户;小灵通电话用户0.34万户。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县9个镇,用户10.62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50.3部。
4、历史沿革
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置乳源县。因县北丰岗岭溶洞产钟乳,穴中有源泉流而得名。
乳源,秦属南海郡,汉属桂阳郡,三国吴属始兴郡,唐属韶州。
南宋,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划曲江西境乳源乡4里,崇信乡8里;乐昌南境新兴(依化)乡3里,共3乡15里设置乳源县,隶属广南东路韶州。
元代,乳源属江西行省广东道韶州路。
明代,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广东布政司韶州府。
清代,清属广东省韶州府,光绪年间属南韶东道韶州府。
民国,民国3年(1914年)属南韶连道,民国8年属南韶连道韶州府,民国35年属广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月9日,乳源解放,属广东北江行政公署(后改称粤北行政公署)。1952年3月,乳源与曲江合并曲江乳源县。1953年5月,土地改革运动结束后,恢复乳源县建制。1958年12月,乳源县撤销,合并韶关市,县地为韶关市郊区。
1963年10月,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先后属韶关专员公署,韶关地区革委会、韶关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韶关地区与韶关市合并,乳源属韶关市。
5、行政区划
乳源瑶族自治县辖9个镇:乳城镇、一六镇、桂头镇、洛阳镇、大布镇、大桥镇、东坪镇、游溪镇、必背镇。共有115个村(居)委会,1082个自然村。县人民*驻乳城镇。
6、人口与民族
全县总人口21.7万人,其中瑶族人口2.4万人,占11.3%;大桥、洛阳、大布3个石灰岩山区镇人口5.95万人;瑶族聚居地必背、游溪、东坪3个镇人口2.82万人;乳城、一六、桂头3个平原镇人口11.2万人。
7、经济发展
2013年,是奋力赶超、争先进位、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上级党委、*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加快生态发展,建设美丽乳源”奋斗目标,全力实施“五大战略”,强力推进“六大工程”,较好实现了县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发展目标。据统计(快报数,下同),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8.17亿元,增长13.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2亿元,增长2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49亿元,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8393元,增长13.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534元,增长10.8%。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
乳源县
乳源经济开发区区位调整上报省*审批,省级产业转移园申报和新材料产业园扩容有序推进;完成园区征地400多亩,接通新材料产业园自来水管道,园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出台招商引资激励措施,引进工业项目36个,总投资13.4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223万美元。
工业经济实现新发展。
沐阳铝型材、绿之源、东阳光新型环保制冷剂等一批项目签约、动工、投产。通过“助保贷”、抵押登记帮助企业融资1.6亿元,争取技改等专项资金2000多万元。新增规上、限上企业15家。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规模,达到104.59亿元,增长8%;工业增加值25.66亿元,增长16.5%。
农业经济迈出新步伐。
全县发放涉农补贴资金1959万元,播种农作物33万亩。推广种养技术10项,引进新优品种12个,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示范点22个,建设粮食高产示范片1万亩。完成*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乳城镇小型农田水利示范镇建设,改造小型灌区8宗,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5.7万亩。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0个,粤凰生态农业科技园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3家和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各1家。成功举办第二届农特产品展示展销推介会。实现农业总产值10.48亿元,增长4.7%。实施整村推进项目7个,改造贫困户住房600套,建成名村、示范村7个和东山瑶族新村等一批新农村。
旅游产业呈现新景象。
乳源县
南岭、大峡谷等景区深度开发顺利推进,香谷温泉度假区主体工程进入装修阶段,完成东平山正觉寺重建规划。开通全市首个数字化旅游服务平台,创建农家乐旅游示范点3个。举办“文明与旅游同行”等专题推介,出版2013宣传画册,旅游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全县接待游客28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7亿元,分别增长19.4%和19.3%。住宿餐饮、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亿元,增长12%;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30.06亿元,增长84.7%。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2亿元,增长17%;各项贷款余额25.4亿元,增长32.8%,存贷比达44.46%。
财税质量得到新提升。
2014年,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0,005万元,同比上年增收6,813万元,增长15.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4,088万元(其中:国税局完成12,512万元,增长11.2%,地税局完成21,576万元,增长13.2%),增收3,766万元,增长12.4%,占收入的68.2%;非税收入完成15,917万元,增收3,047万元,增长23.7%,占收入的31.8%。
8、基础建设
城镇功能更加优化。
建成明珠花园、五彩瑶山等一批“三旧”改造和新城建设项目。完成县图书馆、中医院主体工程,建成乡镇农民健身广场3个、镇卫生院2个。乳城镇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扎实推进,南水水库引水工程进入实施阶段。改造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截污管网6.6公里,县工业污水处理厂及桂头、大桥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稳步推进。完成中低压配电网建设,建成110千伏福门变电站。
城乡交通更加便捷。
乳源县
广乐高速公路和县道327线湾背桥至湖南交界处公路改造稳步推进,丽宫公路、泉水大桥、盘龙大桥建成通车,新建、改造农村公路78.6公里。国、省道和县道以下公路养护优良率分别达90%和80%以上,更换客运班车22辆,群众出行更加便利。
农业设施更加完善。
*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广东省乳城镇水利示范镇项目完成投资3000万元,改造小型灌区8宗,维修水圳240公里、陂头24宗。安装高效节水管道34公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7130亩。开垦耕地4860亩,改造整治农田5000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3300多人的饮水问题。
9、环境建设
生态工程扎实推进。
完成南岭生态发展试点县项目投资662万元,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1.5万亩,建设生态景观林带1040亩。成立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建设环库绿道8公里。实施封山育林171万亩,植树造林5.6万亩,新增生态公益林1万亩,森林覆盖率76.8%。
节能减排稳步推进。
编制完成《低碳发展规划(2011-2015)》,广东省低碳示范县建设稳步推进。完善企业产值与能耗挂钩机制,万元GDP能耗1.398吨标准煤,下降9.1%。开展环境大排查专项整治行动,关闭、取缔企业4家,责令整改14家。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396万吨,减排化学需氧量317吨、氨氮20吨。
宜居建设有效推进。
大力开展集中整治行动,“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乳城镇通过广东省卫生城镇复审。完成村庄整治项目46个,建成省、市卫生村11个和生态示范村、万村绿示范点23个。完成桂头镇草田坪、东坪镇方武等一批整村推进项目,建成游溪镇政研新村、大桥镇塘洞新村等一批新农村。
10、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乳源县
实施省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工程,全部义务教育学校建成省规范化学校,新增镇公办幼儿园7所,成为全市首批省教育强县。《瑶山随想》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剧目金奖,《盘王歌》获省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西京古道、观澜书院列入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八一”瑶族新村农家书屋获评省优秀农家书屋;“激情广场•幸福乳源”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县体育运动会,参加市龙舟赛和柔道、跆拳道等比赛获9枚金牌。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扶贫“双到”工作扎实推进,落实帮扶项目254个、资金1.06亿元,县城南环路怡乐居等一批“两不具备”村庄搬迁工程顺利推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00%实现脱贫,68个贫困村集体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四网合一”区域卫生信息服务平台投入使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农村妇女妇科健康检查免费政策,新农合参合率达100%。新增就业人员215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低保、五保供养和特困医疗补助标准继续提高。落实高龄老人津贴政策。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和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实现100%参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建成保障性住房379套。
社会管理得到加强。
强力推进“三打”专项行动,查处案件3105宗,打掉团伙25个,铲除保护伞55个;出台了“两建”工作方案。人口计生工作扎实开展,政策生育率为63.4%。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监管。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明显增强。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11、乳源特产
乳源彩石
乳源彩石
乳源彩石产于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的瑶山。乳源彩石以其变幻无穷、绚丽多姿的色彩以及极富诗情画意的纹理,成为国内外赏石界一朵灿烂夺目的奇葩。相传这种奇特的石头是就是当年女娲补天时所用的补天石,她用一种特有的五彩石把天补起来,在不经意之间失落了一块,洒落在乳源的瑶山里,当时天空中还出现了一道道五彩云霞。因此现在乳源出产的彩石色彩斑斓,像五彩的云霞,又像七色的彩虹。一颗彩石就是一幅画,有似山水、有似花鸟、有似人物,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一颗彩石就是一首诗,有写景的、有抒情的,有形象的、有抽象的;色彩丰富的犹如西洋油画、色彩淡雅的犹如中国水墨画;真可谓出神入化、巧夺天工。大凡见过乳源彩石的玩家,无不为其之奇妙、独特而目瞪口呆、惊诧不已,惊叹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乳源彩石集各种自然天成的色彩于一体,其色彩的丰富与多样性是目前任何观赏石无可比拟的。乳源彩石由于其母岩是富含各种金属离子熔岩相互交融,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逐渐冷却形成泥岩,经构造运动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其原岩经浅变质作用发生硅化,硬度3至6度,有的达到7度,岩石温润如玉,因而,也曾被称为乳源彩玉石。
乳源彩石发射星参数,经广东省地矿研究测量,其Ira﹤0.2(内照射指数),Ir﹤0.3(外照射指数),远远小于1,是非常环保安全的观赏石,对乳源彩石可放心收藏赏玩。
乳源彩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乳源彩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瑶山白毫茶
瑶山白毫茶
瑶山白毫茶盛产于粤北高寒山区乳源瑶族自治县的崇山峻岭之中。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500米以上的必背、东坪、游溪、洛阳等镇,总面积6000多亩。基地峰峦叠嶂,林木葱翠,终年云雾弥漫,空气清新,湿度大,强烈阳光直射少,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350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5~19.8℃,极端低温也只有零下4℃,无霜期达310天,年均降雨量为1752毫米。由于环境优越,瑶山白毫茶富含糖类、氨基酸、叶绿素和多种维生素。
瑶山白毫茶外形紧直匀齐,满披白毫,内质香气毫香持久,汤色浅黄清亮,滋味鲜爽,叶底匀齐、明亮。经精细加工,其成品茶香气清新芬芳,滋味醇和回甘,具有提神醒脑,生津止渴,助消化,解热毒等功效,常饮利于健身防病,益寿延年。
源雾山牌玫瑰茶
玫瑰茄生产基地位于海拔500米以上的乳源瑶族自治县高寒山区必背镇。产地昼夜温差大(约10℃以上),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350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7℃,年均降雨量为1752毫米。该基地土地肥沃,远离矿山和村落,周围没有工业和生活污染源的影响,空气清新,大气环境质量好。
研制的玫瑰茶系列产品是色、香、味俱佳的纯天然保健饮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C、多种氨基酸、大量天然色素及多种矿物质。其中最突出的是木槿酸,被认为对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有一定疗效,对肠、子宫肌肉有解痉作用,还有驱虫效果,并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液浓度、刺激肠蠕动。具有清凉解毒、开胃生津、利尿解毒、抑制细菌等功效,非常适合烟酒人士,以及在有刺激性气体岗位作业的工人作清凉饮料。
绿鲜冠巴西果王汁
绿鲜冠巴西果王汁
据测定,目前已知巴西果果实含有超过130种以上的芳香物质,故名百香果,有“果汁之王”的美称,极适宜加工成果汁饮料。该县自2002年底开始大面积发展巴西果的种植,生产基地主要在乳城、一六、游溪、桂头等平原区镇。目前,巴西果种植面积有1万多亩。“绿鲜冠”巴西果王汁是该县引进的韶关绿鲜冠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纯天然果汁饮料,它以巴西果为原料水果提取其汁液加工而成,被*权威部门检验认为健康营养“四不含”果汁饮料,即不含合成防腐剂、甜味剂、香精、色素,产品酸甜适中,口感清纯,香气浓郁,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有生津止渴,营养健身,增进食欲,补充体力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还原笋
大峡谷牌还原笋产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镇境内的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生产基地总面积23000亩。平均海拔高度500米以上,云雾多,空气湿度大,强烈阳光直射少,且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515.3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5~19.8℃,极端低温也只有零下4℃,无霜期达300天,年均降雨量为1752毫米。本产品系天然食品,以无污染的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翠绿群山中的竹笋精制而成,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及纤维素,味道鲜美,口感极佳,不含防腐剂、合成色素等化学添加剂,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天然健康食品。
12、旅游景点
云门山大觉禅寺
云门山大觉禅寺
云门山大觉禅寺,简称云门寺,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县城北6公里的慈云峰下,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大支派之一云门宗的发祥地。云门寺创建于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由云门宗始祖六祖慧能九传弟子文偃禅师所建。公元928年,南汉王刘龚赐额“光泰禅院”,后又改为“证真禅寺”。至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南汉王刘长敕封文偃禅师为“大慈云匡圣弘明大师”,并赐“文铢衣”一件,同时将“证真禅寺”敕升为“大觉禅寺”。因该寺座落在云门山,故称“云门山大觉禅寺”。
云门寺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整座建筑庄严雅静。它的殿堂与国内大型寺院相仿,有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斋堂等建筑。但云门寺的建筑风格独特,除放生池在寺前外,其余殿堂连成一体,殿、堂、厅、楼等共一百八十余楹,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门、厅、殿、堂、舍等风格独特。其中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像前两尊一立一卧的佛像,为纯正的缅甸汉白玉雕成;镶嵌在四壁的大型彩瓷佛面,下为十八罗汉,上是二十四天神,这在国内的佛殿中都是非常罕见的。寺里办有佛学院,为佛教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较高素质的人才。云门寺内建有虚云纪念堂和舍利塔。1983年,云门寺被定为全国重点寺庙。
云门寺内建有虚云纪念堂和舍利塔。后山是著名的桂花潭风景区,几十米的山崖上飞瀑直泻深潭,潭的四周山坡上长满桂花树,八、九月间,满山满谷桂花飘香,令人陶醉。云门大觉寺新修的山石碑坊高达12米。山门内壁存有著名的南汉大宝元年(958)《大汉韶州云门光泰禅院故匡真大师实性碑》等重要石碑,为佛教珍贵文物。距寺半华里,有海会塔,周围有殿堂房舍数十间,可容百人居住,现为女众修学的场所。后山又新修了虚云和尚纪念堂及舍利塔,林泉幽胜,可供僧人闭关阅经之用。寺前有观音山、桂花潭风景区,有桂花潮、出米石、九仙岩、慈悲峰、铁鼓山等山水名胜,流泉飞瀑,山岩嵯峨,桂花香溢,风光绮丽。
必背瑶寨
地处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54公里的崇山峻岭中,距韶关市区56公里。因有小山形如鳖鱼背,故名“鳖背”,由于“鳖”字笔画多难写,讹为“必背”。居住在这里的6千多瑶胞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属过山瑶。必背是老挝、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法国等欧美瑶族分支的祖居地之一。
必背瑶寨
必背瑶寨依山而建,有别致的树皮房、竹房,依山临涧的吊脚楼别具一格。瑶族人民特别喜爱唱歌跳舞,不论是在山岭、密林还是在耕山、砍木或鱼猎,到处都可以听到瑶族男女老少清脆悦耳的歌声。尤其是在节日或举行宗教仪式(俗称法事)时,瑶族群众更是欢歌载舞,共庆丰年。男女能歌善舞,以山歌传情示爱。民间有许多优美的舞蹈,如草席舞、插秧舞等,乐器有唢呐、牛角等,流传源远流长。瑶族民间工艺历史悠久,服饰、建筑、生活用品以及各种装饰品,都有式样多种、精致美观的图案花纹。尤其是刺绣是瑶族的传统工艺相当成熟和普遍,基本上每个成年女子都懂得刺绣,刺绣时一般不用事先在布上绘制图案,而是根据布的颜色和经纬线,直接在布上用彩色棉线绣出图案,充分显示了瑶族妇女的艺术才华。同时,瑶族中药文化有较深的内涵,有很多医治风湿、跌打、肝病等的秘方,疗效奇特,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瑶民普通有酿酒,饮酒的习惯,有条件的家庭劳动回家时不论有菜与否,中午或晚上均饮一点自酿的水酒,即用糯米酿自的20度左右的“苦爽酒”。瑶家有两种出名的食品,一种是自制的豆腐,用山涧泉水,本地黄豆为原料,磨得特别精细,制出的豆腐幼嫩细滑;另一种是熏猪肉,杀猪时将猪肉切成长长的一块块,挂在炉堂上方,经烟火熏烤后食用,熏猪肉皮脆肉爽,肥而不腻,色泽金黄,醇香可口。苦爽酒、熏猪肉和豆腐是瑶家待客的最好佳肴。瑶胞热情好客,用甘甜的瑶山茶、清香味美的竹壳饭和自制的瑶家水酒待客。游览必背瑶寨,可欣赏美丽的瑶山风光,领略古老而奇特的瑶族民俗风情和独特的瑶族歌舞。
仙人桥
仙人桥位于县城西南40余公里处的洛阳镇半星雷屋村,高山斜坡上、绿树掩映间,有天然仙人桥两座,分大、小拱,属石灰溶蚀地貌景观。大拱桥高70米,宽50米,长150米。小拱桥更为壮观,高约138米,内拱106米,宽53米,长约156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半山峭壁间造就了秀奇险峻的仙人桥,登临桥上,神清气爽,飘然出尘,顿有“遗世而独立,羽化成登仙”之虞。在大拱仙人桥的入口处,有峰峦绵延,势如雄狮回首南望,狮身高约38米,长约60米,狮头、狮眼因石灰岩溶蚀脱落而成,形成了“雄狮”回头的奇特景观。
乳源大峡谷
乳源大峡谷
乳源大峡谷位于乳源县西南68公里的大布镇,峡谷长达15公里,谷深300多米,属石英砂岩。峡谷顶部的地貌平缓,一溪从谷始端的梯级样的崖层飞流直下200多米的谷底,形成气势磅礴的埕头瀑布。有一条坡度达50度斜角的1386级石阶的“通天梯”可达谷底。谷沟壑纵横,奇峰林立,古木参天,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画。乳源大峡谷具有雄、奇、险、秀的独特景观,是猎奇探险,别有洞天的生态旅游。
大峡谷有黄山之奇--下雨时山间涌出的云雾,漂流在峦中,就如置身仙境中;有华山之险--千步云梯1386级;有张家界之秀--谷中幽深,峰峦层叠,翠映生晖,大峡谷的两侧是高角度的绝壁峡谷,十分险峻,谷内出露的岩石为距今3亿多万年以前形成的沉积岩,以致密坚硬的石英岩为主。大峡谷的顶端状似一只大埕,谷面宽约600米,平静的大布河流从东南向西北蜿蜒流过,流到这里突然腾空冲下,形成瀑布,其气势之磅礴,撼人心魄!瀑布下有一深潭,潭水一直沿着大峡谷流出英德波罗镇,汇入北江河。在离大峡谷约二十公里处,有一个国内罕见的石英砂岩洞--景峰洞,洞内奇石千姿百态,与石灰岩溶洞相比,风格迥异,独具特色。
在1998年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之前,除了水电站的职工,很少会有人踏足这片神秘的峡谷。如今,全长15公里的大峡谷开发了5公里,建设者在谷底修建了石径和桥梁,水电站也修建了游览的缆车。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乳源县五指山,属南岭山脉中段,是珠江支流北江的发源地。这里有广东保存最好的原始森林,这里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三十多座,其中石坑崆为广东最高峰。由于山地多雨,这里溪涧流量大,形成不少险滩和瀑布,水利资源很丰富。这里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不仅是旅游的好去处,也是探险、科学研究的最佳地。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为*森林公园。
通天箩
通天箩
通天箩位于县城西北50公里的大桥镇大坪村。为海拔690多米的石灰岩高原上垂直凹入地下的洞穴,深90余米,洞口直径73米,底部最大直径140多米,阱底周长约450米,四壁反坡壁立,口小肚大,像一个倒伏的米箩,故叫“通天箩”。阱底中部是一片面积约3500平方米的原始森林植物群落。阳光可直照到阱底,这为生物的生长提供了一定的能量;而经过洞口落下的雨水与地下水的存在,又为生物生长提供了水份,因而在阱底及周围的缓坡,生长着一片原生性的植物群落,由此构筑成一个林木丛生、藤蔓相缠、花草争妍的奇妙之境。群落中各种植物生机盎然,绿意葱茏,它由灌木、乔木、草本植物、苔藓、真菌等组成,其中发现稀有物种,如“广东金腰”,并栖息繁衍着蝙蝠、蛇、鼠等动物。这个自然体系,几乎与外界的生态系统相隔离,这种阱底森林世界罕见,神秘莫测,蔚为奇观,被冠称为“地下森林”,被誉为“中华第一洞”,是粤北石灰岩地貌的一朵奇葩。
推荐阅读